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汤蜂蜜蛋鸡蛋一枚打碎弃壳,置一碗中加入蜂蜜一匙,打成蛋浆,然后冲入滚开的米汤,搅拌待温时食用,功能益气补血、滋阴润燥,主治气血亏虚、身体赢弱、头晕目眩及老年习惯性便秘等症。黄花菜鸡蛋汤:干黄花菜10克,瘦肉50克,鸡蛋一枚。黄花菜冷水洗净,瘦肉洗净切片。加水适量同锅煮开,倒入打散的鸡蛋  相似文献   

2.
一品薯包配方:白薯400克,去皮莲子75克,白果肉50克,百合50克,水发金菇50克,豆腐皮3张,黄花菜3把,花生油、湿淀粉、味精、盐各适量。  相似文献   

3.
顿咳     
一方主治:顿咳(百日咳)。处方:百部10克、百合10克、桑皮10克、紫苏10克、冬花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蜂蜜100克。用法:将百部等七味药煎熬去渣后,加入蜂蜜调匀,早晚分两次服用.  相似文献   

4.
黄花菜是一种较常食用的蔬菜,食用鲜黄花菜前,必须用开水焯后再用冷水浸泡(2~3)h,烹调后方可食用。未经过上述处理,进食后可致中毒。2006年8月26日,本部收治并抢救了18例鲜黄花菜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考期临近时,考生会因复习功课或心情过于紧张而发生头昏、头疼、心悸、失眠、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倦身乏、神经衰弱、睡眠多梦等紧张症状。这些症状,如能采取饮食疗法治疗,不仅能及时得到消除,而且可收到滋补、养身之效。这里特介绍饮食疗法数例,供大家参考。 一、牛奶煮蛋黄 牛奶250克,鸡蛋黄5个,同煮熟饮食。牛奶含色氨酸,有镇静作用,能治心烦不卧之症。 二、黄花莱肉汤 黄花菜30克,瘦猪肉100克切片,加水烧汤,  相似文献   

6.
陆涛 《大家健康》2010,(8):59-59
一忌生吃鲜黄花菜。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形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极毒,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 二忌生吃荸荠。常吃生荸荠,其中的姜片虫就会进入人体并附在肠粘膜上,可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  相似文献   

7.
处方:川贝母10克,鸡内金20克,炒麦芽30克。 用法:三味药研末拌匀,分成十五包,每次一包,每日三次。 功用:适用于小儿顿咳(不是百日咳),即现代医学指“阵发性咳嗽”。 本方具有消食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治疗无其它症状的咳嗽一般一剂可愈。  相似文献   

8.
枸杞50克,羊肾一对,洗净去筋膜去臊,切碎,大米20O克,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烂成粥,分顿食用。适用于肾虚或老年腰膝  相似文献   

9.
1.山楂茶。可消食健胃、生津止渴,对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老年人更为适用。山楂洗净切片(或取干山楂片),每天用15~20克,加水煮沸5~10分钟,加白糖适量,待凉后服用;或以山楂精冲服,置冰箱后冷饮更好。 2.决明子。除风散热、清肝明目、利水通便,对合并有老年便秘、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可优先选用。每天用15~30克,炒黄水煮待冷或置冰箱后冷饮。 3.鲜竹叶(连心)200克、鲜荷叶(连梗)300克、生甘草90克、薄荷鲜品200克或干品50克,先用5公斤水将甘草煮沸,倒入大容器内,同时将其余的药放入,煎好待冷透后饮用,还可加适量五味子和绿豆(家庭用时,同比例减量)。 4.荷叶20克、竹叶30克、西瓜翠衣(削去外皮)60克、甘草10克,加水5公斤煮沸过滤,放凉。可随时饮用。  相似文献   

10.
内痔嵌顿是指Ⅱ、Ⅲ期内痔脱出后,由于肛门括约肌挛缩,使痔块肿胀,不能复回,形成嵌顿,甚则痔块表面溃烂坏死。患者自感疼痛剧烈,行走不便,十分痛苦。我们采用以瓦楞子20克、甘松20克、防风10克、朴硝30克、五倍子10克、马齿苋10克、川椒10克、生甘草9克、量柏10克、苍术12  相似文献   

11.
健脾疏肝饮 [组成] 苍、白术(各)9克,桂枝3克,茯苓9克,厚朴6克,郁金6克,木瓜6克,谷麦芽(各) 12克,姜半夏9克,甘草3克,青陈皮(各)6克。 [功用] 健脾燥湿,疏肝理气。 [主治]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用法]每日煎服二次,空腹温服。黄疸加茵陈30克、山栀6克;右胁胀痛加姜黄5克、白芍9克;尿少加猪茯苓(各)15克。预防肝病复发,每月服药七帖,或原方制丸常服,可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2.
1.金钱草30克,水煎取汁1碗,薏苡仁90克煮粥3碗与药汗和匀,如饮茶般随意食之(冬天可装保温瓶,可加入白糖)。特点:排石、利尿、通淋。 2.石韦30克,煎水取汁1碗,薏苡仁90克煮粥3碗,与药汁和匀,加适量红糖饮服。 3.海金砂15克(或海金砂草30克)煎  相似文献   

13.
妙用中药     
保健医疗食品,是具有保健医疗作用的食料,或普通食科,酌加一定的药材而成。 1、五香槟榔 整槟榔200克,陈皮2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食盐100克,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以小火煎煮至药液涸干,停火,待冷。再将槟榔用刀剁成如黄豆大小的碎块,即可顿食。本品有健脾、宽胸、顺气、消滞功效。饭后,嘴含少许,可助消化和消除呕酸、膨闷胀饱等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抑郁和(或)焦虑障碍交互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为冠心病二级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我院2006年4月~2007年7月门诊及住院13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冠心病伴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冠心病不伴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无冠心病的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对照组4组。对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单纯冠心病或单纯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对SDNN、SDNNindex无明显影响(P>0.05);冠心病与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交互作用时SDNN和SDNNindex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伴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时存在心率变异降低,可引起其自主神经失衡,抑郁障碍和焦虑障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因胆囊管或胆囊颈嵌顿结石或合并炎症引起肝总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Mirizzi综合征)者比较少见。Mirizzi综合征的特征为:(1)胆囊管与肝总管连接的解剖变异;(2)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3)胆总管因结石或炎症致部分梗阻;(4)黄疸,反复发作胆管炎,时间长可致胆汁性肝硬变。本文报告我院近10年来收治12例、均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12例术后均获满意效果,本文对此征术前诊断及每一病理阶段术中处理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柴胡汤首载《伤寒论》,是治疗少阳、阳明并病的方剂。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阳明经属胃络脾,故大柴胡汤对肝胆脾胃的许多疾病特别是对上腹部的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现就大柴胡汤的组成、方义、主治证候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介绍。一、大柴胡汤的组成柴胡9~15克炒枳实8~12克(或枳壳,用量可稍增)生大黄8~12克黄芩8~12克白芍(或赤芍)8~12克制半夏6~10克生姜8~12克大枣4~8枚根据病情,药量可随之增减,每日煎服1剂或煎服2剂。  相似文献   

17.
一、桂枝3克,生姜3克,大枣3枚,麻黄2克,甘草2克,细辛2克,附子1克。加水煎成汤剂,一日3次饮服。 二、党参15~30克,生萝卜子15克,茵陈30克,木香15克,砂仁6~12克,黑矾9克。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鲤鱼(1公斤以内者)肚里,煮30分钟后吃鱼喝汤。病轻者一般5~6剂,病重者可多服几剂,直至症状完全消失。禁忌:需忌盐100天,后可少盐。 三、冰糖1500克,蜜糖1500克,猪胆一个(选择胆汁较多、健康猪的胆)。将冰糖(大块的应打碎)、蜜糖、猪胆放入钢精锅内或大搪瓷钵内,用  相似文献   

18.
桑螵蛸散是主治小便频数的著名方剂,出自于宋代寇宗奭(shi音式)所编著的《本草衍义》一书。该方由桑螵蛸(盐水炒)、远志、石菖蒲、煅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龟板(醋炙)各30克组成。原方作为散剂应用,是将以上诸药共为细末,临睡前以人参汤调服6克。临床也可以汤剂煎服,各药用量可调整如下:桑螵蛸、煅龙骨、炙龟板(先煎)各15克,远志、菖蒲、茯苓各10克,人参5克(或太子参15克),当归6克,水煎服。  相似文献   

19.
一、尿失禁,夜尿频 用中药补骨脂60克,浸入500克白酒内(黄酒亦可),早晚各服1小盅。或用关节止痛膏一张,贴于脐下四横指处(相当于关元穴),每2日换1次。 二、失眠 睡前10分钟嚼服热枣仁(去壳)10粒,睡前不可饮茶或过于兴奋。 三、眩晕、头昏 每日用菊花12克或决明子30克泡饮代茶。若系脑动脉硬化症,可早服养血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嵌顿结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嵌顿结石嵌顿时间与输尿管损害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5年1月 ̄2005年1月77例输尿管嵌顿结石的临床资料,按嵌顿时间≤6个月者(A组)和>6个月者(B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结石位置、大小、数目情况以及并发症包括肾积水、肾积脓、输尿管息肉和狭窄的发生率。结果A组结石大小为(9.36±3.73)mm,B组为(11.61±4.02)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位置、数目、肾积水、肾积脓、输尿管息肉和狭窄比率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嵌顿结石宜于结石嵌顿后3个月内行开放手术或内镜下碎石术,以避免继发输尿管损害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