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对弥补区域间水资源保护外部效应,协调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跨区域横向补偿机制,如何合理测算各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是主要难点和关键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水资源价值流的跨多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建立水资源保护产生价值的运移传递关系矩阵,计算多区域间的补偿标准,并应用于东江流域,对东江流域各区域逐级进行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利用2017年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作为补偿对象的赣州和河源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6.67亿元、15.61亿元,下游惠州、东莞、深圳、广州和香港应承担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4.89亿元、6.87亿元、4.18亿元、3.03亿元和3.30亿元,可为确定流域内跨多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辽河流域(辽宁段)水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首次结合水环境基尼系数方法对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关键指标为COD排放量,其削减率值越高生态补偿标准也越高。经测算辽宁流域(辽宁段)总的水生态补偿标准为4.51亿元/年,各地区年水生态补偿标准额度按大小排序分别为:沈阳>铁岭>鞍山>盘锦。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6,(9):56-58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保证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补偿标准应建立在充分考虑流域上游生态保护方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以及流域下游生态受益方支付意愿的基础上,再通过政府财政状况和相关生态补偿资金进行核定。运用支付意愿法和机会成本法对汾河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水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确定了补偿标准的范围为5.0亿~14.8亿元,并根据汾河水库上游娄烦县、岚县、宁武县、静乐县的常住人口数量和植被恢复面积对补偿资金进行了分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科学性,文章综合基尼系数和水环境容量建立生态补偿测算评估体系,以浑河流域为例,对其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综合考虑基尼系数和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更为合理。研究成果对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定量测算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过去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具有忽略水质功效、生态价值计算方法缺少系统性的不足,本文总结出基于水量水质模拟、水生态价值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并以水量水质功效的不可分割性为基础,得到了永定河跨界断面补偿标准。借鉴永定河流域生境及物种的多元化、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为150亿元。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得到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为16亿元。最后结合应用成果,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6.
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忽略水质功效、生态价值计算方法缺少系统性的不足,本文给出基于水量水质模拟、水生态价值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并以水量水质功效的不可分割性为基础,给出永定河跨界断面补偿标准。上游山西省、河北省在下泄水量不足、入河污染物浓度及总量超标的情况下,应向下游北京给予水量、水质赔偿10762、19055万元。借鉴永定河流域生境及物种的多元化、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本文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为150亿元。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给出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为16亿元。结合应用成果,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流域水质“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并以全国76家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数据为基础,确定将污水还原为标准水质所需的单位成本,以此作为上游造成的流域污染恢复成本的参照标准,结合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上游对下游的生态补偿量。利用“恢复成本”对生态补偿量进行核算,试图解决流域生态补偿颇受争议的补偿标准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是用水竞争激烈的流域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向可持续开发利用转变的重要手段。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针对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中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在理论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层面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完善补偿标准的理论框架。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依据。并根据水量水质不可分割特性,给出了跨区域的水量、水质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探讨了基于污染物处理水平的补偿标准计算过程。最后针对补偿标准测算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完善流域水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补偿是用水竞争激烈的流域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向可持续开发利用转变的重要手段。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针对流域生态补偿实施中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在理论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层面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完善补偿标准的理论框架。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依据。根据水量水质不可分割特性,本文给出了跨区域的水量、水质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探讨了基于污染物处理水平的补偿标准计算过程。针对补偿标准测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振娟  王英 《人民黄河》2023,(3):85-89+96
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引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费分配4个方面探讨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直接成本测算模型测算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标准,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测算相邻上下游之间的水利生态补偿标准,按因素法确定分配指标权重,估算出引水工程沿线涉及的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可获得的年度补偿资金。结果表明:引水工程沿线可筹集资金主要涉及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合计为19 218.14万元;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费用为2 119.69万元;相邻上下游间水利生态补偿主要对水质改善突出、节水效率高的县(区)进行资金补偿,总额为17 098.45万元。  相似文献   

11.
周洁  逄勇 《水资源保护》2016,32(6):151-155
在总结国内部分省市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方法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江苏省2014年开展的全省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资金核算方法;依据补偿点位2013年全年水质实测数据,对江苏省各市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现采用的基于水质综合超标倍数的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方法未考虑河道流量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超标通量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染物费用计算法,并计算了各市2013年度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补偿资金核算方法能一定程度优化现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晋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晋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有必要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依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确定了晋江上游地区为补偿对象,晋江下游地区为补偿主体。依据上游地区的湿地和水体生态系统提供的水源涵养、废物处理服务总价值,核算补偿标准为8 327万元/a,出资方式为泉州市政府出资1/4,其余部分由晋江下游各县市区按所分配水量的比例分摊。资金在上游地区依据对下游下泄水量贡献比例进行分配。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上游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将上游地区的水功能区达标率和水质作为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安排补偿资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汪炳  黄涛珍 《水资源保护》2015,31(2):99-102
从淮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机制建立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典型问题,提出应成立淮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专门管理机构,广开生态补偿资金渠道,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范围,探索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完善法规制度和监督机制等相关对策。对完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水平、统筹和协调区域生态补偿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流域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态效果、经济水平、社会公平及政策投入 4 个方面构建流域生态 补偿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估指标较多和专家评判时容易出现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 SobolSSA-ANP?(sobol?sparrow?search?algorithm-analytic?network?process) 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太湖流域的生态补偿 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生态补偿实施效果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且倾向于较好;从 2010 年到 2020 年, 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呈逐渐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提升生态补偿效果,太湖流域需加大 资金投入和提升政策满意度。为此,流域可推动多主体参与的横向生态补偿政策以拓宽资金渠道,实现生态资源 到生态资本的转化。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生态补偿效果的评估和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对提升 流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发展中保护恢复水生态环境,常熟市开展了水生态环境补偿工作。介绍了常熟市水功能区生态补偿实施前后的水质状况、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常熟市生态补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其原因是生态补偿资金大部分用于水稻田种植补偿,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农业补贴,而用于河道生态补偿的资金份额较小。针对常熟市生态补偿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当地的水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权转换中的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权转换费用及价格计算的基础上,研究出农业风险补偿费用及生态与环境补偿费用的测算方法,并就如何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及生态与环境补偿机制提出了对策。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研究了农业风险补偿标准及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生态与环境补偿机制研究了用水保障制度的建立、生态与环境补偿基金模式及生态修复工程补偿基金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水权交易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水势在必行,现已成为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水资源系统分析与经济学理论,建立了基于供求关系和生产函数的灌区水量使用权交易模型,该模型以交易双方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由C-D生产函数和供求关系确定水资源价值,以纳什均衡价格和供需水量为约束确定交易水量和交易收益。经湖北省高关水库灌区与应城市水量使用交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关水库灌区随着节水深入,2013年现状、2020、2030规划水平年在50%平水年交易水量最大,分别为3 744.78万m3、4 743.51万m3、5 829.13万m3;75%、85%干旱年交易水量分别减少到1 225.28万m3~4 180.79万m3,213.65万m3~1 570.17万m3;90%特旱年则不具备交易条件。通过双方交易,可使应城市2013、2020、2030水平年50%平水年缺水情况明显缓解,75%和85%干旱年缺水率降低;还可提高高关水库灌区净收益201.73万元~7 0541.97万元,应城市净收益88.37万元~131 669.00万元。但要根本解决应城市干旱缺水问题,需要建立灌区节水量交易收益补偿投入机制,调动节水积极性,充分挖掘当地节水潜力。这对建立健全我国水权交易机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