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天征  滕岩 《灾害学》1999,14(3):55-58
介绍了冰雹的气候特征,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1988~1997 年的 711 雷达回波、降雹资料及有关的高空探测资料, 对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参数和环境场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雹与雷达回波顶温度、回波强度、0~- 20℃之间云体的厚度、700 h Pa 上的比湿及云体的冷暖厚度之比等参数有关。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冰雹的短时预报方程, 并为人工防雹提供可作为依据的简明判据  相似文献   

2.
渠永兴  康凤琴 《灾害学》2004,19(4):63-67
本文用711测雨雷达实测的冰雹云过程回波资料,分析了大小回波在雹暴形成中的演变过程以及回波强度和回波高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永登防雹试验区回波覆盖面积比最大频数时为3.64%,平均为7%,回波块数最大频数为6块,平均为6块;回波覆盖面积比与雹日的月际变化呈正相关,回波块数与雹日的月际变化呈负相关;回波厚度在识别雹云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尹丽云  李俊  李辰  张腾飞  成佳丽  梅寒 《灾害学》2023,(4):71-79+113
利用云南省472个冰雹过程的雷达资料,对比分析冰雹过程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差异,采用高斯分布,分季节和区域对比冰雹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夏秋季冰雹云回波强度、VIL特征参量比冬春季平均偏低,回波顶高,35 dBz和45 dBz高度比冬春季偏大、跃增快且持续时间长。滇中各参量降雹前跃增时间偏长,滇西地区回波强度特征值最强,降雹前跃增幅度小,滇西北各特征参量偏弱、持续时间短跃增快,滇东北各特征参量偏强,降雹前跃增幅度大。利用高斯拟合,以正态曲线面积84.1%的特征参量为阈值,建立云南不同季节和区域的冰雹预警指标,冬春季CR和各温度层回波强度预警高于夏秋季5 dBz,ET和各回波强度高度预警阈值低2 km,VIL预警指标阈值高5 kg/m2。滇西地区强度预警指标最强,滇东北次之,滇西北最弱,滇东北回波高度和VIL预警指标最大,滇西北次之,滇中和滇西最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4—2019年670个冰雹过程的雷达资料,采用SCIT算法,统计分析了云南冰雹云回波移动规律和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冰雹强对流在海拔较高、坡度变化大的区域初生,跃增阶段海拔高度不断增加,孕育阶段海拔变化较小但地形坡度变化明显,降雹前5 min地形海拔和坡度的降低则加快了降雹的出现。中短距离型冰雹强对流集中出现在海拔1 900~2 100 m、地势平坦、冷暖空气交会最频繁的滇中地区,降雹时间短,VIL差异大,局地特征明显,影响范围小;中长距离型冰雹强对流集中出现在云南西部、西南部坡度较大的山区,系统性特征明显,对流持续时间较长,常沿引导气流方向直线移动,降雹时刻VIL>20 kg/m2。研究结论对人工防雹作业点布局优化和跨区域联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及加密地面自动站等资料,详细对比分析了北京地区三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冰雹过程中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的对应性最好,随强回波区的移动而移动;雷暴大风过程中闪电活动与雷达强回波的对应性较差,闪电频数少且比较分散;对流性暴雨过程中,当块状回波刚进入北京范围时,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基本对应并且闪电密度很大,之后闪电频数减少且分布分散,但在回波发展加强形成55dBZ的线状回波后,闪电活动又增强且分布在线状回波的前部。(2)在冰雹、雷暴大风、对流性暴雨发生期间,闪电活动强烈,闪电频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对流性暴雨过程、冰雹过程、雷暴大风过程;在冰雹过程中,云闪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至降雹结束后云闪数超过地闪数;雷暴大风过程中始终都是云闪活动占主要地位;对流性暴雨过程中始终是地闪尤其是负地闪活动占主要地位,但随着回波强度的增强云闪比增大。(3)云闪发生的平均高度冰雹过程最大,其次为对流性暴雨和雷暴大风过程;云闪的平均雷电流强度也有同样的比较关系。  相似文献   

6.
广西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析与雷达临近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4-2008年广西强对流天气灾害与各层天气资料得出强对流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进行了广西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分型.然后利用桂林CINRAD-SB天气雷达产品给出3种对流性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并找出临近预警指标.同时利用TREC交叉相关方法预报强对流回波未来的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7.
宝鸡渭北冰雹地理分布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引鸽  韩景卫 《灾害学》2006,21(2):46-49
采用宝鸡渭北地区40年(1961~2000年)的冰雹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渭北冰雹的地理分布及其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宝鸡渭北地区降雹的年、月、日变化比较显著,降雹强度与地理环境密切,北部山区降雹多于渭河川原,主要分布于泾河与千河之间的分水岭南侧及喇叭口形的谷地中,冰雹移动路径与河谷走向基本一致.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人工消雹,以及建造林带和改良土壤,从而改变下垫面条件的减轻冰雹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维积云数值模式模拟了呼和浩特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实时雷达回波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模式输出的部分物理量与理论值、雷达回波或地面天气及降雹(水)实况符合得较好。从对模式输出的几个物理量的统计分析,得出利用三维积云数值模式预测强冰雹过程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三维积云数值模式能用于模拟对流云特别是强对流云的发展过程,可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应用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19,(3)
以2018年河北省中南部两次冰雹天气过程为例,探索了利用雷达资料跟踪冰雹灾害路径和影响区域的方法。通过台站观测冰雹与雷达识别冰雹区域的对比分析,发现依据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三个参数能够基本识别"冰雹最有可能发生的路径和影响区域"。对雷达识别区域与农业受灾面积进行分析,得知二者成正比关系,进一步说明可以用雷达识别得到的区域对冰雹灾害进行跟踪和鉴定,为更加科学的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理论模式计算雹云单体在降雹过程中的VIL,再用MAX函数逐个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回归处理技术,对2004~2006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雹云单体的VILmax与对应地面冰雹最大雹径(简称:Rmax)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冰雹Rmax与对应单体VILmax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宁夏冰雹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1961~2004年宁夏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宁夏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宁夏冰雹产生的主要源地和移动路径。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为宁夏冰雹频发期,90年代有减少的趋势;近10年来冰雹大为减少,年际变化比较大,有一定的周期性。冰雹多发生于春末至盛夏,6月为频发期;87%出现在中午至傍晚前后;71.84%的降雹持续时间在1~10min之间。初雹最早发生在3月中旬,终雹最晚结束在10E下旬。有2个频发中心,即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区和北部的贺兰山区,有“山地多、平川少、南北多、中部少”的地域分布特征。降雹线大部分呈NW—SE走向,移动路径多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主要发源于六盘山系和贺兰山沿山。  相似文献   

12.
业务性防雹作业实时决策指挥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论述了西北地区人工防雹业务性决策指挥的现状和面对的重要问题;探讨了目前无法识别的20%左右雹云在业务性防雹中的处理思路;以三级判别思路提出了业务性决策指挥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利用陇东1971~2000年的冰雹资料,分析了冰雹的气候特征,归纳了产生冰雹天气过程的3种主要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4.
江西灾害性强雷电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常规地面报表A0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雷电数据和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了雷电和雷暴日的分布特征统计分析,重点对灾害性强雷电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个例分析,以了解雷电和雷暴天气的活动规律和强雷电的雷达回波特征,提高预警预报的能力.结果表明:(1)雷电和雷暴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特征,每年2-5月集中在8-20时,6-9月集中在11-20时;(2)强雷电天气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南北走向的回波带结构,当回波强度≥50dBZ、回波出现不断合并现象、强回波水平尺度较大、具有"指状"或"弓状"回波结构,以及出现陡直"零值线"和VIL超过50 kg/m2时,最易发生强雷电天气;(3)有时局部强单体凭着自身的发展,当强度≥50dBZ和VIL超过50 kg/m2时,也有可能出现局地强雷电天气.  相似文献   

15.
干旱、洪涝、霜冻、冰雹是山东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具有频率高、范围广、灾情重等特征。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编码和输入,建立了山东省近600年旱涝霜雹数据库、近40年降水数据库和预报因子数据库,并编制了数据管理和分析软件包,在国际著名的SAS统计分析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省旱涝霜雹超长期预报系统。本文简要论述灾害数据库和预报系统建立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应用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漠东部边缘中β尺度暴雨和冰雹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喜  屠妮妮  井宇  万红卫  康磊 《灾害学》2010,25(1):73-77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场,对2006年9月20日发生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边缘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和暴雨是由两块呈块状的中β尺度强对流单体造成的;地面能量比中α尺度"Ω"系统的生成,为能量的积聚和集中释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面能量比中β尺度能量比低值舌的生成,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抬升触发机制;冰雹和暴雨发生前,涡度场和散度场的耦合、影响雹暴区次级环流的形成,为雹暴的发生维持提供了动力机制;850 hPa等压面上湿正压场和湿斜压场的配合、以及湿位涡的三维空间结构,对雹暴的发生及落区有指示意义;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场上,雹暴运动的前方对流层低层有中气旋生成,雹暴运动的后方对流层低层有中反气旋生成,而对流层中高层有辐散生成,且超级单体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7.
使用雹灾汇报资料,对本区的雹灾受灾频率、重灾频率和成灾面积比的分布做了区划分析。结果显示:受灾频率较大的地区基本与本区的坝头地带、坝上西部及复杂山地配合;较小的地区是海拔最低的洋河谷地。重灾频率和成灾面积比的分布与受灾频率基本相反。分析原因,主要是雹块大小与海拔高度呈反相关以及生长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