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光网络由SDH向分组化PTN网络演进及新兴流媒体业务的特点,本文采用混合业务流模型,引入门限控制,多级选择丢弃和多级缓存优先级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分类和业务优先级的带宽分配算法-基于门限的动态优先级带宽分配方案(TDPBA),克服了门限控制分配带宽颗粒过大和优先级算法运算量较大的弊病,在特别定制的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四优先级系统的网络性能仿真,验证了此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高优先级业务的传输,可以用于对QoS有较高要求的业务,适合引入处在分组化进程中的光网络,在现有网络上更有效的承载流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3G网络中的一些流媒体业务,接着分析了影响移动流媒体业务开展的几个因素,最后对流媒体业务在3G网络中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网络建设的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宽带网络应用中带宽紧张的问题,对CDN流媒体网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环路节点及P2P的CDN流媒体模型.通过使用OPNET仿真软件研究该网络的流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对于主干链路的流量压力相比P2P CDN流媒体网络具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融合架构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流媒体业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流媒体业务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部署问题,分析了移动流媒体业务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SAE架构、基于紧耦合的多接入网络融合移动流媒体业务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链路自适应编码调整方法,解决流媒体业务在融合网络中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基于SDH的城域网采用了GFP,VC,LCAS等技术以有效地传送数据业务,目前仍然是城域骨干网络的主流部署方案,但是新兴的以视频业务为代表的流媒体业务给整个城域网络系统带来了严峻的带宽和服务考验,通过对流媒体业务的分析提出了适当的流媒体业务模型,依据该流媒体业务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的传输速率及数据源的条件下流媒体业务的流量特征,并以该分析为基础参考SDH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城域网承载流媒体业务方案,最后分析了该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家庭和企业客户迅速增长的IP视频及高速数据业务需求,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正越来越多地建设超高带宽接入网络。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日益临近,IPTV的需求已进入高峰,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IPTV用户数量将达到450万,如何满足流媒体应用。实现流媒体传送,是现有光网络面临的问题。新技术随着新应用孕育而生,数字光网络的灵活可扩展性,很好的满足了新带宽需求,支持新业务传送。Simon Naylor在这里探讨了光核心传送网络面临的挑战及新的数字模式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业务的多样性和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正在驱动网络的发展,以IPTV为代表的基于流媒体的业务对光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光网络需要引入组播功能,支持组播业务。组播功能的引入使得光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组播是未来光网络必不可少的技术。层叠网络的进一步演进,将进一步融合IP组播和光网络组播。未来,可以通过降低光网络组播树的粒度来降低光组播的使用门槛,这将有利于促进组播技术的更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流媒体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现有网上的流媒体业务大都采用CDN网络架构以提高质量。但随着流媒体点播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用户端在使用流媒体服务时,尤其是在忙时段,黑屏、马赛克.图像停格、缓冲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大大影响了流媒体的服务质量。本文从客户端、服务器以及网络参数等方面对流媒体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和探索,以对现有网络开展流媒体业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移动网络上开展的流媒体业务,最大的问题是无线环境的时边性容易引起丢包时延,导致缓;中过多、图像总量差和播放中断,而动态多码率技术就是解决移动流媒体QOS的技术,它根据网络带宽的变化,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动态的选择所传输内容的编码速率一本文介绍了移动流媒体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动态多码率技术,并探讨了这种技术实现的原理、流程,以及对终端、服务器和内容制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移动流媒体作了简要概述,接着探讨移动监控业务的各种应用。介绍中兴通讯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开发的移动监控方案,并就中兴移动监控系统网络结构、各实体功能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移动监控业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流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的基础上,对流媒体的传输方式和传输流程进行具体说明,提出可供参考的流媒体传输的典型解决方案,对影响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可构成一个完整解决方案的相关软硬件集成要求进行归纳分析,同时从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流媒体平台应达到的目标、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流媒体服务平台的系统组成和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流媒体系统的功能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宽带流媒体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2.
流媒体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流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的基础上,对流媒体的传输方式和传输流程进行具体说明,提出可供参考的流媒体传输的典型解决方案,对影响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可构成一个完整解决方案的相关软硬件集成要求进行归纳分析,同时从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流媒体平台应达到的目标、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流媒体服务平台的系统组成和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流媒体系统的功能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宽带流媒体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流媒体传输协议在无线网络中的不足,采用IIS平滑流式处理技术设计了基于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的移动流媒体系统。详细讨地论了微软的IIS平滑流式处理协议,采用该协议传输音/视频数据,搭建了基于IIS7 Web服务器的流媒体服务,设计了一款基于Windows Phone 7智能手机的流媒体播放器客户端。通过在WiFi网络环境下测试该系统,在直播和点播两种播放模式下,客户端播放的视频画面清晰流畅。通过仿真无线网络带宽的变化,验证了IIS平滑流式处理根据客户端的可用带宽实时调整传送到客户端视频流的质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流媒体广播系统,它用于DVB-C有线电视广播网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有线电视广播网中流媒体传输的可行性,为现有的DVB-C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开展流媒体业务提供了一种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宽带网络和宽带流媒体应用的兴起,内容分发网络(CDN)作为一种提高网络传输内容,特别是流媒体内容传输的服务质量、节省骨干网络带宽的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CDN是一个建立在不同区域的节点服务器组成的虚拟网络,CDN可以实现把互联网上的内容高效、稳定地发送到离网民最近的地方。这里总结介绍CDN出现的原因,CDN的技术基础及其分层模型,流媒体CDN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论下一代网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带宽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数据流量在向媒体流倾斜。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定位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娱乐、消费、享受的载体,是未来娱乐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支柱。面对着消费大众翘首以待的大规模视频应用的巨大市场,传统的IT厂商束手无策,未来的视频媒体流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历史事实早巳反复证明:传送语音的电话网络并不依赖于过去的电报技术,传输计算机件的IP网络不依赖于过去的语音电话技术。同理,强大的视频媒体流网也并不依赖于过去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浅谈IPTV技术     
谢刚 《电信快报》2005,(11):52-54
IPTV是一种最新流行的、以“电视机+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能为用户提供互动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值业务,它为我国广大电视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宽带体验方式。IPTV技术是一项系统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文章主要介绍了IPTV技术中的音视频编解码、流媒体传送、宽带接入网络、IP机顶盒等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流媒体技术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输技术,在互联网上实时顺序地传输和播放视/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时基数据流,流媒体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采集、视/音频煽解码、存储、传输、播放等领域。本文分别从流媒体的技术原理、传输方式、传输协议等方面对流媒体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9.
阐述流媒体技术的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对流媒体技术在广电宽带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P2P流媒体业务技术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等网络(P2P)模式的业务和应用给传统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P2P技术来发展新的增值业务,是P2P业务开展各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兴P2P流媒体运营商、主流数字媒体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业务实现方案及部署思路各不相同。对于电信运营商,目前网络上P2P应用最成熟的模式为P2P直播,初期开展业务容易,用户接受程度较高。建议运营商结合自身的带宽资源对业务流量采用"疏"、"堵"、"用"相结合的手段,先期实现P2P直播业务,逐步尝试开展P2P下载和点播业务,同时加强P2P流媒体业务的安全保障系统方案及开展该业务可能的盈利模式的研究,使P2P流媒体业务成为的电信运营商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