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底一连串利好消息让本已是一路高歌的国产手机市场再度兴奋了起来。先是有消息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突破了30%,接着波导对外透露,它的第一千万台手机下线了。不甘示弱的TCL则一边把有着“TCL手机之父”的万明坚提到了一个更显著的位置上,一边又对着外界宣布说,他们明年的市场目标是销售200个亿,这还不包括此前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所透露出来的消息——似乎市场对国产手机分外厚爱。  相似文献   

2.
林敏 《数字通信》2004,(2):97-97
包括手机产品在内的通信设备制造业数年来保持快速的增长,成就了波导、TCL、中兴、华为等数家明星企业。2004年的手机竞争将呈现三大趋势。随着厂商新产品推出的周期日益缩短,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比以往更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电子科技》2003,(6):27
中国手机市场在2002年可谓是风起云涌,气象万千:大名鼎鼎的国外通讯巨头与国内手机行业的新秀,在这一年里真刀真枪地狠斗了一番。虽然巨头们倚着财大气粗、技术领先以及多年来在国人心中树立的品牌形象,想要理所应当地延续它们的辉煌,可是作为小字辈的国产手机却一路攻城拔寨,硬是从列强手中夺取了全国30%的市场份额,并成功进入了国内三甲,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不禁对其刮目相看。有媒体戏言说,国产手机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波导和TCL曾经为“谁是国内第一品牌”而争论我曾是国产手机的抵制者,因为国产手机给我的印象一贯不佳:外观既丑又笨…  相似文献   

4.
2005整整一年,国产手机市场仍然处于不安的状态中,对于任何厂商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一年。易美、科健、南方高科先后倒下,波导、夏新、TCL相继传出亏损警报……有报道称这就是“国产手机的宿命”。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却不信这个邪,带领联想手机在2005年逆市而上,他的话掷地有声:“中国市场一定能够培育出强大的国际性的本土手机品牌!”  相似文献   

5.
中国手机市场在2005年演绎了更加残酷的竞争,手机牌照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后,发改委在这一年一口气又拍出了20张新牌照.使得中国的合法手机生产厂家达到了近60家,就在这60家正规军激烈厮杀、逐鹿中原的时候.很多非法的小厂商依然在这个过度竞争的市场中暗渡陈仓,搅乱市场。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国产手机落声片,伴随着市场份额的下降,波导、夏新、TCL等国内主流厂商部陷入了亏损困境。  相似文献   

6.
朱敏 《通信世界》2002,(32):28-28
2002年上半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飚升,上半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7.7%(根据信息产业部数据),其中以TCL、波导、厦新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家在市场上面表现突出,TCL和波导这两个厂家都已经进入了国内手机销售量的前六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和国外厂家竞争的实力。长期以来,国外厂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在中国几乎垄断了手机市场,国产手机生产厂商在国外手机厂商的夹缝中生存,陷入两难境地:如果生产低端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3年,国产手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谓战绩辉煌。据信息产业部今年7月底公布的数字表明,国产手机以55.28%的市场份额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波导更坐上了市场占有率的第一把交椅,而TCL和康佳也进入了占有率前5名。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在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急速飙升之际,在市场开放力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隐患随之显现,国产手机过剩的产能和忽视产品功能开发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2002年1-6月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7.7%,比一年前增加了约五个百分点。以TCL、波导、厦新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成为了市场上新的亮点,国产手机厂商们的豪言壮语也成为手机市场上最响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大国,几乎全球所有的名手机品牌都在中国设厂,在中国也可以买到世界上几乎所有品牌的手机,但是中国自已品牌的手机却一直未能很好地成长起来。从1999年开始,我国十多家厂商开始致力于国产手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今天消费可以选择国外名的品牌手机,也可以选择“波导”、“科健”这样的国产手机。在国产手机的压力下,国外名牌手机也降低了价格,尤其是低端产品的价格。但是经过两年的发展,国产手机距根本性的突破还有较大距离,国内市场上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份额不过10%左右,这只是诺基亚的1/3。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国产手机的高速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习惯了国际手机大佬们在中国营地上无休止地拼杀,人们似乎已经逐渐忘却了国产手机曾经打下的辉煌,然而,国内手机厂商们并不甘落寞,时不时传出它们的最新动态,以示存在.这类企业包括华为、中兴、TCL,甚至在海外依靠代工过日子的波导,也放话实现了盈利.  相似文献   

11.
庄林 《移动通信》2002,26(10):99-102
中国加入WTO,取消关税保护将减少手机零配件的进口成本,这一切都刺激着国际电信制造业巨头在中国设厂的欲望。近年来,国外手机厂商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纷纷加大了对我国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产手机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对此,国产手机厂家要想在如此境况下生存发展,首先要占有市场、保护市场,使自已在全球化手机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我国两大品牌手机——TCL、波导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下面让我们分别来探索这两大品牌手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倩倩 《通信世界》2004,(27):11-11
与彩电、VCD一样,国产手机在步入“微利时代”后也开始了海外历险。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字号手机厂商就频繁为手机出口造势,并纷纷制定了今年的出口计划,壮志丝毫不输外资企业。而波导与西门子、TCL与阿尔卡特、科健与印度Rajgarhia集团的合作计划更是让人为之一振,相比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等软肋的困扰,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国产手机在海外市场的美好蓝图。海外淘金,国产手机在行动。2004年也在诸多的笔墨渲染中成为国字号手机的“出口年”,如今时已过半,国字号们交出了一张怎样的成绩单呢?据官方统计,今年1~5月我国手机累计出口5101万部,…  相似文献   

13.
楚楚 《数字通信》2004,(14):106-107
中国手机市场素有南北势力之分:诺基亚、托罗拉两大国际巨头在京城盘桓多年,而国产手机传统两强波导、TCL则在江南扎根。  相似文献   

14.
抛开波导和TCL都争国产手机“第一厂商”的情况不说,应该承认自2002年开始,国产手机的受关注程度已经开始高于所谓的洋品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面对国产手机厂商的咄咄逼人气势,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手机大腕们———全球最大手机厂商诺基亚、中国最大的手机厂商摩托罗拉、成长最快的三星电子,还有强强联合的索尼爱立信、曾经辉煌的西门子等等都在做什么呢?在中国这个拥有5000万~6000万数量手机(新增及换机)市场里,竞争和机会无疑都是巨大的,所以谁都不敢轻言放弃。一向“下(半年)发制人”的西门子移动希望能够通过与足球“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5.
在手机生产行业中有这样一种共识:产量能否达到100万台是企业的“生死线”;300万台是“发展关”;1000万台是进入全球第一方阵的“入场券”。2002年12月17日,波导第1000万台手机在波导新工业园区下线,这在国产手机的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牌的意义,此举表明国产手机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完成了从无至有的经历,更成功跻身于世界第一方阵,在中国市场上已初步具备了向国外品牌发起挑战的能力。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年产量超过一千万台手机的企业不超过10家,所以这第一千万台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概念,而是一个质的变化,“我们国产手机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市场追随者到洗牌者的地位转换。”波导副总经理隋波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数字通信》2005,(14):64-64
去年一年,再加上今年的上半年,可以说中兴手机是后来居上.在国产手机这片市场里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在中国手机市场红红火火的前两年时间里,中兴手机一直是默献无闻,但在大家都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它又异军突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然,我们都清楚,中兴手机的成功主要归功于CDMA手机.而中兴GSM手机我们了解得并不多,前一段时间看到有关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中兴e3智能手机的报道还热闹了一阵子,不过这次我们要介绍的是它的一款女性手机A88 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进入今年以来,各种机构有关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中,中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的窜升成为业内包括手机厂商自己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以此来证明国产手机在3G时代又会迎来辉煌。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10年前国产手机那短暂的繁荣。按照原信产部(现工信部)统计,当时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5.7%,首次超过了国外品牌。当时波导、夏新、东信、TCL、康佳等国产厂商是家喻户晓,各种广告铺天盖地。遗憾的是,这种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当时的国产手机大  相似文献   

18.
龚敏  邱罡 《IT时代周刊》2007,(18):68-68
2007年上半年波导、联想、中兴、夏新等一批国产厂商进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定制手机采购名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国外厂商在定制手机里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局面.手机定制也似乎成了国产手机复苏的最大希望,然而手机定制真的能让国产手机厂商重振雄风吗?  相似文献   

19.
ZX 《数字通信》2004,(4):94-95
一直以来,中兴手机都是非常低调地存在于市场中,在中兴手机里可能很难看到时髦的功能,但是给我们的印象是,中兴是离“贴牌”这一流行词汇最远的国产手机厂商。就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中兴手机突然频频亮相各大媒体,并且该公司在2003年12月31日宣布,12月实现单月手机(包括小灵通、GSM、cDMA)销量突破100万部,2003年手机销售总量450万部。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怀疑之中,国产手机终于崛起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国产手机的发展实力,最近几大国外巨头纷纷和波导、TCL开展合作,充分说明了这些国外巨头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实力的认同。不过,近来困扰国产手机的不是市场和发展空间,而是配件的供应,国产手机缺乏新品,在高端产品上普遍乏力,重要原因是配件供应严重不足。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现象想有所改观也是很难。手机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是发展主要方向,手机会从一个通信工具,逐渐演变为电子消费品,手机除了解决通信方面的问题,发展的重要空间是大面积的彩屏、照相功能等等。目前国产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