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共振的弥散成像(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脑梗死86例,并与常规MRI的T2WI进行比较。结果DWI发现6小时之内的患者已能明确脑内相对应高信手灶,常规MRI则需在发病12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且DWI显示的病灶范围较常规T》2WI显示的范围稍大、信号更强。结论磁共振D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十分敏感,能显示缺血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2.
低场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MRI机DWI序列在脑梗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例,行常规序列及DWI检查的MRI表现,分析不同时期相同(或相近)层面各序列信号的变化。结果脑缺血梗死性病变发病时间较早的,DWI阳性率较髙,比常规T2WI/T2WI-FLAIR敏感。急性后期DWI显示病灶不如T2WI。结论MRI是脑梗死诊断的首选方法,DWI序列是急性脑梗死诊断与鉴别中最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和常规MRI序列在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临床诊断的急性DAI患者的MR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扫描,分析其信号特征,比较各序列脑内病灶的显示率。结果DWI序列显示病灶最多、最敏感;FLAIR只有部分病灶显示;常规T2W1,T2WI较FLAIR敏感性差,其中,T1WI显示率最低。结论对急性DAI病灶检出率DWI序列较FLAIR及常规T1WI,T2WI高,可为急性DAI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临床疑有DAI患者,DWI应做为MR检查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4.
弥散加权磁共振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脑梗死的DWI表现与传统的CT及常规MR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超早期及早期急性脑梗死中DWI可显示CT及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对于T2WI可显示的病灶中,DWI能更清楚,全面地显示病灶。结论:DW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十分敏感,为早期药物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脑梗死患者的常规MR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及DWI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 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像可显示T2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在T2 WI及FLAIR加权像可显示的病变中,弥散加权像可更清楚更全面地显示病灶.结论 D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十分敏感,能对早期脑缺血做出明确诊断,结合T2 WI及FLAIR可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6.
罗凤荣  李雁平 《广西医学》2011,33(3):280-282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5例发病时间〈24 h、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病人进行常规SE序列T2WI、FLAIR和DWI扫描检查,并进行影像对比分析。结果 17例超急性期脑梗死DWI显示为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的高信号,而FLAIR、T2WI在影像上没有改变。68例急性期脑梗死,DWI显示68例,FLAIR显示62例,T2WI显示54例,而且DWI序列显示梗死灶信号强度较FLAIR序列和T2WI序列高,病灶范围亦较FLAIR序列和T2WI序列大。85例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共有127个梗死灶,DWI上显示病灶数目127个,显示率100%(127/127);FLAIR上显示病灶数目106个,显示率83.5%(106/127);T2WI上显示病灶数目59个,显示率46.5%(59/127)。结论低场强磁共振DWI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FLAIR、T2W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资料,重点分析DWI信号特征及其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45例共捡出47个病灶,34个病灶T,WI和T1WI均呈网状高、低混合信号,8个病灶T,WI1T,WI均呈高信号,4个病灶T1WI、T1WI均呈低信号,1个病灶T1WI呈等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46个病灶(占97.87%)T1WI灶周具有“铁环征”:DWI显示的病灶范围包括瘤体及灶周舍铁血黄素区域,敏感性较高、可提高病灶的显示率。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常规SE序列与弥散成像相结合,能更准确、全面地提供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
DWI/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表现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T1WI、T2WI、FLAIR、DWI序列)的影像学表现。结果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检出病灶53个,其中45个为新发责任病灶,7个为陈旧病灶。新发责任病灶中,T2WI显示病灶35个,阳性率76.09%。T1WI显示病灶33个,阳性率71.74%;T2WI不能判断病灶的发生时间;DWI显示病灶46个,阳性率100%。7个陈旧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DWI未见信号改变。结论DWI技术在急性梗死的部位以及判断病程方面,较常规MRI优越。  相似文献   

9.
MR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诊断超急性、急性脑梗死、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MRI对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50例,稳定期12例,慢性期10例.1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常规CT检查.观察各期脑梗死、多发脑梗死、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在CT、常规MRI及弥散图像上的表现,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或表现为部分稍高信号,在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灶在DWI及ADC图上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结合T2WI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诊断.DWI有助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的检出,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极大帮助.DWI较CT敏感,亦较常规MRI敏感,对疑有急性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者,应加作DWI检查.  相似文献   

10.
MR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图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常规行MRI、DWI,分析其不同时间影像特点并计算ADC、相对ADC(relative ADC,rADC)和相对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结果:(1)发病7d内的平均SIR、DWI明显高于T2WI(P<0.001-0.005);(2)7d内梗死灶rADC值显低于正常(P<0.05-0.001);(3)DWI病灶全部为高信号,以病后13-24h最高。ADC图随病程增加信号逐渐增加,与DWI显示病灶信号相背离;(4)DWI结合ADC图对急性梗死灶或责任病灶总体检出率及对阵旧灶或白质高信号基础上发生新梗死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T2WI,二有显差异(Χ^2=38.95,P<0.005)。结论:DWI结合ADC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上优于T2W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结果80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例,急性期32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MRI扫描未见异常2例。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在多发梗死灶中可以发现责任病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变化和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微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扫描影像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MRA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SWI原始图像后处理得到最小信号强度投影图(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结果 46例急性脑梗死病变在常规MRI序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MRA显示2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SWIminIP图示25例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较对侧相应区域减少.常规平扫检出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出血6例,检出率为13.0%;SWI检出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出血和微出血19例,检出率为41.3%.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减少间接反映梗死灶的氧代谢率减低.磁敏感加权成像比常规MRI平扫对脑内出血和微出血的显示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nir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O例发病3—24小时,疑似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DwI及常规MRI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栗发病时间〈6小时,超急性期脑梗死7倒,常规T2WI及FLAIR上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DWI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发病时间6—24小时,急性期脑梗死73例,DWI信号改变较T2WI、FLAIR序列明显,显示部位、范围更加准确。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较常规MRl序列敏感,检查时间短,能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的证据,应作为常规序列开展。  相似文献   

14.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种技术(包括常规MRI、DWI、MRA、PWI、MRS),分析急性脑梗死在MRI不同序列的成像特征,并评估这些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1WI、T2WI、DWI、MRA、PWI、MRS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病后就诊DWI能全部发现病灶,T2WI在24h内部分发现病灶,48h内全部发现病灶.梗死灶大于15mm的患者MRA发现脑动脉异常的比率高于梗死灶小于15mm的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 血流灌注少于对侧正常区,且MRS 显示梗死区NAA不同程度下降,还可见不同程度Lac峰.结论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梗死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3例脑梗死患者的常规MR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及DWI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惠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在避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像可显示T2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在T2WI及FLAIR加权像可显示的病变中,弥散加权像可更清楚更全面地显示病灶。结论DWI对诊断超急性脑梗死十分敏感,结合其他序列能时脑梗死做出明确分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急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病灶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T2WI和T2Flair上也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检出率为100%;亚急性期7例D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T2WI和T2Flair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D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7.
李加启 《中外医疗》2012,31(3):176-177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应用于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5例起病6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表现与常规T1WI、T2WI、FLAIR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在DWI表现为高信号,本组急性梗死灶在发病6h以后DWI显示达100%,高于T1WI(42.3%)、T2WI(52.9%)、FLAIR(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以早期明确脑梗死诊断,与T2WI及FLAIR像相结合还有利于新旧梗死灶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DWI在超急性CI的诊断及不同时期CI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腔隙性超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敏感性及其限度,梗塞灶的演变过程中DWI、T2WI、T1WI信号的变化规律.方法美国GE公司signa 1.5Tsys # TwinExct MR成像仪,8通道相阵控头部线圈,均平扫,每例常规MRI及DWI扫描,SE序列横断面T1WI及T2WI,怀疑脑干病变加扫矢状及冠状T2WI,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横断面扫描.结果158例脑梗塞全部为脑干、基底节区、辐射冠区等脑深穿动脉供血区的腔隙性梗塞灶,其中超急性脑梗塞57例;急性脑梗塞31例;亚急性脑梗塞40例;慢性脑梗塞30例.此外2种或2种以上不同时期病灶并存89例.患行颅脑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加权MRI(DWI)和常规MR扫描,结果:超急性脑梗塞、急性脑梗塞和亚急性脑梗塞DWI均表现为高信号.57例超急性脑梗塞DWI除4例外均表现为高信号,T2WI有10例见小片状稍高信号,T1WI均未显示病灶.31例急性脑梗塞DWI及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T1WI有8例在相同部位见稍低信号,40例亚急性脑梗塞DWI及T2WI均为高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慢性脑梗塞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DWI低或等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随着病灶由急性向慢性的转变,T1WI信号逐渐降低,T2WI信号逐渐升高,DWI信号由高信号变为低信号. 结论DWI对超急性脑梗塞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能区分急性与非急性期脑梗塞.对2种或2种以上不同时期并存的病灶有较好的检出率,发现与当前症状及体征一致的梗塞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2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例的常规MRI及DWI检查影像图片。结果 16例患者常规MRI扫描未发现病灶,5例患者在T2WI和T2FLAIR序列图像上发现呈稍高信号,T1WI未见异常信号改变;2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扩散加权图像上都表现为明显高信号,ADC图像呈明显低信号。结论 DWI检查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为100%,明显优于常规MRI检查及CT检查,故对怀疑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时行DWI序列及常规MRI扫描。  相似文献   

20.
米霞 《中原医刊》2011,(11):33-35
目的探讨低场强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9例脑梗死患者(超急性8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25例)的DWI成像和常规MR、T1WI、T2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序列间病灶的信号强度。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8例超急性脑梗死仅在DWI上显示异常信号,对1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DWI比常规T2WI多显示6例异常信号。结论低场强磁共振DWI对于超急性及急性脑梗死较常规扫描系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T2WI和DWI结合可以鉴别新旧梗死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