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内蒙古是黄河流经省区,沿黄7个盟市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板块,也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干区。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沿黄地区也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问题。支持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金融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本文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沿黄盟市自身特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底线,提出金融支持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宁夏在实施沿黄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历程,体现了要用生态立区、改善生态环境的理念来建设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本文在分析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要制定发展规划,构建空间布局,确保沿黄生态经济带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二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服务业扩规提档;三要把沿黄地区打造为绿色制造体系的绿地,以破解所面临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等。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8月17日,黄河流域政府采购协同发展工作研讨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会议汇聚了沿黄九省区财政厅和政府采购中心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以及山东省内各市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分管领导和科(处)负责同志近200人。研讨会围绕“一网联通政采先行数字赋能沿黄共赢”主题展开。山东省东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何宪卓致欢迎辞。山东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王晶在致辞中强调,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是国之大者,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当前,皖江城市带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和质量稳步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本文分析了当前皖江城市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加快皖江城市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瑞金 《会计师》2012,(12):22-24
<正>当前,国内外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正在兴起。对于安徽这样一个欠发达的省份来说,积极主动承接当前这一轮产业转移是实现安徽崛起的难得机会。皖江城市带的规划为安徽描绘了一副宏伟的蓝图,也为区域内的上市公司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文章以皖江城市带内的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优势,然后以安凯客车和巢东水泥两家上市公司为代表,描述区域内上市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皖江城市带的规划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发展契机,最后提出在这次机遇中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提出,推动沿黄九省区政府采购一体化协同发展,开创了政府采购省际协作、协同发展的先河,是政府采购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喜事。本文同时就推动沿黄九省区政府采购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凝聚共识,强化担当;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抓好落实;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相似文献   

7.
星火计划是经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面向广大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面向农业、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2006年,白银市正式提出建设白银市沿黄灌区星火产业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张倩  伍旭中 《云南金融》2011,(9X):135-136
文章利用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影响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劳动力成本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第二,皖江城市带现有工业基础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第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它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也越大;第四,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度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要更好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必须在夯实工业基础、提高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设立皖江城市带,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本文拟通过建立资源禀赋指标体系,进行聚类实证分析,在基于SWOT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皖江城市带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对深化区域经济金融,促进皖江城市带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力图为各地在整个城市带协调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各自经济增长战略方面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促进了皖江区域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是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皖江城市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区域物流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指出发展皖江城市带区域物流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创新绿色金融体制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甘肃省十四次党代会已明确提出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将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实施“四强”行动全面融合,当前全省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重要阶段,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不仅是推动沿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金融建设问题。文章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旨归,分析了黄河流域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基于绿色金融研究、政策供给、金融标准、绿色金融支持等多维度,系统提出建构与沿黄流域(甘肃段)绿色转型发展相适宜的金融体系,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沿黄流域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提供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倩  伍旭中 《时代金融》2011,(27):135-136
文章利用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影响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劳动力成本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第二,皖江城市带现有工业基础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第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它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也越大;第四,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度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要更好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必须在夯实工业基础、提高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由此拉开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幕。然而,现代经济中,产业转移和金融支持是互动的,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由产业转移的动因导入,以皖江城市带若干产业发展状况为验证,在认真分析皖江城市带经济金融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金融支持建议,力推承接产业转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安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皖江示范区”)建设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税部门的高度关注。今年1月13日,在皖江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的第二天,安徽省国税局局长胡道新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即提出了“加强政策研究,找准税收政策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在加快合(合肥)芜(芜湖)蚌(蚌埠)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示范区、皖北和沿准部分县市发展等方面提供政策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提出,沿黄九省区应当立足全流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信息共享应用,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统一市场准入标准,为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有效促进市场繁荣和公平竞争,引导诚信体系建设,带动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金融支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例研究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问题。论文对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金融需求及约束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政策与金融支持、规划先行等是取得成效的突出经验,同时也发现金融支持示范区建设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并就金融支持示范区建设的走向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八个经济区财政政策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经济区财政政策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财政支出乘数最大,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支出乘数最小;黄河中游地区财政收入正效应最大,南部沿海地区财政收入负效应最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自我修复能力最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北及大西南地区经济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制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所公布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模型,以期考察低碳背景下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情况,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通过研究表明,合肥与芜湖的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强,制造业在皖江城市带占比较大,而低碳概念的上市公司竞争力呈现分化趋势。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立足省情,循序渐进;选择性吸纳产业转移,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重视公私合作,改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宁夏沿黄经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标准偏差椭圆研究方法对宁夏沿黄经济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空间分布研究,其中包括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并在其中选取了24个具有代表性的AAA级以上景区作为空间分布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宁夏沿黄经济区旅游发展的均值中心点与现实状况一致,且在方向上呈现出“西南—东北”走向,东西分散、南北集中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外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当前皖江城市带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可行性与模式选择,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工作、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