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工业物料管理系统对于保密安全的要求,为采样的物料设计了一种加密的QR码,并在Android手机系统下实现识别。介绍了对RC4算法的混沌改进及混沌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将改进的RC4算法用于QR码加密的方法,实现了物料数据QR码的编码及识别。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实际应用对加密性能和识别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快递已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和个人通过快递可以方便地寄收物件。快递运输中通常使用QR码作为快递标签传递物流信息。然而,未做隐私保护的快递标签可能会导致用户的物流隐私泄露。针对当前物流系统中对企业组织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R码隐写和多级加密的物流隐私保护系统。在不改变QR码扫描结果和功能的条件下,该系统利用QR码自身纠错功能实现了隐写加密数据到物流QR码上。本系统采用AES算法对隐私信息进行加密并使用MD5哈希作为密钥派生算法,来实现多级加密和限制隐私访问权限;使用RSA算法传递密钥,确保加密传递的密钥只能被收件方解密。隐写了加密数据的QR码与原始QR码相比,差异不大并且解码结果一致。这有效地从用户的角度保护了收件/寄件方的隐私并且隐藏了隐写数据的存在事实。本文首次针对自身隐私保密要求高的企业组织快递物流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实验部分显示了提出的系统在物流隐私保护方面的有效性。容量实验显示QR码最高可隐写9720比特的隐私数据,同时鲁棒性实验表明隐写后的QR码能够抵抗不同的物理失真(例如,自然纹理,角度和距离)。为推动快递物流隐私保护的发展,本系统代码已开源于Gitee。  相似文献   

3.
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二维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QR码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二维码,具有识读速度快、纠错能力强等特点。在介绍QR码和base64加解密算法在QR码中应用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在iPhone平台下的手机二维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周庆  黄党志 《计算机应用》2013,33(10):2861-2864
快速反应码(QR)二维条形码在通信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了一种加密算法。伊辛(Ising)模型具有矩阵形式,在形式上与QR码相同,且其状态变换过程支持并行计算。基于Ising模型的变换规则生成加密矩阵,然后结合QR码的编码原理计算出QR码的密文。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密钥敏感性。该算法简单、安全、高效,可用于QR码的安全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QR码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在基于WinCE的嵌入式平台上QR码图像数据的灰度化、滤波、二值化、定位及矫正等预处理的实现过程。重点讨论了系统在WinCE平台上如何实现实时图像采集的问题,并设计了一个基于WinCE手机移动平台的QR码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6.
二维码是将大量信息以图片的形式承栽,达到快捷方便的目的,目前广泛运用于电子商务、票务系统等。然而,二维码也面,临着信息泄露和信息涂改等安全威胁,文章对二维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以QR码为例,为防止信息泄露,在进行QR码生成时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主要是RC4加密。最后设计并实现了QR码的生成,该设计方案不仅不会泄露个人信息,而且生成效率很高,在实际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二维条码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工具,因此广泛应用于许多生产应用领域中.本文介绍了QR码的概念和优势,根据实际中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一种适用于工业打印的QR码的生成实现算法,该算法对传统的编码方法做出了一些改进,通过该算法能创建专业的QR二维条形码,并在实验中证明生成的QR码能在工业打印中得到很好的识别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用摄像机拍摄QR码图像时,由于拍摄角度的偏差,可能造成所采集到的QR码图像产生几何失真的情况,给QR码的识别带来了困难。对拍摄到的QR码图像进行预处理,把采集到的光照不均匀的QR码图像采用局部阈值法和数学形态学的方法进行二值化。通过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和凸包算法相结合找到QR码的轮廓以及轮廓上的点,再利用该角点检测算法找到QR码的角点,最后使用透视变化法对畸变图像进行恢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QR码的几何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曲面上QR码变形多样化、识别率低的问题,考虑到极限学习机(ELM)对大量数据的快速分类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ELM的多结构变形QR码分类校正算法。在欧式距离量化变形特征后,运用ELM算法把变形结构分为平面变形、半曲面变形和全曲面变形三类,并利用不同分类系数改进QR码坐标透视变换算法,得到校正坐标值。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提高了QR码在曲面上的校正准确率,而且通过分类提高了曲面变形和平面变形QR码的校正速度。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二维码的普遍使用和Android智能手机使用率渐渐提高,在探究的基础上,对QR码及译码的图片预处理算法进行简介,研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二维码辨别系统。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J2EE技术和改进的Dijkstra双队列算法研究了面向第三方物流的实时动态配送调度管理系统,文中简介了该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详述了配送调度模块中采用的求解两点间最短路径的双队列图形增长算法的流程和数据结构,文中给出了改进算法的JAVA实现方法和核心流程代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医院远程信息系统客户端的数据安全问题,提出利用Twofish加密算法对客户端数据进行加密的算法.该算法的引入有效克服了手机内存的有限性对加密技术的影响,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优化.在对Twofish算法加密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Java客户端代码的安全实现,并通过测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DSP和FPGA协同设计实现视频图像压缩的控制逻辑方案。由FPGA模块来实现图像采集,DSP模块进行编码压缩,同时针对块匹配算法中搜索精度与计算复杂度相关性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块匹配的量子行为的微粒群优化算法(Block Match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MQPSO)。在图像的实时压缩算法处理中,先对原始图像序列每一帧的宏块用微粒子进行搜索,再根据收敛性要求对压缩编码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压缩效果优于经典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无人机测控系统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能,并提高算法的可实现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信道级联编码调制算法。算法在正交相移调制(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系统中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Reed-Solomon(20,10)码+交织(20,10)+数据加扰+卷积码(2,1,7)的串行级联编码,并在编码过程中加入数据加扰技术。为了研究算法设计的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采用上述级联信道编码的QPSK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在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信道中有效降低了传输误码率,误码率在1×10-4数量级下,系统编码增益达到5 dB。系统模型能够直接部署在两台ADRV9361-Z7035上,实现两台设备的正常通信,无须再进行硬件代码编写,将其应用在无人机测控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互联网服务器的攻击行为常利用程序存在的未知漏洞展开,且手法不断更新,这使得防御技术的更新往往长时间滞后于攻击行为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网络数据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静态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检测算法,同时引入了动态模拟运行的检测方式。通过动静结合的双重检测提高了恶意代码的识别率,并能够在代码传入实际被保护程序运行前检测确定其恶意性,实现防御系统策略的快速自动化更新,缩短了策略更新时间,提高了防御效果。本文结合该技术实现了一个N-A Detecting(网络数据检测)防御系统,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很好的防范针对网络程序的恶意代码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6.
Web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量数据的查询,设计时如何在数据服务控件中进行分页显示,这是常碰到的问题,介绍通用自定义分页的设计思路,并对代码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元数据的管理效率对大规模存储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深入研究现有元数据管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元数据属性的元数据分布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文件系统中目录进行编码并将编码作为Hash键值,有效解决了文件重命名导致的数据迁移问题,通过使用标志位,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文件系统目录删除操作中使用递归遍历方式的低效问题,提升了大规模存储系统的元数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对主流微处理器汇编级代码在汇编级进行模块分析的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的形式化描述和模块分析结果的记录方法,根据该算法在汇编级代码辅助分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取得了实验数据。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多款处理器目标代码的分析过程中都有较高的模块分析速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和设计了一个基于程序分析的源代码漏洞分析与检测工具框架,框架中的各个模块如控制流分析(控制流图的构建、函数调用图的实现及过程内分析与过程间分析等)、数据流分析(求定义引用链、污染数据传播的设计、指针别名分析)、结构分析器、安全调度器、规则构建器,本文主要对代码分析的两个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主要采取的过程内和过程间分析算法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