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确定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把油田油气集输工艺分解成分井计量、集油、集气、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原油储存、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轻油储存,输油、输气等12个单元,提出了根据油田地质特征、采油工艺、原油及天然气性质,采用单元操作的适用工艺方法。分两次登完。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古潜山油田的地质特征、开发特点;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油气计量;油气分离、原油稳定和轻油回收;原油脱水、含油污水处理;油田注水以及建设这类油田的程序等。  相似文献   

3.
第二讲原油稳定技术一、原油稳定的目的及意义原油稳定就是把油田上密闭集输起来的原油经过密闭处理,把原油中的轻质烃类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大部或全部地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并加以回收利用。这样原油相对地减少了挥发,降低了蒸发损耗,使之稳定。原油稳定是减少蒸发损失的治本办法。但在储运过程中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密闭输送、浮顶油罐储存等。原油稳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回收大量的轻烃作化工原料,同时可使原油安全储运、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油气集输工艺和自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工艺系统(1 )西部油田。长庆油田油气集输过程经历了“单管常温输送工艺”、“单管常温密闭输送工艺”、“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脱水技术”、“井口投球、多井阀组常温密闭集输工艺”和“含蜡原油热处理常温输送工艺技术”等 5个阶段 ;在原油稳定和轻烃回收利用方面采用了“大罐抽气与轻烃回收联合工艺技术”、“伴生气轻烃回收工艺技术”和“轻烃综合利用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轻烃的回收问题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吐哈油田油气集输主要采用单管不加热混输、投球清蜡、一、二级半布站相结合、计量站选井计量、余热利用、中低压…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油气集输配套工艺技术经历了单管常温输送工艺阶段,单管常温密闭集输工艺阶段,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脱水技术阶段,井口投球、多井阀组常温密闭集输工艺阶段,含蜡原油热处理常温输送工艺阶段。轻烃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原油稳定技术、大罐抽气与轻烃回收联合工艺技术、伴生气轻烃回收和轻烃的综合利用技术。油田注水及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包括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工艺技术和污水处理与回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长庆油田油气集输配套工艺技术经历了单管常温输送工艺阶段,单管常温密闭集输工艺阶段,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脱水技术阶段,井口投球、多井阀组常温密闭集输工艺阶段,含蜡原油热处理常温输送工艺阶段。轻烃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原油稳定技术、大罐抽气与轻烃回收联合工艺技术、伴生气轻烃回收和轻烃的综合利用技术。油田注水及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包括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工艺技术和污水处理与回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安塞油田密闭集输计量系统主要应用双容积自动计量分离器单井量油,涡轮气体流量计测气,腰轮流量计区块计量,原油生产动态在线监测系统分队计量。通过集输和计量系统的有机结合,在整体上实现了互为适应,互相满足,提高了油气的集输能力,解决了计量问题,形成了一套独具一格的密闭集输计量工艺技术。油气密闭集输计量工艺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单井集输计量系统。应用了单管密闭常温集输及阀组间双管密闭常温集输流程,打破了原油必须高于凝固点温度以上输送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井口加热、掺热、伴热等工艺,靠原油从井底流到井口的自…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庆油田部分老区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地面工程效率低下的现状,研究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各个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指出不仅要减少油气集输的动力、热力消耗和原油脱水工艺的能耗,而且要采取油气密闭集输、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减少油气集输过程中的油气损耗。针对油气集输长距离、高回压的丛式井组,积极探索降回压工艺和伴生气利用工艺技术,最终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杨天举  汤林 《石油规划设计》2001,12(5):26-27,30
根据北小湖油田地处边远、含油面积小、原油高凝性等特点,以开发建设的经济性和工程技术的适用性为基础,阐述了井口加热密闭集输、伴热保温密闭集输和井口掺热水保温集输3种不同集输方案,提出了三塘湖盆地分散小区块油田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油田的油气损耗量是衡量油田建设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指出,采用储油罐烃蒸汽回收工艺是改造集输流程的有效方式;搞好配套技术是实现流程密闭的关键。只要努力完成流程的密闭改造,建设好有关配套工程,搞好油田气和原油的密闭集输处理并降低其温度,就可使油田的油气损耗降到1.0%以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北小湖油田地处边远、含油面积小、原油高凝性等特点,以开发建设的经济性和工程技术的适用性为基础,阐述了井口加热密闭集输、伴热保温密闭集输和井口掺热水保温集输3种不同集输方案,提出了三塘湖盆地分散小区块油田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尖山油田推广应用成熟技术和创新发展特色,吸收利用实用技术,已在原油集输和处理、天然气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及注水工艺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油田地面工艺技术.丛式井组单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管线自动投球清蜡技术+油井功图计量的原油集输模式基本可以满足胡尖山油田井组原油集输需求,但因地理条件、地面施工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管线外漏或埋深不够,管线过长,致使井组回压较高,建议在该种井组安装电磁加热装置,可起到降回压作用,并能够满足数字化油田无人值守的需求.油气密闭混输工艺在胡尖山油田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减轻了空气污染,还为下游站点和燃气发电站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可以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密闭集输工艺中缓冲罐析出的尾气无法回收再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密闭集输工艺流程和燃烧器供气流程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一个科学合理、规范的联合站放空尾气回收流程。该流程暨满足了原油处理系统平稳运行所需的条件,又能将之前无法回收再利用的放空尾气加以回收利用。并将所有的调压阀组集成安装在同一个工艺撬上,该撬装式放空尾气回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安装。经现场使用效果跟踪监测,其运行平稳可靠调压精确、干湿气之间的切换平稳迅速,完全满足燃烧器的正常运行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轻油密闭装车设施可有效地降低轻油损耗,减轻环境污染,保证油气储运设施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油气田轻烃回收装置中。但这种系统的安全性是基于装卸、运输各个环节为全密闭、全压力条件。若运输或卸车过程中出现开放状态,则空气将有可能进入车载轻油罐内,并在装车过程中通过气相平衡线进入轻油储罐中,形成爆炸混合气体,这将给轻油储运系统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通过对油气田轻油装车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以此提高轻油储运设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大罐抽气技术主要是将原油储罐中挥发的轻烃成分进行收集、增压,再送到天然气站处理,达到回收能源,防止空气污染,实现原油密闭集输的目的.采用大罐收气装置平均每天回收气量2.75×104m3,年收益889.35万元,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集输站场进行全密闭式输送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是油气开发过程中首选的技术。在某低渗透油田,将油气密闭分离装置和混输泵连锁变频以及超限保护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保证井口到增压点以及增压点外输油气混输泵到泵密闭输送。对某油田的脱水点、接转站、增压点进行优化简化后,到2012年,累计节约资金16 284万元;集输站场优化后,节省的土地投资为75万元;密闭输送后伴生气的回收增加了10%左右,每一个轻烃厂单日多收轻油24 t,液化气285 t,年均效益增加46 8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稳定和轻油回收的技术水平,搞好轻油回收,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委员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5日,在江苏省昆山召开《轻油回收技术研讨会》。石油部所属油田节能办、设计院、产销处、天然气公司和石油部情报所以及华东石油学院、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大连工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工程技术人员、专  相似文献   

18.
原油密闭处理,是实现油气集输密闭流程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降低油气损耗的重要途径。最近,我们在南阳油田几座联合站设计中,初步做到了原油的密闭处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国内油田所采用的原油压力密闭集输流程存在的问题:①游离气的逸出影响了电脱水器的正常工作;②压力平衡常遭破坏;③流程运行可靠性差。进而提出了改进措施并给出了改进后的原油压力密闭集输工艺的原理流程图。  相似文献   

20.
“六五”期间,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在保证原油生产的前提下,围绕节能降耗进行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和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在油气集输技术流程上,采用了“单管密闭,投球清蜡,两级布站,泡沫塑料保温”的密闭常温集油新工艺,使每输1t原油的耗气量从20~25m~8下降到8~10m~8,节气60%;河南油田实现了原油全密闭输送,使损耗率从开始的4%降到0.3%左右,创全国最高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原油稳定和轻烃回收技术,也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损耗,全国大中型油田已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