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及TGF-β1基因表达改变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总RNA抽提试剂盒抽提总RNA,斑点杂交检测Ⅰ、Ⅲ型前原及TGF-β1mRNA稳态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生长因子 T G Fβ1 m R N A 的表达。了解 T G Fβ1 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斑点杂交分析检测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稳态水平的改变; 原位杂交检测 T G Fβ1 m R N A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 ① K 和 H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稳态水平分别为1204 ±0243 和1197 ±0237 , 明显高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0327 ±0081 和0331 ±0078) P < 001 ; ②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区域。结论: T G Fβ1 在 H 和 K 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在增生性瘢痕(H)和瘢痕疙瘩(K)组织中表达的空间分布,方法: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结果:K与H组织中I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增强,H中呈弥散分布,而K中却主要位于网状真皮层的上部,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仅见于H中,结论 K和H组织中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不同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对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肝内TGF-β1,TGF-βRⅡ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内TGF-β1、TGF-βRⅡ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TGF-β1与Ⅰ、Ⅲ型前胶原mR  相似文献   

5.
增生性瘢痕增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4例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进行了TGFβ-mRNA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发现:随着增生瘢痕的发生,发展成熟,TGFβ-mRNA的总表达量明显呈由强至弱的变化,在1至6个月瘢痕组织内表达丰富,9个月时明显减弱,12个月以后的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对照标本中含有少TGFβ-mRNA表达的定位检测显示,除真皮层组织细胞有部分表达外,许多瘢痕表皮基底细胞内有较强表达,由此可见,(1)TGF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在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表达的空间分布。方法: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结果: K 与 H 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均增强, H 中呈弥散分布, 而 K 中却主要位于网状真皮层的上部; Ⅲ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增强仅见于 H 中。结论: K 和 H 组织中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不同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验证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和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增强。作者分析肝硬变患者外周血TGF-β1mRNA和血清中有活性的TGF-β1蛋白及其结果与Ⅲ型前胶原N端肽血清水平间的关系。方法:肝硬变患者50自愿者8人,取其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RNA,用巢式RTPCR扩增TGF-β1mRNA并测定血清中TGF-β1和PⅢP的水平。结果:分析表明患者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瘢痕不同时期TGF β1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炜  郭树忠  鲁开化 《医学争鸣》1999,20(11):934-936
目的:研究TGF-β1及其受体TGF-βRI在务后增生性瘢痕不同时期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ABC法。结果:在正常真皮成纤维细胞中TGF-β1及TGF-βRI未检测到阳性表达,增生期的增生性瘢痕的真皮中TGF-β1及TGF-晨相同的丰纤维细胞亚群中高表达,而萎缩期的增生性瘢痕中两者表达均为阴性。结论:提示增生性瘢痕形成与成纤维细胞对TGF-β1的反应性增高有关,同时也与伤口愈合高表达TGF-βRI的  相似文献   

9.
瘢痕增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临床表现明显不同,为探讨瘢痕增生的机理,对17例K、55例HS及55例正常皮肤(NS)标本采用actin、bFGF有其受体flg抗体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合组织学淋巴细胞,皮肤附件变化情况的动态观察,结果:K和HS早期均有许多炎性细胞浸润在残留的皮肤附 闭塞的毛细血管周围,随着瘢痕增生,皮肤附件、淋巴细胞和毛线血管逐渐减少,但在K组滞留的时间和数量远较HS组多。b  相似文献   

10.
TGF—β1对瘢痕对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成肌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5例增生性瘢痕为标本,3例正常瘢痕为对照,2成纤维细胞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体系及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了在不同TGF-β1浓度条件作用下,来源的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在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情况。结果 (1)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三型及其受体(TβR-Ⅰ)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增生(BAH)和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示,大部分BAC和BAH病例均有一种以上TGF-β亚型和TβR-Ⅰ表达;BAC的TGF-β1和TGF-β3阳性率明显高于BAH;有二种以上TGF-β表达的BAC病例,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提示增生和癌变的细支气管肺泡细胞均可合成和分泌TGF-β和TβR-Ⅰ,且TGF-β对BAC的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雷公藤单体T4单独或联合使用对肾小球系膜基质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ELISA法测定人系膜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含量,用RT-PCR法测定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α1mRαNA(Collα1(Ⅳ)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CsA可双向调节人系膜细胞Ⅳ型胶原的合成,CsA1.0ug/ml为促进作用,CsA0.01~0.1ug/ml为抑制效应。T4剂量依赖性促进Ⅳ型胶原产生。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小剂量CsA和T4联合在获得较强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促胶原生成作用较弱。CsA1.0ug/ml和T410ng/ml均可上调人系膜细胞Collβ1(Ⅳ)、TGFβ1mRNA表达,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CsA和T4均参与调节基质合成,两药小剂量联合促胶原生成作用减轻,这一作用可能由TGFβ1介导发生于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人体慢性肝病纤维化发生机制。外科切除的肝细胞标本按病变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非活动性或轻度活动性以及对照组,以Northern分子杂交法测肝组织TGF-β1mRNA,以免疫组化法显示组织原位PDGF-BB,bFGF及其相关细胞,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1)肝病组织内TGF-β1mRNA含量随肝病活动程度而增高(P<0.01);(2)组织原位PDGF-BB、bFGF多肽定位及阳性细胞半定量显示,活动性肝病时两者均增高,阳性细胞所在部位与单核巨噬细胞以及胶原生成细胞一致,与Ⅰ、Ⅲ型胶原沉积也有密切关系。结论:本实验提示细胞因子TGF-β1、PDGF-BB、bFGF在人肝纤维化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培养、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条件下肺血中细胞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结果发现低氧(H)组周细胞内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常氧(N)组的1.35倍和1.23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1)。研究表明,低氧可促进肺血管周细胞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和肝素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aortaamoothmuscle,cell,hASMC)增殖,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以及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3H-TdR,^3H-脯氨酸掺入及N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在大鼠睾丸中的基因表达。用15%~60%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将粗制间质细胞分成三条带,IGF-ⅠmRNA主要位于富含Leydig细胞的组分(带3)中,带1和带2组分几乎不含IGF-ⅠmRNA。Leydig细胞IGF-ⅠmRNA具有碱基从0.8~7.5kb的多种型,在25~55日龄大鼠中均存在IGF-ⅠmRNA,用Klinefelter等方法高度纯化Leydig细胞,发现大多数IGF-ⅠmRNAft于这些Leydig细胞中,而在整个睾丸组织或其它间质细胞检测不到IGF-ⅠmRNA。大鼠予以生长激素(GH)后,Leydig细胞中IGF-ⅠmRNA增加2倍以上,提示Leydig细胞中的IGF-ⅠmRNA亦依赖GH,Leydig细胞产生的IGF-Ⅰ在睾丸中可能具有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透析对糖尿病肾衰竭病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对糖尿病肾衰竭不同治疗组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GF-β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 糖尿病肾衰竭透析病人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30,P〈0.01),且血液透析病人TGF-β1mRNA的表达较腹膜透析病人高(t=2.134,  相似文献   

18.
TGF—β1mRNA在主动型Heymann肾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TGF-β1RNA在不同病变阶段的主动型Heymann肾炎肾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AHN模型,用RT-PCR法TGF-β1mRNA在病变第4、6、8、12周Heymann肾炎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结果:自AHN诱发后第4周开始,TGF-β1mRNA即有表达,至第8周达最高峰,第12周时表达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19.
Su Y  Li X  Gao Y  Lin J  Li L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9,21(5):338-344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雷公藤单体T4单独鄞艇对肾小球系膜基质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ELISA法测定人系膜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含量用RT-PCR法测定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α1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CsA可双向扁队系膜细胞Ⅳ型胶原的合成,CsA1.0μg/mL为促进作用,CsA0.01 ̄0.1μg/ml为抑制效应。T4剂量依赖性促进Ⅳ型胶原产生。  相似文献   

20.
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β2、β3在瘢痕增生病理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了解它们在瘢痕中的组织学定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比较3型TGFβ在增生期和成熟期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增生期瘢痕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慢性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持续高水平表达,远远高于在成熟期瘢痕中的表达水平;另外,TGFβ2、TGFβ3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远远不如TGFβ1。结论:增生期瘢痕组织中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慢性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持续高水平表达的TGFβ1可能是引起瘢痕持续增生的重要因素;TGFβ2、TGFβ3的作用则远逊于TGF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