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脚气常作白皮粥防之法即不发方。白皮(五升切勿用班者有毒)右竟味。以水壹斗。煮取柒升,去滓煮米粥常食之。”──《千金翼方·卷十七·中风下》[1]近读《中国医学文化史》,在论及“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引起脚气性水肿、脚气性心脏病之类”后,复引“孙思邈于《千金翼方》载一方云:治脚气常作谷白皮粥防之法即不发方。谷白皮(五升,切勿取斑者,有毒)‘谷白皮’即较细糠批,防治脚气有效,用以煮米粥,反证唐时人的嗜精米”。[2]从这节不长的引文和简短解释中,至少可以看出三个方面的失误:病名、药名的误释,繁体简化的错…  相似文献   

2.
谷孝芝  叶康杰  李际强 《新中医》2016,48(7):266-267
正老年肺炎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的特点。中医学认为,肺炎属于"风温""风温肺热病""肺热病"等范畴,老年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独特之处~[1]。在复习文献与临床诊疗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老年肺炎的表现及病因病机与阴阳交有一定相关性,现论述如下。1阴阳交理论溯源"阴阳交"病首见于《素问·评热病论》~[2],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  相似文献   

3.
朱治铭  许燕玲  蒋小敏 《新中医》2016,48(6):246-247
正龚子夫教授(1930-),原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1990年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首批名老中医。专于攻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师从姚荷生、张海峰、万友生等中医名家,鉴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论,临  相似文献   

4.
夏季天气炎热,加上出汗多、过敏等原因,容易引发疮痈、疔毒、脚气等。治疗疮痈、疔毒、脚气,中医一般都首选外用膏药。因为这类疾病初起时病位局限,仅局部用药即可。正如《普济方》所言:"诸疮之证,或肿或溃,或硬或软不瘥者,皆藉以膏剂去臭腐、排恶汁、化死肌、生良肉者,正  相似文献   

5.
脚气病在明治时代发病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现代医学已阐明该病是由于维生素B_1缺乏所致,另外与精神紧张、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也密切相关.目前虽然脚气冲心的重症患者已很少见到,但因偏食、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脚气样综合征却逐渐增多.由于近年来日本女性纷纷参加社会工作,简便、快餐食品成为家常便饭,从而使家庭成员的营养受到影响,脚气样综合征也成为门诊的常见病,用九味槟榔汤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苏镜  刘欣怡  王玲  张洁  蔡畅  邱江平  谢华民 《新中医》2016,48(7):270-272
正医疗服务工作事关广大群众健康,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和提高病患就医满意度极为重要。2015年3月9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为医疗单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指出了方向,结合近期沈婉婉等[1]发表的《上海市居民就医满意度和信任度分析》的报道,医疗单位改善医疗服务刻不容缓,而公立医院是主体市场,要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公立医院引入并完善医疗服务补救  相似文献   

7.
郝云  赵一敏 《新中医》2016,48(2):209-210
正痹证以正虚卫外不固为发病内在基础,以感受外邪为发病外在条件,以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机体筋骨、关节、肌肉,经络闭阻,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1]。笔者在研读《临证指南医案·痹》56个医案基础上,围绕痹证的基本病机,按照祛风、散寒、透热以解外,渗湿、消痰、化瘀以清里,扶阳、补气、养血以固正等治疗思路,选取8案进行案语方证解析,探究叶天士治疗痹证之方法。1邪阻经脉,注重宣通  相似文献   

8.
朱星瑜  赵婷  王伟杰  范永升 《新中医》2016,48(7):264-266
正上火是一种民间的俗称,常引起各类火热症状,表现为眼睛红肿、口舌生疮、口角糜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上火的概念来自于传统中医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而现代医学则无相应病名[1]。从中医理论解释,则可将其归作热证范畴,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上火常以清热泻火为基本治疗大法。笔者认为,上火引起的诸多症状表现中常兼夹有郁证,故对上火的论治不能只局限于清热泻火,还应充分考虑"郁"的存在。1何谓上火火可分为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之火。生理状态之火是构成  相似文献   

9.
脚气病脚 气病是维生素B1缺乏病的俗称。该病以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组织水肿、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可见两脚软弱无力、足胫肿胀麻木不仁等。本病多由饮食失调,脾胃受伤或肾精亏虚,感受水湿之气等内外因所致,且二者常互为因果。故脚气病的防治,饮食是关键。我国古代医家曾指出:“久食白米即可发生脚气病。”又说:“常食麸皮可免脚气病的发生。”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本病分为肿、不肿、脚气冲心等型进行治疗,其所用的中药经现代化验,发现均含丰富的硫胺素即VB1。中医临床上将本病分湿脚气、干脚气、脚气冲心三种证型.治以培补脾肾、祛邪利湿为主则。  相似文献   

10.
<正>脚气病又称"脚中""脚弱",今人多称其因为人体中缺乏维生素B1所致[1],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多以下肢水肿、麻木疼痛为主,严重时侵犯心脏,甚至突然死亡[2]。脚气病的"脚"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脚,胫  相似文献   

11.
孟君  张大庆 《新中医》2016,48(2):228-230
正张山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对于中医妇产科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其绝笔之作《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是张氏对《沈氏女科辑要》的笺正,其中凝集了他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推崇研习西学,中西汇通,以补中医之短。1933年冬,张山雷胃疾复发,仍抱病修改《沈氏女科辑要笺正》。1934年3月,他久病不愈,自知不久于人世,遂自拟挽联:"一枝半生,精诚所结,鬼神可通,果然奇悟别开,  相似文献   

12.
脚气缓弱候,即初期脚气病。《诸病源候论》中记述了"脚气缓弱侯"多是由于感受风毒湿邪所致,其病机为脾虚湿困、湿热下注,以腿脚麻木不仁伴有冰凉感、酸痛,腰部、膝髀冷痛,或有虫行感、软弱无力而致行动不利等为主要症状。因脚气病是从下半身至上半身的病变,故可利用导引法作用于内脏从而对"脚气缓弱侯"起到消除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所著《格致余论》及后人整理的《金匮钩玄》、《丹溪心法》等诸多书籍中,有着丰富的急症诊疗内容,笔者拟从诸书所载文献,对其治疗特色作初步探讨。1重诊断及鉴别中医临证,首重诊断。为了能够客观全面、仔细准确地搜集诊断资料,朱丹溪对《内经》望闻问切进行了具体发挥,在诊断方法上首次提出了"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1];并继承了《内经》"远者司  相似文献   

14.
马风全  朱淑惠 《新中医》2016,48(6):265-266
正血从大便而出谓之"便血",血之出处有在上在下之分,现代医学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及下消化道出血,中医学谓之远血及近血。仲景首创吐血、便血辨证论治体系,其《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专篇论述,奠定了论治消化道出血的基础,加之散在于其他杂病的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论述,形成了仲景消化道出血学术理论。在临床运用仲景经方治疗便血病症常可取得满意疗效,简列方证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许楷斯  倪晓良  许尤佳 《新中医》2016,48(7):235-236
<正>罗笑容教授,系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导师、主任医师,出生于岭南中医世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名中医称号",200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称号。笔者有幸随罗教授出诊,收益甚多。兹将罗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介绍如下。1宣肺解表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王睿  詹强 《新中医》2016,48(3):8-10
<正>"平秘论"推拿学术思想是由杭州市中医院詹强教授在《内经》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所提出的。詹教授强调"平秘论"学术思想的核心是推拿临床要如《内经》所论述的那样:"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通过推拿手法调和患者阴阳平衡,帮助患者构建力学结构平衡、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使患者力学结构、脏腑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起到祛病健身,导形引气的作用。"平秘论"学术思想不仅被应用于项痹证、肩痹  相似文献   

17.
赵金远  李大娟  杜敏 《新中医》2016,48(10):1-2
正傅山(1607-1684),字青主,明清时期著名医学家,多才多艺,且医德高尚,在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他所创立的一系列妇科常用方剂颇为实用,被后世推崇为经典。《傅青主女科》[1](以下简称《女科》),在妇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指导意义。带下病列在诸篇之首,可见傅山对带下病的重视。带着对带下病进行不断探讨和研究的目的,笔者就傅青主"从湿治脾调肝"之法治疗带下病的运用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8.
陈虹  刘小斌 《国医论坛》2010,25(2):48-48
<正>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代著名的医学家、道家、练丹家。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人,占籍岭南,两度入粤,终老于罗浮山,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岭南渡过,是岭南医史开山之祖。《肘后备急方》是代表葛洪医药学术成就的著作,书中大量收集晋、晋以前医籍及民间治疗经验中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是发展的。唐代《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不仅仅在张仲景痰饮学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辨治饮病的方药,更明确提出了辨治痰病的方药[1-2]。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方》皆是百科全书式的中医学著作,囊括汉、魏、晋、隋、唐的著名医家的医学实践,代表了唐代的医学成就。《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丰富了治疗痰饮的方药[3-4],这都是对仲景痰饮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张仲景为痰饮的辨治开创了详尽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痰饮  相似文献   

20.
刘小毅  王淑芝  林栋  肖林榕 《新中医》2016,48(2):225-227
正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18岁以前),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个体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的缺陷[1]。但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精神发育迟滞"的名称,但是通过分析古今症状术语的描述发现,其症状类似于"痴呆",或"五迟五软"中的"语迟"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五迟、五软、痴呆、解颅等范畴。并将古代文献中关于"五迟""五软""痴呆"症状描述原文进行统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