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六经筋辨证分布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其它合并的临床症状、X线片的变化等,分析其六经筋辨证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KOA患者以足阳明经筋病变所占比例最大。单一的足阳明经筋型占29.51%,加上复合型,足阳明经筋病变占到59.86%,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阳明经筋占41.97%。单一的足太阳经筋型占12.3%,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太阳经筋占30.05%。结论:膝骨关节炎与足阳明经筋以及足太阳经筋病变密切相关,有从足阳明经筋证型向足太阳经筋证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的温性经筋巴布剂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后侧牵拉痛(即足太阳经筋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前后经筋合治法(治疗组)和痛点外敷疗法(对照组)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1次外治时间约为12 h,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美国西部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治疗后对比,在改善疼痛评分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的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后侧牵拉痛(即足太阳经筋型)采用足太阳经筋及足阳明经筋合治的前后敷贴法较常规的痛点外敷法,对于患者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的分布规律,并探讨经筋证型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选取70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共102个患膝,采用手触诊法,统计经筋病灶点出现频次和经筋证型出现比率。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三阴经筋3种单一经筋证型和多种复合证型,其中足阳明经筋证型出现最多;随着疾病发展,出现了较多足太阳经筋复合证型。结论:KOA经筋证型的出现与膝关节解剖学结构和其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既为临床治疗打下基础,也为开展KOA经筋辨证的生物力学现代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宇  吴煊  李正 《新中医》2016,48(7):109-11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经筋辨证的临床特征规律,进一步完善KOA经筋辨证体系的内容,完善经筋疗法临床规范化及标准化。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基本资料及相关症状体征,填写KOA经筋辨证情况调查表,结合KOA流行病学、中医证候分型、影像学病变特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足阳明经筋型在单一筋型中出现率最高;阳明-三阴型是所有证型出现率最高;单一型经筋分型影像学病情分级主要分布在0级、I级、Ⅱ级,复合型经筋分型主要分布在Ⅲ级及Ⅳ级;复合型经筋病变主要与肾虚,脾虚,肝虚证素相关。结论:KOA患者存在多种经筋证型,证型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及影像学病变情况密切相关;经筋病变后期多表现为筋骨衰惫,其与中医证候肝肾亏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常海  李峰  张蓉  施延昭 《中国针灸》2010,30(3):183-187
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特征,探讨现代生物力学技术在经筋辨证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不同经筋证型的19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共30个患膝,运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试步角、足跟部冲量、旋内旋外值及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占支撑期总时间的百分比。结果:在步角和足跟部冲量上,足少阳经筋病变膝和足三阴经筋病变膝均大于正常(均P0.05),足阳明经筋病变膝正常;足阳明经筋病变膝在支撑中期旋外均值大于正常(P0.05),足少阳经筋病变膝在推离期旋内均值大于正常(P0.05),而足三阴经筋病变膝在推离期旋外均值大于正常(P0.05);足阳明经筋病变膝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显著推迟(P0.05)。结论:KOA患者不同经筋证型在步角、足跟部冲量、旋内旋外值、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等步态指标上各有不同,可以作为KOA患者经筋辨证的客观依据,生物力学技术可以运用于KOA的经筋辨证。  相似文献   

6.
冯学烽  邹伟民  陈永韶 《新中医》2015,47(1):206-208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络手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僵直评分外,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活动难度、总评分方面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的步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特征.方法 选取不同经筋证型的19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共30个患膝,运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试步角、足跟部冲量、旋内旋外值及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占支撑期总时间的百分比.结果 在步角和足跟部冲量上,少阳经筋病变膝和三阴经筋病变膝均大于正常(P<0.05),足阳明经筋病变膝正常;阳明经筋病变膝在支撑中期旋外均值大于正常(P<0.05),少阳经筋病变膝在推离期旋内均值大于正常(P<0.05),而三阴经筋病变膝在推离期旋外均值大于正常(P<0.05);阳明经筋病变膝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显著推迟(P<0.05);而少阳经筋病变膝和三阴经筋病变膝与正常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0).结论 KOA患者不同经筋证型在步角、足跟部冲量、旋内旋外值、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等步态指标上各有不同,可以作为KOA患者经筋辨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膝骨关节炎患者经筋病变分布的基本规律。方法选择2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253个患膝,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触诊法,统计经筋病灶点在膝关节周围出现的部位及频次。结果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阳明出现的总频次占39.1%,其中单一足阳明经筋型占23.3%,复合型占48.5%。足太阳出现的总频次占32.4%,其中单一足太阳经筋型占21.3%,复合型占44.5%。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14.6%,单一足三阴经筋型占15.0%。结论对于足阳明、足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应该多从"筋"论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124膝)门诊患者按就诊编号(单双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仰卧、侧卧或俯卧,充分暴露患膝病变部位,施灸者坐于患者一侧,左手固定其肢体,右手持点燃艾条,采用雀啄灸结合回旋灸,艾条离皮肤约3~5cm,以患者有酸麻等感觉为宜;灸至患者皮肤潮红,局部温热感或灼热感,潮红而不致烫伤,且患者自觉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感传消失为度;取穴4~8个/次,施灸10~15min/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留意患者不适、疼痛主诉,随时调节艾灸点距离;1次/d,7d天为1个疗程。经穴组38例(62膝)按《针灸学》取治疗点:承山、委阳、犊鼻、内膝眼、膝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循经筋辩证组38例(62膝)确定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足阳明经筋型,近端髌下、髌外、髌内下;远端维道次、阴廉次、髀关次。足太阳经筋型,近端承山次、承山外、委阳次;远端承扶次、直立次、环跳次。足少阳经筋型,近端阳陵泉次、髎髎次、腓骨小头;远端腰宜次、健跨次、中空次。足三阴经筋型,近端阴陵上、胫骨内髁、膝关次;远端箕门次、五枢次、阴廉次。临床症状、WOMAC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经筋辨证组62膝基本痊愈14膝,显效15膝,有效20膝,无效13膝,总有效率79.03%。经穴组62膝基本痊愈9膝,显效13膝,有效18膝,无效20膝,总有效率67.74%。经筋辨证组改善优于经穴组(P<0.05)。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有改善(P<0.05),经筋辨证组改善优于经穴组(P<0.01)。[结论]艾灸对膝骨关节炎镇痛作用明显,循经筋规律确定阿是穴灸法镇痛优于传统经穴灸法。  相似文献   

10.
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筋膜螺旋线是基于肌筋膜运动整合理念形成的一条功能性整体解剖结构线。通过对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间在分布、组织结构、功能联系、病候、治疗方面都存在密切联系,认为基于肌筋膜螺旋线的生物力学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对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和腧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膝痛是膝骨关节炎患者到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和主诉。而对于膝痛的直接描述尚不完善,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CKPM(Chinese Knee Pain Map),以期能够更直接有效的描述膝痛。方法:通过对300例患膝的研究,观察KPM疼痛类型和经筋病证类型的特点,并结合X线K-L分级、MRI半定量评估(WORMS法)以及WOMAC的临床症情描述法分析两者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验证CKPM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出常见的KPM疼痛以及经筋分布类型。结果:膝痛KPM疼痛类型出现频率依次为混合性疼痛,占38.44%;复合性疼痛,占34.01%;单关节痛,占27.55%.经筋病证类型依次为两经筋病变124例,占42.18%、多经筋病变110例,占37.41%和单经筋病变60例,占20.41%、KPM疼痛类型与经筋病证类型呈一致性,与KL分级、MRI半定量评估(WORMS法)以及WOMAC临床症情改变情况呈正相关。结论:在膝骨关节炎中CKPM疼痛类型较复杂的或者说疼痛范围较大的其临床表现(包括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相对较重。CKPM可以作为膝骨关节炎诊疗评估的有效的、可靠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钊  王跃辉  韩清民 《新中医》2010,(10):59-60
目的:观察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运用经筋疗法进行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愈63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结论: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徐琳  董宝强 《山西中医》2013,(11):31-33
目的:观察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络电针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辨证取穴,确定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电针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新中医》2021,53(13):53-5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X线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216例,按照中医证型分为肝肾不足证87例、脾肾阳虚证48例、寒湿痹阻证31例和瘀血痹阻证50例,分析比较不同中医分型与X线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不同证型的X线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集中在2、3级,分别占比36.11%、41.20%;其次为1、4级,分别占比8.80%、12.96%;最少则是0级,仅占0.93%。X线1级病例中,最多为寒湿痹阻证占51.61%,瘀血痹阻证最少;X线2级病例中,最多为脾肾阳虚证占47.92%,瘀血痹阻证最少;X线3级病例中,最多为瘀血痹阻证占68.00%,寒湿痹阻证最少;X线4级病例中,最多为瘀血痹阻证占22.00%,寒湿痹阻最少。在X线1、2、3、4级中,各证型病例分布有所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膝骨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的X线分级有一定的差异,可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威灵仙水提取液对兔膝骨关节炎(OA)组织结构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OA模型对照组(模型组),OA威灵仙治疗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术后,治疗组每天肌肉注威灵仙水提取液(1:1)1 ml·kg-1·d-1,每周5次,模型组则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从造模后8周测定兔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的变化;造模16周后处死动物,作膝关节大体观察,X线影像检查,并切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脱钙制片,镜下观察兔膝骨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对兔骨关节功能指标包括疼痛刺激反应、步态,关节活动范围,威灵仙治疗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而关节畸形两组差别无意义(P>0.05).兔骨关节炎肉眼观察、X线影像及关节组织病理改变治疗组比模型组病变程度要轻,按Colombo病理积分威灵仙治疗组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 威灵仙水提取液能够减轻兔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并能改善骨关节炎的功能,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膝祛痛方治疗肾精亏虚、痰瘀互结证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确诊为肾精亏虚、痰瘀互结证膝骨关节炎患者255例。所有患者均口服腰膝祛痛方,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腰膝祛痛方可缓解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冯学烽  韩清民  陈宇 《河南中医》2011,31(4):404-405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除脱落病例外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日1次,治疗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 mg,日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WMOAC评分差值中疼痛评分差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膝疼痛及软骨损伤区域,试验组通过经筋辨证分型后,针对患膝分布的结筋病灶点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组均治疗2次/周,共治疗8次。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1天、第4周、第12周时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的关节软骨T2-mapping值,同时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和WOMAC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VAS和WOMAC评分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4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12周的T2-mappin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比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老年膝OA影象学(X线、MRI)特点及临床意义以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膝OA诊断标准的500例患者847个膝关节X线、MRI(246个膝)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和OA分级(189例)、中医辨证分型(189例).结果X线显示TFJ、PFJ同时受累者51.8%(439/847),胫骨骨赘发生率55.6%(471/847),股骨骨赘发生率29.2%(247/847).骨赘发生部位主要是TFJ,其中74.7%(314/423)发生于内侧部,25%(106/423)发生在外侧部.MRI 246膝显示软骨病变者96%(236/246),又以肌关节最明显,达92.8%(219/236),骨赘形成者84.1%(207/246),骨侵蚀者33.7%(83/246),半月板变性/损伤者89.3%(210/236).对其中189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肾虚骨痹证49.2%(93/189),血瘀痹阻证27%(51/189),阴虚内热证15.9%(30/189),风寒湿痹证7.94%(15/189).结论膝OA主要发生在TFJ,又以内侧部为主,可能与胫上端的哪内翻相关.X线对膝OA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MRI对膝OA早期诊断、病情估计有重要意义.肾虚、血瘀证是膝OA的主要临床证型,补肾活血法有重要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组(循经筋组)和艾灸常规经穴对照组(常规经穴组)各30例,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1~4疗程后,循经筋组显效16例,进步11例,改善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常规经穴组显效8例,进步12例,改善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