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前建筑行业随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不断的发展,从而使建筑施工过程中在质量保障方面有一点的欠缺。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也随之快速进步,主要发展方向是节能环保。而建筑保温技术和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的涌现,能够有效的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节能化的发展,并且还能够满足建筑多元化的设计需求。但是在施工实践中发现,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水平仍然偏低,建筑能源的消耗力较大,所以,本文针对建筑保温技术与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节能探析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绿色生产的系数,确保建筑工程综合效率能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墙体保温是提高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越来越重视建筑的外墙保温功能,本文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施工过程常用到的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内外混合保温技术等三种方法,希望能够实际的工程施工提供几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陶瓷》2020,(7)
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环保材料被人们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其中新型墙体材料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节能材料。文章在阐述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更好的发挥出建筑墙体材料在建筑工程节能施工中的应用作用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4.
会展推荐     
《聚氨酯》2012,(4):74-75
第六届中国国际建筑保温技术及新型墙体材料展览会 建筑保温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复合墙体保温防水系统,新型墙体自保温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工程中,传统墙体保温施工多数采用点框法粘贴,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存在空气层,易发生保温层变形、墙体造成开裂、保温层脱离等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施工技术实现了建筑与节能一体化,模块内外均设置燕尾槽,增大模块内壁与混凝土墙、模块外壁与找平层的粘结面积,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有效减少了保温层空鼓、脱落的问题,实现了保温与建筑同寿命。  相似文献   

6.
房屋建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墙体会出现裂缝等问题,使得建筑工程墙体保温性能逐渐下降。基于此,本文就对建筑工程墙体保温的类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以期为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外墙施工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程,因此对土建项目进行有效地节能技术应用具有非常积极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外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土建工程中使用保温节能技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常用节能墙体材料和传统工艺技术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自独立运行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其应用水平,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与经济效益提升,使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中有更大的潜力,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建行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量也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保温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使其成为当前工程领域当中比较常用且具有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一。外墙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环节之一,而当前保温节能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好,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方式方法。本文结合相关实例分析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项目的具体运用情况,最后提出相应促进保温墙体质量提升、提高...  相似文献   

8.
寒地地区的住宅建筑表皮气候适应性很关键,要选择那些适宜于建筑保温的墙体蓄热材料与新型墙体保温系统,例如窗系统或双层玻璃幕墙。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表皮的基本概念,对它的本体功能作用及其与建筑的匹配性展开了思考,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多种技术结合,思考寒地建筑表皮与建筑整体能耗的关联法则。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墙体外侧单独使用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或者单独使用保温砂浆已不能满足建筑墙体的保温要求,研发了具有反射隔热效果的真石漆和水泥基无机保温材料,并以此为关键性材料组合成一种新型的外墙保温系统,从而达到建筑物保温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CL建筑体系是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的新型建筑体系。本文介绍了依据图纸将CL墙体进行编号的原则,提出了CL建筑体系墙体长度差值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难以达到现阶段提倡的节能环保、保护生态理念的要求,所以,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特征出发,阐述了绿色建筑中墙体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针对建筑中的绿色建筑墙体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会展推荐     
《聚氨酯》2011,(6):84-85
第五届中国(青岛)国际外墙保温及新型墙体产品技术展览会时间:2011-07-21至2011-07-24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内容:1、建筑保温系统:各类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外墙自保温系统材料、新型建筑陶瓷外墙复合保温系统、新型建筑陶板(瓷砖)、配套产品(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机械锚固件、饰面材料)和施工配套机具;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过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的城市建筑也越来越频繁,建设工程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热烈,各项的建设项目充斥在社会各界中,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在建筑工程逐渐增多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却在下降,建筑工程施工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建筑中砖混凝土的墙体发生裂缝问题较为突出,为提高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工程质量,本文从现阶段的工程墙体裂缝原因作为出发点,做出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4.
市场动态     
新型泡成玻璃市场需求人绝热保温泡沫玻璃具有导热系数低,耐水、不透湿、抗侵蚀、强度较高等特点,主要用于冷库、地下输油管道及其它建筑物的墙体与屋顶,绝热保温作用佳。吸音消音泡沫玻璃气孔率高达50%~80%,具备优良的消音性。由于吸音系数高、耐火、耐水、阻燃,且外型尺寸准确,可在地下工程、游泳馆、食品和纺织车间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建筑饰面泡沫玻璃是一种闭孔型材料,具有轻质、美观大方、耐热抗冻和防污染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墙体材料。我国生产和应用绝热保温型泡沫玻璃已有多年历史,吸音消音玻璃还刚刚起步,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15.
墙体作为建筑物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围护、隔断、承重、保温绝热等作用,是整个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墙体材料改革是一个重要而难度大的课题,本文在讨论了新型墙体材料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常见的几种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其优劣势,同时分析了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得出新型墙体材料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夹芯墙相变保温层的热储存和热释放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建丽  王争军  武强  杨光 《硅酸盐通报》2009,28(5):1080-1083
综合储热技术与墙体节能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以相变材料作为热驱动源,集材料、构造、建筑为一体的夹芯复合墙体新设想,并在传热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夹层相变材料冬季释热、夏季储热的过程.分析表明该复合系统具有自调温的保温隔热双重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墙体保温技术也不断更新。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保温隔热新型墙体材料。综合比较目前常用的墙体保温方式,外墙外保温系统[1]由于其优势显著,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的墙体保温做法。目前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是众多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体系。但是,一些采用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2]的建筑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EPS保温层的开裂、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苯板粘结砂浆的性能不达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苯板粘结砂浆的研制,其中纤维素醚和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为苯板粘结砂浆提供了重要的功能,既解决了粘结砂浆的性能质量问题,又控制了成本。  相似文献   

18.
杨世峰 《陶瓷》2024,(3):205-207
为贯彻低碳经济要求,平衡建筑能源消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将立足于节能降耗理念融入建筑施工中的优势,提出绿色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应用方向,并结合节能降耗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如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门窗节能技术、楼顶节能技术等,阐述技术应用要点,以提升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性能,打造出与节能降耗理念相一致的绿色化优质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19.
选择保温节能的外墙材料不仅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物整体能耗,这也能够为建筑内的居民打造出更舒适的环境。无论是新型墙体材料还是保温隔热材料,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墙体节能材料,对于这些材料的发展趋势的关注将会帮助我们打造出更多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本文首先分析了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特点,然后论述了发展外墙节能材料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外墙节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保温异形砖产品,主要适用于建筑节能要求为65%的冬冷夏热地区的建筑外围护墙体,是一种集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技术和外墙体保温技术优势于一体,形成适用性强、耐久性好的墙体自保温技术,解决了目前采用外保温技术存在的使用年限短、传热系数偏大和节能投资偏高等问题,符合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