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玲 《山西建筑》2007,33(7):67-68
对错层住宅的概念、特点、错层方式、错层的上下尺度进行了介绍,并对错层住宅的居住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方面提出了错层住宅设计中有待改进的问题,指出错层住宅将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州某楼盘的三错层住宅设计为例,介绍三错层住宅的构思,设计的原则,以及通过与其他住宅户型的比较分析,揭示它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3.
杨利 《山西建筑》2010,36(17):66-67
以高层错层住宅为研究对象,结合某高层住宅工程实例,介绍了错层剪力墙结构的方案选择,计算与设计的全过程,讨论了结构错层对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影响,总结了一些错层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保证错层结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住宅被认作为社会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后,房屋开发商们加大了开发力度,设计师们也挖空心思地设计出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套型住宅。错层住宅就在这个阶段内产生了,被誉为“楼中别墅”(图一、图二)。错层住宅占用面积较多,建筑面积较大,它适合于中产阶级——较高收入的人民的需求。下面,分析一下错层住宅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曾虹 《福建建筑》2001,(B10):23-24
结合住宅设计的探索,论述住宅中的错层、跃层、复式住宅设计在工薪阶层住宅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傅黔豫 《城市建筑》2014,(17):77-77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中的错层住宅形式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分析了高层错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提出了该结构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错层住宅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错层住宅使用安全、结构抗震等问题,提出了应控制错层住宅的建设、并在踏步、平台设计中应满足适用、安全、美观的要求,平立面布置、局部构造等方面应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复式住宅 ,由于存在着错层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在错层区域结构受力变得非常复杂。本文就该类结构在抗震设计中 ,在错层区域地震作用的确定、结构内力分析的处理及应采取构造措施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刘爱国 《住宅科技》2000,(10):14-16
砌体结构房屋由于其材料的地方性 ,平面布置灵活 ,造价低廉 ,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目前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特别在面广量大的住宅工程中 ,更是被大量采用。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多层砌体结构住宅也有了新的发展 ,错层砌体结构住宅正为广大住户所青睐。然而其抗震问题却未得到一些设计人员的重视 ,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就此加以分析。1 多层错层砌体住宅的两种基本形式目前 ,多层错层砌体住宅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一个单元两户的进户门分别设于楼梯 (一梯二户 )的两个休息平台 ,两户相互错层 1.…  相似文献   

10.
王智忠 《安徽建筑》2005,12(3):28-28,39
通过错层住宅产生的原因、错层平面布局的形式、尺度及结构方案,分析该类住宅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1.
高层或多层建筑中错层的一种结构构造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高层建筑中结构错层导致薄弱环节的机理出发,找出了症结所在。提出了区分建筑错层与结构错层概念的观点、实现建筑有错层而结构无错层的思想以及通过构造措施消除薄弱环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辉 《城市建筑》2013,(10):48-49
本文根据某办公楼结构在不同层面的特殊性,采用两种计算软件进行对比,用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下的弹性进行计算。分析了楼板的温度应力,增强了错层、越层柱及相关构件延性,对嵌固端的楼层高差处理、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吕燕红  季强 《山西建筑》2007,33(4):35-36
从分析传统窑居蕴含的朴素原生“绿色”思想出发,阐述了传统窑居对现代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并结合现代技术和设计手法,对传统窑居进行合理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陈铭  张茵  邓德 《华中建筑》2006,24(8):46-48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展现本地域的乡土建筑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分析鄂西民居的建筑特色,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恩段配套服务设施设计为例,从地形利用、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方面探讨了现代建筑中展现鄂西民居特色的有效途径及相关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边巴  李文博 《山西建筑》2014,(3):224-225
通过实地调研,依据建筑类型将尼洋河风光带藏式建筑划分为林区民居建筑、寺院建筑、公共建筑场所三种类型,从色彩和图案装饰视角对建筑样式特点和装饰手法进行了分析,阐释了民居建筑装饰及色彩搭配的特性模式,以求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西藏建筑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小户型现状及政策背景的归纳分析,得出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将从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小户型将成为主流这一结论。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小户型案例以及我国现存小户型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以国家政策与人的根本需求为指导,探索小户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处理手法。在保证结构无大变动的情况下,分别从平面以及空间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满足1代至3代人居住的不同需求。对细节设计及组合体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工业化、单元化的拼接,从根本上降低公租房成本,这一主要结论与观点。  相似文献   

17.
刘军 《住宅科技》2002,(6):9-12,43
结合获奖小区的设计实践,分别从设计目标、规划设计、住宅单体设计、环境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营造人性化、个性化的居住空间的问题,并指出了几个目前住宅设计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是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福建传统民居在选址、规划、布局和建造使用过程等多方面所体现的与自然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加以分析,借鉴国外一些著名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指出将传统民居成熟且成功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能够创造出具有适应地域气候特点的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零耗能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展开。该文首先探讨了零耗能建筑的设计原理,其次通过分析传统民居案例来重点研究分散天井式建筑在自然采光、通风的生态作用下的能耗状态,说明分散天井式建筑是良好的环境响应型建筑。最后论文探索了以分散天井式建筑为原型,辅助以智能采光通风及太阳能发电等主被动节能技术,建立零耗能建筑设计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