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削弱短程红外测距仪系统误差——固定误差——对城市和工程测边网(包括导线网和边角网)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设立固定误差因子的平差方法,导出了设立固定误差因子的测边网间接平差和条件平差的有关公式,并提出了一种比传统的方法更为合理的解算方法。最后,对附合单导线设立固定误差因子的条件平差法,做了一个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设立固定误差因子的平差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短程红外测距仪固定误差对边长测定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城市和工程测边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控制网间接平差的基本原理,基于Visual C++6.0设计和实现了一款控制网平差计算程序GNetAdj,该程序可实现水准网、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等常规控制网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重点探讨了特殊情况控制网的近似坐标推算方法,以及不同类型观测值较为合理的定权方法.最后通过一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修正了国内某部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在原岩应力测量中随意舍去同精度观测值的错误,笔者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了原岩应力测量平差公式,并提出了同一测孔不同点的应力测量值应按方向归纳计算主应力值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某港区顺岸码头形变监测成果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港区顺岸的桩基码头平台在施工期间存在向海侧方向位移的现象,为此采用光学视准线法对其位移情况进行了监测,但监测成果与工程实际变形情况不甚相符.本文从监测成果质量分析入手,着重讨论了该测量方法在变形观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误差及其对监测点位移值测定精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现行观测方法难以满足工程对位移监测的精度要求,变形资料缺乏可靠性,并进一步得出海工建筑物的位移监测不宜采用光学视准线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往单一结点导线网差是用带权平均值法,分别对结边方位角和结点纵、横坐标进行平差,最后求结点和其它各导线点的坐标平差值。邻边比率法是在光电测边网中得到应用,并能提高精度2-3倍。本文书邻边比率法运用于单一结点导线网平差,通过实例验证,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工作量,因而,作为一种平差方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江边拦河闸坝建在深覆盖层上,覆盖层最大深度约达110 m.坝基沉降采用两种方法观测,一种是杆式沉降仪,用于监测施工期和运行期沉降;一种是几何水准法,用于监测蓄水前施工期沉降,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并相互验证.监测成果表明,两种观测方法测值差异较大,其中杆式沉降仪测值较小,在5 mm范围内,几何水准法测值较大,最大约0.04 m,两种方法有一种可靠性较差.通过监测资料分析及比较设计成果,判断坝基沉降真实情况,并简要叙述测值失真的原因,为类似工程监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型建筑的空间结构复杂,在利用自动全站仪对其进行实时变形监测时,常常不得不将全站仪站点布设在变形区内,这必然导致测量精度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变形区通视角度较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观测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变形区布设多台全站仪使其与稳定基准点构成测边网,在每台全站仪顶部手柄处安装反射棱镜,使相邻两台全站仪之间能够相互通视。在每次观测前,首先进行动态基准测边网观测,通过测边网平差解算各个动态基准点坐标;若动态基准点的移动相对于前期坐标小于设定阈值(根据变形体的变形范围设定),分别以各个动态基准点处全站仪为测站进行其他观测点的变形观测。若大于阈值,则利用动态基准补偿算法求解观测点坐标。观测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一般应用要求,直接更新测站坐标方式的中误差在3 mm以内,而动态基准补偿方法的中误差在5 mm以内。  相似文献   

8.
对于仅观测几个历元的GPS快速定位,用LS估计未知数的法方程严重病态,又由于观测噪声不可避免,导致模糊度的浮点解与准确值的差值很大,方差一协方差阵也不能准确反映浮点解的精度信息,这种情况下采用LAMBDA法也难以求出正确的模糊度。本文研究了GPS快速定位方程的病态特点以及采用消除电离层影响的载波相位与测码伪距观测值的组合求解双差模糊度浮点解的方法。计算表明该方法可避免GPS快速定位方程的病态性,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以往单一结点导线网差是用带权平均值法,分别对结边方位角和结点纵、横坐标进行平差,最后求结点和其它各导线点的坐标平差值。邻边比率法是在光电测边网中得到应用,并能提高精度2—3倍。本文将邻边比率法运用于单一结点导线网平差,通过实例验证,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工作量,因而,作为一种平差方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雷达系统的测量精度,给出了一种用于标校雷达动态跟踪过程中系统误差的工程实现方法--卫星标校法。该方法通过观测卫星轨迹,将量测值与真实星历值比对,通过最优化解法标定雷达的系统误差。考虑雷达结构特点导致的误差和大气折射误差修正后的残余误差,建立了卫星标校的系统误差模型。最后,采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误差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该方法在标校过程中不受人为、天气等因素影响,可以适应雷达的动态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11.
当精密单点定位的观测值含有异常数据时,Kalman滤波的精度将会降低。采用抗差Kalman滤波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观测异常,提高滤波的精度和可靠性。运用武汉国际GPS服务跟踪站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抗差Kalman滤波的精度比Kalman滤波的精度有一定程度提高,说明抗差Kalman滤波能够有效抑制观测异常。  相似文献   

12.
推导出间接平差模型中,观测值精度变化与待定参数精度变化,控制网可靠性变化的关系式,即精度敏感度和可靠性敏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仅观测几个历元的GPS快速定位,用LS估计未知数的法方程严重病态,又由于观测噪声不可避免,导致模糊度的浮点解与准确值的差值很大,方差—协方差阵也不能准确反映浮点解的精度信息,这种情况下采用LAMBDA法也难以求出正确的模糊度。本文研究了GPS快速定位方程的病态特点以及采用消除电离层影响的载波相位与测码伪距观测值的组合求解双差模糊度浮点解的方法。计算表明该方法可避免GPS快速定位方程的病态性,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测站方向观测的可靠性,讨论了方向现测误差对改正数和未知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分块矩阵混合平差法在测边网中的实际应用。为此提出误差方程转化为条件平差法,同时指出这种算法的特点、平差步骤和计算技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测边网加测陀螺边的模拟计算,得出了网中陀螺边的变化对平差后各种控制网元素的影响规律,为网的最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数字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多类观测值出发,提出一种适用于提高部分解析法中图解界址点坐标精度和宗地面积量算精度的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称之为组合法数字地籍测量法。文中以全解析法作为比较基础,将组合法数字地籍测量计算结果与部分解析法作一对比,组合法数字地籍测量界址点点位精度和面积量算精度比部分解析法结果精度均明显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机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GNSS精密定位的精度以及可靠性.通过MEGX观测网CUT0、CUT2和CUTA测站连续10d观测数据,基于短基线单差模型方法求解各系统单差残差的时间序列,并推导出BDS/GPS/Galileo卫星观测值噪声.统计观测值噪声随高度角变化的情况,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确定精化的随机模型.结果表明:Galileo的4个频点的伪距观测值精度约20~50cm,E5频点的精度最高,E1最低,E5a和E5b基本相当;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约1~3mm,E5频点的精度明显高于E1、E5a和E5b.BDS载波观测值精度约1~3mm,B1、B2、B3精度基本相当,其伪距观测值精度约30~50cm,B1精度最低,B2和B3相差不多.GPS L1伪距观测值精度约63cm,L2伪距观测值精度约42cm,载波相位精度约3mm.基于单差模型对各系统观测值进行精度估计,在短基线情况下,BDS/GPS/Galileo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基本相当,而Galileo E5伪距观测值精度明显优于其他卫星系统伪距观测值精度.各类型卫星观测值的残差分析可为定位中随机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GNSS失效情况下微惯性器件漂移大引起的定位精度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多条件辨识零速时刻,基于速度信息构建观测方程的零速修正算法,以提高微惯性系统的定位精度. 论文阐述了行人步态特性,在分析行人步态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加速度量测方差、加速度量测幅值和角速度量测能量的多条件零速检测方法,并针对室内外不同环境设置了自适应阈值.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速度信息为系统观测值的Kalman滤波器,在零速对姿态、速度及位置误差进行估计并修正.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自适应定位修正算法可有效增强零速检测的可靠性,抑制定位误差的累积,定位的精度是行进距离的1.32%.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能手机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观测值质量分析和定位算法,在大气应用方面关注度则较为有限.本文基于全球首款支持GNSS双频信号的小米8智能手机和超短基线的Trimble Alloy测地型接收机,利用原始GNSS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考虑连续历元间电离层变化较小从而进行观测值质量控制策略,评估了小米8智能手机电离层提取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卫星高度角或载噪比较高的条件下,智能手机观测值可能依然是无效的,设置卫星高度角或载噪比阈值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不再适用.小米8提取的电离层延迟与测地型接收机呈现了很好的一致性,但其波动幅度略高于测地型接收机,提取精度优于0.2 TECU,表明智能手机GNSS观测值用于大气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