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施政乏力。文章分析了造成的原因,认为只有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才能进一步促进西部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在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中,需要政府行为参与,其原因既在于市场调节的"功能缺陷",更在于初期阶段民营经济的性质.政府行为在发展民营经济中因其功能不同,具体化为一般行为、特殊行为和偶然行为;在民营经济发展实践中,政府行为的正确贯彻需要多种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其举债行为的目标是发展的最大化,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逐渐强化的迹象,表现为市场外部性下的市场失效会使地方政府经济职能扩大。这种演变的逻辑规定,映射出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经济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转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推行的分权式改革.然而下放权利造就了既得利益者,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便会制造更多的资源扭曲.中国就是在这种资源分配充满扭曲的情况下推进渐进的改革.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以此展开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在分析金融制度漏洞和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上,讨论地方政府对信贷资源的干预手段和方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众多利益主体合力的结果.以制度变迁的视角来分析福建集体林权改革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从而构建地方政府在集体林权改革中的行为角色、行为目标、行为环境、行为工具、行为成效,进而深刻分析地方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分权改革(财政分权与税收分权)以及由其引起的地方政府经济效率问题,是近20年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以2002年企业所得税分享机制改革为背景,可对企业所得税税制分权改革对地方税务机关征管积极性的影响,以及税收机关征管积极性的变化对上市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企业所得税分享机制改革导致了地方政府整体税收征管力度的下降,这一现象在地方税源丰富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并且由于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力度的下降,上市公司的税收规避行为在2002年后也明显上升,而地方税源丰富地区上市公司税收规避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的行政授权、日益完善的法律规范和民众对于经济发展成就的认可等方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暴露出愈来愈多的不合理之处,同时地方政府不当经济行为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社会影响逐步凸显出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强烈不满,从而形成了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合法性的挑战.面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化困境,地方政府应从公民自治组织、社会舆情、政府自身等层面提升其经济行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保护的本质是地方利益保护。短期中,地方保护似乎能够增大谊地区的社会福利,但从长期来看却隐藏着严重的危害,并直接影响到能否建立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分析了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具体对策,包括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实行政企分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规范政府的市场管理行为,加强对政府市场管理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许多问题,无不与各级各类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有关,都可以从各级各类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去寻找原因,因为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主体.所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不能不研究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入手,对地方政府的内涵予以科学界定.基于两者的共性和个性,地方政府既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对由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利益产生的非正当利益,从而导致的非规范化的经济职能和非理性化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规范化和经济行为理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的政府行为。从政府行为结构来看,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职能趋于扩大,并且其政策过程实行着行政性一致同意的规则;从市场结构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主要发生在正在脱离短缺状态中的竞争性领域、块块分割式的信息不对称环境以及经济主体存在着一种浓厚的对政治领域的个人渗透倾向。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决定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特征:短期的地方利益;用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制;过渡经济中特有的策略性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共支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内在规定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有其可行性。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已经具备一定可行条件,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但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市场体系改革的跟进,这些问题必将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障碍并不是资本和技术的稀缺,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缺失。南北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南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却快于北方,主要原因是在改革过程中成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竞争方式的不同。南方地方政府的竞争促进了需求诱致型变迁的发展,而北方地方政府的竞争处于被“锁定”的落后的计划状态,难以促进体制的创新。所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改变地方政府竞争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以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对五届(2001-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入围项目进行跨区域、跨类型、跨年度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行政改革与经济增长显著关联,同时,地方政府创新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从政治改革向行政改革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公共服务仍没有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焦点领域。这一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央政府要自上而下地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治改革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机制,重视区域发展中地方政府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我国从历史经验和教训出发,在遵循"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逐渐从纵向上下放中央权力于地方。我国的纵向地方分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由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纵向地方分权基本情况的介绍,强调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试图为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清洁生产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建立清洁生产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运行机制,完善市场体系。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表现在对各类市场的干预。基于要素市场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型,主要分析资金、土地和劳动等要素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户生产方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一定经济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是青藏高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快速发展的切实需要。文章提出了青藏高原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思路、战略重点、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定位等总体构想,以及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进行体制和科技创新、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地区经贸合作、加大对外开放等特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对所辖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经济转型期。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变异行为如地方保护主义、反宏观调控行为等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要通过积极引导、创造环境、制定政策、发挥优势等途径发挥主导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和税收的增加具有重大贡献,但过高的房价又会抑制普通公众的房屋消费,造成公众福利的降低,妨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因此政府面临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两难选择,地方政府出于不同的考虑会有不同的选择。本研究以上海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VAR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行为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房地产对地方经济影响越大,政府对其支持力度越大,而当房地产业过度发展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时,地方政府也会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