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对蜜奶酒发酵成分配比与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从而确定了最佳蜜奶酒发酵工艺为米曲汁含量12%,奶含量88%,接入乳酸菌与酵母茵比例1:1,接种酵母茵时间为接入乳酸菌后36 h,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9天.在此条件下还可用乙酸乙酯、酸味剂等各种香料物质勾兑出不同口味的蜜奶酒.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小白杏干为原料,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制作格瓦斯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小白杏干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接种量4%(V/V),其中酵母菌与乳酸菌比例为3∶1,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8 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酒精含量为0.49%(V/V),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总酸含量6.0~7.0 g/L,外观呈深黄色,澄清、透明,具有明显的杏干香气和风味,口感醇厚,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4.
以纯牛奶、刺葡萄汁为原料,川秀乳酸菌作为发酵剂,白砂糖作为甜味剂,乳清蛋白作为营养强化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作为稳定剂,酸奶感官品质作为评定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刺葡萄酸奶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刺葡萄汁添加量7%,白砂糖添加量5%,发酵时间7 h,发酵温度42 ℃,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刺葡萄酸奶风味独特、品质好。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五味子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4d,酵母菌接种量为0.2%,葡萄糖加入量为8%,发酵原液酒精度(体积分数)达到5.33%。同时探讨了发酵产品风味调配的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加入量为15%,加糖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4%,调配后的五味子发酵饮料的酒精度为0.41%。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汉沽“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酿造低醇葡萄酒,以添加SO2终止发酵为对照,以酒精度、酵母菌致死率和稳定性等重要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为检测依据,比较了单纯添加不同浓度的肉桂酸(100、150、200、250 mg/L),以及肉桂酸(50、75、100、125 mg/L)协同SO2(60 mg/L)共同终止酒精发酵对酿造低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最终成品酒中肉桂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单纯添加肉桂酸组和肉桂酸协同SO2组均优于对照组(单纯SO2 组),其中单纯添加250 mg/L肉桂酸终止发酵能获得品质最高且稳定性最好的低醇葡萄酒,其酒精度为6.32%(V/V),酵母菌致死率达98.58%。所酿低醇玫瑰香葡萄酒呈浅玫瑰红色,澄清透明,果香、酒香平衡,酸甜适中,无酵母味,具有一定的玫瑰香的品种香。该低醇葡萄酒中肉桂酸检测含量为62 mg/L。  相似文献   

7.
以胡萝卜及甘薯的原浆和牛奶为乳酸菌的发酵基质,经加工处理、调配后进行乳酸发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胡萝卜、甘薯经处理后与牛奶、蔗糖按一定比例配合(甘薯浆∶胡萝卜浆为1.5∶1;牛奶液的用量为75%,蔗糖用量为5%),接种量为4%,前发酵温度为41℃,前发酵时间为7h,可生产出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胡萝卜甘薯酸奶,同时增加了酸奶纤维素、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减少了脂肪含量。该工艺可降低传统酸奶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石榴、芦荟和柠檬为材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石榴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石榴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石榴∶芦荟∶柠檬=6∶7∶4,菌种接种量1%,白砂糖添加量25%,发酵时间15 h,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3.6,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石榴芦荟柠檬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94分,口感较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市场需求及企业技术需要,以胡萝卜发酵原浆、生牛乳为原料,开发了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胡萝卜酸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考查蔗糖添加量、胡萝卜发酵原浆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并使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胡萝卜饮用型风味酸奶的最优配方工艺参数为发酵胡萝卜原浆添加量8%,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 h。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胡萝卜饮用型风味酸奶口感细腻顺滑、黏稠适中、酸甜可口、发酵香气浓郁,具有胡萝卜特有的风味,其综合感官评分为96分,成品酸度为74°T,黏度为1 351 map·s。在保留胡萝卜营养风味的基础上,丰富了其应用及酸奶的种类,为后续胡萝卜饮用型风味酸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富硒乳酸菌制作酸奶生产用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加硒量7μg·mL-1,接种量4%。测得发酵剂的活菌数为9.45×108cfu·mL-1,硒的转化率达到84.15%,活力为0.65,符合酸奶发酵剂的质量要求。用此发酵剂生产富硒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富硒发酵剂接种量7%,加糖量6%,培养温度42℃,发酵时间4.5h。该酸乳的硒含量达0.49μg·mL-1,转化硒为0.4815μg·mL-1,转化率为98.25%。与普通乳酸菌发酵酸乳相比,该产品硒含量提高了约480倍。  相似文献   

11.
挤压膨化甘薯无蒸煮无糖化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挤压膨化甘薯酒精发酵应用于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挤压膨化甘薯粉为原料,研究料水比、糖化酶添加量、酵母接种量等基本因素对挤压膨化甘薯酒精发酵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料水比1:2、糖化酶用量130 U/g、酵母接种量为0.1%。在此条件下,30℃发酵72 h,发酵醪酒精度为14.43%,与传统发酵工艺相比,发酵醪酒精度提高了21.7%。  相似文献   

12.
褐腐菌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褐腐菌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褐腐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生物降解、生物质转化、发酵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其在环境价值和生物技术方面的潜能,而有关生物降解或转化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单独的,缺乏系统化。因此,加强褐腐菌对木质纤维素剩余物的降解与利用,能为其今后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L-谷氨酰胺发酵前期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发酵法生产L-谷氨酰胺的前期过程,分析了出发菌株的筛选并指出了发酵的条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氢气由于燃烧过程中不产生CO2,清洁无污染,因此被称为未来的“能量载体”,被应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的过程中。综述了生物制氢的不同途径,包括光解水产氢、光发酵产氢、暗发酵产氢和两步发酵工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生物制氢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菌种对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测定温度和水分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为30℃、35℃和40℃,水分含量为35%和40%。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菜籽粕品质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发酵菜籽粕的pH、酸结合力均极显著低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温度为35℃,水分为40%条件下发酵的菜籽粕pH最低,粗蛋白含量最高,酸结合力、粗纤维含量均较低,且显著低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可作为菜籽粕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水分。  相似文献   

16.
地衣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其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底物消耗情况,本文以分离自亚麻温水沤麻液的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HDYM-04为供试菌株。以初始魔芋粉加入量2 %、接种量6.7 %、初始pH值 8.0、培养温度37 ℃、搅拌速率300 r/min、通气量3 L/min、发酵周期30 h为基础发酵条件进行5L发酵罐发酵。并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等方程建立了该菌株的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底物消耗三个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21、0.98908、0.98812,均达到0.988以上,这些模型能真实描述菌体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酶的合成以及底物消耗的情况。该试验为菌株HDYM-04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指导,为小试数据的放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用抗寄生虫抗生素尼莫克汀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蓝灰链霉菌产尼莫克汀的发酵工艺。通过摇瓶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时间、温度、溶氧及接种量对蓝灰链霉菌发酵产尼莫克汀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8天的蓝灰链霉菌孢子适用于制种,并以甘油管法低温保存建成工作细胞库,但保存时间应不超过2个月;将工作细胞库中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置于28℃培养28 h,种子质量较好。摇瓶发酵的较优条件是容量为250 mL的三角瓶中装有发酵培养基50 mL,以5 %的比例加入培养好的种子液,将发酵瓶置于25℃以250 r/min的转速发酵8天,尼莫克汀产量可达164.90 μg/mL。  相似文献   

18.
嗪草酮高效降解菌N1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嗪草酮高效降解菌N1菌株的培养基最优组成配方,为降解菌提供最优发酵条件,从而为降解菌扩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优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粉,最优添加量为0.3%和0.1%。对降解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无机盐有K2HPO4、NaCl、KH2PO4、MgSO4·7H2O。嗪草酮高效降解菌N1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pH 7.0,K2HPO4 0.15%,蔗糖0.3%,酵母粉0.15%,NaCl 0.1%,KH2PO4 0.05%,MgSO4·7H2O 0.04%。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和大米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蕃茄果醋,并对番茄果醋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复合番茄果醋的发酵工艺为:在34~36℃条件下酒精发酵6d,当酒精含量达到8.5%~8.8%,再在38~40℃下醋酸发酵16d,待醋酸含量达6.5%~7.0%时,结束发酵。  相似文献   

20.
介绍沙枣果醋的酿制方法。研究以新疆大沙枣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沙枣果醋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为,酒精发酵的温度为30℃,糖度为16%,酒用酵母接种量为1%;醋酸发酵的温度为32℃,酒精度为7%,醋酸菌接种量为8%,pH值调至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