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化瘀明目复方配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型)患者84例(129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64眼)给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42例(65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化瘀明目复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视力、视网膜出血斑面积、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化瘀明目复方联合注射用血栓通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疗效比单用注射用血栓通离子导入疗法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疗程10 d.[结果] 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方面显着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BNP)显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入选的159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栗锦迁降糖方,分析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栗锦迁降糖方联合西药疗法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对纳入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逍遥丸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4周后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将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总体症状积分、证候积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药组方加减对改善临床患者主要症状:上腹痛、饱胀感、早饱感及上腹灼热感有较好的疗效(P<0.05或P<0.01);随访中,上腹痛、饱胀感、上腹灼热感的缓解作用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与西药治疗的比较中,治疗组在患者的主要症状疗效和总体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气阴两虚型阵发房颤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自身比较收缩期左心房整体长轴应变(GLS)、左心房壁各节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房GLS、mSRs、mSRe、mSR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和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有助于改善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的储存器功能、管道功能及辅泵功能,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显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榔合剂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并与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液)作疗效对比。并对芪榔合剂进行安全性检测。方法将收集的108例气阴两虚型C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统计的分别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予芪榔合剂,对照组予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液)治疗8周。其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各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变化进行比较。并对治疗组进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O%,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2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S),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正常。结论芪榔合剂治疗气阴两虚型CFC疗效优于杜密克;芪榔合剂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腹部推拿手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推拿辅以推揉腰背部,对照组口服通便灵胶囊。[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部推拿手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不同证型患者量表积分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方法] 将202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兼血瘀、气阴两虚兼湿热、阴阳两虚组,进行量表评测,研究不同证型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气阴两虚兼血瘀组、气阴两虚兼湿热组与阴阳两虚组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评分依次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阳两虚型患者糖尿病控制状况及生存质量最差,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患者较好,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最好。研究显示了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不同证型之间的发病规律、疾病控制状况及生存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患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于“用推即是用药”理论的津沽健脾益气推拿法治疗婴儿脾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专病门诊86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予以纠正不良喂养习惯、加强排便训练、被动腹部运动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津沽健脾益气推拿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妈咪爱治疗,7 d为1个疗程,并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Wexner便秘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6.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儿Wexner便秘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津沽健脾益气推拿法治疗婴儿脾虚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婴儿脾虚便秘症状,缩短排便频率,从而改善肠动力障碍,且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疏肝和胃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法,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经过4周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饱胀、两胁胀痛、早饱、嗳气、心烦易怒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中药疏肝和胃法可以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感、上腹疼痛、厌食症状积分,其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疏肝和胃法对FD的临床单项症状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吗丁啉对照组,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确诊DPN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饮食、运动、常规降糖及口服甲钴胺分散片营养周围神经等基础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棱汤。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MCV、SCV及T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TCSS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础方案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DPN可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分别予以口服中药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及单纯口服西药基础治疗1个月。观察并记录用药治疗前和用药1个月后的安全性指标、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Lee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六分钟步行距离)及理化指标B型尿钠肽(BNP)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组,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各项心功能评分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调神益肾针刺法与常规西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益肾针刺组、西药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神益肾针刺组较西药组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调神益肾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7%。[结论] 调神益肾针刺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安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祛痰通阳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18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痰通阳汤,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14%,高于对照组72.8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痰通阳汤治疗CHF(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有效治法。[方法]将60例放射性直肠炎(脾胃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梅丸联合四君子汤,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放射性损伤(RTOG/EORTC)分级、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卡氏评分(KPS)等。[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RTOG分级、KPS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总缓解率,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乌梅丸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放射性肠炎(脾胃气虚型)确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与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癫狂梦醒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过程中两组分别剔除、脱落6例,最终完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及对症治疗,并联合应用黛力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癫狂梦醒汤,服药疗程为8周。两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定(HAMD)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中医证候积分以及5-羟色胺(5-HT)的评定及对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5-H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或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该临床观察显示癫狂梦醒汤能够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且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在《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思想基础上,加以发挥,认为人体内正气不足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无论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或是受到外邪侵袭后,由于失治、误治而致正气亏虚,形成正虚邪恋之证等,均应树立顾护正气为本的观念,并创立扶正解表之法,即根据患者的气血阴阳虚实情况以适当地滋阴、扶阳、益气,调动机体正气以抗邪,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