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指标的不足.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现有试验结果,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对一个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及7度多遇地震和7度罕遇地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并与Ghobarah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7度多遇地震下,两者相差8.9%;在7度罕遇地震下,差值扩大至14.2%.指出仅考虑结构初期地震响应的Ghobarah性能指标可能会低估实际结构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2.
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用四川汶川卧龙地震波等,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构造柱-圈梁-现浇板"体系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在8度多遇、8度基本和8度罕遇水准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试验现象以及动力反应.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在8度多遇和罕遇水准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墙体出现小裂缝;说明"构造柱-圈梁-现浇板"体系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抵抗所在地区设防烈度下各水准地震作用.再生混凝土砌块承重结构可以在地震灾后重建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特殊铰接中心支撑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铰接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支撑体系的破坏模式,获得梁、柱中附加弯矩的变化规律,以8度抗震设防的某3层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为原型,按1∶4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了24种地震动工况的模拟振动台试验.发现在3种地震波(Coalinga-03、Kobe、Kocaeli)的多遇烈度以及人工地震波的罕遇烈度下,结构模型的层间位移角都满足中国现行规范要求.结构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甚至在多次罕遇地震作用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表明该体系在高烈度区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支撑节点板的存在,导致梁柱上存在附加弯矩,特别是支撑失稳后附加弯矩的影响尤为明显.经历了多次罕遇地震动的检验,支撑及其连接的设计完全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原则.  相似文献   

4.
采用pushover方法对单角隅撑支撑铜框架在三种罕遇地震烈度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出该结构在不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及抗震性能点,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定;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依次出现在隅撑、斜支撑及框架梁上,从而可以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避免了框架柱遭受破坏,符合“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型火电厂主厂房钢结构框排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相似比为1/10的模型结构进行了拟动力试验.利用SAP2000软件对钢框排架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火电厂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在8度、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能满足变形要求,但结构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按现行规范及技术规程设计了设防烈度为8度的一个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并进行了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空间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考查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水准下的整体抗震性能,对结构能否达到抗震设防目标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8度区按规范设计的结构在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连体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震害机理进行研究,评价其抗震性能。以某高层商务大楼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分析连体结构在7度罕遇地震条件下的弹塑性时程,观察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塑性损伤、内力分布及整体变形情况。根据计算结果,为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上海65 m射电望远镜结构抗震性能,首先依据其建设场地条件,在Ⅶ度抗震设防烈度下,运用时程分析法对初步设计方案中天线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随后分别给出结构在多遇地震、多遇地震与静力组合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关键力学响应指标.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与静力组合工况下,发现了结构的薄弱环节——背架以及俯仰结构有若干杆件进...  相似文献   

9.
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动力性能.对比研究了设置这两种支撑体系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动力放大效果、结构损伤状态.研究表明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优于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设防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多短柱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短柱是潜在的抗震薄弱部位。针对该类结构在实际工程中抗震性能的不确定性,以一按弹性设计并采取常规加强措施的多短柱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际工程为例,工程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为7度(0.10 g),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分析了设防烈度为7度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用能力谱法对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结构在7度多遇地震下第一扭转与第一平动阵型的周期比为0.812,层间位移角1/1120,小于规范0.9和1/800的限值,满足"小震不坏"的抗震水准,但罕遇地震作用时至少一个方向不存在性能点,不满足"大震不倒"设防目标;类似复杂结构除按常规进行弹性设计外,尚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