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悉,我国2019年的涤纶长丝新增设备能力达254万t/a,增加幅度比2018年(310万t/a)减少56万t。其结果,我国现在的涤纶长丝设备能力为4 051万t/a,突破了年产4 000万t。2019年的设备增加中,直纺为239万t/a、切片纺为15万t/a/。进行新增设的企业集中在大型涤纶企业,主要产品为POY。具体的新增设是:桐昆集团120万t/a、新风鸣集团56万t/a、逸鹏嘉兴(恒逸集团) 25万t/a、福建经纬20万t/a、立新化纤8万t/a等。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6月1日,仪征化纤公司聚酯八单元后接100 kt/a环保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开车一次成功,产出优质产品,为推进仪征化纤调整产品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増添了新动能。仪征化纤聚酯八单元原后接90 kt/a涤纶长丝直纺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我国新增聚烯烃产能2 950 kt。其中,聚乙烯新增产能93 kt,聚丙烯新增产能2 020 kt,分别是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280 kt/a聚乙烯装置和32 kt/a聚丙烯装置,中安联合煤业化工有限公司一期350 kt/a聚乙烯装置和350 kt/a聚丙  相似文献   

4.
2021年2月19日,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1000 kt/a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进展情况的公告,主要内容如下:公司子公司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1000 kt/a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第五套生产线D线(生产能力250 kt/a)相关配套工程已于近日投产,并生产出合格产品。D线产品以半消光涤纶全拉伸丝(FDY)为主。截至目前,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1000 kt/a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已完全投产,公司聚酯纤维(长丝和短纤维)总生产能力达到7250 kt/a。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2月19日,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1 000 kt/a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进展情况的公告,主要内容如下:公司子公司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1 000 kt/a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第五套生产线D线(生产能力250 kt/a)相关配套工程已于近日投产,并生产出合格产品。D线产品以半消光涤纶全拉伸丝(FDY)为主。截至目前,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1 000 kt/a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已完全投产,公司聚酯纤维(长丝和短纤维)总生产能力达到7 250 kt/a。  相似文献   

6.
1 主要合成橡胶生产能力突破6 000 kt/a,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据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生产能力再创历史新高,突破6 000 kt/a大关。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系列产品产能增长势头明显,2019年新增超过100 kt。我国合成橡胶行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但是行业整体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2 丁二烯产能快速扩张,合成橡胶行业喜忧参半2019年,2套丁烯氧化脱氢丁二烯装置投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氨纶产业呈现产能、产量、出口量和效益同步大幅度的发展势头。2001—2006年我国氨纶产能从25.1 kt/a猛增到235.6 kt/a,年均增速高达56.5%;2007年产能达到262.6 kt/a,预计2008年新增产能127.3 kt/a,届时我国氨纶总产能将达到389.6 kt/a。至2008年底,我国氨纶产能前6位企业分别为英威达氨纶有限公司(51 kt/a)、浙江华峰股份有限公司(44 kt/ a)、晓星氨纶集团有限公司(38.7 kt/a)、江苏双良特种纤维有限公司(35.5 kt/a)、浙江薛永兴氨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7月7日,钦州市政府与浙江恒逸集团在南宁签署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钦州市长谭丕创、浙江恒逸集团总裁倪德锋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恒逸钦州1 200 kt/a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投资合同书》和《恒逸钦州1 200 kt/a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投资合同书补充合同》。根据协议,恒逸集团将在钦州打造"一带一路"跨区域合作及面向东盟的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建  相似文献   

9.
排名企业名称排名企业名称排名企业名称1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山东万杰集团3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4浙江桐昆集团5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公司6浙江远东化纤集团7浙江恒逸集团8翔鹭涤纶纺纤(厦门)有限公司9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湖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11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12浙江荣盛化学纤维有限公司13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黑龙江龙涤集团有限公司15浙江赐富化纤集团有限公司16潍坊巨龙化纤集团总公司17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18浙江大普集团有限公司19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20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21广东新会美达锦纶…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桐昆集团投资建设的桐昆化纤工业城三期工程—— 50 0 t/ d聚酯工程日前正式开工。该装置采用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开发的五釜工艺流程 ,除少量仪表、运转泵进口外 ,主生产装置全部实现国产化。该装置建成投产后 ,浙江桐昆集团的聚酯生产能力将接近 50 0 kt/ a。目前浙江桐昆集团已有聚酯生产能力近 3 0 0kt/ a,涤纶长丝生产能力超过 3 0 0 kt/ a,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在 2 0 0 1年全国化纤行业企业销售收入排名中列第 5名浙江桐昆集团500t/d聚酯工程开工建设$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罗伟国…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涤纶短纤维的产业现状,分析现阶段国内涤纶短纤维的供需状况、进出口量及价格走势,展望新形势下国内涤纶短纤维的市场前景。涤纶短纤维是对苯二甲酸-聚酯-纺织品产业链的中间产品,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涤纶短纤维产业集群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迅速,扩产竞争激烈,产能不断增加,上游原料产能大幅扩增,下游需求放缓;2015—2019年,我国涤纶短纤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总体呈下行趋势,自2017年禁废政策落地以来,需求量有所增加,但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进口依存度维持在3%左右,出口量维持高位振荡走势,2019年出口量达到978 kt,进口量为218 kt;2020年,国内直纺涤纶短纤维新增产能约760 kt/a,供需面都将面临增长态势,产品价格将继续下滑;大力发展再生涤纶短纤维、进一步开发差别化纤维新产品,将是提升我国涤纶短纤维产业整体水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合成纤维工业》2015,(4):44-47
简述了国内外己内酰胺(CPL)的生产、消费及发展情况。2014年世界CPL生产能力达到6 395kt/a,其中亚洲的CPL生产能力达到3 530 kt/a,占世界总产能的55.7%,成为世界CPL生产重心;2014年世界CPL消费约为5 000 kt,主要生产PA6纤维和PA6工程塑料、薄膜;2014年中国CPL生产能力、产量、消费继续保持增长,生产能力达到2 150 kt,产量为1 540 kt。未来两年,世界CPL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预计中国CPL新增产能2015年约500 kt/a,2016年约1 000 kt/a,中国将成为世界CPL重要的市场。指出世界CPL开工率不高,市场竞争激烈,中国CPL产业结构和布局应有待调整,CPL在高速纺纤维和工程塑料应用发展空间大。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6月1日,仪征化纤公司聚酯八单元后接10万t/a环保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开车一次成功,产出优质产品,为推进仪征化纤调整产品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增添了新动能。仪征化纤聚酯八单元原后接9万t/a涤纶直纺长丝生产线。由于涤纶长丝业务亏损严重,仪征化纤"壮士断腕",有序关停并退出涤纶长丝业务后,实施"腾笼换鸟"。他们采用仪征化纤涤纶短纤维自有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原涤纶长丝生产线的厂房、公用工程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16日,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公布了2019年度优质工程评选结果,唐山三友集团化纤有限公司200 kt/a功能性、差别化粘胶短纤维项目荣获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该项目是河北省重点项目,由三友集团自主研发的2条100 kt/a大型生产线组成,2016年5月6日破土动工,2018年7月8日投产,打破了最快投产达产达效的历史纪录,实现了我国粘胶短纤维装备大型化与智能化、高效化与柔性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8日,岳阳巴陵石化化工化纤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南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5 kt/a尼龙6聚合装置顺利开车成功,生产出了优等品级的YH402SD半消光切片,该产品主要应用于长丝高速纺的高端市场,弥补公司在高档半消光尼龙切片市场的短板,产品品种更加齐全,在化纤行业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该公司年新增销售收入8~10亿元。  相似文献   

16.
《小氮肥》2015,(11)
<正>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源化工公司)现有生产能力为1 500 kt/a总氨、1 200 kt/a尿素、400 kt/a碳酸氢铵、20 kt/a吗啉、200 kt/a双氧水、30 MW余热发电、塑料编织袋、工业(医用)氧气、溶解乙炔等。其中,尿素生产能力居安徽省第一,为国家免检产品。近年新增了2台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分2期进行),一期工程为180 kt/a合成氨、300 kt/a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日本化纤协会理事长上田英志在第19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预测,到2016年,世界纤维需求量将达到89 000 kt,年增长率为2.9%。其中,合成纤维是增长的主力,年增长率为5%,需求量为57 900 kt。但世界合成纤维的生产能力将从2011年的58 000 kt/a增加到78 000 kt/a,高于需求20 000 kt。并且预测了构成合成纤维主力的聚酯纤维,到2016年,长丝和短纤维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5 000 kt/a和23 000 kt/a。  相似文献   

18.
仪征化纤公司是我国特大型合成聚酯纤维生产企业 ,现有聚酯生产能力为 1 0 30 kt/a,PTA35 0 kt/a。该公司为提高 PTA自给率 (将 PTA自给率由目前的 40 %提高至 2 0 0 5年的 60 % ) ,需继续增加 PTA的产量。经国家与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 ,该公司将新建一套 45 0 kt/a PTA生产装置。该装置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技术 ,由Kvaeroner承包工程建设。目前 ,扩建项目已开始进入动工建设阶段 ,预定在 2 0 0 3年建成投产 ,届时 ,仪征化纤公司的总生产能力达到 80 0 kt/a,成为继扬子石化公司后的第二大 PTA生产企业仪征化纤公司PTA扩为80万t/a$…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我国氨纶总体生产能力再次出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氨纶总生产能力约为340 kt/a。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干纺氨纶工厂数量已经上升到30家,总生产能力达到330 kt/a左右,见表1。熔纺氨纶市场近几年产能、产量也在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2019年国内外己内酰胺行业供应及需求状况。分析了近5年国内外己内酰胺产能和需求的变化情况,以及价格走势。2019年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7 792 kt/a,消费量为6 400 kt左右;国内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4 090 kt/a,产量为3 170 kt,进口量为202.1 kt,表观消费量为3 371.9 kt;预计至2025年,国内己内酰胺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生产能力将超过5 200 kt/a,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建议通过拓展应用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实现己内酰胺产业绿色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