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是一种新型脂肪分泌因子,在动物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前期研究发现,利用慢病毒敲减CTRP6能够保护小鼠免于发生饮食诱导型肥胖。该文以CTRP6缺失的杂合子(KO)小鼠为材料,结合冷刺激手段,来确认CTRP6对小鼠体重和白脂"棕色化"的影响。首先通过Real-time PCR分析KO小鼠CTRP6表达水平,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 KO小鼠各组织中CTRP6表达显著降低。然后,取4周龄雄性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5只/组):4°C冷刺激组和25°C室温组,分别以WT小鼠为对照。6周后对小鼠体重、体脂进行分析。与WT小鼠相比,两个温度下KO小鼠体重和白色脂肪的质量均显著下降,棕色脂肪的质量显著上升。对脂肪组织基因表达分析发现, KO小鼠白色脂肪的UCP1、PGC1、PRDM16(棕色脂肪标志基因)以及Cyt c、NRF1、TFAM(线粒体标志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上述数据表明, CTRP6缺失能够抑制小鼠白色脂肪积累,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该研究为揭示CTRP6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倪阵  闻勤生  赵曙光  张哲  王景杰  王旭霞  刘震雄 《生物磁学》2013,(30):5829-5832,5873
目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NASH进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转录因子Nrf2和NF-kB分别是氧化应激和炎症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靶点,因此,研究Nrf2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脏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探讨NASH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雄性野生型(WT)和Nrf2基因敲除(Nrf2-/-)ICR小鼠各10只,随机分为WT对照组(Control)、Nrf2-/-对照组(KO)、WT高脂饮食组(HFD)和Nrf2-/-高脂饮食组(KOHFD)(n=5)。喂养8周后,观察肝脏光镜下改变,检测肝脏GSH、MDA、TNFα和IL-6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肝脏NF-k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敲除Nrf2对肝脏NF-kB活性作用的影响。结果:1.光镜下观察,Control组与KO组小鼠肝脏结构无明显变化,HFD组小鼠肝脏呈现大片脂肪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KOHFD组小鼠肝脏则呈现明显的大泡性变性,且炎症细胞浸润较HFD组明显加重;2.与Control组相比,KO组小鼠肝脏MDA轻度升高,GSH轻度降低,但无明显差异,而HFD组和KOHFD组小鼠肝脏MDA显著升高(P〈0.05),GSH显著降低(P〈0.05),且KOHFD组MDA明显高于HFD组(P〈0.05),GSH明显低于HFD组(P〈0.05)。3.ELISA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KO组小鼠肝脏TNFα和IL-6分泌轻度增加,而HFD组和KOHFD组小鼠肝脏TNFα与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KOHFD组小鼠肝脏TNFα与IL-6显著高于HFD组(P〈0.05);4.Western-Blot结果显示,Control组和KO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KOHFD组和HFD组小鼠肝脏胞核NF-k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KOHFD组高于HFD组。结论:敲除Nrf2可以显著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进而促进NF-kB的活化,从而为通过以Nrf2为靶点治疗NASH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肉芽肿病(CG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免疫缺陷综合症.CGD病人最常见为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 2,NOX2)功能缺失造成吞噬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障碍,不能清除外源的细菌与真菌的感染.凝胶多糖curdlan属于1,3-β-葡聚糖,是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目前,作为吞噬细胞中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凝集素dectin-1是否参与curdlan诱导巨噬细胞参与免疫炎症反应以及其分子机制不十分清楚.为了研究这一机制,我们采用luminol和Amplex Red法检测活性氧生成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水平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表明,curdlan浓度依赖性上调巨噬细胞活性氧生成,NOX2缺失显著降低活性氧产生,dectin-1缺失部分降低活性氧的生成和部分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NOX2 KO小鼠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显著升高,Dectin-1缺失后NOX2 KO小鼠IL-1β水平降低;Dectin-1 KO小鼠的IL-1β水平与WT小鼠比无显著差异,与Dectin-1/NOX2 KO小鼠比差异显著.上述结果提示,curdlan刺激下机体通过巨噬细胞内的dectin-1受体诱导免疫应答,激活NF-KB信号通路释放炎症因子IL-1β,同时通过dectin-1受体激活NOX2释放活性氧清除病原,促进机体修复.在这一过程中dectin-1不是唯一参与的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Toll样受体4(TLR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观察突变小鼠对革兰氏阴性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响应的变化。方法 针对TLR4基因外显子2设计并合成1对sgRNA片段,与编码Cas9的mRNA混合后通过受精卵显微注射方法,建立TLR4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繁育获得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TLR4-/-小鼠);通过LPS刺激,分析TLR4-/-小鼠对炎症应激的反应情况,并在分子和病理水平上和野生型对照(WT)进行比较。结果 PCR及测序检测表明TLR4基因外显子2在小鼠基因中被成功敲除;给予LPS刺激后,IL1βIL6MyD88iNOSTNFa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在野生型小鼠的心、肝和肺组织中显著上调,而在TLR4-/-小鼠中则几乎没有变化;血生化指标显示LPS刺激后WT小鼠血清中的尿素(Urea)和肌酐(Cre)水平显著升高,而TLR4-/-小鼠刺激前后无显著变化,病理分析同样发现TLR4-/-小鼠能够抵抗LPS对肾组织的损伤。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TLR4基因剔除小鼠模型,TLR4的缺失能够降低IL1βIL6MyD88iNOSTNFa炎症因子对LPS刺激的响应,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对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该文探讨了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中的作用机制。收集8例NEC患儿小肠组织作为疾病组和6例胃肠道畸形患儿小肠组织作为对照组。将40只7日龄的C57BL/6新生鼠(WT)分为NEC组(WT/NEC,n=20)和对照组(WT/DF,n=20),40只7日龄C57BL/6背景的谷氧还原蛋白1(glutaredoxin1,Grx1)基因敲除鼠(Grx1~(–/–))分为NEC组(Grx1~(–/–)/NEC,n=20)和对照组(Grx1~(–/–)/DF,n=20)。Western blot检测人和小鼠肠组织HIF-1α、小鼠肠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qRT-PCR检测小鼠肠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 mRNA,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人和小鼠肠组织HIF-1α。结果显示,NEC患儿小肠组织中HIF-1α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WT/NEC小鼠小肠组织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量较WT/DF显著降低(P0.05);WT/NEC组小肠组织中VEGFA表达量较WT/DF组显著降低(P0.05),Grx1~(–/–)/NEC组VEGFA表达量较WT/NEC组显著升高(P0.05);HIF-1α主要表达于小肠上皮细胞,NEC患儿肠组织和NEC小鼠肠组织中HIF-1α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均较各自对照组显著降低,而Grx1基因敲除显著提高了NEC小鼠肠组织HIF-1α免疫荧光染色强度。该研究结果表明,HIF-1α在NEC患儿和NEC小鼠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肠道微血管的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小鼠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本研究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LPS组、LPS+VPA组,LPS+VPA组小鼠造模前腹腔预注射VPA,以LPS气管内注射诱导ARDS小鼠模型,6 h后检测各组小鼠肺水肿(湿重/干重),检测各组小鼠血液SOD和MDA水平;通过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NF-κB p65和p-H2A.X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LPS组小鼠肺水肿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和阳性组小鼠肺水肿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和阳性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肺NF-κB p65和p-H2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和阳性组小鼠肺NF-κB p65和p-H2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初步表明:VPA能够抑制NF-κB通路,抑制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ARDS小鼠肺组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CYP4A14在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在野生型(wildtype, WT)对照小鼠和Cyp4a14基因敲除(Cyp4a14 knockout, A14-/-)小鼠胫骨前肌注射心脏毒素(cardiotoxin, CTX)制备骨骼肌损伤模型。损伤后0、3、5和15天取双侧胫骨前肌,麦胚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损伤骨骼肌再生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巨噬细胞标志蛋白Mac-2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骨骼肌中再生相关基因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损伤后15天时A14-/-小鼠的新生肌纤维横截面面积显著小于WT小鼠(P0.05),间质纤维化多于WT小鼠(P0.05)。损伤后5天时A14-/-小鼠骨骼肌中Ki-67+增殖细胞的比例少于WT小鼠,与肌母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yod1和Myog的表达也显著低于WT小鼠(P 0.05)。损伤后3天时A14-/-小鼠骨骼肌中CD45和CD11b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Mac-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WT小鼠(P 0.05),同时巨噬细胞分泌的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IL-1β、IGF-1和SDF-1的表达也显著低于WT小鼠(P 0.05)。这些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CYP4A14在骨骼肌损伤后再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研究CD36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首先用100 ng/ml LPS刺激正常及小干扰RNA (siRNA )技术沉默CD36表达的巨噬细胞16 h ,检测巨噬细胞的ERK活性及分泌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水平;继而以20 nmol/L ERK抑制剂处理细胞,再用LPS刺激,检测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明确ERK通路与LPS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经LPS刺激,巨噬细胞的ERK活性显著增强,分泌的促炎因子 TNF‐α和 IL‐6显著增高,抑炎因子 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与CD36正常表达的巨噬细胞相比,CD36表达下降的巨噬细胞ERK活性及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抑炎因子IL‐10显著增多。与未处理组相比,ERK抑制剂预处理的巨噬细胞中LPS诱导的ERK活性显著降低,促炎因子 TNF‐α和 IL‐6水平降低,抑炎因子 IL‐10水平升高。结果提示,LPS能通过其受体———CD36,激活巨噬细胞内ERK活性,进而促进巨噬细胞促炎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去泛素化酶YOD1基因敲除小鼠。方法:针对YOD1基因设计单链向导RNA(sg RNA)识别序列,构建sg RNA质粒,与Cas9质粒体外转录、纯化后注射入受精卵,通过PCR和测序验证得到F0代阳性小鼠。配繁两代后,取同窝对照的野生型(WT)和敲除(KO)小鼠的主要组织器官研磨,使用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各组织YOD1蛋白的表达,确证YOD1敲除小鼠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统计YOD1杂合子(HET)自交存活后代各基因型比例,分析是否有胚胎致死表型。解剖小鼠分析主要组织器官的表型,进一步利用H.E.染色分析KO小鼠是否存在自发的病理改变。通过血糖耐受实验(GTT)分析KO小鼠的血糖调控能力。结果:基因组测序和WB检测结果显示KO小鼠中YOD1被明显敲除,YOD1敲除小鼠模型成功建立。YOD1杂合子自交后代各基因型比例符合孟德尔定律,提示KO小鼠非胚胎致死。YOD1敲除小鼠肝脏显著小于WT小鼠。GTT结果表明敲除YOD1不影响小鼠的血糖稳态。结论:应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YOD1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正常出生,无任何胚胎发育缺陷。与WT小鼠相比,KO小鼠肝脏显著减小,但无显著的自发病理变化,KO小鼠血糖控制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研究由Gasdermin D (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是否参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脓毒症AKI,并探讨caspase-1、caspase-11焦亡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将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WT)组、野生型-LPS (WT-LPS)组、GSDMD基因敲除型(KO)组和GSDMD基因敲除型-LPS (KOLPS)组,通过腹腔注射LPS (40 mg/kg)构建脓毒症AKI模型,取血液样品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浓度;取小鼠肾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WT-LPS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浓度明显升高(P <0.01);与WT-LPS组相比,KO-LPS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显著降低(P <0.01)。HE染色结果显示,GSDMD敲除后LPS诱导的肾小管扩张得到缓解。和WT组相比,WT-LPS组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  相似文献   

11.
利用薏米和麦麸发酵基质对叶生小皮伞Marasmius epiphyllus进行固体发酵,探讨了其发酵产物的水提物(WME)和醇提物(EME)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造模前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造模6 h后,测定右肺湿/干(W/D)比,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中MDA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WME和EME可以显著降低ALI小鼠肺组织W/D及MDA水平(P0.001);显著降低ALI小鼠血清中MDA、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SOD水平。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叶生小皮伞固体发酵物可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过度炎症反应,调节小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33/ST2应答轴是否通过激活巨噬细胞NF-κB通路促进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野生型(WT)、IL-33转基因(Il33 Tg)小鼠和St2基因敲除(St2-/-)小鼠制备HPH小鼠模型,采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肺组织标本;进行小鼠BALF总细胞和分类计数;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L-33、ST2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和MAC-2+巨噬细胞聚集;用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细胞因子含量;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NF-κB在模型鼠肺组织及体外IL-33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表达水平。结果 IL-33、ST2在HPH模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伴有MAC-2+巨噬细胞增加;Il33 Tg模型鼠肺部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低氧可诱导WT小鼠肺组织表达促炎因子IL-1β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而St2基因缺失则下调上述细胞因子表达;低氧亦可诱导上调NF-κB在WT小鼠肺组织表达,而St2基因缺失则可抑制低氧诱导NF-κB的表达。体外实验显示IL-33能上调巨噬细胞NF-κB的表达。结论低氧可促进IL-33/ST2表达增强,进而诱导巨噬细胞内NF-κB通路的激活,导致促炎细胞因子MCP-1、IL-1β的产生,加重炎症反应并间接引起肺动脉血管重塑参与HP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低氧联合脂多糖(LPS)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kD相互作用蛋白3(BNIP3)的表达和炎症反应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进行下列分组:常氧组、LPS组、低氧组和LPS+低氧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LPS处理后,低氧组和LPS+低氧组放入低氧细胞孵箱,LPS组和常氧组放入正常的细胞孵箱。LPS浓度:100 ng/ml,氧气浓度为0.3%。处理时间为24 h。原代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上述的分组,时间点设为6 h、12 h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BNIP3的表达变化,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变化和分泌情况。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炎症因子的表达没有变化,LPS组和LPS+低氧组的炎症因子TNF-ɑ、IL-1β和IL-6 mRNA水平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低氧组炎症因子IL-1β和IL-6 mRNA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没有变化,LPS组和LPS+低氧组的炎症因子TNF-ɑ和IL-6 分泌水平升高(P<0.01),IL-1β的水平没有变化;与LPS组比较,LPS+低氧组炎症因子TNF-ɑ和IL-6分泌水平没有进一步升高。BNIP3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中都有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中,与常氧组比较,LPS组BNIP3的表达没有变化,低氧组和LPS+低氧组BNIP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神经元中,与常氧组比较,LPS组BNIP3的表达没有变化,低氧组和LPS+低氧组BNIP3的表达增加(P<0.05,P<0.01);与神经元的低氧组比较,星形胶质细胞的低氧组BNIP3的表达增加更明显(P<0.0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LPS联合低氧刺激6、12、24 h后BNIP3蛋白的表达,与常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LPS组BNIP3的表达没有变化,低氧组和LPS+低氧组BNIP3的表达增加(P<0.05,P<0.01);与低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6 h和12 h的LPS+低氧组BNIP3的表达增加的更高(P<0.01)。结论:低氧联合LPS刺激可以增强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LPS能增加低氧下星形胶质细胞中BNIP3的表达,提示BNIP3在星形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MyD88在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1×104IFUs的MoPn经生殖道感染WT、MyD88 KO小鼠,每组一半小鼠于感染后54d,再次感染相同剂量的MoPn。每隔3-4d取生殖道分泌物,测定其中衣原体包涵体的数量。初次感染后80d,处死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其中抗体类型及效价;同时分离生殖道,肉眼观察其输卵管、子宫角水肿程度,并做病理切片观察其炎症反应;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用衣原体EB刺激,测定产生的IL-4、IL-5、IL-17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MyD88 KO小鼠阴道带菌时间与WT组相当,但上生殖道病理反应,尤其是输卵管水肿程度明显比WT组严重。脾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显示,MyD88 KO鼠IFN-γ和IL-17的产生量明显比WT组低,而IL-4和IL-5水平明显高于WT组。血清中各亚类抗体效价无明显区别,但MyD88 KO鼠血清IgG2a/IgG1比值1,且明显低于WT组。研究结果说明MyD88与抗衣原体免疫无关,但与衣原体引起的炎症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Dai XD  Yin M  Jing W  DU HQ  Ye HY  Shang YJ  Zhang L  Zou YY  Qu ZP  Pan J 《生理学报》2008,60(1):43-50
利用RT-PCR以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11个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相关基因在1、2和3月龄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op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双基因缺失(apoE-/-/LDLR-/-)小鼠主动脉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应用血生化指标和病理形态学观察AS早期病变特点,探讨apoE和LDLR基因联合缺失引发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血管炎症损伤的关系以及AS的炎症反应机制.结果显示,apoE-/-/LDLR-/-小鼠IL-18、TLR2、MCP-1、ICAM-1、VCAM-1、GM-CSF、CD36和ET-1表达在1月龄时较同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显著上调(P<0.05,P<0.01),PDGF-α和TNF-α表达在2月龄时较同龄WT小鼠显著上调,除ET-1表达在2月龄时以及了LR2、VCAM-1和ICAM-1表达在3月龄时降至WT小鼠水平以外,其余各基因表达随年龄增长继续升高(P<0.05,P<0.01),其中MCP-1表达在2月龄时达到峰值.NF-kB在各年龄段apoE-/-/LDLR-/-小鼠中的表达与同龄WT小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各年龄段apoE-/-/LDLR-/-/小鼠血清了C、TG、LDL、HDL、TNF-α、IL-1β和ox-LDL含量均显著高于同龄WT小鼠(P<0.05,P<0.01),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apoE-/-/LDLR-/-小鼠1月龄时主动脉内膜出现少量的散在的脂质沉积,随着年龄增长病变区域增多,脂质沉积增厚.上述结果提示:apoE和LDLR双基因缺失形成的高脂血症可能通过刺激主动脉中炎症基因时序表达,起始并扩大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共同促进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HSF1基因剔除对HSR抗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毒素(LPS)血症小鼠模型,观察HSF1基因剔除对热休克反应(HSR)保护作用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HSR采用肛温42℃维持15 min,室温恢复24 h,利用RT-PCR、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丙二醛测定以及死亡率,计算和分析重要脏器组织中炎症介质基因的表达、脏器损伤程度及小鼠存活率.注射LPS 15mg/kg 72 h后HSR LPS(HSF1 / )组存活率(7/15)显著高于LPS(HSF1 / )组(0/15)、LPS(HSF1-/-)组(0/14)和HSR LPS(HSF1-/-)组(0/14),而注射LPS 14 mg/kg 72 h后,LPS(HSF1 / )组存活率(5/15)显著高于LPS(HSF1-/-)组(0/13)和HSR LPS(HSF1-/-)组(0/13).在注射LPS 12 h后LPS(HSF1 / )组、LPS(HSF1-/-)组和HSR LPS(HSF1-/-)组的心、肺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但HSR LPS(HSF1 / )组不升高.肺组织炎症介质基因IL-IB、IL-6、TNF-α、CCL-2、SOCS3、MCSF、GCSF、IL-15在LPS(HSF1-/-)组和LPS(HSF1 / )组表达上调,HSR LPS(HSF1-/-)组除IL-15较低外其他上调更甚,HSR LPS(HSF1 / )组除IL-1β和TNF-α较高外其他显著下调.注射LPS后LPS(HSF1 / )组和LPS(HSF1-/-)组的肺、肝、肾病理形态改变明显,HSR LPS(HSF1 / )组改变较轻,HSR LPS(HSF1-/-)组改变更加严重.HSF1基因剔除能显著消减HSR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心肌特异性Creg基因敲除小鼠并初步分析其表型。方法:利用订购的Creg两端插入lox P位点(Cregflox/flox)的小鼠与肌型肌酸激酶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Cre重组酶转基因(Ckmm-cre)小鼠交配,获得Cregflox/+/Ckmm-cre小鼠。再利用Cregflox/+/Ckmm-cre小鼠互相交配,获得基因型为Cregflox/flox/Ckmm-cre的心肌特异性Creg基因条件敲除(Creg conditional knockout,Creg c KO)小鼠。用PCR法进行基因型鉴定。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Creg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敲除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对照小鼠心脏大小及形态。检测两组小鼠心电图。用小动物超声评价两组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经基因型鉴定,成功获得Creg c KO小鼠。2与野生型对照相比,Creg c KO小鼠心脏中CREG在转录及翻译水平表达降低90%以上。3与野生型对照相比,Cre c KO小鼠的心脏大小、形态、心电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差别。结论:成功建立心肌特异性CREG基因条件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Creg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25只9周龄ApoE敲除小鼠(ApoE KO)随机选取5只ApoE KO小鼠进行最大跑速测试(以初始速度为4.8 m/min,坡度为0°,持续5 min后,每3 min速度增加1.2 m/min,直至力竭,最后速度为最大跑速,最大跑速的测试结果为(27.0±2.4)m/min,剩余20只ApoE KO小鼠随机分为ApoE KO小鼠高脂膳食组(KO)和ApoE KO小鼠高脂膳食+有氧运动组(KE),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9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WT)。高脂饲料成分:脂肪含量为21%(w/w),胆固醇含量为1.5%(w/w)。KE组适应性训练1周后开始运动干预,运动方案为:40%最大跑速(10.8 m/min),运动时间40 min/d,频率每周3 d,共计6周。待末次运动后48 h,所有小鼠麻醉后经心脏穿刺处死后迅速分离双侧腓肠肌;可见光比色法检测骨骼肌Ca2+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骨骼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RyR、CaM、CaMKⅡ、SERCA1、SERCA2蛋白表达。结果: 与WT组相比,KO组小鼠骨骼肌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骨骼肌肌浆网钙释放蛋白RyR、CaMKⅡ和钙回收蛋白SERCA1、SERCA2均显著降低(P< 0.05),但CaM蛋白无显著变化;与KO组相比,KE组小鼠骨骼肌Ca2+浓度和骨骼肌肌浆网钙回收蛋白SERCA1、SERCA2均显著升高(P<0.05),但骨骼肌肌浆网钙释放蛋白RyR、CaM、CaMKⅡ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脂膳食可使ApoE敲除小鼠骨骼肌Ca2+浓度降低、肌浆网钙释放作用和钙回收作用减弱,6周有氧运动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其Ca2+浓度、促进肌浆网钙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205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LPS)、阴性对照组(LPS+miR-scramble)、干预组(LPS+miR-205 mimics),每组10只。造模后24h取小鼠全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水平,造模后5d处死小鼠取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组织中miR-20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5对HMGB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处理组小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均升高,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升高,miR-205表达降低,HMGB1蛋白表达升高,IL-1β、TNF-α、IL-6水平均升高;与LPS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小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均明显降低,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评分下降,miR-205表达升高,HMGB1蛋白表达降低,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HMGB1是miR-205的靶基因。结论 miR-205通过调控HMGB1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为脓毒症性AK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PS)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内毒素耐受小鼠肝细胞内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大组:敏感组以LPS(2 μg)合并半乳糖胺(D-GalN)直接攻击;耐受组预先以LPS(0.1 μg)注射,再在不同耐受时间点(3 h、1 d、2 d、7 d)以LPS(2 μg)/D-GalN联合攻击.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GalN或LPS(0.1 μg);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信号分子在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可显著诱导敏感组小鼠肝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4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而在LPS预处理的耐受组,TLR-4 mRNA和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敏感组(P<0.01);耐受组中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比敏感组明显低(P<0.01).但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水平则不受LPS预处理的影响.NF-κB组分分析显示,敏感组IκB的降解明显高于耐受组;耐受组的p65亚基表达显著降低,而p50亚基表达升高.结论 内毒素耐受可使NF-κB的p65亚基表达下调、p50亚基表达升高和抑制IκB的降解,而TLR-4和IRAK-I的表达下调是诱导产生内毒素耐受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