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连饴  王春红 《医学信息》2007,20(5):396-397
目的探讨膀胱阴道瘘的诊断、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28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美兰试验及膀胱镜检查明确诊断,均经膀胱途径行膀胱阴道瘘修补。结果1例因多次膀胱痉挛,修补失败。1例恶性肿瘤修补失败,因肿瘤复发未再修补,其它2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无复发。结论经膀胱途径治疗膀胱阴道瘘,手术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北京用新术式治疗复杂型膀胱阴道瘘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张玉海教授、杨培谦主治医师等,创用以膀胱腹膜反折为修补材料,在8例复杂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获得成功。经长期随访,患者术后排尿正常,疗效满意。因分娩、手术损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膀胱阴道瘘,分为简单型和复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病因、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我科收治的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发生原因、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41例患者中,妇科、产科因素是导致复杂性膀胱阴道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41例,Ⅰ期修补成功30例,Ⅱ期修补成功8例。术后随访12个月至10年无复发。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强化管理是提高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蒂球海绵体肌脂肪瓣填补移植术在修补复杂膀胱阴道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女性复杂膀胱阴道瘘患者,均采用带蒂球海绵体肌脂肪瓣填补移植术经阴道修补。会阴部切口,经阴道彻底切除瘘管周围瘢痕组织,美蓝试验无渗出后,缝合膀胱各层,游离肌瓣,从皮肤切口向瘘孔处打一隧道,将肌瓣通过隧道覆盖在缝好的膀胱创口上。结果6例复杂膀胱阴道瘘,发生于子宫全切除术后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1例,膀胱颈楔形切除术后1例,足月产后1例;既往行1次单纯尿瘘修补术4例,行2次单纯尿瘘修补术2例。6例患者均应用带蒂球海绵体肌脂肪瓣填补移植术修补复杂膀胱阴道瘘,随访后均未出现尿瘘及尿失禁。结论带蒂球海绵体肌脂肪瓣填补移植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补复杂膀胱阴道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防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方法,为临床妇产科手术中防止泌尿系损伤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手术中发生的泌尿系损伤的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输尿管损伤3例,均为术中发现,术中行输尿管端端吻合;膀胱损伤7例,其中5例于术中发现,2例术后形成膀胱阴道瘘,行膀胱修补术,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妇产科损伤泌尿系的主要原因有输尿管解剖移位,盆腔粘连严重等。结论 绝大多数妇产科手术中的泌尿生殖系损伤是可以防范的,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尽早修补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李虹 《医学信息》2010,23(2):478-479
目的旨在探讨妇科手术之后并发膀胱阴道痿的诊断与手术途径;方法23例妇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痿患者。均经膀胱亚甲蓝试验和膀胱镜检查并确诊。结果17例手术均成功,随萝无复发。结论对于膀胱阴道瘘手术时机与手术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6岁。阴部胀痛,下坠感月余。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加剧来我院就诊。患者35岁时足月难产,经剖腹产一死胎。由于产程过长压迫缺血致膀胱阴道瘘,曾先后4次手术修补,均未成功。  相似文献   

8.
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利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对38例尿道下裂(阴茎型33例,阴茎阴囊型5例)进行一期修复手术,同时作膀胱造瘘23例,另15例仅留置导尿管。结果:一次手术成功33例,占86.8%;术后并发尿瘘5例,其中1例术后2周瘘口自愈、3例术后6个月再手术修补成功、1例两次手术修补后成功;尿道狭窄6例,占15.8%,经尿道扩张4~9次痊愈;阴茎旋转4例,获随访2例,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5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董涛  何家春 《医学信息》2007,20(8):1508-1508
本文报告经B超诊断及手术证实为处女膜及阴道闭锁16例,均为青春期,年龄12~16岁,16例临床表现均有下腹坠痛,无月经来潮史。使用仪器为Hp5500和超9-HD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用3.5—5.0MH2,仰卧位,仔细扫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及盆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经阴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经阴道逆行解剖观测8例(16侧)常规防腐女性盆腔尸体标本。结果:(1)膀胱宫颈韧带位于膀胱、子宫颈和阴道之间,可分为宫颈部(2.07±1.06)cm、阴道部(1.75±0.58)cm;(2)膀胱宫颈韧带长度为(4.12±1.02)cm,阴道部起始端宽为(0.69±0.23)cm;(3)输尿管膝部距离阴道部起始端(2.14±0.47)cm;(4)输尿管膝部距离子宫动脉跨越处(2.16±0.36)cm。结论:经阴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对膀胱宫颈韧带的解剖至关重要,可避免损伤输尿管和子宫动脉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1.
45例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损伤泌尿器官的易发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45例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中输尿管损伤33例,均为下段输尿管损伤,其中近膀胱处损伤24例,骨盆入口处损伤9例;左侧输尿管损伤16例,右侧输尿管损伤10例,双侧输尿管损伤7例,输尿管横断伤9例,结扎伤11例,输尿管穿孔7例,粘连6例,17例手术中诊断,16例于术后24~72 h诊断,经及时正确修补、松解等治疗均治愈。膀胱损伤12例,其中顶部损伤6例,底部损伤6例,均于手术中诊断经膀胱修补I期修复治愈。结论妇产科手术中损伤泌尿器官为严重并发症,重要在于预防,如果损伤发生,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患者通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现有的肾移植后尿瘘诊治流程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确切地反映出病变部位及病理变化程度,更体现不了病情变化程度。目的:建立肾移植后尿瘘诊治的流程制度,探讨其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肾移植后发生尿瘘患者102例,男67例,女35例。年龄21~57岁。根据企业管理模式,参照肾移植后尿瘘分类方式研究并制定了肾移植后尿瘘诊治"五步流程制度",即定性、定位、定量、定类诊断四步骤,治疗一步骤。102例患者中,34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24例采用伤口置引流管和留置导尿管,10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置支架管;68例采用手术治疗,47例单纯性尿瘘中,输尿管与膀胱再植36例,输尿管与输尿管吻合11例,21例复杂性尿瘘中,2例肾盂瘘原位修补加带蒂大网膜覆盖,2例输尿管瘘和6例输尿管末端坏死与自体输尿管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1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瘘中,7例重新与膀胱再植,4例与自体输尿管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绕。结果与结论:保守治疗34例中反复尿路感染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5例;手术治疗68例中输尿管与输尿管吻合狭窄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1例和输尿管逆流1例。手术治疗组3例因尿瘘导致重症肺部感染死亡。其余99例中,长期门诊或信访随访77例,失访22例。单纯性尿瘘57例随访1~10年,4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17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复杂性尿瘘采用大网膜修补20例随访1~7年,19例移植肾功能正常,1例肌酐偏高,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降至125μmol/L,其余检查指标均正常。对肾移植后尿瘘诊断过程制定"定性、定位、定量、定类"诊断标准,建立诊治过程中的"五步流程"制度,可使尿瘘诊治更加有序及规范化,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LPS(L-Liguid Pressure dissection液压分离,P-Pear-Like Incision梨形切口,S-Simp Lified Sufure筒化缝扎)是一种改良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8月对中重度子宫脱垂并阴道膨出的26例用该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6例年龄52~78岁,平均60岁.病史3~32年.子宫脱垂Ⅱ度21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合并输卵管积液1例,均合并膀胱膨出;子宫脱垂Ⅲ度5例,均合并膀胱、直肠膨出,阴道前壁溃疡3例,小便困难4例.方法:①液压分离以0.125%利多卡因40mL加0.1%肾上腺素0.125~0.5mL加压注射易于分离,减少出血.②梨形切口形状决定于阴道壁及宫颈周围组织切除多少.③简化缝扎. 2 结果 26例手术顺利完成,无盆腔脏器损伤,无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阴道小量出血者止血后好转.手术时间40分钟至2小时,平均62分钟.出血量50~300mL,平均90mL.术后体温均在38℃以下.保留尿管24小时后自行排尿,12小时后可以进食,术后当晚无需常规止痛、次日下床活动、术后3~7天出院. 随访半年4例、1年8例、2年10例、3年4例.无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性生活满意,大小便正常,能胜任一般劳动和家务. 3 讨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孔道进行子宫及附件切除.经阴道LPS子宫切除术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新术式[1].它具有失血少,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我院对26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这一术式,效果满意,无并发症.与其它的术式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经阴道LPS子宫切除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液压分离时注射液体部位应准确,切开阴道壁应该按照正常组织间隙分离如有炎症粘连,疤痕组织钝性剥离比较困难时,应改锐性分离,以免撕破膀胱.②钳夹宫旁组织韧带,一定要将膀胱及输尿管尽量推离宫旁,缝扎断端应先结扎血管断端,防止其内缩,引起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4.
杨艳芳 《医学信息》2008,21(3):220-222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的治疗方法及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2000-2007年5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治疗的临床经验。结果采用Snodgrass、Duckett、Duplay、Thiersch修复大尿道瘘26例,采用结扎法、切开缝合法和Y-V皮瓣覆盖尿瘘修补法修复小尿道瘘30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一次修补成功率92.8%。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及手术技能是提高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应根据据尿瘘直径大小、位置、数量及局部条件,选择不同的修瘘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祁建秀  常春霞 《医学信息》2010,23(6):1675-1676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所致的泌尿器官管损伤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妇科手术中发生泌尿器官损伤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类型和诊治情况. 结果妇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主要为膀胱及输尿管,本组病例 3例膀胱体,2例膀胱底,1例输尿管,除1例膀胱底缝合线穿透采取保守疗法,另5例均行手术修复损伤. 结论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是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前诊断明确(包括病变性质、范围、与周围脏器组织关系)、熟悉盆腔解剖结构、严格手术操作规范是预防损伤的关键,输尿管插管(内支架)或吻合及膀胱修补是其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桥式”修补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患者60例,采用美国Bump教授提出并被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本研究60例患者中阴道后壁膨出26例(43.3%)为Ⅰ度,25例(41.7%)为Ⅱ度,9例(15.0%)为Ⅲ度及以上。平均随访3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POP-Q分度BP点的变化,以了解“桥式”修补术后患者的解剖学恢复情况。通过性生活问卷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性生活质量,并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排便功能失调的改善情况。结果单纯行“桥式”缝合的平均手术时间15-20min,出血约10-20ml,无手术并发症。60例患者术前POP-Q分度BP点-1.2±1.9cm;术后-2.9±0.33cm,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6个月,治愈率98%;术后有1例慢性便秘患者阴道后壁膨出复发。BP点术后18个月为0,复发率〈2%。60例患者术前有16例(26.6%)存在便秘或排便不尽感,术后有8例患者自觉排便情况有改善;60例患者中术前有19例性生活不活跃,单纯性阴道后壁局部修补(桥式手术)9例术后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于复合手术如增加TOT-O或AVP或TVT者,手术前后性生活经统计分析无差异P〉0.05。结论桥式手术对重建女性盆底功能十分重要,无论单纯行“桥式”缝合还是“桥式”手术复合修补盆底其他器官对重建女性泌尿生殖器官的完整性有现实意义,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目前肾源奇缺的情况下,因尿瘘而导致移植肾切除者尤为可惜,尿瘘的合理诊治应引起器官移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尿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对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6例肾移植后尿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尿瘘发生率为1.26%,13例单纯性尿瘘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成功11例,2例因输尿管远端坏死保守治疗失败,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吻合及带蒂大网膜修补后治愈,尿瘘保守治疗成功率84.6%;3例复杂性尿瘘患者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均1次手术成功。结果提示,对于肾移植后尿瘘患者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治疗,早期诊断,选择正确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利用大网膜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带蒂大网膜修补肾移植后复杂性尿瘘和单纯性尿瘘保守治疗失败后病例具有取材方便、组织修复快、尿瘘复发率低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尿瘘作为肾移植后早期最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10%,处理不当容易致移植肾丢失。文章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并发尿瘘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处理经验。方法:选择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0-12/2009-03肾移植1203例中发生尿瘘患者27例,接受尸体供肾26例,活体供肾1例,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确定为尿瘘后先采取留置18Fr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采用手术探查。17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2例单纯伤口引流+留置膀胱18Fr导尿管双向引流,5例经膀胱镜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留置膀胱18Fr导尿管;10例进行开放手术探查,其中5例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膀胱重新吻合术+置入输尿管支架,5例开放手术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端吻合+置入输尿管支架,开放手术中有6例加用带蒂大网膜包绕于吻合口。结果:移植后因再次尿瘘而行手术损伤肾静脉切除移植肾1例,26例尿瘘治愈,随访3个月~7年,无再发尿瘘、吻合口狭窄、移植肾无积水及尿路感染,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于肾移植后尿瘘应早诊断、早治疗,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无效后及时采取手术干预,对于复杂性的尿瘘于吻合口处可采用带蒂大网膜包绕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膀胱造瘘接持续负压吸引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4月接收治疗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膀胱造瘘,治疗组患者用不锈钢膀胱造瘘套件行膀胱造瘘,于不锈钢膀胱造瘘套件插入多孔内芯,给予持续负压吸引。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膀胱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电切综合征发生率、包膜穿孔发生率以及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HGB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取膀胱造瘘持续负压吸引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席友学  刘显 《医学信息》2008,21(1):59-60
我院1992至2006年行前列腺手术315例,高危前列腺增生74例,其中58例采用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16例经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