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焦虑及抑郁等对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103例PD患者,收集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39项PD生存质量调查表(PDQ-39)评分等资料,分析上述指标与PDQ-39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HAMA评分、HAMD评分、MoCA评分和UPDRSⅢ评分均与PDQ-39评分呈显著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AMA评分、HAMD评分和MoCA评分是影响PDQ-39评分的主要因素(P 0. 05);影响PDQ-39评分的因素大小依次为HAMD评分、HAMA评分、MoCA评分和年龄。结论 MCI、焦虑及抑郁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以抑郁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分布情况,并分析各神经精神症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调查209例PD患者的20项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各神经精神症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时间、病程、认知水平、运动功能、抑郁、焦虑、睡眠、生活质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等的相关性。结果 PD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较高的前3位分别为动作迟缓(84.21%)、关心身体健康(66.51%)和焦虑(54.55%),发生率较低的症状为不合作、定向障碍和自知力障碍(均为5.26%)。BPRS的5个分量表即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和敌对猜疑两两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均P0.01),其中思维障碍与敌对猜疑(r=0.477)、缺乏活力与思维障碍(r=0.441)、缺乏活力与敌对猜疑(r=0.429)之间呈中度相关。BPRS总分与受教育时间、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呈负相关,与年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3部分评分、修订Hoehn-Yahr(H-Y)分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与病程和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无相关性(均P0.05)。BPRS高分组(35分)PD与BPRS低分组(≤35分)PD患者在年龄、起病年龄、UPDRSⅢ、PDQ-39、HAMA、HAMD和MMSE评分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HAMA和MMSE评分对BPRS总分影响最大(r2分别为0.196和0.270)。结论 PD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高且具多样性。MMSE评分越低,PD患者精神症状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2例男性PD患者及56例女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女性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年龄、起病年龄呈正相关(r=0.283,P=0.034;r=0.295,P=0.027),与病程、Hoehn-Yahr(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MMSE、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男性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UPDRSⅣ评分、HAMD呈负相关(r=-0.249,P=0.035;r=-0.279,P=0.017),与年龄、起病年龄、病程、H-Y分级、UPDRSⅡ、UPDRSⅢ、UPDRS总分,以及HAMA、MMSE、NMS-Quest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及左旋多巴剂量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剂量无关(均P0.05)。结论女性PD患者年龄越大、起病越晚,血尿酸水平越高;男性PD患者治疗并发症越多、抑郁越重,血尿酸水平越低。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左旋多巴服用剂量呈反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访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PD非运动症状(NMS)筛查问卷(NMSQ)、PD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37例应用药物和r TMS治疗的PD患者(r TMS+药物组)及45例单纯药物治疗的PD患者(药物组)在基线和2年随访末的运动症状(MS)和非运动症状(NMS)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进展。结果 r TMS+药物组2年随访末H-Y分级较基线显著升高(P 0.05);药物组2年随访末UPDRSⅢ、H-Y分级、HAMD、HAMA评分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较基线均显著升高(P 0.05);对两组2年随访末的症状进行比较,药物组的UPDRSⅢ、H-Y分级、HAMD评分及LED较r TMS+药物组升高显著(P 0.05)。结论规律的r TMS辅助常规抗PD药物治疗可减缓PD进展,优于单纯抗PD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步态和姿势异常亚型(Postural instability gait disorder,PIGD)与震颤亚型(Tremor dominant,TD)的临床表现差异以及影响帕金森病亚型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帕金森病专科门诊的69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PIGD组和TD组进行临床资料采集以及量表评估,量表包括Hoehn-Yahr量表(H-Y)、国际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PDQ-39)。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服用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AMA、HAMD、MMSE、PDSS、NMSS、PDQ-39评分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患有共病、UPDRS评分、H-Y分级、僵硬、运动迟缓、震颤、姿势和步态异常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下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发病年龄、共病严重程度、H-Y分级、UPDRS评分、运动症状与PD亚型有相关性。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共病严重程度、疾病严重程度、运动症状是影响PIGD亚型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伴疼痛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PD患者疼痛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18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伴疼痛组与不伴疼痛组,调查他们的一般特征,使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UPDRSⅡ、UPDRSⅢ、H-Y分期、HAMD-17、HAMA量表、PDQ-8分别评价患者的运动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症状、生活质量.使用PDSS-2、ESS和PSG评价患者的睡眠情况.并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伴疼痛组病程长,UPDRS得分、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AMD、HAMD、PDSS-2、PDQ-8得分均高于不伴疼痛组(P<0.05).HAMD和PDSS-2评分与是PD患者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VAS评分与PDSS-2评分有相关性,伴疼痛的PD患者与不伴疼痛患者相比,PSG主要表现为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N1百分比增多、觉醒次数增多.结论 PD患者中,抑郁、睡眠障碍是疼痛的影响因素;PD疼痛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伴疼痛的PD患者夜间睡眠更差.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主要因素。方法选用39项PD问卷(PDQ-39)、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和相关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对99例P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HRQoL的主要因素。结果相关分析显示,PDQ-39综合指数(PDQ-39SI)与病程、每日左旋多巴剂量、UPDRSⅡ、Ⅲ、Ⅳ评分、Hoehn-Yahr分期、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呈正相关(r为0.42~0.80,P均小于0.01),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呈负相关(r为-0.47、-0.68,P均小于0.01),与PD分型呈正相关(r=0.23,P<0.05)。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结果表明:UPDRSⅡ、HAMD-17、ESS评分是影响PDQ-39SI的主要因素,3因素相加对HRQoL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72.1%。结论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HRQoL有着显著的影响,应重视对抑郁和日间过度嗜睡等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的疗效,并观察其与其他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接受STN-DBS治疗的PD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12个月以上追踪,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39项PD调查表(PDQ-3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及抑郁水平,并记录患者PD药物服用情况。结果 PD患者接受STN-DBS治疗1年以上,其运动症状明显改善,PD相关生活质量提高,PD相关药物用量降低(均P0.001)。HAMD总分及七类因子分在STN-DBS治疗1年后均显著下降(均P0.05)。PD患者HAMD总分的改善程度与UPDRSⅢ药物"关"期改善及PDQ-39评分改善呈正相关(均P0.05)。各类因子分别与其他疗效相关分析可见:焦虑/躯体化与UPDRSⅢ药物"关"期改善及PDQ-39评分改善呈正相关(均P0.05);体质量减轻与药物减量呈负相关(P0.05);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分别与PDQ-39评分改善呈正相关(均P0.001);阻滞与UPDRSⅢ药物"开"、"关"期改善及PDQ-39评分改善分别呈正相关(均P0.05);日夜变化与其他症状改善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STN-DBS治疗PD患者1年以上,可显著改善其抑郁障碍。且不同抑郁因子分的改善与生活质量、运动症状改善及药物减量间存在特异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特点。方法 226例汉族帕金森患者(汉族组)和389例维族帕金森患者(维族组)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进行运动症状评估;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评估非运动症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估患者睡眠状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维族组UPDRSⅢ评分(28.1±8.3)明显高于汉族组(18.1±2.4)(P0.05)。汉族组NMSQ评分明显高于维族组(P0.05),且汉族组非运动症状以夜尿、便秘、近记忆下降为主,而维族组非运动症状以夜尿、便秘、性欲改变为主。汉族组HAMD、HAMA评分明显高于维族组,PDSS评分明显低于维族组(均P0.05)。两组MMSE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族PD患者运动症状较重,而汉族PD患者非运动症状较多;汉族PD患者焦虑、抑郁、睡眠状况较维族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国王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估和分类,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例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PP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症状,运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分级(H-Y)、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症状的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焦虑状况、抑郁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睡眠情况。将患者分为PD伴疼痛组和不伴疼痛组,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寻找PD伴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PD伴发疼痛的发生率为44.5%,平均KPPS评分为(41.2±26.8)分。患者疼痛部位多为下肢(60.7%)、上肢(22.5%)及腰部(21.3%),其中24例(27%)患者伴两种及两种以上部位疼痛;疼痛类型多为骨骼肌疼痛(61.8%)和肌张力障碍性疼痛(27%),其中伴多种类型疼痛患者17例(19.1%)。PD伴疼痛组与PD不伴疼痛组相比,其病程更长(P=0.022)、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更大(P=0.008)、UPDRSⅢ评分更高(P=0.018)、H-Y等级更高(P=0.003)、HAMD评分更高(P<0.001)、HAMA评分更高(P<0.001)、ADL评分更低(P=0.046)以及PSQI评分更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D伴发疼痛分别与H-Y分级评分[轻度(OR=1.000),中度(OR=2.394,95%CI:1.281~4.473,P=0.006),重度(OR=3.184,95%CI:1.128~8.986,P=0.029)]和PSQI评分相关(OR=2.068,95%CI:1.129~3.786,P=0.019)。结论PD患者疼痛部位多位于四肢及腰部,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是骨骼肌疼痛。PD伴有疼痛的患者病程更长,病情更严重。KPPS量表可对PD疼痛进行评估及分类,有助于更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诊未服药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初诊未服药的PD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32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用PD睡眠量表(PDSS)评估睡眠情况,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睡眠情况的性别差异,并将两组的PDSS评分分别与基本临床资料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患者PDSS中总体夜间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夜间遭受梦境困扰、夜间睡眠时出现上肢或下肢的肌肉痛性痉挛、清晨早醒并伴有上肢或下肢疼痛评分及PDSS总分显著低于男性患者(均P0.05)。在震颤为主型PD患者(TD-PD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的教育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P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姿势异常步态障碍型PD患者(PIGD-TD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的病程、教育程度、校正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均P0.05)。TD-PD组男性PDSS中总体夜间睡眠质量、入睡困难、夜尿和清晨早醒并伴有上肢或下肢疼痛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女性(均P0.05)。PIGD-PD组男性PDSS中夜间遭受梦境困扰、清晨早醒并伴有上肢或下肢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PD患者PDSS评分与年龄、发病年龄、HAMD评分、HAMA评分、PD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PDNMS)评分、改良Hoehn-Yahr(H-Y)分期、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第三部分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与MMSE呈正相关(P0.05);女性PD患者的PDSS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PDNMS评分、H-Y分期、UPDRS第二部分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初诊未服药PD患者中女性的睡眠质量较男性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抑郁和焦虑共病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480名PD患者和10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分,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期评定PD患者的运动症状,采用PD非运动症状(NMS)筛查问卷(NMSQ)、PD睡眠量表(PDSS)和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评定PD患者的NMS。结果 PD组中抑郁的发生率(19.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7%),焦虑的发生率(30.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3%),抑郁和焦虑共病的发生率(15.8%)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7%)(均P<0.01)。多元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的发生与NMSQ评分呈正相关(OR=1.21,95%CI:1.07~1.37);焦虑的发生与女性(OR=1.91,95%CI:1.04~3.50)、H-Y分期(OR=2.87,95%CI:1.23~6.70)、UPDRSⅢ评分(OR=1.03,95%CI:1.00~1.06)及NMSQ评分(OR=1.18,95%CI:1.10~1.26)呈正相关,而与P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STN)-深部脑刺激术(DBS)对帕金森病(PD)病人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STN-DBS治疗的65例PD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年,采用第三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评估PD开关期运动症状;采用H-Y分期评估病情严重度;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况;采用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评估睡眠障碍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测评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年,UPDRS-Ⅲ评分、H-Y分期、ADL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PDQ39评分、MoCA评分及MMSE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STN-DBS能够显著改善PD病人运动症状、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便秘的关系。方法收集164例便秘PD患者及69例无便秘PD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PD统一评价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克里夫兰量表(CCS)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CCS将便秘患者分为重度便秘亚组和轻度便秘亚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便秘组病程显著长于,HAMD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UPDRSⅢ评分及H-Y分期显著高于无便秘组(P0.05~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PD病程、UPDRSⅢ评分、H-Y分期、LED与PD患者便秘呈正相关(均P0.05)。UPDRSⅢ评分及LED是PD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0,95%CI:1.012~1.131,P0.05;OR=1.002,95%CI:1.000~1.004,P0.05)。重度便秘亚组患者PD及便秘病程明显长于,HAMD评分、LED、UPDRSⅢ评分、H-Y分期显著高于轻度便秘亚组(P0.05~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病程、便秘病程、HAMD评分、UPDRSⅢ评分、H-Y分期、LED与便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237,1.564,1.055,1.071,1.776,1.002;P0.05~0.01)。HAMD评分是重度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6,95%CI:1.001~1.115,P0.05)。结论 PD患者运动症状重、服用抗PD药物剂量大是PD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是PD患者重度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帕金森病(PD)患者剂末现象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调查129例PD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在运动功能较好状态下用PD评分量表(UPDRS)评价运动功能;自主功能神经量表、PD睡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相应非运动症状; 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39(PDQ-39)量表评价近1个月健康生活质量。采用UPDRS-36项和剂末现象问卷(WOQ-9)判定剂末现象的发生及特点。结果①剂末现象发生率为51. 9%;②存在剂末现象患者中,非运动症状波动不单独出现;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WOQ-9得分(P=0. 010)、HAMA得分(P=0. 028)和MMSE得分(P=0. 016)是PDQ-39综合指数的影响因素(R~2=0. 55,F=15. 28)。结论 PD患者剂末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其临床特点呈多样化和规律性,剂末现象是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QoL)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2部分(UPDRS—Ⅱ)对97例P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进行评估,同时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PD统一评分量表第1及第3部分(UPDRS-Ⅰ,UPDRS-Ⅲ)、Hoehn—Yahr分级作为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抑郁状况、认知功能、运动障碍程度的主要指标。结合患者的年龄、起病年龄、性别、病程、左旋多巴累积用量、有无症状波动、有无精神症状等叮能影响QoL的因素评价上述指标对PD患者QoL影响的程度。结果逐步线性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对PD患者HRQoL(UPDRS—Ⅰ/分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运动症状(UPDRS-Ⅲ)、病程、抑郁程度(HAMD抑郁评分)及有无精神症状(UPDRS—Ⅰ)。上述4项因素相加对UPDRS-Ⅱ分数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占78.4%:结论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心理与躯体因素联合作用影响PD患者的QoL。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应联合治疗心理及躯体疾患,加强康复锻炼,完善生活辅助用具,以提高PD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伴慢性疼痛的发生与分布情况、与疾病发展的关系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13例原发性PD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疼痛量表(BPI)、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评估.将患者分为无疼痛组、PD相关慢性疼痛组及非PD相关慢性疼痛组,其中PD相关慢性疼痛组再分为直接相关组和间接相关组.对各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D相关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为42.5%(48/113).与无疼痛组相比,PD相关慢性疼痛组患者的起病早、病程长,且UPDRS Ⅲ评分、H-Y分期、HRSD、HAMA分值以及左旋多巴剂量均高于无疼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D相关慢性疼痛组患者与非PD相关慢性疼痛组相比,其起病年龄(57.4±9.6与65.9±8.7,t=-2.596,P=0.012)、HRSD(12.9±7.9与8.7±3.7,t=2.605,P=0.014)以及疼痛强度VAS(61.6±25.9与38.0±30.1,U=-2.290,P=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PD直接疼痛及间接疼痛相关组的BPI 7项指标进行比较,除行走与交流能力外,其余5项指标的分值在直接相关组更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在PD患者中很普遍,其中绝大多数为PD相关慢性疼痛,患者起病早且生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及与PD患者非运动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应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二部分评分(UPDRSII)、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疲劳量表-14(FS-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对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评估;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检测100例原发性PD患者血清中OPN的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比较OPN表达水平与PD患者病程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OPN诊断P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PD组患者血清中OPN水平[(21.5±6.18)u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80±6.18)μg/L](t=7.41,P<0.01);(2)PD患者血清OPN表达水平与MMSE、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呈负相关(r=-0.5658,-0.7111,P均<0.05),与UPDRSII、PDQ-39、ESS、NMSS、HAMD、PSQI、HAMA评分均呈正相关(r=0.394 7~0.709 4,P均<0.01),但OPN与PD患者的FS-14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603,P=0.1111)。此外,PD患者的血清OPN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0.59,P<0.01);(3)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75(95%CI:0.7106~0.8394),OPN诊断帕金森病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66%。结论 OPN可以作为诊断PD的参考指标,其水平与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对217例PD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评定,根据疾病特异性界定值将患者分为合并或无抑郁障碍两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PD评估量表 (UPDRS Ⅲ)、MMSE量表和39项PD问卷 (PDQ-39)评分.结果 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21.7% (47/217),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中接受抗抑郁治疗的比例为10.6% (5/47).Logistic回归结果示合并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Schwab-England分级和临床分型 (P均<0.01, OR分别为0.720和2.482).抑郁障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劣于对照组.结论 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并严重恶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应治疗并未得到医生的充分重视.严重残疾和强直-少动型明显增加PD合并抑郁障碍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并探讨其与PD、尤其与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67例PD组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34例正常对照组血清MCP-1、MIP-1α水平进行检测。采用UPDRSⅢ评分和Hoehn-Yahr分级对PD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将其分为早期、中晚期;用PD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NMSQuest)对NMS损害程度进行总体评估;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抑郁、焦虑、认知功能评估,并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检验MCP-1、MIP-1α浓度与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患者血清MCP-1、MIP-1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MCP-1、MIP-1α水平与抑郁、焦虑、认知功能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发现PD早期患者血清MCP-1、MIP-1α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D中晚期患者血清MCP-1、MIP-1α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中晚期PD患者血清MCP-1、MIP-1α水平显著高于PD早期,PD合并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MCP-1、MIP-1α水平显著高于PD未合并抑郁、认知功能正常组(P均0.01)。结论血清MCP-1、MIP-1α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在PD早期与抑郁显著正相关,在PD晚期与认知功能障碍显著正相关。PD患者血清MCP-1、MIP-1α水平随着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如抑郁、认知功能)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