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肺动脉高压是左心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而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又是肺动脉高压中最常见的类型~〔1〕。绝大多数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由左心收缩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碍和(或)左心瓣膜病所致。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其病死率是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2〕。本文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1原发病治疗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首要治疗应在给予肺动脉  相似文献   

2.
左心疾病是临床上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是这类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虽然近年来在左心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机制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尚无特异性治疗。现有临床试验提示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此类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可能有效,新近研究表明Rho激酶抑制剂可能为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本文就靶向药物在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左心疾病是临床上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成为这类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左心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后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但是目前对于这类肺动脉高压尚没有特异性治疗。下面就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临床上常见,左心射血分数保留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均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与其他类型肺动脉高压相比,其肺动脉楔压>15 mmHg,属于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合并左心疾病还是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主要治疗基础疾病,不推荐应用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状态,气流受逆不完全可逆,由于长期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最终导致肺血管重构为其病理特征的一种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右心衰竭过程机制明确,但导致左心衰竭临床观察少。本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相似文献   

6.
左心室功能不全所致肺动脉高压(LVD-PH)或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LHD-PH)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和(或)左心充盈受限所导致的肺静脉回流受阻、肺循环压力升高而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在2008年美国Dana Point肺循环高压临床诊断分类中,LHD-PH被归为第二大类[1-2]。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多种左心疾病可引起肺静脉高  相似文献   

7.
左心疾病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由其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于左室或左房充盈压增高所致,如发展至心力衰竭则预后较差,其病死率是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多。本文将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周虹 《心电学杂志》2014,(6):454-456
肺高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2008年在美国Dana Point举行的第四次世界肺高压会议将肺高压分为5类:(1)肺动脉高压;(2)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3)与呼吸系统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高压;(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5)原因不明或多种因素所致肺高压。在这5大类肺高压中,最常见的是第2类即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又分为收缩功能障碍(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舒张功能障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改变为左心房压力升高或合并肺小动脉病变,临床以不同程度的肺淤血和肺水肿为主要特点。左心疾病通过引起被动性的压力后向传导,导致左心房及肺动脉压力升高,随病情进展,出现进行性右心功能不全,这是预后差的标志。现在发现许多患者出现与预期的肺动脉压力不匹配的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是肺血管异常收缩和(或)血管重塑[1]。  相似文献   

9.
<正>右心疾病可以粗略分为单纯右心疾病;肺动脉高压伴有右心疾病或右心衰竭;全心疾病或全心衰竭。第一种例如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右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第二种有5大类肺动脉高压均可伴有右心衰,其中包括: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伴发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或低氧相关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其他混杂疾病伴随肺动脉高压。第三种如扩张性心肌病同时累及左右心脏、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同时左右心受累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和肽素、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06-2017-12患有左心衰竭患者162例,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将肺动脉收缩压50mmHg(1mmHg=0.133kPa)作为诊断肺动脉高压的依据,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51~79mmHg)、重度肺动脉高压组(≥80mmH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和肽素、NT-proBNP的水平;分析和肽素、NT-proBNP与肺动脉高压及其他指标的关系;二元次Logistics分析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判断和肽素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的和肽素、NT-pro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比较: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次Logistics分析结果:调整年龄、左房内径、NT-proBNP后,和肽素为左心衰竭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肽素预测左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73。结论:和肽素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能参与了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是左侧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与左室射血分数无关。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属于第二类肺动脉高压,是其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与其他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相比,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数据少得多;但近年来,人们对于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将国内外有关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了解国内外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情况,以及这些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多种左心疾病可引起肺静脉高压,从而继发肺动脉高压。相关的左心疾病主要为①心力衰竭(心衰),包括收缩和(或)舒张功能衰竭;②瓣膜病变,包括左房室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③三房心。肺静脉高压和肺动脉高压是这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3.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之一,也是肺动脉高压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预后差[1-2],以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作为诊断和评估预后和治疗这类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依据。这一领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肺动脉高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综述左心疾病、肺静脉闭塞性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梗塞、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等主要的几种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及其临床症状,并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及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病因,以改善PH的综合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就诊住院的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者,按病因分组进行统计,对不同疾病导致的经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速度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资料完整的60岁以上PH病例数共540例,男278例,女262例,平均年龄(74.2±8.4)岁,中位年龄70岁.其中无特发性PAH=PH,均为疾病相关性,其中心源性共287例(扩心病19例,肥厚性心肌病8例);先心病共27例.肺脏疾病相关性PAH为31例.瓣膜疾病相关性PAH、先心病相关性PAH及结缔组织相关性PAH=PH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心肌病及高血压引起的PAH=PH.按欧洲心脏协会2009年分类标准中属于第一组动脉型肺动脉高压为30例,占5%,左心疾病相关性PH为351例,占65%;第三组为肺疾病或/和缺氧相关性PH,为31例,占6%.其中第一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他组.按照肺动脉收缩压升高程度来分,主要为中度升高.结论老年人PAH=PH主要是疾病相关性,最主要导致PH的疾病是左心疾病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王单  陈玉成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3,(11):996-1000+1009
肺动脉高压是一大类进展性、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最为常见,其病情更重、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该类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数据不清楚、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病理生理机制不甚明确、分类方法存在争议、靶向药物治疗缺乏证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治疗十分有限。现概述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及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机制,并详细阐述其诊断及特异性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大类以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肺血管疾病。目前广泛采用的PAH血流动力学定义为: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或运动状态下〉30mmHg。而相应的肺毛细血管嵌压小于15mmHg。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也日趋深入。2003年威尼斯第三届世界PAH会议上,新指南将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性高压(PAH)、左心疾病伴发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8.
1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上基本排除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病、心脏瓣膜病、左心疾病所致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16~70(38.4±14.8)岁,为明确诊断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组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得以提升,但其并发症成为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肺动脉高压(PH)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是指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压力升高,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衰竭.2018年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将肺高血压分为五大类[1]:①动脉性肺动脉高压;②左心疾病所致肺...  相似文献   

20.
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很多:如二尖瓣狭窄或肺静脉闭塞使肺静脉回流受阻以致被动地形成肺动脉高压;当房间隔缺损;巨大肺动脉瘘以及其它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肺血流量增加,出现高动力状态的肺动脉高压;也可因肺动脉血栓形成、巨大肺动脉栓塞或广泛多发肺小动脉栓塞,或先天性肺动脉缺如以及肺动脉狭窄造成肺动脉侧的阻塞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肺血管本身的疾病如肺血管炎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由于较小的血管血流受阻引起肺动脉高压;慢性高原病或睡眠呼吸障碍等因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而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O),或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