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女性患者疗效、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行交叉分组,对96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研究组(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末疗效、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催乳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47例,实际完成30例,对照组49例,实际完成3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催乳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各周期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胆固醇、催乳素、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与奥氮平相当,治疗12周后对血糖、甘油三酯影响与奥氮平相近,对胆固醇、催乳素水平升高,体质量增加较奥氮平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分别单药治疗8周;治疗前后给予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给予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分别有48例及45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肝功能异常率帕利哌酮组(21.6%)与奥氮平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对肝功能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以奇偶数法分成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奥氮平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有效率65.8%,奥氮平组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效快,不良反应低于奥氮平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帕利哌酮组患者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开始6mg/d,2周后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6~9mg/d;奥氮平组患者服用奥氮平,开始剂量为5mg/d,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10~20mg/d,2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社会功能量表(SFR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量表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量表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奥氮平治疗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催乳素(PRL)及糖脂水平的变化。方法: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抽取空腹血测定PRL、胰岛素(INS)、血糖(FB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同时测量患者腹围及体质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和8周,男性患者PRL水平由治疗前(31.53±19.27)ng/ml分别升高至(42.24±18.45)ng/ml和(40.47±26.53)ng/ml(P〈0.01);女性患者PRL水平由(78.13±48.70)ng/ml分别升高至(138.38±58.92)ng/ml和(135.12±56.47)ng/ml(P〈0.01);以女性患者PRL水平较男性患者升高显著(P〈0.01)。PRL水平与帕利哌酮缓释片剂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FBS、INS、TG、TC、HDL、LDL、ApoA1、ApoB水平及患者腹围、体质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明显升高血清PRL水平,以女性患者升高显著,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对首发未用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体质量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女性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45例患者采用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氨磺必利组45例患者通过口服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体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韦氏成人量表(WMS-RS)评分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MCCB)评分。结果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治疗后各周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周体重较治疗前都有显著增加(P0.05),帕利哌酮组增加幅度低于氨磺必利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周PANSS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降低(P0.05),但帕利哌酮组治疗后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都能导致患者血清催乳素和体质量增加,但是氨磺必利体重增加的幅度更大。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但帕利哌酮的治疗效果优于氨磺必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奥氮平与帕利哌酮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对比,随后采用掷硬币法将观察组分为接受帕利哌酮治疗的帕利哌酮组及接受奥氮平治疗的奥氮平组两个亚组各50例,对两亚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叶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两亚组治疗前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治疗8周各指标数值相比较,奥氮平组血清叶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帕利哌酮组,而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帕利哌酮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奥氮平组略高于帕利哌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常规用药的帕利哌酮,奥氮平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略逊于后者但差异并不明显,在患者存在帕利哌酮用药禁忌时可选取奥氮平予以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就诊顺序交叉将9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奥氮平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4、8、12、24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同时检测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CG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或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奥氮平相当,短期应用对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低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交叉分为帕利哌酮组(48例)和氨磺必利组(50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末给予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检测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RL水平显著增高,氨磺必利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1);体质量明显增加(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氨磺必利对首次发病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相当,均可致血清PRL水平和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背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症状已广为报道,但很少有研究比较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血脂影响。方法:共1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奥氮平、喹硫平或阿立哌唑治疗8周。在基线和8周治疗结束时测定血糖和血脂(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但是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升高。基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经过8周治疗,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两组的三酰甘油的升高程度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程度均比阿立哌唑组明显。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使用药物治疗的前8周,奥氮平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大于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而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则是奥氮平和喹硫平大于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血脂、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各35例。分别使用帕利哌酮缓释剂和奥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2组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同时对比血脂、体质量的影响,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疗效均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剂组在导致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奥氮平组(P<0.05),在对血脂的影响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和维持治疗用药,疗效可靠,导致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少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或阿立哌唑替代治疗,观察血糖脂、脂联素、瘦素等指标变化。方法 98例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分别替换成帕利哌酮或阿立哌唑治疗,换药前、后第4、8、12周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检测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结果 (1)与换药前比较:两组TG、TC和BMI第8、12周下降(P<0.05),两组第4、8、12周脂联素持续升高(P<0.05)和瘦素、HOMA-IR下降(P<0.05);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和阿立哌唑组FBS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帕利哌酮组FBS第8、12周显著下降(P<0.05),而阿立哌唑组第4周PANSS显著升高(P<0.05)。(2)组间比较:两组第4、8、12周TG、TC、脂联素、瘦素、HOMA-IR和BMI无差异(P>0.05);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第4、8周和FBS在治疗后第8、12周均显著低于阿立哌唑组(P<0.05);(3)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率为14.2%,阿立哌唑为20.4%。结论奥氮平换药为帕利哌酮或阿立哌唑能改善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体重指数,对脂联素和瘦素的调节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但帕利哌酮比阿立哌唑能更好控制精神症状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剂组和利培酮组,各42例,分别使用帕利哌酮缓释剂和利培酮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8周末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PANSS评定: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两组在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定:两组药物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帕利哌酮缓释片优于利培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效。但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相对迅速,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社会功能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哌罗匹隆组.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前均停用抗精神病药至少2周.哌罗匹隆组患者给予盐酸哌罗匹隆片口服,初始剂量8毫克,2周后逐渐增加至12-48毫克;帕利哌酮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初始剂量3毫克,2周后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研究组口服三天帕利哌酮,无过敏即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首次150mg,间隔8天100mg,之后每月一次,剂量75~150mg;对照组口服奥氮平,剂量5mg~30mg,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8、12、1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自评问卷(Q-LES-Q)评定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副作用量表(TESS)、实验室、血生化、体质量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各时点PANSS、CGI、Q-LES-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PANSS、CGI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LES-Q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室、血生化无差异,体重、催乳素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副反应与奥氮平相当;对体重及催乳素影响较奥氮平轻,对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临床疗效,第8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对照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组治疗第2周末起,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PSP量表评定,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2组TESS量表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主要有泌乳素水平升高、心动过速、静坐不能、体质量增加、直立型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优于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社会功能效果要明显好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方法:107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54例和利培酮组53例,分别于基线及180 d时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从社会中有用的活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自我照料、干扰和攻击行为4个维度进行社会功能评估;随访结束时进行药物满意度问卷(MSQ量表)调查。结果:两组在治疗终点时PSP评分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1),帕利哌酮组比利培酮组社会功能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帕利哌酮组药物满意率为70.4%,明显高于利培酮组(39.6%)(χ~2=10.22,P=0.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物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 PRL)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1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帕利哌酮组66例(实际完成31例)和利培酮组64例(实际完成42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同时检测血清PRL及体质量,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PANSS总分治疗后各周期均显著下降(P均<0.01),而血清PRL和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相当,但两药均可致血清PRL及体质量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社会功能恢复,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和阳性症状分、PSP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周和第4周末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PS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终点,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帕利哌酮缓释片都是安全有效、可以耐受的。结论与单一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改善阴性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同时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缓释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利哌酮缓释片患者68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根据PANSS减分率(≥50%为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C3435T位点的基因型。将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基因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前后PANSS及PSP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效组与无效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未发现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