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首都乡村全面振兴,近日,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等联合印发《强化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北京乡村振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方案》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实施科技支撑行动、落实科技精准帮扶四个方面为重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2.
潘丽华 《种子世界》2021,(11):0168-0170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所符合,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类型,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武鸣区双桥镇依据党中央的政策要求,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面对这种情况,要从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着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合涛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0):158-164
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科技创新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产业振兴的作用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实证,深入分析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微观视角和实证层面研究产业振兴对科技的实际需求,探索提升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创新能力、新兴工业创新水平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并从主导产业重大创新、创新平台升级发展、科技资源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提出赋能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为同类地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振兴提供案例研究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本文阐述种业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种业引领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瓶颈和制约因素,并提出通过融合发展、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深挖特色、精准施策等措施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5.
崔志伟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60-164
截至2020年底,全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当前乡村经济,尤其是山区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农民发展观念落后、生产方式单一、缺乏发展思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山区乡村经济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和社会聚焦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共同携手建设和发展好乡村经济。本研究以河北省F县为例,结合河北其他脱贫山区的农村情况,分析现阶段乡村经济,尤其是山区的乡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李平 《种子科技》2023,(11):122-124
文章分析了现代化农业技术,论述了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要点,明确了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积极探索发挥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主体作用的有效形式和保障机制,对推进以乡村振兴技术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提出了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这在资源依托型特色村表现更为突出。以祁杨村为例,在乡村产业振兴视角下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基于该村的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深入发掘该村乡村旅游资源、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祁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可通过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在深入分析乡村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定位,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论文选题等途径提高学生在服务乡村发展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王斐 《中国种业》2018,(3):40-41
十九大以来,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各地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冀北承德作为北部欠发达地区,亟需通过乡村振兴和特色农业发展解决以农民增收为主要核心的"三农问题"。立足近些年承德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得出承德特色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名优绿茶的最佳适宜产区。近年来,乐山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依托天然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了一批优良茶树品种。通过对乐山选育的10个茶树品种基本情况、主要性状、优势特点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品种合理布局、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市以大兴茶业立稳乡村振兴产业支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宁  瞿阳  冯献  李瑾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6):159-164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利用文献演绎法和归纳综述法,研究了当前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发现中国乡村文化服务仍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源供给形式单一、治理机制尚未完善、数字型人才紧缺等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但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缩小城乡文化鸿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全新机遇。应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加速乡村文化振兴,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财政支持,完善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和治理机制等实现乡村文化跨越式发展,并通过鼓励数字消费和培养数字型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加速乡村文化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农业银行出台了《关于2021年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快"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的意见》,对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农业银行要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部署安排,乘势而上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以打造县域领军银行和县域群众首选银行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开始作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我国农民合作社迎来了新转折,得到快速发展,实践作用及价值不断显现。在 8 年脱贫攻坚战中,贵州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发展上战果丰硕。在此间,贵州农民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社合一”合作社三种模式组建和运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为贵州农业经济注入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笔者结合近三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实践,总结当前贵州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 4 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提升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突出合作社功能定位;2.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发展软环境;3.完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4.挖掘服务项目,激活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种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繁荣的根本。种业作为酒泉特色支柱产业,对酒泉发展现代农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当前酒泉现代种业的发展现状和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酒泉现代种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贵州作为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大省,其协同发展存在着发展乏力,缺乏统一规划及缺乏人力支撑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优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简称《规划》),提出要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规划》对农药、化肥等涉农化工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关企业要科学合理管理好农药、化肥的生产销售,加强服务,为乡村振兴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种子科技》2020,(4):7-8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乡村产业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服务城乡、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产业,具有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健全、农业功能充分发掘、乡村价值深度开发,带动乡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等特征。发展乡村产业,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垦科技》2022,(1):73-7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  相似文献   

19.
张利荣 《种子世界》2022,(5):0093-0095
近些年以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关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其中,在山西省临县城庄镇地区,香菇种植产业一直属于当地产业振兴中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为此,本文结合临县城庄镇的实际情况,从香菇种植产业的效益及其市场发展预测着手,着重分析发展香菇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包括深挖特色资源,打造专属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现代化,加强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产业基地,希望能够借此推动当地香菇种植产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乡村产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分析,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的6大原则和10项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