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病倒资料患者男性,76岁,退休工人,主因"咳嗽、气短3月,胸痛2月,加重伴发热1天"于2016年6月8日入院。入院前3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伴有气短,安静状态下即可出现,活动后显著。当时无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未行特殊诊治。入院前2月患者开始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钝痛,于咳嗽、深呼吸时加重,不向其他部位放射,在家口服"阿莫西林"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1周,症状无缓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1岁,因"发热、右侧胸痛20 d"于2005年6月21日入院.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右侧胸痛,体温波动在38.3~39.5℃,发热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正>女,51岁。右侧胸痛3月余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为持续性胀痛不适,伴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余无阳性症状。我院门诊胸部CT平扫示右肺容积明显缩小,纵隔左移,右侧胸腔内可见大量液性密度影,边缘可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前胸壁可见包裹形成,CT诊断: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并包裹形成及右肺膨胀不全(图1A-1B)。门诊以"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收入院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0岁,因"乏力、反复晕厥1个月伴气急及右侧胸痛1周"于2007年6月18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感乏力,行走时突然晕厥并出现尿失禁,至社区医院行心电图、头颅CT检查均正常,此后又有数次发作.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66岁。因"间断胸闷2年,加重伴头晕2个月"于2013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2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闷,无胸痛、气短,无肩背部不适,经休息后可好转,曾就诊当地医院考虑为"冠心病",给予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未正规诊治。2个月前患者出现活动时胸闷,伴头晕、四肢无力,无明显胸痛,曾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患者,男性,61岁,2015年2月11日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障碍2月"收入院治疗。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障碍,时有烦躁不安,2014年11月17日在本院查头颅CT:左侧岛叶、颞叶及颞枕颞额交界区大面积脑梗塞,两侧外囊,基底节及放射冠区多发梗塞灶。经治疗,仍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言语不能,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  相似文献   

7.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农民,因"发热、胸痛10 d"于2019年3月22日入院。患者10 d前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自服退热药可暂退,但发热反复,无寒战,伴有右侧胸痛,无明显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咯血等。患者4月前确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口服环孢素、达那唑、泼尼松治疗;2月前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败血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先后予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月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一、患者,男性,60岁,主因"间断发热伴胸痛2月余"于2011年12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间断性,波动于38.5℃左右,最高达39.3℃,夜间明显,伴虚汗、乏力,阵发刺激性咳嗽,痰少粘稠,无咯血,无痰中带血丝,无脓臭痰,伴胸憋,夜间及活动后为著,阵发胸痛,右侧明显,与呼吸及咳嗽有关。近期体重减轻约十斤。既往:诊断I期煤工尘肺约1年,时常咳嗽、喘息。查体:T:36.9℃,H: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性,44岁,因"间断胸闷、胸痛2月余"于2016年12月26日入院。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样,每次持续3~5min后可自行缓解,2016年11月29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示:右优势型,左主干:无狭窄;前降支:近段70%狭窄,血流TIMI3级;回旋支:近中段90%左右狭窄,血流TIMI3级;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血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1岁,教师。"右侧胸痛伴痰中带血4天"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血痰,量不多,无发热,无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外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下叶基底段少许陈旧性血迹,未见支气管新生物,左侧支气管行刷片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未找到抗酸杆菌。病后次日在外院行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差(具体用药不详)。我院门诊胸部CT增强检查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76岁,因出现右胸痛伴气短、乏力、盗汗、活动量下降2周,经胸部B超检查发现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以"胸腔积液原因待查"于2007年3月12日入院.既往有两肺陈旧性结核、轻度间质纤维化(图1)、2型糖尿病及过敏体质等.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性,57岁,因"间断胸闷、胸痛9年,间断喘憋2个月,症状加重3d"于2014年7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9年开始无诱因间断发作短暂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间断出现憋喘、夜间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水肿,外院X线胸片检查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行穿刺引流,引流液为"漏出液",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于入院前3 d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以"间断性干咳4月余,胸痛7天"为主诉入院。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干咳,无咳痰、胸闷、心悸、发热、盗汗,未进行诊治。7天前出现胸痛,于当地人民医院查胸部CT示:右侧前纵隔内可见一大小约60×80 mm肿块,包绕上腔静脉。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增强CT示:右上纵隔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50mm×66mm,密度不均,增强后无强化,包绕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扩张(图1),余未见明显异常。PET-C  相似文献   

14.
<正>病例资料患者温XX,男,58岁,已婚,居民,因"畏寒发热伴右侧腰痛半天"于2016年05月31日20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半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及寒战,后出现发热,体温未监测,伴头晕、流涕、咽痛,轻度干咳,右侧腰部间歇性胀痛及双膝关节酸软、隐痛,无放射痛及牵扯痛,无明显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性,67岁,入院前2个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为持续性钝痛,多于深呼吸、咳嗽时加重,口服止疼药可缓解。1个月前因"受凉"后胸痛症状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痰为白色粘痰,量少,不易咳出,就诊于当地医院,胸腔积液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胸腔深度约2.9 cm的液性暗区,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先后给予青霉素类、头孢类、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25岁,因右下肢肿胀10 d,右侧胸痛2 d于2006年7月3日以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出现右下肢红肿、疼痛,当地医院曾以"静脉炎"给予青霉素等治疗,但右下肢肿胀无好转.2 d前患者突发右侧胸痛(以深呼吸时明显并稍有气促),伴咳嗽(偶有血丝痰),右下肢肿胀明显而来我院门诊.2006年7月3日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右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和腘静脉血栓形成(闭塞管腔),右侧髂外静脉远端附壁血栓形成(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6岁,因不规则低热,全身乏困2月入院。患者于2011年3月出现不规则低热,乏力,偶咳嗽,胸闷、气短,左侧胸痛,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右肺上继发性结核及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并给予抗结核治疗(具体用药不详),1月后复查,效果不明显。于2011年5月7日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2岁,教师.因"左侧胸痛2个月,胸闷1个月"于2008年7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继之胸闷,x线胸片显示右侧第6后肋变细,左侧肋膈角钝,行3次胸腔穿刺均抽出淡红色稍混浊液体,乳糜试验阳性2次、阴性1次,PPD试验阳性,于2008年6月15日加用"异烟肼、利福平、丁胺卡那和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剂量不详),无明显疗效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以反复头晕1年、发作性胸痛两天于1991年2月27日入院。患者1年来血压波动于18.7~20/12~13.3 kPa(140~150/90~99 mmHg)。入院前两天,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痛,多发于夜间及凌晨,每次持续20~60分钟,服“益心丸”可缓解。入院时体检:血压19/12 kPa(142/90 mmHg),心率80次/分,律齐,余未见明显病理体征。入院后出现3次非胸痛时,心电图检查均大致正常;Ⅹ线胸片示心肺未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性,18岁,因"发热1月、胸痛2周伴大量心包积液"于2017年3月26日来院诊治。2017年2月底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伴畏寒寒战,轻微咳嗽,痰不多。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当地医院给予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无好转,3月18日肺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骨后疼痛,多于深吸气和活动时出现,转诊于北京某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