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姜莎莎 《全科护理》2021,19(14):1971-1974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阶段性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NICU早产儿100例及其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父母需求量表(NICU-FNI)在早产儿入院时、出院前1~2 d内以及出院1周后到医院复诊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评估NICU早产儿父母不同阶段心理需求,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早产儿父母在出院时、出院后1周NICU-FNI量表各维度的需求评分降低、满足程度提高(P<0.05);与出院时比较,早产儿父母在出院后1周NICU-FNI量表各维度的需求评分降低、满足程度有所提高(P<0.05);早产儿入院时影响患儿父母NICU-FNI评分的因素有早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父母性别、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在早产儿出院时影响患儿父母NICU-FNI评分的因素有早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并发症、住院时间、父母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在早产儿出院后1周影响患儿父母NICU-FNI评分的因素有早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父母性别、文化程度.结论:NICU早产儿父母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阶段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制定对策、优化早产儿的护理,以改善患儿预后及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早产儿的家庭功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至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以及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对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NICU199例早产儿父母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NICU早产儿家庭功能的因素。结果NICU早产儿家庭功能总分为145.00 (131.00,161.00)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4.00(21.00,29.00)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00 (5.00,12.00)分,社会支持得分43.00 (38.00,48.00)分。早产儿家庭功能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9、-0.432,均P0.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276, P0.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家庭结构和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早产儿胎龄、入住NICU时间是影响NICU早产儿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P0.05),其可共同解释早产儿家庭功能总变异的41.30%。结论 NICU早产儿家庭功能水平一般。应积极评估NICU早产儿的家庭功能状况,并根据早产儿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和家庭结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和帮助早产儿父母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和寻找社会支持,以提高早产儿家庭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128例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信息支持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NICU住院早产儿CD-RISC评分为(57.10±4.56)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25.36±3.45)分,社会支持评分为(58.36±4.2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患儿家庭收入、出生时周龄、患儿合并症、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是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给予早产儿家属足够的社会支持,鼓励患儿家属积极面对疾病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心理弹性、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赖玉婷 《全科护理》2023,(8):1122-112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NICU收治的124名早产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问卷、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量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量表(PNPPS)实施问卷调查,分析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总分为(222.30±26.4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父母与患儿关系、家庭年收入、胎次、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与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出生胎龄低、患儿父亲、家庭年收入低、第1胎、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差是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有待提高,其受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父母与患儿关系、家庭年收入、胎次、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早产儿家庭准备度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早产儿 100 例为研究对 象。通过 APGAR 家庭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准备度,记录早产儿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以及家属性别、文化程度、 年龄、年收入、育儿经验,评估疾病不确定感。对早产儿家庭准备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00 例早产儿 家庭准备度 APGAR 评分平均(6.46±1.03)分。APGAR 评分在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家庭年收入、育儿经验、家属性 别、疾病不确定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家属性别、 年收入、育儿经验及疾病不确定感是早产儿家庭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家庭准备度水平整体较低,与 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家属性别、育儿经验、疾病不确定感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谭巧珍  严素芬 《全科护理》2020,18(26):3538-3540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家长陪护及探视的心理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参考危重病人家属需求量表(CCFNI)中文修订版制定问卷,对2017年6月—2018年9月400名NICU就诊患儿家长进行心理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获得病情保证的需求维度得分最高,为(4.0±0.5)分。接近病人的需求得分为(3.8±0.8)分,获取信息的需求得分为(3.6±0.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儿家长心理需求的因素包括患儿家长性别、与患儿关系、文化程度,患儿胎龄、出生体重(P均0.05)。[结论]NICU应加强人文关怀,完善对患儿家属的探视宣传与教育,减轻患儿父母压力,增强治疗信心,重视与患儿父母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不同阶段的需求情况,为制定早产儿家庭个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NICU早产儿父母110名,在早产儿住院24 h内和72 h后,采用中文版NICU患儿家长需求量表,调查早产儿父母不同阶段的需求情况。结果:住院24 h内,早产儿父母在保证早产儿安全、获取信息、获得支持及自身舒适方面的需求评分均高于住院72 h后的评分(P0.05,P0.01),但是接近早产儿的需求评分低于住院72 h后的评分(P0.01)。结论:住院24 h内,早产儿父母处于应激状态,对保证早产儿安全、获取信息、获得支持及自身舒适方面的需求均较高;住院72 h后,接近早产儿的需求更加强烈。提示早产儿住院早期是护理干预关键期,医护人员要为早产儿父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满足父母的各项需求,协助早产儿家庭成功渡过急性应激期。待早产儿病情稳定后,适当增加探视机会,拉近亲子距离。同时,医护人员需始终重视满足早产儿父母关于早产儿病情有关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殷静  金菊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81-3884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的参考及支持.方法对100例NICU早产儿母亲展开问卷调查,选择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等.结果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分别为(82.84±29.12)分、(43.36±13.02)分、(60.74±16.84)分.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知,接受信息支持、文化程度、分离时间、抑郁评分及现居住地均纳入了疾病不确定感回归方程,一起为疾病不确定感总变异的31.4%进行阐释.结论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分离时间、接受信息支持、抑郁评分、文化程度及当前居住地.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多关注其母亲,注重其心理需求,给予她们相应的帮助,以使疾病不确定感有所减弱,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王曦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6):2550-2553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儿住院期间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42例)和非母乳喂养组(47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及产妇的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评分等。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因素。结果母乳喂养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显著低于非母乳喂养组,母乳喂养组有母乳喂养计划、家属支持母乳喂养、了解早产儿母乳喂养意义、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产后30 min内开奶、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比例以及24 h挤奶次数显著高于非母乳喂养组,母乳喂养组PPU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非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US评分、SDS评分、家属支持母乳喂养、产后30 min内开奶以及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为影响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受PPUS评分、SDS评分、家属支持母乳喂养、产后30 min内开奶以及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的影响,应及时进行评估及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患儿父母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重症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调查NICU住院患儿父母的需求情况。结果患儿父母在病情保证因子方面需求最高,其次是亲近患儿的需求因子和获取信息因子,患儿父母自身的舒适因子往往被忽略。不同文化程度对病情保证因子需求不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ICU医护人员在抢救患儿同时应关注患儿父母的需求,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者,减轻患儿父母压力,增强治疗信心,重视与患儿父母的信息交流,同时应多提供母婴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NICU患儿家长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兰  郭宏卿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27-128,F0003
目的:调查NICU患儿家长的需求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重危患者家属需要量表中文版对92例NICU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NICU家长认为最重要的需求是获得保证的需求,其次是获取信息、与患儿亲近、支持、自身舒适的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有无意外流产经历、娩出方式、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结论:应根据NICU家长的不同特征,科学的对待和尽可能满足患儿家长的需求,体现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士对早产儿家庭健康教育需求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数据。方法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广州和深圳两家三级甲等医院NICU工作的59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教育需求问卷和相关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9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为94.92%。护士认知中早产儿家庭整体教育需求总体得分为(3.20±0.48)分;疾病进展及相关诊疗护理知识维度的需求度最高,为(3.33±0.47)分;母乳喂养指导是得分最高的单项,为(3.53±0.69)分。护士的学历、职称、职务对早产儿家庭健康需求总体及各维度的认知并无影响,但专业工作年限与总体需求、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两个维度的认知程度成负相关,护龄和护士年龄与社会支持的认知程度成负相关。结论NICU护士对早产儿家庭健康教育比较重视,护理管理者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NICU护士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家属的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入住我院NICU危重患儿的家属214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向其发放中文版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需求进行调查,对影响患儿家属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总体需求得分为(138.12±14.31)分,条目均分为(3.07±0.31)分。其中病情保证需求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最重要的需求,其他需求依次为获取患儿相关信息需求、亲近患儿需求、获得医护人员支持需求及自身舒适需求。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需求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入住NICU时间、患儿是否早产、患儿性别和医疗保险类型家属需求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水平、家属文化程度、住院时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的需求总体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结合不同影响因素,对患儿家属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及帮助,尽可能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以取得其理解与支持,便于护理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患儿父母护理服务感知的现状,分析护理服务感知对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0—12月河南省3所三级综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父母50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服务Servqual测评量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CHIP)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患儿父母护理服务感知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有效回收率为95.2%。结果476名围手术期患儿父母护理服务感知均分为(3.99±0.56)分,应对方式总分为(92.25±9.38)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患儿父母护理服务感知总分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r=0.27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患儿父母应对方式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护理服务感知量表中保证性和移情性是围手术期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儿父母护理服务感知影响其应对方式,临床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父母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感知度,从而帮助患儿父母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15.
住院早产儿父母的心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描述早产儿父母的需求状况和最为重要的需求内容;比较早产儿父亲和母亲需求情况的异同;探讨早产儿父母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应用CCFNI需求量表调查早产儿父母的需求状况.结果早产儿父母总的需求程度较高;早产儿母亲的需求程度高于父亲,母亲更需要获得支持和可信赖的信息,更希望接近子女;早产儿父母的需求与父母的性别、母亲的分娩次数和早产儿入院体重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工作者应以家庭为单位对早产儿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分值,分析其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对145例NICU住院早产儿进行疼痛分值跟踪测定,并应用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相关因素综合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5例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为100%,静脉穿刺疼痛分值为(6.00±2.24)分,49.7%的早产儿疼痛分值≥6分;经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1 min Apgar评分、既往穿刺次数、体位干预、非营养性吸吮是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经历静脉穿刺时疼痛发生率高、疼痛程度严重,医护人员应针对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轻穿刺疼痛给早产儿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肺癌家属的焦虑程度及其相关因素,为改进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对武汉市部分三甲医院80名住院肺癌患者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制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结果 肺癌患者家属SAS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我国常模;肺癌患者女性家属焦虑标准分值均高于男性家属;患者兄弟姐妹焦虑标准分值最高,其次为父母组和配偶组,子女组最低;患者家属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压力越小;自费及部分自费肺癌患者家属焦虑标准分值均高于公费或医保患者家属;中、晚期肺癌患者家属焦虑标准分值均高于早期患者家属;不同的疾病确诊时间的患者家属的标准分值差异不大。肺癌患者家属的焦虑与其社会支持系统相关。 结论 武汉市住院肺癌患者家属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人群常模;武汉市住院肺癌患者家属焦虑水平与家属性别、与患者关系、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患者病情有关及社会支持系统相关。  相似文献   

18.
NICU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80名入住NICU患儿的母亲为观察组,54名分娩正常新生儿的母亲作为对照组,在产后的24h至1周内,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问卷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常模(P〈0.01或0.05),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主观支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的产妇焦虑程度不同。结论入住NICU患儿母亲的不良情绪中以焦虑较为突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对其焦虑程度有重要影响,患儿母亲获得的主观支持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万学英  徐迎春  柏萍 《现代护理》2007,13(5):1262-1263
Miles认为护理支持的质量影响着父母在患儿病情出现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影响着父母角色发展和孩子出院后提供主要护理的能力。感知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实际护理服务中经历的主观评价。护理支持的程度是靠患者和家属的感知体验而受到评价的。因为儿科住院患儿年龄大多为13岁以下儿童,表达能力较差,故对护理支持程度的感知主要为患儿家长的感受。目前有报道指出,患儿家属感知护理支持的程度低,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有许多,现将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与人口学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万学荣  万学英  徐迎春  万婷婷 《护理研究》2006,20(14):1238-1240
[目的]了解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护士对患儿父母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家长满意度高于男性;不同职业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儿家长提供其所需要的支持,以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