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与普通油菜中油821的生物学特性,籽粒成熟期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油菜秦油2号具有明显的营养生长和产量优势,与ck相比增产18.35%。但芥酸与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比ck高,必需脂肪酸及含油量比ck低,其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花生品种汕油27的育成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油27是以粤选58为母本、粤油320-1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而选育成的抗锈、高产花生新品种。访历经各级区试均表现高产增产,在省区试中平均667m^2产量235.48公斤,比对照种增产12.31%,增产达显著标点,产量居首位;抗锈性较突出,为锈病2.0级,比对照提高1.5个抗级;出仁率高达72.4%,含油率51.6%;适应性较广,适宜于我国南方具有中等肥力以上的粘壤土或沙壤土推广种。栽培上宜采以选  相似文献   

3.
花940小麦用花药培养而成,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6年试验中,连续5年平均产量排第一位,1年排第二位,历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2.1%。花940小麦苗期次生根比对照多35.0%,灌浆期次生根比对照多20.5%,最高蘖比对照提高15.2%,每穗粒数比对照多3,4个且叶层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06,(11):58-58
用一种聚合育种、诱变技术和小孢子培养相结合的新方法,我国科技人员在世界上首次选育出一种“特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检测显示,其种子含油量高达54.72%,比国际上报道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最高记录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此外,这种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比目前长江中游大面积推广的普通油菜品种高出25%以上。  相似文献   

5.
秦优11号是甘蓝型半冬性中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植株紧凑、分枝多,单株角果数441个,角粒数22.5粒、千粒重3.92克,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品质鉴定为无芥酸,低硫苷,含油量44.57%。平均单产204.13kg,比对照品种秦油7号增产15.28%。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茁、精耕细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加强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6.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而夏玉米和夏谷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4m处,减产面积超过了增产面积,较对照减产4.8%~5.2%。但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综合效益明显,较对照每公顷增加效益19861.6~20501.2元。  相似文献   

7.
45%整枝灵水剂由新疆农科院研制生产,新疆农科院情报所提供。我们在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次数进行试验。经调查结果分析,该产品能控制棉花生长,促使株型紧凑,较对照提早吐絮8天,霜前花增加15.6%,第三和第六果枝长度分别较对照短1.2厘米和1. 3厘米。亩增产17. 4 公斤。增产15.9%,亩增效益 247.4元。  相似文献   

8.
2002~2003年进行了小麦新品种宝麦3号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质鉴定及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宝麦3号小麦2002年度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2.21%,差异不显著;2003年度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5.76%,差异达极显著;2003年度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29%。宝麦3号适应性广泛,具有抗寒、抗旱、耐病等多种抗性,可作为冀中北地区良好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9.
马协118-2经2年省 区试的结果表明,比对照组合汕优7023(CK1)全生育期早2.4d比鄂早6号(CK2)迟1.7d,产量比CK1与CK2分别增产8.6%和7.4%,呈极显著水平;多点试种比鄂早6号增产10.0%以上,稻米品质为二级食用优质籼米。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的抗性以及对纹枯病的耐性明显地优于对照。该组合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早稻组合,可在我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迟熟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天然割草地补充施用亏损营养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割草地补充施用亏损营养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补充施用制取部分的各种营养元素量时,不但可以与对照群落生物量持平,而且还增加了2.57%.当补充施用割取部分加留茬部分各种营养元素量时,较对照增产4.36%.在割取部分加留茬部分的基础上,增加10%的补充施用量时,较对照增产19.33%.在割取部分的基础上,减少10%的补充施用量时,养分达不到平衡,较对照减产4.37%.另外,禾草生物量得到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1.
导入高梁DNA选育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系及其在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小麦,结果在其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变异,并从中选育出高产,抗逆,耐盐碱小麦新品系89122,在省级区试中,连续两年表现优良,比统一对照高原602增产24.08%,比原受体陇春13号增产21.06%,在盐碱地,比当地主栽品种V28增产10.5%,比原受体增产22.5%,光合效率明显降低,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表明该小麦新  相似文献   

12.
苏芝仙 《遵义科技》2003,31(1):40-42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抛秧亩产529.5kg,比旱育秧宽窄行(对照)增产9.O%,差异显著,且旱育抛秧比宽窄缩短8d成熟,旱育抛秧增产早熟的主要原因:根系发达,分蘖早而多,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菜蛾对转基因油菜的部分植株进行了抗虫试验。实验结果是芥菜型油菜的最高虫试死亡率是77.7%,其次从高到低依次是55.5%,55.5%,44.4%,44.4%,33.3%,11.1%等。饲喂十天后各处理组活虫体重与对照比,经秩和检验,5个无性系有显著的差异。表明芥菜型转基因油菜有显著的杀虫、抑虫作用。甘兰型油菜的最高虫试死亡率是70%,其次是40%,40%,20%,20%,另有4个无性系均是10%。有9个无性系饲喂十天后活虫体重与对照比有显著的差异。表明甘兰型转化油菜同样也有显著的杀虫、抑虫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高油玉米做为玉米家庭的一名新成员,因其含油量高达7%~10%,比普通玉米要高1~2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等多元化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而被人们誉为“珍珠米”的美称。 一、高油玉米富含多种化合物。高油玉米都有一个大的胚面,玉米的油有85%左右集中在种胚  相似文献   

15.
试验探讨了海拔1200米左右的干堰村引进脱毒马铃薯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产量以宣薯3号最高,平均亩产达1916.7kg,比对照增产941.5kg,增产96.54%;大西洋产量次之,平均产量1380.7kg,比对照增产405.5kg,增产41.58%;中薯3号居三位,平均产量达1195.6kg,比对照增产220.5kg,增产22.61%;紫色马铃薯洋人洋产量最低,平均产量只有805.3kg,比对照减产169.9kg,减产17.42%。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对蕨麻生长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麻为研究对象,观测了不同有机肥水平对其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对蕨麻基株的复叶数、复叶长度,匍匐茎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匍匐茎的长度、粗度和分株数.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蕨麻块根的产量,其中c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55.61%;B、D、E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4.09%、21.56%和27.10%.  相似文献   

17.
红富糯系我所用丽襦作母奉与成糯24作父本杂交、于1990年育成的超高产,优质粳型白糯新品种。93年推荐参加省区试,其代号为9-4,平均亩产378.0公斤,比对照类幅糯增产30.8%,名列第一。在八个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增产的有7个点,均太于8%以上,其中六个点达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994年平均亩产397.0公斤,比对照增产21.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葛林美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对辣椒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林美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和尿素处理,比常规对照增产54.9%,比尿素处理增产43.4%,葛肥处理硒含量比常规对照增加1318.6%.  相似文献   

19.
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与普通油菜中油821的生物学特性、籽粒成熟期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油菜秦油2号具有明显的营养生长和产量优势,与ck相比增产18.35% 。但芥酸与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比ck高,必需脂肪酸及含油量比ck低,其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大乌江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一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二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公斤,比对照增产255公斤,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