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治疗具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在我所生殖助孕科就诊的具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6例,口服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24例,单用达因-35治疗。两组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用药前后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体质指数(BM I),测定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INS)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H、LH/FSH、T及BM I、INS明显降低(P<0.05),FSH、FBG无显著改变(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H、LH/FSH、T明显降低(P<0.05),FSH、BM I、FBG、IN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达因-35。  相似文献   

2.
罗婷  韩阳  刘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775-177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内分泌、代谢及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40例于自然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服用二甲双胍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胰岛素水平、血糖、血脂水平及排卵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各时相胰岛素(INS)水平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LH/FSH)、睾酮(T)和雄烯二酮(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克罗米芬促排卵成功率为70%,明显高于治疗前25%(P〈0.01)。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使PCOS患者异常的血激素相、血脂相及排卵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11-36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疗效比较。方法:PCO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单用二甲双胍,第二组单用达英-35,第三组联用达英-35和二甲双胍。3个月后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FSH、LH、TI、NS、BMI及WHR变化。结果:第一组患者血清中T、INS明显下降(P〈0.01);第二组T明显下降(P〈0.05);第三组T、LH、INS,BMI、WHR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PCOS比单一用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胰岛素抵抗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102例PCOS伴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B组52例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3个周期后2组均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促排卵和妊娠结果。结果2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素及睾酮较治疗前降低(P〈0.05);B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P〈0.05),B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PCOS伴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其内分泌,纠正糖代谢紊乱,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并评估二甲双胍在PCOS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PCOS患者36例,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治疗前为A组,治疗后为B组),同期选择月经周期规律的正常妇女26例为对照组(C组),测定各组体重指数(BMI)、性激素、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①与C组相比,A组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升高(P<0.05);ISI降低(P<0.01);②与A组相比,B组BMI、TG、LDL-C、FINS、LH、LH/FSH、T降低(P<0.05);ISI升高(P<0.01).结论 二甲双胍能纠正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是治疗PCO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二甲双胍对痰湿阻滞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痰湿阻滞型青春期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腹针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每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G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IR)、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组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H、LH/FSH、T、FINS、FGP、HOM-IR、BMI、WHR水平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PCOS患者的LH,LH/FSH水平、降低T、降低BMI及WHR水平、降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达英-35、二甲双胍2者联用与达英-35单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非胰岛素抵抗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PCOS非胰岛素抵抗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分别应用达英-35及达英-35、二甲双胍联用治疗,观察2组治疗3个疗程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及睾酮(T)的改善情况。结果单用达英-35组治疗后BMI、FINS、LH、FSH水平均稍有降低,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治疗后BMI、FINS、LH、FSH及T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结论达英-35、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非胰岛素抵抗型PCOS体重指数及雄激素水平,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PCOS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45例、联合组32例、对照组38例.二甲双胍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指标及稳态评估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二甲双胍组的月经异常、多毛及单相基础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联合组的性激素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及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睾酮(T)及HOMA-IR改善程度最优(P<0.05或P<0.01),联合组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及游离睾酮指数(FAI)改善程度最优(P<0.05或P<0.01).结论 二甲双胍单用或与避孕药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PCO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达英-35),每组各40例,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性激素、空腹胰岛素及卵巢大小等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恢复,血LH、T卵巢大小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下降(P〈0.01),而单用达英-35组体重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单用达英-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adropin、内脂素(visfatin)、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水平变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21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胰岛素抵抗情况分为观察A组(胰岛素抵抗,61例)与观察B组(非胰岛素抵抗,60例),另选取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均测定血清adropin、visfatin、Haptoglobin水平,探讨各血清水平与PCOS患者HOMA-IR的关联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以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adropin、Visfatin、Haptoglobi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患者BMI、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以及血清LH、T、FSH、TG、LDL、visfatin、Haptoglobin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观察A组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显著低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BMI,以及血清adropin、visfatin、adropin、LDL、TG、FSH、T、LH均为诱发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PCOS患者HOMA-IR与血清visfatin、Haptoglobin水平呈正相关(r=0.588、0.530,P=0.000),与血清adropin水平呈负相关(r=-0.341,P=0.010)。结论 PCOS患者HOMA-IR与血清adropin、visfatin、Haptoglobin水平密切相关,其中与血清adropin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visfatin、Haptoglobin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体质指数(BMI)、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IN)、排卵率、月经恢复率、妊娠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BMI、LH、FSH、T、E2以及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了FSH外,其余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月经恢复率(97.14%)、排卵率(87.14%)、妊娠率(3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月经恢复率(67.64%)、排卵率(61.76%)、妊娠率(19.12%),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2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疗效显著,并发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雅琪 《华西医学》2009,(5):1244-124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合并克罗米芬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80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合并克罗米芬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分泌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与单一给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比较排卵、妊娠情况。结果:用药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明显下降,P〈0.05;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改变不明显,联合用药后排卵、妊娠率明显高于单一克罗米芬治疗,P〈0.05。结论:二甲双胍合并克罗米芬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排卵、妊娠率,降低LH/FSH比值、LH、T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4例PCOS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腰/臀比值(WHR)、体重指数(BMI)以及她们的排卵、月经情况,然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腰/臀比值、体重指数、T及LH/FSH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达因-35与二甲双胍联合运用能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排卵及月经周期,降低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王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650-1652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其对内分泌与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PCOS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多毛评分、痤疮评分、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雌二醇(E2)、总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上升(P〈0.05);LDL、TC、HDL各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在PCOS的治疗上有显著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功能,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螺内酯治疗的疗效,包括患者体内代谢、内分泌相关指标改变。方法6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口服二甲双胍1 000 mg/d,B组口服二甲双胍1 000 mg/d联合螺内酯40 mg/d,随访3个月,比较各项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腰臀比(WHR)以及多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内分泌激素中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促卵泡生成素(FSH)较治疗前轻度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经治疗后空腹胰岛素较前显著下降(P<0.05),血糖水平则无改变(P>0.05);B组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脂代谢方面,A组治疗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后甘油三酯(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总胆固醇(P<0.05)水平均较治疗均前显著降低。结论较二甲双胍单独应用,螺内酯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与体内性激素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妇科经病理确诊并收治住院的1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92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胰岛素(INS)、血清孕酮(P)、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及泌乳素(PRL)水平,并根据两组绝经前和绝经后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之对照组,绝经前研究组妇女INS、E2、LH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水平明显降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而PRL、F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研究组妇女INS、E2、LHS水平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SH水平则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R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存在INS、E和LH水平异常,而绝经前后患者PRL水平无相关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调周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PCOS患者以补肾化痰调周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月经及肥胖情况、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指标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肥胖改善的总有效率89.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BMI、WHR、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FINS、三酰甘油(TG)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补肾化痰调周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PCOS具有减轻肥胖、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特征对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128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月经情况分为月经正常组40例和月经紊乱组8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月经2~3 d抽空腹静脉血5 mL ,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进行 FSH、PRL、E2、LH等激素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月经正常组、月经紊乱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S H、PRL、E2、L H等激素水平。分析FS H、PRL、E2、L H等激素对不孕症的影响。同时随访比较不孕症患者治愈后与对照组FSH、PRL、HL、E2等激素水平情况。结果月经紊乱组患者的FS H、PRL、L H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E2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正常组患者的 FSH、PRL、LH、E2等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孕症患者治愈后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 FS H、PRL、E2、L H等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FS H、PRL等激素的测定对临床上诊断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监测不孕症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