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天然色素花青素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包埋率微胶囊化花青素的壁材组成以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青素∶壁材为20%、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为3∶1、阿拉伯胶比例为10.0%、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80℃时,花青素的微胶囊化效果最好、包埋率高,而且花青素微胶囊化后,其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水溶性大豆多糖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壁材质量浓度、芯材壁材比、乳化剂含量、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对番茄红素微胶囊效率的影响作用,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产品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壁材质量浓度0.28g/mL、芯材壁材比1:7、乳化剂质量分数2%、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60℃、出风口温度88℃,所得微胶囊效率为91.8%,此番茄红素微胶囊产品膜结构致密完整。水溶性大豆多糖为壁材喷雾干燥法对番茄红素红素进行微胶囊包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出在对虾配合饲料里能被对虾利用的微胶囊蛋氨酸,选用明胶和海藻酸钠作微胶囊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晶体蛋氨酸微胶囊的工艺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微胶囊的最佳配方和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晶体蛋氨酸微胶囊的优化配方:壁材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和明胶质量分数1%、芯材为蛋氨酸质量分数15%、进料温度65℃;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5℃、出风温度80℃、进料速度45 mL/min,在此条件下,晶体蛋氨酸微胶囊包埋率为89.6%,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胶囊表面光滑圆整无小孔,形状规则,无粘连现象。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化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持红花籽油的风味、增强其氧化稳定性,还可以起到缓释的作用,更充分合理地体现物质的营养价值。以同种壁材配方制备微胶囊乳液,分别进行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测定微胶囊的包埋率并观察其形态,从而选择较优的干燥方法,即喷雾干燥法。设计4种壁材配方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红花籽油微胶囊,测定包埋率及微胶囊总油含量。经60 d后测定包埋率、氧化程度及微胶囊总油含量,并以扫描电镜观察形态,确定包埋效果,选取最佳包埋壁材配方。以超声法进行均质,离心分离法测其乳化稳定性,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均质条件。结果表明:鲜蛋清、麦芽糊精1∶1为壁材配方制备的微胶囊形态最好,60 d后红花籽油包埋率、过氧化值分别为96.07%、4.48 mmol/kg;适宜工艺参数为芯壁比1∶4、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40℃、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60℃、载量300 m L/h。  相似文献   

5.
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的微胶囊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包埋率微胶囊化花青素的壁材组成以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青素/壁材为25%,明胶/海藻酸钠为1∶4,壳聚糖浓度为0.75%;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90℃时,花青素的微胶囊化效果最好,包埋率高。微胶囊化花青素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的工艺,评价了微胶囊产品的质量,并预测了其保质期.研究结果表明:(1)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阿拉伯胶为壁材,麦芽糊精为壁材填充物;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温度为80℃;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1:5;油/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山葡萄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4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36%.(2)喷雾干燥法制取的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为乳白色粉末,密度0.7312 g/cm~3,含水量2.76%,溶解度94.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颗粒较圆整,基本接近球形,平均颗粒直径(3.6±0.75)μm.(3)贮藏稳定性试验表明,经微胶囊化的山葡萄籽油,其贮藏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未微胶囊化的山葡萄籽油以及添加了抗氧化荆VE的山葡萄籽油制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低聚肽和小麦低聚肽为壁材,维生素D3油为芯材,吐温-20为乳化剂,利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2种低聚肽包埋维生素D3微胶囊,对比分析了两类微胶囊单因素条件差异原因,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玉米肽微胶囊和小麦肽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均为喷雾干燥温度150℃、芯材壁材比1∶20、固形物质量浓度0.15 g/mL,包埋率分别为75.8%和73.8%。微胶囊稳定性分析表明,两类微胶囊均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溶解性和胃环境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维生素B_2微胶囊,研究了壁芯比、壁材浓度、进风温度、进料流速四因素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为10:1、壁材浓度为20%、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速为3 mL/min,该条件下维生素B_2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6.1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包埋率微胶囊化花青素的壁材组成以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青素/壁材为25%,明胶/海藻酸钠为14,壳聚糖浓度为0.75%;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90℃时,花青素的微胶囊化效果最好,包埋率高.微胶囊化花青素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南疆小檗属植物——喀什小檗、红叶小檗和黑果小檗的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光谱法和纸色谱法对其花色苷的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喀什小檗果实中花色苷为矢车菊色素,在C3位带有葡萄糖或是半乳糖糖苷.红叶小檗果实中花色苷为天竺葵色素和锦葵色素,在C3位带有葡萄糖或是半乳糖的酰化基团.黑果小檗果实中花色苷为天竺葵色素,在C3或是C7位带有葡萄糖或是半乳糖的酰化基团.  相似文献   

12.
以水解大豆蛋白为主要壁材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解大豆蛋白分别与糊精(SPH+MD)以及蔗糖(SPH+S)复配为壁材微胶囊化β-胡萝卜素,研究结果表明,SHP+S壁材体系的微胶囊化产品的效率明显优于SPH+MD壁材体系产品,产率无显著差异。相应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壁材中蛋白质与蔗糖比例为6∶14,体系壁材浓度20%,黄原胶浓度0.5%,乳化时均质压力40Mpa(乳化温度7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5℃(出风温度80~90℃)。  相似文献   

13.
以银杏中主要活性物质类黄酮的微胶囊化效率为考察指标,对银杏油进行微胶囊化处理,探讨喷雾干燥法制备银杏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β- 环糊精的比例为1:1(m/m),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3(m/m),料液浓度为25%(m/V),单甘脂为0.1%;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料流量30ml/min,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银杏油的效率可达到90.66%;制备的银杏油微胶囊为黄色或淡黄色细小颗粒,水分含量2.28%,密度0.82g/cm3,溶解度98.10%,黄酮含量5.73%,包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莲固体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保护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活性成分免受破坏,增强多酚稳定性。以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微胶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和响应面实验,优选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多酚微胶囊化的最佳壁材配方为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为3:1,芯壁比为1:5,单甘酯添加量为0.10%。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最优条件为:进料固形物含量16%,进料速度280 mL/h,进风温度为185 ℃,出风温度80 ℃。在此条件下,得到莲固体废弃物多酚微胶囊包埋率为94.12%+0.37%,微胶囊包埋效果较优,为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辣椒红色素为芯材,变性淀粉和明胶为壁材,糊精为填充剂,研究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的制备工艺。通过实验,确定出影响微胶囊化效果的各因素为:变性淀粉与明胶比例为2:1,辣椒红色素含量为40%,乳液固形物含量为45%。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微胶囊化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在出风温度80℃条件下,确定最佳的喷雾条件为进风温度180℃、进料量20.0ml/min、气流压力0.15MPa。  相似文献   

16.
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孔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免疫球蛋白为芯材,对免疫球蛋白胶囊化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麦芽糊精:微孔淀粉为1:1,免疫球蛋白含量10%,总固形物含量4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  相似文献   

17.
大孔树脂纯化喀什小檗花色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XAD-7HP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喀什小檗花色苷的纯化工艺条件。通过树脂筛选和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宜工艺参数:吸附时间是4h,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为洗脱液,解析时间100min,上样液pH值2.0,吸附温度为30℃,上样质量浓度为750mg/L,洗脱流速为1.0mL/min,。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黑色粉末,色价和花色苷含量比纯化前分别提高了2.21倍和3.15倍。  相似文献   

18.
复凝聚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用复凝聚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分析了芯壁质量比、pH值、固化时间对微胶囊成囊效果的影响,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的适宜工艺为:芯壁材质量比1∶2;pH值4.15;固化剂为谷氨酰胺转氨酶,用量为明胶质量的25%,固化时间12h。采用喷雾干燥法(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80℃,进料温度50℃)可以制备出葱油香精微胶囊粉状产品,产品的含水率为2.87%,包埋率为89.55%。  相似文献   

19.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以无花果的乙醇提取物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取无花果微胶囊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4,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固形物浓度为30%,乳化剂用量为0.3%,30 MPa均质2遍,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1℃。生产出的微胶囊无花果粉色泽、溶解性好,水、表面油含量低,无甚粘壁现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潘頡  易美华  钟秋平 《食品科学》2009,30(20):34-37
以自制木薯微孔淀粉和罗非鱼皮胶原蛋白为复合壁材、罗非鱼鱼油为芯材,研究罗非鱼油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用罗非鱼油乳化液的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55℃、乳化体系pH6.0、均质时间6min、芯材壁材配比1:1.5、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质量分数1.1%、乳化剂用量0.15%、固形物质量分数20%、进风温度180℃。依此条件生产的产品,鱼油包埋率达92.1%,微胶囊化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