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72例神经内科中风后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酚酞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病人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干预前后采用便秘病人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A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病人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实证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出现便秘的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病人舒适度及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病人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便秘症状,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实证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出现便秘的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病人舒适度及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病人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便秘症状,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黄粉穴位贴敷配合口服橄榄油解除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中风便秘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口服大黄胶囊。观察组常规护理后采用大黄粉穴位贴敷配合口服橄榄油,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好转8例,对照组显效12例,好转19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u=12.829,P〈0.oi)。结论大黄粉穴位贴敷配合口服橄榄油可以有效解除中风病人便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予以口服酚酞片,外用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并中药敷脐,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大便性状和排便畅快感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能改善中风患者的排便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金福娥 《全科护理》2014,(10):899-900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部按摩与耳穴压豆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病人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便秘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急性期腰痛病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期腰痛病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对照组给予口服麻仁润肠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排便间隔时间与每次排便时间均缩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60.0%)高于对照组(37.5%)。[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急性期腰痛病病人便秘症状,且具有简便、安全、无依赖性及病人易于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生大黄贴敷预防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3月-9月住院的老年便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后用生大黄贴敷神阙穴,对照组施行预防便秘的常规方法,观察24h内的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便秘病人采用腹部按摩配合生大黄贴敷效果优于常规预防便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便秘病人,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饮食护理方式给予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方式给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便秘病人采用穴位按摩结合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1.
曾燕  苏银钰  李杨  王爽爽 《全科护理》2013,(18):1673-1674
[目的]探讨辨证施膳联合穴位贴敷解除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中风便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辨证施膳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7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观察组观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12.827,P<0.01)。[结论]辨证施膳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解除中风病人便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生大黄贴敷预防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3月—9月住院的老年便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后用生大黄贴敷神阙穴,对照组施行预防便秘的常规方法,观察24h内的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便秘病人采用腹部按摩配合生大黄貼敷效果优于常规预防便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贴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对于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预防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如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大黄贴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贴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对于预防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对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外洗、穴位按摩,以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卒中后第3周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随访时比较,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及SF-36总体健康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均改善明显(P〈0.01)。[结论]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等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先熏后服配合穴位按摩对治疗干燥综合征眼干症状的疗效。[方法]将40例干燥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每日1剂(分上午、下午共两次)口服,每次200mL;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每日1剂(分上午、下午共两次),先熏后服,配合眼部穴位按摩6min。观察两组病人眼干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眼干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先熏后服配合眼部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干燥综合征眼干症状,提高病人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对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外洗、穴位按摩,以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卒中后第3周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随访时比较,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及SF-36总体健康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均改善明显(P<0.01)。[结论]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等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预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和辨证施膳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d、6d的肠鸣音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穴位按摩和辨证施膳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加快病人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19.
查勤芳  位娟  梁燕  胡芳  梅芳 《护理研究》2014,(6):2100-2101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术后便秘病人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为(1.658±0.627)d,临床症状积分为(6.395±1.386)分;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2.471±0.861)d,临床症状积分为(8.177±2.49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能够使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提前,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  相似文献   

20.
查勤芳  位娟  梁燕 《护理研究》2014,(17):2100-2101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术后便秘病人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为(1.658±0.627)d,临床症状积分为(6.395±1.386)分;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2.471±0.861)d,临床症状积分为(8.177±2.49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能够使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提前,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