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照相明胶中硫存在形态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国内外典型的两种照相明胶的空白样品、掺杂铁(Ⅲ)的样品中硫元素的存在形态.硫在明胶中主要以三种化学形态存在:蛋氨酸砜中的SOO基团,蛋氨酸亚砜中的SO基团,蛋氨酸中的-S-基团.三种化学形态间的相对含量基本上反应出蛋氨酸及其两种氧化产物之间的相对比例.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外来三价铁,引发部分蛋氨酸砜被还原为蛋氨酸亚砜,与此同时,明胶中的-CH2-基团部分氧化为CHOH基团  相似文献   

2.
首次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研究了照相明胶中硫元素在掺杂铁(Ⅲ)离子前后的存在形态及其相关性。发现硫在明胶中主要以三种化学形态存在:蛋氨酸砜中的基团,蛋氨酸亚砜中的基团以及蛋氨酸中的—S—基团。三种化学形态间的相对含量,基本上反映出蛋氨酸及其两种氧化产物之间的相对比例。外来铁(Ⅲ)引发明胶中部分蛋氨酸砜被还原为蛋氨酸亚砜,与此同时,明胶中的—CH_2—基团部分氧化为基团。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普技术研究了两种照相明胶与化学增感剂相互作用的机理,当两种照明明胶样品在HAuCl5溶液中反应5min后,明胶中的蛋氨酸,蛋氨酸亚砜均被氧化为蛋氨酸砜。与此同时,明胶吸附的大部分Au^3+被还原为Au^+,并且Au^+以络合形态存在于明胶之中。  相似文献   

4.
应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十六种国外明胶(大部分为IAG明胶)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重点进行了蛋氨酸及其氧化产物含量的测定.测试结果表明:明胶中蛋氨酸含量随不同样品变化较大,亚砜含量一般较少,所有照相胶都含有砜,绝大多数胶样含有亚砜.  相似文献   

5.
明胶中蛋氨酸含量对氯化银{100}面T-颗粒乳剂晶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氯化银{100}面T-颗粒乳剂是一种新型感光乳剂,近年来受到感光界广泛关注,本文着重讨论了明胶中蛋氨酸含量对该种乳剂生成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明胶中蛋氨酸含量对乳剂微晶的晶体形态和形成一定晶形的乳化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影响,并推断这一作用与蛋氨酸对颗粒表面Ag^ 的吸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照相明胶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对卤化银乳剂的性能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研究照相明胶中金属杂质的总量,以及它们的化学形态对改善乳剂质量和生产优质照相明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胶中钙的测定为例探讨了凝胶过滤─—火焰原子吸收法在研究照相明胶中金属形态的特点,并且提出了不经消化或水解而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明胶中钙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明胶是组成照相乳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功能氨基酸在卤化银感光乳剂中的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功能氨基酸——蛋氨酸的作用、蛋氨酸中硫存在的作用,蛋氨酸与所含微量金属离子的作用,以及蛋氨酸与Ag+、X-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乳剂的照相性能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 迄今为止,人们采用照相明胶工业测试法)使明胶与银离子反应的方法来测定照相明胶的还原能力。反应混合物出现的颜色基本上取决于胶体银的多少。胶体银是银离子被明胶及其杂质还原后而离析出来的。一般把明胶中所含的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列为较强的还原剂,并根据其与金离子、银离子的反应对它进行测定。大概在照相乳剂的制备中银离子与明胶中的蛋氨酸结合,结果阻碍化学成熟的进行。大家也明白,明胶中的蛋氨酸在乳剂用金化合物增感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所有这些还要求对蛋氨酸在照相过程中的作用作更详细阐明和进一研究。  相似文献   

9.
照相明胶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对卤化银乳剂的性能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研究照相明胶中金属杂质的总量,以及它们的化学形态对改善乳剂质量和生产质照相明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胶中钙的测定为例探讨了凝胶过滤-火焰原子吸收法在研究照相明胶中金属形态的特点,并且提出了不经消化或水解而且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明胶中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研究了照相明胶中的自由体积空穴在显影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显影过程中银丝的生成机理探讨了一个新的模式,并为感光科学的研究拓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结果表明: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尺寸在显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照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在电子密度空间限制了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的过程,并使得银原子的沉积生长以丝状的形式进行。照相明胶大分子结构和组份的复杂性导致了其自由体积空们  相似文献   

11.
蛋氨酸与化学增感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ESCA扫描技术研究了蛋氨酸与不同化学增感剂相互作用及其中的硫、金、碳和氧等元素的化学形态和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发现蛋氨酸与不同的化学增感剂的反应机理是不尽相同的,蛋氨酸与S增感剂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它们可以稳定地共存于同一体系之中;蛋氨酸可以将全部Au^3 增感剂还原为Au,其自身部分被氧化为蛋氨酸亚砜,并且在其脱质子的羟基部位与Au形成Au-O-C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向蛋氨酸体系中加入S+Au增感剂后,体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外加的Au^3 和S2O3^2-之间,此时蛋氨酸的作用是将被S增感剂还原的Au络合,亦形成Au-O-C结构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载银/铜NaA分子筛抗菌剂的实验条件,并对载银/铜NaA分子筛样品中载银、铜的含量,抗变色性能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单独载银的NaA分子筛相比,载银/铜NaA分子筛中银和铜含量分别达到5.5%和1.6%,色差更小,抗菌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明胶生物大分子中铜离子配位状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明胶生物大分子中铜离子的配位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五种国产明胶中铜含量,然后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研究明胶中铜的配位状况。结果表明,A、B、E三种胶中含铜量少于5ppm,在EPR谱上反映不出Cu(Ⅱ)的存在;C、D两种胶中含铜大于20ppm,在EPR谱上表现出Cu(Ⅱ)的信号,且信号位置相似,说明二者Cu(Ⅱ)的配位环境存在某些类似;以C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C胶中同时存在顺磁性的Cu(Ⅱ)离于和抗磁性的Cu(Ⅱ)离子的配位结构可能偏离平面四方构型,即不存在D_(4h)对称轴;Cu(Ⅱ)离子属于典型的二型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氨酸咪唑基以N原子与Cu(Ⅱ)配位。  相似文献   

14.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15):16718-16728
Visible-light active mesoporous N,S-doped and co-doped anatase TiO2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non-hydrolytic sol-gel route, starting from TiCl4 and Ti(OiPr)4 dissolved in cyclohexane or dimethyl sulfoxide, later used as a S-doping agent. After drying in an inert atmosphere, the gels were annealed at 500 °C for 3 h, in air or ammonia flow, later used for N-doping. The undoped titania powder, obtained by annealing in air of the cyclohexane-based gel, was also annealed in ammonia to deduce which method is more efficient for N-doping: gel or powder annealing. The post-annealing in air after annealing in ammonia was optimized to attain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dye degradation under simulated visible light. The size of anatase nanocrystals decreased by doping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powders increased. The XPS analysis confirmed a successful substitution of Ti4+ by S(4+) and/or S(6+), which caused a very small band-gap narrowing. The gel annealing in ammonia was much more efficient for interstitial nitrogen incorporation in TiO2 lattice than the powder annealing. The annealing in ammonia of the gel synthesized with dimethyl sulfoxide provided the highest visible-light activity owing to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ppropriate mesoporosity and high photoabsorption due to efficient N,S co-doping.  相似文献   

15.
The reversible oxidation of methionine residues in proteins has emerged as a biologically important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However,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methionine sulfoxide in proteins is difficult. Our aim is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specifically derivatizing methionine sulfoxide residues. We report a Pummerer rearrangement of methionine sulfoxide treated sequentially with trimethylsilyl chloride and then 2-mercaptoimidazole or pyridine-2-thiol to produce a dithioacetal product. This derivative is stable to standard mass spectrometry conditions, and its formation identified oxidized methionine residues. The scope and requirements of dithioacetal formation are reported for methionine sulfoxide and model substrates.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and by 13C NMR spectroscopy. These provide evidence for an α-chlorinated intermediate. The derivatization allows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methionine sulfoxide in proteins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potentially by immunochem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王桂香  李宁  黎德育 《电镀与涂饰》2004,23(4):40-41,46
介绍了各种离子型活化工艺,如ABS-Pd^2 活化、pd^2 -HD-1活化、银离子型活化和钯离子型活化等。ABS-Pd^2 活化是Pd^2 和ABS经粗化后的表面活性基团直接络合,Pd^2 -HD-1活化是以有机碱HD-1为络合剂,银离子型活化一般以氨为络合剂,钯离子型活化以Clˉ为络合剂。提出了银离子型和钯离子型2种活化液的配制方法、活化机理。同时从活化机理、稳定性等方面比较了胶体钯活化液和离子型活化液。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在商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原位形成2~7nm的银纳米颗粒。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银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还原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玻璃中同时存在2价和3价铁离子,2价铁离子的存在有利于银离子被还原成中性银原子。银原子在玻璃中成核并生长成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可以在离子交换时形成。提高热处理温度比延长热处理时间更有利于颗粒长大。特别当热处理温度高于玻璃转变温度时,出现Ostwald生长,导致银颗粒迅速长大,密度降低。大部分银纳米颗粒为十四面体单晶,少量为孪晶结构。  相似文献   

18.
载金属离子的13X分子筛对噻吩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Zn2+,Cu2+,N i2+,Ag+分别负载到13X分子筛制得吸附剂,考察了它们对噻吩的吸附能力,发现Ag+-13X吸附效果最好,与软硬酸碱理论解释的结果一致。测定了噻吩在Ag+-13X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并测定了其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平衡数据,采用Langmu ir模型进行拟合,与平衡数据吻合得很好,说明Langmu ir模型能够描述本体系的特征,从微观上探讨了其吸附机理,是分子尺寸和化学键的共同作用;考察了Ag+-13X对真实汽油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对汽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都有脱除效果,为其工业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首次研究Li_2S-SiS_2-LiBO_2-LiCl体系硫氧化物玻璃锂离子导体的组成、结构和状态。指出在该玻璃体系中,除与硅(硼)相键合的桥硫存在外,还有不与硅(硼)相键合的非桥硫存在;玻璃中的硫取代了氧的位置,进入玻璃网络中使结构紧密交联。对网络中的元素状态,成键及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