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的IP协议,IPv6协议在地址空间、安全能力和移动能力方面比传统IP协议有了很大的改进,已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下一代IP网络NGI的核心网络协议。另外,电信运营商在基于IPv4协议的IP网络上开展各种新型业务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如NAT穿越、安全问题、移动能力差等,IPv6协议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我国的下一代互联网CNGI工程也进入了部署阶段,如中国电信正在承建包括7个核心节点的一个CNGI主干网,这表明IPv6已从纯学术研究逐渐进入了商业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西部广播电视》2005,(1):62-62
12月 2 5日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宣布 ,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CNGI)核心网之一CERNET2主干网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 ,此网的开通 ,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拉开序幕。CERNET是国家投资、教育部管理的我国第一个互联网 ,距今已有 10年历史。CERNET2是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是CNGI项目中唯一的学术网。它以 2 5Gbps~ 10Gbps速率连接全国 2 0个主要城市的CERNET2主干网的核心节点 ,为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 1Gbps~ 10Gbps的高速IPv6接入服务 ,并通过中国下一…  相似文献   

3.
孙慧 《通信世界》2005,(16):36-37
2004年12月25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开通暨CERNET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此举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拉开序幕。而如今,在事隔将近半年之后,CERNET2进展如何,运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出现,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CERNET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教授,让他为我们勾勒一个真实的CERNET2轮廓。  相似文献   

4.
胡捷 《通信世界》2005,(16):38-39
2003年IPv6国家战略项目CNGI的正式启动是IPv6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随着2004年CNGI的核心主干网、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试验网CERNET2的开通,中国在IPv6领域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也在不断努力,共同推动着IPv6的发展。IPv6给我们提供了几乎无限量的地址需求、端对端的终端连接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及可管理性。但IPv6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缺乏相对于IPv4的杀手级应用是业界普遍的感觉。如何对中国IPv6的发展做个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是本期专题所探求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宣布。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下一代互联网CNGI核心网中的CERNET2(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在北京宣告正式开通;2005年2月28日,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IPv6)产业联盟宣告成立。联想、方正、京东方、中国网通.中科院计算所等25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参加……  相似文献   

6.
2003年IPv6国家战略项目CNGI的正式启动是IPv6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随着2004年CNGI的核心主干网、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试验网CERNET2的开通,中国在IPv6领域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也在不断努力,共同推动着IPv6的发展。IPv6给我们提供了几乎无限量的地址需求、端对端的终端连接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及可管理性。但IPv6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缺乏相对于IPv4的杀手级应用是业界普遍的感觉。如何对中国IPv6的发展做个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是本期专题所探求的。  相似文献   

7.
魏亮 《通信世界》2005,(16):35-36
2003年IPv6国家战略项目CNGI的正式启动是IPv6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随着2004年CNGI的核心主干网、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试验网CERNET2的开通,中国在IPv6领域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也在不断努力,共同推动着IPv6的发展。IPv6给我们提供了几乎无限量的地址需求、端对端的终端连接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及可管理性。但IPv6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缺乏相对于IPv4的杀手级应用是业界普遍的感觉。如何对中国IPv6的发展做个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是本期专题所探求的。  相似文献   

8.
文言 《通信世界》2006,(42B):32-32
Juniper网络公司宣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信息中心(CERNIC)已经在其下代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CERNET2)中部署了该公司T系列核心路由平台。CERNET2是遍及全国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连接中国地区超过20个城市和200所大学。该网络是通过T系列平台独一无二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以支持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络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下一代互联网 CNGI 核心网 CERNET2正式开通,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 CNGI 是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实施的国家重大项目,2003年8月启动,由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据2004全球IPv6高峰论坛组委会透露,中国首个IPv6演示网络——ShowNET将在论坛期间亮相,这是CNGI的模拟演示网络。CNGI项目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发起的国家级专项。根据规划,CNGI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到2005年,中国5大电信运营商和学术科研网——CERNET构筑6个全国性的IPv6骨干网络和至少2个交换中心(IX)以实现各IPv6骨干网络的互连互通;基于IPv6网络平台,各大运营商将配合各大部委的IPv6攻关课题,并根据各自的网络条件及业务发展需求进行IPv6核心…  相似文献   

11.
4over6:基于非显式隧道的IPv4 跨越IPv6互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平  李星  崔勇  徐恪  王晓峰 《电子学报》2006,34(3):454-458
IPv6骨干网正在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纯IPv6的骨干网(如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已经出现,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然而目前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过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联过渡机制框架,对4over6过渡机制框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对4over6机制框架进行了原理和功能验证测试.为减小路由开销,提出了ISP独立部署方案,增强了4over6机制框架的可实施性.4over6过渡机制框架具备对网络和端系统透明性、轻型和可自适应动态选路特性,网络管理维护负担小,可适应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互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在CNGIIPv6上建立诚信安全的P2P环境和分布管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侯自强 《中兴通讯技术》2005,11(3):21-24,34
文章指出中国为实施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计划而大规模布设IPv6骨干网,这为发展P2P应用、建立诚信安全具有分布管理能力的P2P网络环境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在CNGI的IPv6网上一开始就可以实行实名制,从而发展建立网络新秩序;另外一方面可以在CNGI上以无缝和持续演进的方式建立智能结点重叠网,以支持P2P应用并提供分布式管理.文章认为CNGI发展的IPv6终端和IPv6用户网(如家庭网、传感器网等)可以通过在现有IPv4有线/无线接入网和城域网中建立IPv6隧道连接到IPv6骨干网P2P平台,以获得足够的通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P2P的各种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CERNET IPv6小组自1998年上半年开始了CERNETv6试验床的建设及IPv6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国8大地区的基于IPv4隧道连接的CERNETv6主干网。CERNETv6从6bone申请到了/24的试验地址,并从APNIC申请到了/35的正式使用地址。同时,在试验床上还开展了IPv4/IPv6过渡技术、路由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等等IPv6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给网络带来了卓越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为了给新型SDN技术与应用提供大规模可行性验证试验床与试点部署平台,提出了依托于CERNET的层次化跨区域SDN 异地验证示范网络试验系统的总体架构,建设了9个城市、13个节点的SDN验证示范核心网与包含3个数据中心的接入网,并对基于SDN的vCPE智能专线业务、IPv4/IPv6过渡技术、流量监控调度应用和数据中心应用进行验证与示范。  相似文献   

15.
面向我国碳循环研究的实际需求,于2012-2013年开展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研究。面向ChinaFLUX 10个野外台站,通过部署全面支持IPv4/IPv6无线通信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在已构建信息化环境基础上,实现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ChinaFLUX碳水通量观测数据从通量塔、野外台站到综合中心的自动采集、高速传输、存储与共享。并开展了一系列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NAT-PT技术的IPv4/IPv6转换网关部署在IPv4/IPv6网络边缘,用于两网互通.对转换网关提供网络管理功能对保障两网互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网关所在网络业务流量的复杂性和其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架构对网络管理的实现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转换网关SNMP代理的设计方案,定义了NAT-PT MIB,实现了网络处理器环境下分布式MIB的采集并提供了对IPv4/IPv6两网内进行网络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CNGI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攀 《通信技术》2009,42(7):211-213
当前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CNGI关键技术的研究,其中包括:IPv6、组播、QoS、网络管理和网络测量等网络服务技术研究和工程性试验,并开展了中间件技术的研究和网络应用技术研究,使CNGI从理论走向了实用,例如,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纯IPv6网络-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并且已经开始在其上进行科学实验和相关应用技术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Deployment of IPv6 technology in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networks has accelerat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Inevitably, as more advanced services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technology, IPv6 traffic gradually increases. Today, there is limited experience in the deployment of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IPv6 traffic in backbone networks that support the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ramework. As available software and hardware are designed to handle IPv4 packets, there is a ne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and validate performance of QoS mechanisms in an IPv6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ests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the deployment of IPv6 QoS in core networks, namely the production dual stack gigabit‐speed Greek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twork (GRNET) and the IPv6‐only 6NET European test network, using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s. In either case, we succeeded in delivering advanced transport services to IPv6 traffic and provided different performance guarantees to portions of traffic. The deployed QoS schema was common to IPv6 and IPv4; in most cases both v4 and v6 traffic exhibited comparable performance per class, while imposing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verhead on network elements. A major conclusion of our tests is that the IPv6 QoS mechanisms are efficiently supported with state‐of‐the‐art router cards at gigabit speed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Becaus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network technology, Internet usage has become widespread. It allows users with sensing devices to obtain medical data for healthcare, such as physiological signals, voice, and video streams from telemedicine systems, and to send the healthcare data to back-end database systems, creating a ubiquitous healthcare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environment requires a widespread and suitable network.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s the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that will be the protocol of future networks; it improves many shortcomings of IPv4.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Pv6/IPv4 U-home-care test system and analyze the network's parameters though a series of tests by adjusting network parameters to find the optimal design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IPv6/IPv4 U-home-care service so as to assure good performance and high quality.  相似文献   

20.
为拓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图像监控系统。系统在IPv6的环境中实现了红外传感器节点控制,图像传感器节点以ARM作为处理器,在嵌入式Linux中设计V4L程序实现采集实时图像,图像汇聚到网关后,网关利用多种Internet接入方式将信息返回到客户端。网络中融合了多种类型的数据,系统分别采用IEEE802.15.4和WiFi方式进行传输,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并能够方便地用于入侵检测等多媒体图像监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