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1次/d,共20 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入院时、手术后第5天及高压氧20 d后脑水肿程度、血清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减少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CH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脑水肿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能显著促进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D-二聚体(D-D)水平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名体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当日及入院后3 d、5 d、7 d分别行头颅CT检查,计算脑水肿体积.采集观察组患者入院当日及入院后3 d、5 d、7 d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体检当日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IL-6、β2-MG、D-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当日及入院后3 d、5 d、7 d 的脑水肿体积分别为(7.86±2.67)mL、(12.22±4.08)mL、(14.63±4.62)mL、(12.83±4.40)mL,脑水肿体积从伤后持续升高,5 d时达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观察组患者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L-6、β2-MG、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β2-MG、D-D水平从伤后持续升高,3 d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IL-6、β2-MG、D-D水平均与入院当日检测的脑水肿体积显著正相关(r=0.675、0.628、0.427,P<0.05);入院时血清IL-6、β2-MG水平还与入院后3 d、5 d检测的脑水肿体积显著正相关(r=0.588、0.550、0.542、0.533,P<0.05);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IL-6水平与水肿体积最大进展量显著正相关(r=0.488,P<0.05);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β2-MG、D-D水平与脑水肿体积最大进展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β2-MG、D-D水平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脑水肿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5):684-686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蒙山县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组53例及保守组31例;2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微创组根据患者病情择期行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清CRP水平动态变化,并CT复查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结果:微创组在治疗后3d、7d、14d血清CRP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微创组在治疗后1d、3d、7d、14d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可显著减轻高血压脑出患者脑组织损伤,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及机体血糖水平,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出血(ICH)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铁蛋白(SF)的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ICH患者分为微创治疗组和非手术组各30例,分别测定其发病1d、3d、7d、14 d血清GFAP、SF水平,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对ICH患者GFAP、SF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另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ICH患者发病1d、3d、7d、14d血清GFAP、S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创治疗组在7d、14d血清GFAP、SF水平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两组ICH患者1d、3d、7d、14d血清GFAP、SF水平均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成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ICH患者急性期血清GFAP、SF水平明显升高,微创术治疗可减轻患者血清GFAP、SF水平的急剧升高,可减轻患者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罗飞 《中外医疗》2008,27(22):57-58
目的 探讨脑出血志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与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d、3d、7d和14d时血清MMP-9和MMP-2水平;发病当日及14d时头颅CT测定血肿及其周围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血清MMP-9.MMP-2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发病7d及14d时MMP-9水平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呈正相关(r=0.748,P<0.001;r=0.436,P<0.05),与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无相关;各时间点MMP 2水平与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NIHSS评分无相关.结论 脑出血后MMP-9过表达参与土肿周围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王强  王萃  赵燕  张敏  王稳 《陕西医学杂志》2023,(9):1181-118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脑水肿患者血清CC类趋化因子配体5(CCL5)和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HICH患者224例为HICH组(均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选择体检健康者224例为对照组。收集HIC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ICH组和对照组血清CCL5、FGL2水平变化。根据术后脑水肿程度将HICH组患者分为轻度脑水肿组(151例)和重度脑水肿组(73例)。比较对照组和HICH组血清CCL5、FGL2水平。比较轻度脑水肿组和重度脑水肿组临床资料及血清CCL5、FGL2水平。分析HICH患者血清CCL5、FGL2水平的相关性,HICH患者术后重度脑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CCL5、FGL2水平对HICH患者术后发生重度脑水肿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ICH组患者血清CCL5、FGL2水平升高(均P<0.05)。重度脑水肿组高血压病程、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较轻度脑水肿组升高,GCS评分则降低(均P<0.05)。与轻度脑水肿组比较,重度脑水肿组血清CCL5、FGL2水平升高(均P<0.05)。HICH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迟发性脑水肿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07~2014-07间收治的30例迟发性脑水肿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入院后第1 d、第7 d、第14 d、第21 d及第28 d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进行测定,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7 d、第14 d、第21 d及第28 d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闹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行颅脑CT扫描发现,患者血肿较前缩小,而水肿扩展,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观察组患者第1 d、第7 d、第14 d、第21 d及第28 d血清中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脑出血病情程度、出血量及预后具有密切联系,是判断迟发性脑水肿的重要预测因素,与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相结合,诊断迟发性脑水肿的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后血清铁蛋白(SF)、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变化与迟发性脑水肿的相关性及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自发性急性脑出血48例,其中并发迟发性脑水肿、未发生迟发性脑水肿各24例,分别在入院后48 h内、7d、14 d时检测血清铁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并在同期复查颅脑CT,测量并计算得出相对水肿体积,分析迟发性脑水肿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脑出血48h内,血清铁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不明显;于7d、14 d时迟发性脑水肿组显著高于无迟发性脑出血组P<O.05);48 h内,血清铁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相对水肿大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O.020,P>0.05),而在ACH后14d,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5,P<0.01);14d时,NIHSS评分及相对水肿体积大小在ACH并迟发性脑水肿组明显高于ACH无迟发脑水肿组(P<0.01).结论 血清铁蛋白、纤维蛋白原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观察局部亚低温技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法:选择连续入院的急症脑出血病人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局部亚低温治疗组,诊断明确后,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代谢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局部亚低温组立即给予电子冰帽治疗。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第7 d、治疗第14 d计算脑出血量、脑血肿周围水肿带的体积,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作为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①治疗14 d局部亚低温组脑水肿的体积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②治疗14 d局部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组比较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①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水肿。②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减少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章晓英  宋水江  迟淑梅  王超 《浙江医学》2017,39(13):1094-10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第3、7天的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与脑组织水肿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出血第3、7天血清AQP4水平,通过头颅CT计算脑出血和脑水肿体积,计算相对水肿体积并分析其与AQP4水平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后第7天AQP4水平与相对水肿体积均较第3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天与第7天AQP4水平的改变与相对水肿体积差值呈正相关(r=0.555,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及发展与血清AQP4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减少AQP4的过度表达有可能成为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及TNF-α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78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出血后24h、72h、7d和14d时的血清MMP-9、IL-6、TNF-α水平,测量其相应时间的灶水肿体积,并与35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MMP-9和IL-6在发病24h内明显升高,72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7d后明显下降,14d接近正常水平。血清TNF-α在发病后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24h、72h均明显升高(P〈0.01)。发病后24h、72h的血清MMP-9水平与IL-6、TNF-α、血肿体积、水肿体积、水肿比值、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MMP-9与灶水肿体积及病情严重相关,与相对水肿体积相关性更强; MMP-9、IL-6、TNF-α共同参与脑出血后灶周水肿形成,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ICH)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铁蛋白(SF)变化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措施;B组给予非手术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3、7、14d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GFAP及SF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GFAP及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7d两组患者血浆GFAP及SF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A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患者血浆GFAP及S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B组(常规治疗组)患者的GFAP及SF水平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1、3、7、14d,A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患者的血浆GFAP及SF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内科治疗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GFAP及SF水平,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且有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许娟娟  许力  刘杨  屈洪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42-1143,1146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24 h血清铁蛋白,并在第3天对观察组进行头颅复查。结果:观察组发病24 h血清铁蛋白(307.91±48.8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52±46.81)μg/L(P<0.01);血肿体积在入院第3天较入院12 h内有所提高,但绝对水肿体积与相对水肿体积均较入院12 h内有所增加(P<0.05)。血清铁蛋白与入院12 h内相对水肿体积无相关关系(P>0.05),而与入院第3天相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诊断脑水肿变化的一个评估项目。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与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水平联合测定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发生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90例老年HICH后发生脑水肿患者为病例组,并同期选择4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的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NHISS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分,并通过ELISA法对两组血清Fib与pro-BNP水平进行测定。病例组患者均给予甘露醇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及血清Fib与pro-BNP水平情况,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联合测定血清Fib与pro-BNP水平在老年HICH后发生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治疗前NHISS评分及血清Fib与pro-BNP水平均显著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治疗后1、3 d,病例组NHISS评分及血清Fib与pro-BN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5、7、9时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血清Fib与pro-BNP水平联合检测对预测老年HICH后发生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老年HICH后伴有脑水肿患者血清Fib与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给予甘露醇治疗可明显减轻二者的水平,同时二者联合测定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转铁蛋白在脑出血发病后24h内迅速升高(P<0.05),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后缓慢下降,发病第7天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2d内无显著变化,然后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水平(P<0.05),随后在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在第21天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第3天)呈正相关(r=0.654、0.514,均P<0.01),但与24h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和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过量铁离子的清除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当归及其主要成分阿魏酸钠(SF)对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n=45),分别分为当归组、SF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n=15)线栓仅插入1 cm,各组动物分别取2,7,14 d 3个时间点,观察神经功能恢复、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结果:当归组Bederson评分在术后第7天开始优于对照组(P<0.05),SF组在第2,7天均优于对照组(P<0.05)。SF组横木行走测试评分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当归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SF组足失误测试评分在术后2,14 d低于对照组(P<0.05),当归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SF组脑梗死体积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在14 d小于当归组(P<0.05),当归组只在术后2,14d小于对照组(P<0.05)。除SF组外,各组脑含水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SF组在术后2 d高于其它各组,术后14 d低于其它各组(P<0.05)。当归组在术后7,14 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和SF都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但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SF可能发挥早期作用,减小脑梗死体积和减轻脑水肿的功能的作用强于当归,SF可能是当归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在脑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平 《四川医学》2010,31(7):950-95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早期用于轻、中度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研究其对血肿变化,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尼莫地平治疗组),B组(对照组),在入院时,治疗后第3、7、14天作头颅CT测量其脑血肿、脑水肿体积,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3天,两组血肿、神经功能缺损均有加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脑水肿均有加重,A组较轻。第7天,两组血肿均有缩小,治疗组缩小较好;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恶化,但治疗组较好。第14天,两组脑血肿、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好转,但治疗组好转较明显。结论尼莫地平早期用于轻、中度脑出血安全、有效,可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早期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对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HICH患者,按入组序列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止血、脱水、神经营养药物等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7天及14天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NO、MAD、SOD水平。结果:(1)两组治疗第3天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时,治疗第7天、第14天下降,且低于第3天,第14天低于治疗前,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治疗第3天血清NO、MA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时,治疗第7天、第14天下降,且低于第3天,第14天低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第3天<第7天<第14天,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血清NO、MA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早期治疗老年HICH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9.
王弋  郭智东  徐芝君 《浙江医学》2014,(7):585-586,58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醒脑静和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5和30天的血肿量、脑水肿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间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后第7、15和30天,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间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更好地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