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对消化性溃化性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后耐药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对500例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并接受规范治疗后发生幽门螺旋杆菌耐药10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滥用抗菌素是产生抗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的主要因素。结论合理规范联合运用药物可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炎7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效果、临床疗效情况及治疗胃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的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所致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缺铁性贫血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组,A组给予去除缺铁原因治疗和补铁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的变化。结果A组50例,治疗有效34例,有效率68%,;B组50例,治疗有效率48例,有效率96%。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关,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药敏谱,为本地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由于上消化道不适进行胃镜检查的16 806例患者,经~(14)C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行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活检培养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结果 16 806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株5 882例,阳性率34.99%。2013年-2017年本院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14.707,P0.05);不同年龄段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1,P0.05)。5 88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株药敏实验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对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结论本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逐年上升并且趋向年轻化,对青壮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给予高度重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不能仅当胃肠消化道疾病治疗,应当做感染性疾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治疗,可提高根除率,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9月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6周;对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共培养出56株幽门螺旋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5.9%;幽门螺旋杆菌对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镁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和80.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3.44%和77.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恶心、腹泻、失眠、呕吐、皮疹和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铋剂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有助于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溃疡的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实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共70例,按照其入院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磷酸铝凝胶治疗。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均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临床效果明显。结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方案治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有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预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四联组(35例)和联合铝碳酸镁组(38例)。四联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联合铝碳酸镁组在四联组基础上采用铝碳酸镁片治疗。治疗8周复查胃镜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复发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铝碳酸镁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四联组的74.29%(P<0.05)。治疗4周、8周后,联合铝碳酸镁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8.95%、94.74%,显著高于四联组的57.14%、77.14%(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5例腹痛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应用。【方法】对在本院诊治的125例腹痛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中血清Hp抗体阳性75例,阳性率60.0%。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年龄增长Hp抗体阳性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学龄前后儿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痛患儿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于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及时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疗效肯定,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使用我院标准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停药后的一个月后进行呼气试验,检测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并记录患者在使用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得到根除,根除率达到了92%;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得到根除,根除率达到了56%。两组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9%,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发应的概率为12%,没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有着很好的根除率,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使用标准的三联疗法没有明显的差距,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奥荚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系统痰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奥荚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辉  王毓麟  崔立红  刘超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64-3165,31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分为单纯溃疡组以及溃疡合并出血组,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以及组织学检查两组消化性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溃疡合并出血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有30人,阴性率为33.3%;而单纯溃疡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仅为18人,阴性率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所占比例要低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但是并发出血的可能性更高,对这类病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沙丽丽 《职业与健康》2001,17(9):126-127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的常见疾病,在传统治疗中抑酸剂的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复发率高。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有着密切联系,治疗除采用抗酸分泌剂。本文采用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甲硝唑(Metronidazole)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同时与单用洛赛克治疗相比较,旨在探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段嫦厚 《健康必读》2008,7(6):49-49
目的观察不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明确消化性溃疡病人120例,快速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明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随机分为三组,均采用正规抑酸,保护胃粘膜及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抗生素治疗一周,停药三周)后复查,三组病人对比观察证明:克拉霉素+替硝唑组阴性率较其他两组高。结论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增加,应选择新的治疗方法及规范化治疗,减少耐药性发生及提高根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经胃肠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证实为小儿慢性胃炎47例患儿,采静脉血2ml应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Ap)技术检测血清中.Hp-IgG抗体.结果 47例小儿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为44.6%(21/47),给予联合抗生素抗Hp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对患儿进行早期Hp-Ab检测,对慢性胃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它简便快捷、适用儿童检查,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检验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并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消化科进行治疗的并已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验的患者12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40例已经细菌培养证实为Hp阳性,作为甲组,剩余80例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为乙组。探究不同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检验的结果。结果:嗜银染色法在甲组检出35例,有5例未检出,假阴性率为12.5%;在乙组中未检出,假阳性率为0.00%。尿素酶检验法在甲组检出36例,未检出4例,假阴性率10.0%;在乙组中检出2例,假阳性率为2.5%。两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素酶检验法检验准确度较好,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相对较低,且省时省力,简单便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谭昊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79-1580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与胃炎灵联合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炎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胃溃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溃疡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胃炎灵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rrjk》2017,(16)
目的 :观察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调查对象,并对如上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三联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四联治疗,各45例。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提高显著(P0.05)。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 :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四联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C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的134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与尿素酶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检测方法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显著性差异;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可靠、安全等优点,且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有前途的无创性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C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的134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与尿素酶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检测方法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显著性差异;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可靠、安全等优点,且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有前途的无创性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