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观察颅骶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疗效特点.方法:42例慢性失眠患者接受颅骶疗法,每周2次,4周为一观察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疗效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不同病情、不同证型患者的关系.结果:42例慢性失眠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10%.不同性别患者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不同病情、不同证型患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颅骶疗法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失眠症,较为适用于年轻、病程较短、轻、中度患者,以及虚证和肝气不舒患者.  相似文献   

2.
王京喜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07-708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集多年临床实践,临床配穴有独到经验和效果.其配穴原则之一即尽量少用穴,在有明确临床效果的前提下,临床多用组穴或单穴等针灸处方.其针灸处方有依据不同临床特征采用不同的指向性的特点.强调结合不同的刺法和操作手法及火针、艾灸、放血等具体方法的应用.作者就多年在临床学习使用验证且临床确有良好效果的贺普仁教授部分组穴的使用给予简明扼要的介绍,以便读者触类旁通地了解贺教授的处方思路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自身素质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在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带教、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护士的学历都有不同的要求.尤其对病人安全、医疗效果和专业的医疗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对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的配比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振源振法的操作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讨论振法的分类,认为根据不同振源进行分类并采用松振法操作,更适宜临床运用.并重点介绍了不同振源振法的操作方法、特点及临床应用.希望籍此让大家对振法有一个新的认识,并提高振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剂量大小对临床疗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剂量的不同往往产生不同疗效.从年龄、体质、药性定位、病症差异及剂型变化等4方面,对临床用药时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分析,只有合理使用中药剂量才能使之最大效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交法用于附子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子根是常用中药附子,其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温阳扶正、温经止通、温中散寒.古文献及各版药典记载有毒,一般临床应用都需炮制加工减毒.但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炮制方法[1~3],其总生物碱含量及乌头碱含量都有变化,临床应用很难把握其量和度.我们拟采用直接水解双酯生物碱,应用正交设计法对水提乙醇沉淀法工艺优选.使生产的附子颗粒剂达到安全、方便、有效、质量可控,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特点,比较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的异同.方法:用流调法对437例静脉吸毒合并HIV/AIDS患者和373例性传播感染进行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调查.结果:2组临床症状差异显著的依次为:乏力、盗汗、胸闷(气短)、咳嗽、纳差、自汗、腰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痛、胸痛、腹痛、消瘦、疱疹、感冒.中医证候特点,多见虚实夹杂的证候,以虚证为主,证属气阴两虚者为多.结论: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特点,比较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的异同.方法:用流调法对300例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患者和300例性传播感染HIV/AIDS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调查.结果 2组临床症状出现频率差异显著的依次为:肌肉痛、关节痛、盗汗、胸闷、纳差、消瘦、头痛、便秘、腹泻、发热、皮肤瘙痒.中医证候特点:多见虚实夹杂的证候,艾滋病发病是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演变过程.潜伏期以实证为主,病位以肝、脾为主,病性为热、湿、瘀;发病期病位以脾、肝、肾为主,主要病邪或病理产物则是以瘀为主,随不同证候类型表现出湿、热、虚的特征.结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观察比较电针对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平面面神经损伤所致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12 6例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平面面神经损伤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采用电针治疗 2个疗程 (2 0次 ) ,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临床疗效与临床分期及面神经损伤平面有关 ,P <0 .0 0 5 ,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期的痊愈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且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 ,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张世友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15-1715
汗证为临床常见的疾病,是指非因进食辛辣热汤、天气炎热、厚衣重被、剧烈运动、使用解热镇痛、发汗解表药等而出现的腠理开阖失常,导致汗液外泄、汗出超常的一种病证.因临床表现各异,证型不同,施治方法亦不同.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根据以下六法辨证施治汗证,收到满意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Jia CS  Xu J  Li XF  Wang JL 《中国针灸》2011,31(7):577-579
刺灸法是针灸施治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对于不同病症或疾病的不同阶段,临床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本文首次明确提出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的概念,即不同刺灸法因其临床效应各异而 有着不同的最佳适应证或病症阶段的对应关系.与此同时,通过针对不同种类的刺灸法、同种刺灸法的不同具体方法以及刺灸法相同而参数不同的针灸治疗对某种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的文献资料,佐证了其刺灸法效应特异性存在的客观性,并阐述了国内专家对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的相关认识;论证了提出和研究刺灸法效应特异性,可通过挖掘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的规律与特点,发挥其对于针灸临床决策、教学实施和科研设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4)
目的 基于中医体质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临床此病314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辨证分型,并按不同中医体质分类及临床辨证分型进行相应针灸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不同中医体质分类的治愈率,平和质(97. 1%)气虚质(86. 3%)痰湿质(78. 6%)阳虚质(73.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临床辨证分型的治愈率,风寒外袭型(90. 6%)肝郁气滞型(85. 1%)脾虚湿盛型(77. 4%)正气不足型(69.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中医体质治愈疗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治疗无效病例11例(3. 5%),其中气虚质1例,阳虚质2例,痰湿质及湿热质各4例。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体质类型多见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且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疗程不同。基于中医体质,辨体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以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愈率,缩短疗程,进一步发挥针灸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其在应用时有生、熟之分,即不同处方、不同病症对同一中药饮片有不同的炮制要求,也就是说每味中药都必须经过炮制成为饮片才能有效地用于临床.因此,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其加工炮制全过程的控制并使之规范化势在必行,因而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多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和颈椎曲度变直等.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现代医学又将其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多型.  相似文献   

15.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新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0):445-446
合谷、三阴交两穴为临床常用的调理气血的对穴.两穴作不同的补泻,可以起不同的治疗作用.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总结黄连的不同炮制方法,分析炮制后黄连的临床应用情况.依据临床治疗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炮制黄连,可以减少黄连的毒副作用,提高黄连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槐花、刺槐花、扁豆花、葛花和紫藤花均为豆科花类药材,它们性味功效不同,在临床上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由于它们来源于同科植物,外观性状特征相似,在经销和临床应用中极易发生混淆.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有效,我们用薄层层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鉴别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消斑饮口服液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为慢性病例,均符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有不同程度出血,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BPC)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大多增高,骨髓巨核细胞有不同程度成熟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难治性痤疮的不同种类及影响治疗因素.方法:对不同临床病例分类予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痤疮按不同类型区别处理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健.结论:只有正确处理,对症治疗,难活性痤疮就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20.
金亚蓓 《中医教育》2005,24(6):79-80
临床实习是留学生获取中医临证经验、运用理论、开展实践的重要机会,对他们更新知识结构、熟练诊断方法和操作技能均有较大影响.由于留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特性、文化历史背景和生活经历,对他们的带教与本国医学生的临床带教相比具有不同的要求.笔者根据亲身带教经历,提出一些问题,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