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心脏超声测定DCM组和对照组EF值、E/A值及Tei指数,并比较其结果结果:DCM组和对照组的EF值和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是反应心室整体功能的综合指标,可以反应DCM患者早期心功能的变化,是评价DCM患者总体心脏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ei指数结合三尖瓣环位移(TASE)及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在评价胎儿Ebstein畸形右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估测17例Ebstein畸形胎儿和51例正常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TASE、FAC及E/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bstein畸形组右心室Tei指数(0.76±0.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TASE和FAC病变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6±0.24)vs.(0.90±0.09);(0.28±0.10)vs.(0.53±0.0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反映右心室舒张功能的E/A比值两组分别为[(0.67±0.12)vs.(0.67±0.0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i指数作为一个定量反映整体心肌性能指标,不受心脏几何形状、心率、房室瓣反流和孕龄的影响,结合TASE及FAC,可以简单、准确、更为全面的了解胎儿Ebstein畸形的右心功能,对预后分析、围产期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室Tei 指数评价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改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肺心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滴注阿魏酸钠300 mg/d,连用20 d.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血气分析,并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右心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肺主动脉干内径,计算右室射血分数.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根据右室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和右室射血时间计算出右室Tei指数.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氧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Tei指数、肺动脉压力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改善肺心病右心功能及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显著,Tei 指数是一项方便、准确评价右心功能的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89例ASD患者及62例健康人群的右心室Tei指数,ASD组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术后半年各测量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组术前右心室Tei指数(0.59±0.1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组介入术后各时间点右心室Tei指数逐渐下降,尤以术后半年降低最明显(P0.01);术后一周Tei指数(0.48±0.0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ei指数(0.36±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作为一个定量反映整体心肌性能指标,不受心脏几何形状、心率、房室瓣反流的影响,可以简单、准确、全面的了解ASD患者的右心功能,可用于术后右心功能改善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下,临床上如何早期诊断患者心功能异常,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心室舒缩功能指标都基于对心室几何形态的假设,并在不同程度上受超声透声条件、心率及心脏前后负荷变化的影响,其应用价值尚存在一些争论,近期发展起来的Tei指数能综合评价心脏舒缩功能,弥补了前者不足,Tei指数的应用和完善将对临床心功能的评价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下,临床上如何早期诊断患者心功能异常,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心室舒缩功能指标都基于对心室几何形态的假设,并在不同程度上受超声透声条件、心率及心脏前后负荷变化的影响,其应用价值尚存在一些争论,近期发展起来的Tei指数能综合评价心脏舒缩功能,弥补了前者不足,Tei指数的应用和完善将对临床心功能的评价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Tei指数评价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爱芝 《山东医药》2006,46(22):34-35
对40例正常儿童、1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进行左室Tei指数、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等指标的测定。结果12名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的左室Tei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Tei指数评价为临床早期发现心动过速患儿心功能异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ei指数联合B-型脑钠肽(BNP)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2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按纽约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及Ⅳ级组。另选体检正常者3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BNP、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Tei指数:正常对照组为0.33±0.06,LVH、NYHA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的Tei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9±0.05、0.50±0.08、0.59±0.16和0.68±0.0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NP水平:正常对照组(BNP 46.69±6.06),LVH、NYHA心功能Ⅰ级组(BNP=88.09±6.8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加重,BNP水平逐级升高,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的BNP均值分别为288.55±22.02、668.08±16.18和1 068±38.01(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与高血压、LVH、心功能障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左室构型及心功能障碍越重,BNP水平越高;BNP水平与Tei指数、LVMI、LVEF有较好的相关性,BNP水平越高,Tei指数越大,LVMI越高,而LVEF越低,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33例为CHF组,另选正常体检者116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进行心脏功能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Tei指数及NT-proBNP明显升高,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均明显降低(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LVEDD、LVESD、Tei指数以及NT-proBNP明显升高(P<0.05),LVEF、LVFS及E/A比值明显降低(P<0.05)。NT-proBNP与LVEF、LVFS、E/A比值呈负相关,与Tei指数、LVEDD、LVESD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LVFS、心功能分级和Tei指数是影响NT-proBNP的主要因素。结论 NT-proBNP升高与老年CHF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Tei指数(即心肌活动指数)是一种评价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的新指标,既往多用于左心室功能评估。近来有研究表明,Tei指数还可运用于胎儿、儿童和成人的各种心脏疾病的右心室功能的评价。该研究对比研究了脉冲多普勒或组织多普勒方式在对法洛四联症修补术后伴肺动脉瓣返流(PR)患者心功能测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Tei指数一种新的综合评价心脏整体功能的指标,不受心肌几何形态、心率及心脏负荷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时Tei指数增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大多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Tei指数评价标准药物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响,探讨Tei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评估介入及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47例ASD(其中26例伴肺动脉高压)术前及术后3月的右室横径(RVDd)、右室射血分数(R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Tei指数,2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SD患者的RVDd及右室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肺动脉高压组的RVDd,ASD大小及右室Tei指数较无肺动脉高压组明显增大。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肺动脉高压阴性组患者右室Tei指数较术前降低,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高压组右室Tei指数较术前降低,但仍较对照组大。结论:ASD患者右心功能有减退,介入及手术治疗对肺动脉高压阴性组患者右心功能改善近期疗效明显;对肺动脉高压组患者右心功能改善近期疗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扩张性心肌病(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Tei指数的变化。方法用GE VVI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的Tei指数。结果42例患者治疗前Tei指数(0.65±0.14 Vs 0.32±0.08,P<0.01)和室内十二节段心肌运动达峰时间均差(87±21ms Vs 26±6.8ms,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RT治疗可以明显改善Tei指数(0.65±0.14 Vs 0.41±0.11,P<0.01)和室内十二节段心肌运动达峰时间均差(87±21ms Vs 44±9.6ms,P<0.01)。结论Tei指数不仅可以反映DCM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还可用于CRT治疗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Tei指数是一项较新的评价心功能的超声指标。由于其较其他参数的优点,近年来已开始应用于小儿心血管疾病的心功能评估。研究发现,在小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和术后、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移植以及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等方面,Tei指数均体现出敏感、准确的价值。尽管目前小儿Tei指数的正常范围尚未统一,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今后Tei指数必将有效而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在综合评估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建立左、右心室Tei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孕龄在20~40周的胎儿左、右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取等容收缩与等容舒张时间及射血时间,计算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孕龄、胎儿心率对Tei指数的影响以及左、右心室Te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孕龄在20~40周胎儿左、右室Tei指数95%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385±0.094);(0.419±0.127),不同孕龄、不同心率胎儿之间左、右心室Te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08 P0.001),但右心室Tei指数大于左心室Tei指数(P0.05)。结论 Tei指数可作为一个综合评估胎儿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新指标,它不受孕龄、胎儿心率及心室几何形状的影响,具有重复性强、无创及检测方便的特点,可用来评估正常胎儿及病理状态下胎儿心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Tei指数在小儿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i指数是一项较新的评价心功能的超声指标.由于其较其他参数的优点,近年来已开始应用于小儿心血管疾病的心功能评估.研究发现,在小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和术后、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移植以及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等方面,Tei指数均体现出敏感、准确的价值.尽管目前小儿Tei指数的正常范围尚未统一,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今后Tei指数必将有效而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脑钠肽浓度结合左心室Tei指数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前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为试验组,同期小儿外科住院患儿20例为对照组,将心功能分为四级,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Tei指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NP浓度。结果患儿血清BNP浓度、左心室Tei指数在心功能0级、Ⅰ级、Ⅱ级、Ⅲ级组呈逐渐增高趋势,左心室射血分数呈逐渐减低趋势,且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BNP浓度与左心室Tei指数、心功能分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1=0.73,P0.01;r2=0.62,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具有负相关关系(r3=-0.48,P0.01);左心室Tei指数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4=0.57,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5=-0.52,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0.56,P0.01)。结论 Tei指数及血清BNP浓度能够迅速、准确评估术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估妊娠中期正常胎儿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TDI技术测量68例孕13-27周胎儿左、右心室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得等容收缩及舒张时间和射血时间,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其与孕龄、心率的相关性。结果妊娠中期正常胎儿Tei指数左心室为0.36±0.09,右心室为0.35±0.10,两者具有相关性(r=0.436,P〈0.01),心率、胎龄与Tei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多普勒指数,不受心室心率、孕龄影响,可用于观察胎儿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 临床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动脉高压(COPD+PH)患者68例,另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根据三尖瓣反流压差,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并按其分别判定为重度PH组、中度PH组和轻度PH组。超声常规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横径、肺动脉主干内径,并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68例COPD+PH患者中,重度PH组22例,中度PH组30例,轻度PH组16例;与对照组相比,重度PH组和中度PH组右心大小、Tei指数均有统计学差异,轻度PH组无明显右心形态改变,Te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右心室Tei指数可作为COPD伴中重度PH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及Tel指数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8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其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21例选自本院体检中心的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rr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检测血BNP。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rrei指数与血BNP水平逐渐增加,Tei指数均值在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0.40±0.12、0.49±0.09、0.58±0.18和0.69±0.07;BNP均值在心功能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42.19±17.51、297.45±21.92、703.12±15.76和912.75±37.16(pg/m1),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BNP指标在心功能Ⅰ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ei指数对照组0.31±0.08,BNP对照组(33.12±3.15)p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心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血BNP水平升高,并且和Tei指数、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3,0.368,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372,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血BNP水平与Tei指数、心功能以及左室构型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血BNP水平与Tei指数能综合反映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