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母亲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与子代发生神经管畸形(NTD)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山西省平定、昔阳、太谷和泽州4个县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2003年1月到2007年6月监测到的515例NTD病例(其中无脑儿236例,脊柱裂237例,脑膨出42例),对照组为同期在同地区调查的682例无体表出生缺陷的婴儿.研究人员在妇女分娩一周内问卷调查妇女怀孕前后的被动吸烟及其他信息.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结果 与无被动吸烟的妇女相比,怀孕前后有被动吸烟的妇女生育NTD的危险性(OR值)为1.84(95%CI:1.39~2.44).妇女被动吸烟频度与子代发生NTD危险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与无被动吸烟的妇女相比,偶尔有被动吸烟的妇女和每天有被动吸烟的妇女生育NTD的OR值分别为1.51和2.44(趋势x2=24.9,P<0.001).结论 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增加生育NTD患儿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WHO推荐防制重要媒介生物的卫生杀虫用农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防制重要媒介生物的卫生杀虫用农药及其应用》2006年第6版(WHO/CDS/NTD/WHOPES/GCDPP/2006·1)中公布的农药品种(共87个有效成分),比1997年(WHO/CDS/NTD/WHOPES/1997·2)版公布的农药品种(94个)有增也有减,增加13个农药新品种,取消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  相似文献   

3.
复合营养素预防再发神经管畸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神经管畸形(NTD)是最常见的胎儿畸形,占所有畸形的45%-75%,再发率为初发的10-20倍。本站对1999年1月-2000年6月在本站引产过NTD胎儿的40例妇女,再次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期的前3个月服用复合营养素—福施福,预防NTD)再发,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有关资料统计神经管畸形(NTD)占所有畸形的45%~75%。笔者对引产过神经管畸形胎儿的妇女,于再次计划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3个月给予复合维生素(商品名:福施福)口服,预防NTD再发,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为1999年1月~2000年6月妊娠16周以上,经B超诊断胎儿为NTD而引产的孕妇,共40例,年龄28.5±4.5(24~33)岁,孕1~3次。 2.方法 引产后至少避孕3个月,计划再次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3个月,每天饭后口服福施福(英国优尔格药业有限公司出品)1粒(漏服不补)。分别于妊娠12~13周、18~19周、28周来站B超监测。 二、结果 1.临床特征 前次妊娠NTD儿为第1胎27例  相似文献   

5.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简称NTD)是一种严重的先天畸形,一般占总先天畸形出生率的50%,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NTD的流行病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以Record和Mckeown为先导开始的,NTD主要流行病学特点是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的明显变异,这种变异反映出NTD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密切关系,这对于NTD的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卫生统计     
981610似然比原理下带季节性的累计和法/康春阳…//中国卫生统计.一1997,14(1).一7~9 累计和法已用于出生缺陷和某些疾病监测中,但局限于无季节性的情形。在似然比原理下导出了带季节性的累计和法的参数,并以四川省1988~1990年NTD资料作为基线,监测1991年的消长,结果表明NTD有减少。图O表l参59816ll 国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关系的19个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葛祖恂…//中国卫生统计.一1997,14(1).一10~】2 对国内。19个有关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经齐性检验表明,19个研究…  相似文献   

7.
妊娠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61-2661
目的:观察妊娠早期增补小剂量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畸形(NTD s)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门诊接待的育龄妇女45 642人,分为观察组服用叶酸者23 749人,对照组未服用叶酸者21 893人,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D 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TD s的发生率为5.89/万,对照组NTD s的发生率为14.62/万,两者比较2χ=8.61,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早期增补叶酸可预防NTD s发生。  相似文献   

8.
系于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NTD)的必要性,最近有些文章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1986年首次报道了脊柱裂超声检查的颅内征象。加州从1986年4月开始,用母血清AFP测定筛选NTD就成为强制性的。大量孕妇进行母血清AFP筛选检查,对超声检查在查出NTD方面的作用进行新的观察。现报告1988年1月~1990年6月通过加州母血清AFP筛选方案查明的161例脊柱裂病人的超声检查情况。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选择我院及哈尔滨市其他医院门诊曾生育过神经管畸形(NTD)患儿或有NTD家族史的早孕患者114例,筛选出孕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者57例,其中纯和突变(V/V)34例,杂和突变(A/V)23例。57例孕妇中曾生育过一次NTD患儿者22例,生育两次以上NTD患儿者5例,有NTD家族史者30例。1·2 观察方法1·2·1 MTHFR检测:(1)DNA的提取: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10.
5120名产前神经管缺陷筛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我国大城市约有1/4~1/5的围产儿死亡是由先天缺陷造成的,神经管缺陷(NTD)是一组高发的严重先天畸形,占先天畸形的20%~25%[1].产前母亲血AFP测定,对NTD进行筛查,可有效的避免NTD缺陷患儿的出生.本文对我院从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进行产前筛查的NTD高风险孕妇进行跟踪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结局.比较母亲血清产前筛查结果,产前B超诊断及羊水AFP测定对NTD诊断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中国神经管畸形(NTD)高发和低发区畸形儿的性别及出生结局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 利用1992~1994年期间“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监测资料,按照国际上采用的分类方法,将NTD分为4类,即无脑畸形、脑膨出、高位和低位脊柱裂,再将每一类按照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分为单纯与合并型,进行高低发区不同类型NTD的男女性别率、性别率比和出生结局的研究,调整城乡、季节和种类,计算调整后的性别率。结果 共监测到326874总产数(包括孕20周及以上的活产、死胎和死产),NTD784例,北方高发区女性无脑畸形发生率(1.30/1000女性总产数)和高位脊柱裂发生率(3.99/1000女性总产数)高于男性(0.66/1000男性总产数和1.66/1000男性总产数),其调整率女性大约是男性的1.8~2.1倍;南方低发区女性高位脊柱裂发生率(0.32/l000女性总产数)和低位脊柱裂发生率(0.21/1000女性总产数)高于男性(0.10/1000男性总产数和0.09/1000男性总产数),其调整率女性是男性的1.3~1.6倍;单纯NTD占全部病例的80%以上,并且单纯NTD女性发生率(2.57/1000女性总产数)显著高于男性(1.40/1000男性总产数),合并型:NTD男女性别发生率(0.36/1000和0.49/1000)的差异无显著性;死产中以高位脊柱裂(44.95%)、活产中以低位脊柱裂(40.64%)占比例较高。死胎中高位脊柱裂和无脑畸形分别占47.06%和35.56%。结论 南方低发区和北方高发区性别率差异随NTD种类而不同,提示可能存在随NTD率增高,女性高位脊柱裂和无脑畸形所占比例有增大趋势。无脑畸形、高位与低位脊柱裂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2.
神经管缺陷(NTD),包括无脑畸形、开放性脊柱裂和脑膨出,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严重畸形之一。患NTD的新生儿多数死亡,少数即使存活下来,也因严重畸形而影响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探讨NTD的病因,寻求防治对策,提高人口素质,对1980~1994年菏泽地区医院确诊的NTD患儿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和方法 以1980年1月至1994年12月,妊娠28孕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孕中期AFP/β-HCG二联试验在筛查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应用专用筛查软件计算DS与NTD的风险率。结果:2302例孕妇中,DS高危孕妇95例,阳性率4.13%,经羊水产前诊断,确诊DS3例;NTD高危孕妇13例,阳性率0.56%,经B超检查,确诊NTD1例,引产后被证实。结论:在孕中期进行产前筛查,可减少出生缺陷,对优生优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省1987~1989年出生缺陷动态监测期间住院分娩的98766例围产儿的神经管缺陷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神经管缺陷(以下称 NTD)儿475例,神经管畸形率48.09/万。NTD 的临床类型以无脑儿为最多,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孕母年龄偏高及偏低组神经管畸形率均较高。三年 NTD 发生情况下降不明显,沿海地区较内地低,不同转归的围产儿神经管畸形率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孕周神经管畸形(NTD)胎儿孕妇胎盘中印迹基因H19,PEG10和IGF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NTD的关系.方法:应用MethyLight方法实时定量检测不同孕周28例NTD患儿孕母胎盘和28例正常对照乳母胎盘中印迹基因H19,PEG10和IGF2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印迹基因H19,PEG10和IGF2启动子区在胎盘中普遍发生甲基化,而且在NTD患儿孕母胎盘中,H19,PEG10和IGF2中甲基化率略高于正常乳母胎盘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将样品按照不同孕周分组后,IGF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31~36周NTD胎儿乳母胎盘中显著高于正常胎儿乳母胎盘(P<0.05).结论:印迹基因H19,PEG10和IGF2启动子区在所检测的NTD患儿孕妇的胎盘中总体甲基化水平与正常胎儿乳母胎盘无差异.但在妊娠31~ 36周时,NTD胎儿乳母胎盘中IGF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胎儿乳母胎盘,提示印迹基因IGF2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NT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孕母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reeβ-HCG)二联法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筛查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7年10月—2014年9月在杭州市5家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437 438名孕妇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及杭州市各区、县妇幼保健院上报的产前筛查随访结果资料,应用Risks 2T产筛分析软件,评估NTD的风险值。结果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确诊无脑儿10例、脊柱裂32例、脑膨出9例,在随访筛查低风险孕妇中确诊新生儿无脑儿9例、脊柱裂28例、脑膨出14例,产前筛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2.63%(10/19)、53.33%(32/60)、39.13%(9/23);假阳性率分别为0.38%(1 676/437 419)、0.38%(1 654/437 378)、0.38%(1 677/437 415);随访的高风险孕妇中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的检出率分别为0.59%、1.90%和0.53%,在随访的低风险孕妇中三者的检出率分别为0.02‰、0.07‰和0.03‰,筛查结果为高风险者,其检出NTD患儿的概率高于低风险者,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血清学AFP、游离β-HCG二联产前筛查不仅能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还能筛查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后期应结合三维B超等产前诊断技术,做好对NTD产前筛查质量控制和后续诊断随访工作,减少先天性缺陷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7,(3):429-430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四联产前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收治的孕中期产检妇女6 939例,抽取静脉血进行β-HCG、AFP、uE3及抑制素A四联血清学筛查,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计算罹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率。结果 6 939例孕中期孕妇筛查高风险有355例(5.12%)。适龄孕妇DS、ES、NTD高风险率分别为2.67%、0.17%、1.55%,高危孕妇DS、ES、NTD高风险率分别为14.14%、1.64%、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5例高风险孕妇最终完成随访为328例,210例DS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有7例确诊为DS(阳性率3.33%);16例ES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有2例确诊为ES(阳性率12.50%),102例NTD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有4例确诊为NTD(阳性率3.92%)。结论孕中期血清学四联检查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经济、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神经管畸形的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生缺陷可引起死胎、死产,在我国城市新生儿死因中占第一或第二位,也是婴儿死亡之要因。它给母亲、家庭及社会带来痛苦和负担。在各种出生缺陷中,神经管畸形(简称NTD,下同)危害严重,其发生率据国外报导为0.7‰至8.7‰。为了搞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及优生,加强关于出生缺陷的研究和防治,十分重要。可是迄今国内有关于出生缺陷的研究报导甚少,至于NTD的专门研究报告,更未见到。本研究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北京地区NTD的资料,以反映本地区发生情况,并初步查明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供进一步流行病学病因方面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亲饮食因素与神经管畸形危险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母亲饮食因素在神经管畸形(N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的平定、昔阳、太谷和泽州4个县,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4个县监测到的363例NTD病例,对照为同期在同地区出生的523名无体表畸形的健康婴儿。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NTD发生有关的饮食因素有食用肉类、蛋奶、豆类、腌菜、发芽土豆、食物烹调习惯、饮用水水源类型、饮啤酒、红酒或米酒和饮茶。在调整妇女文化程度和畸形生育史的基础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肉类和豆类为NTD的保护因素,NTD的危险性随着肉类、豆类食用频率的增加逐渐下降,其在人群中的归因危险度(PAR)分别为69.4%和22.0%。食用腌菜为危险因素,NTD危险性随着腌菜食用频率增加而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其PAR值为18.5%。此外,饮用河水或池塘水的妇女较饮用井水或自来水者的危险性增高(OR=3.42,95%CI:1.44~8.09),每天饮茶者较不饮或偶尔饮茶妇女的危险性增高(OR=4.65,95%CI:1.41~15.36),但二者PAR值较低,分别为4.7%和2.6%。结论富含叶酸的肉类和豆类对NTD发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怀孕前后食用腌菜、饮用河水或池塘水以及每天饮茶是NT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淑荣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17-1617
有关资料统计神经管畸形(NTD)占所有畸形的45%~75%[1-3],是一种严重的出生缺陷,国家计生委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以来,我们对曾经被引产过这类畸形的妇女,于再次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后的前3个月给福施福口服,预防NTD再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