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苏粕多糖水提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比较了DM301、DM130、NKA-9、NKA-Ⅱ、H103、ADS-17、D101、X-5 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苏粕多糖提取液的脱蛋白和脱色效果的影响。在静态吸附试验的基础上,筛选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D101树脂对紫苏粕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吸附最多,表明其脱蛋白和脱色效果最好,且多糖的回收率最高,因此D101树脂最适于紫苏粕多糖的纯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吸附-解吸试验,比较6种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大枣多糖提取液的脱色效果。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LSA-800B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大枣多糖色素的最佳参数为:室温(约20℃),上样液pH值3~4,吸附流速2.0mL/min,在该条件下对大枣多糖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率可达91.2%,用70%乙醇溶液作为解吸剂,20℃、解吸流速1.0mL/min时,多糖损失率为6.0%。使用LSA-800B大孔吸附树脂对大枣多糖脱色可以获得更高的脱色率以及更低的多糖损失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吸附条件的试验,在7种大孔吸附树脂和3种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了对水飞蓟多糖的脱色效果好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900。进一步通过温度、p H值、多糖溶液浓度对D900树脂进行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D900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佳脱色条件,并进行动态操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900树脂作为水飞蓟多糖的脱色树脂,温度为50℃,p H值为5,溶液浓度为3 mg/m L,上样速率为1 m L/min,上样量为1.5 BV条件下,水飞蓟多糖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达到80.23%,多糖保留率达到85.56%。  相似文献   

4.
选择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发现DA201-CⅡ树脂具有较好的脱色率,且对多糖的吸附也较少;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香菇多糖提取液浓度、树脂用量和温度为自变量,脱色率为响应值,确定了利用DA201-CⅡ树脂对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香菇多糖提取液浓度为1.9 mg/m L,树脂用量为11 g/100 m L,温度为51℃,脱色率达到最高为80.04%,多糖保留率最高为93.45%。  相似文献   

5.
灵芝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进行脱色。比较10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方面的性能,以灵芝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D303树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D303树脂的灵芝多糖脱色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D303树脂静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在样品上样质量浓度15mg/mL、pH6、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h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1.89%,多糖保留率75.28%;D303树脂动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上样流速3BV/h、每毫升树脂上样量150mg,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2.01%,多糖保留率71.85%。研究表明D303树脂适合应用于灵芝多糖的脱色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枸杞为原料提取枸杞多糖,采用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糖提取液中色素脱除技术进行研究。在静态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筛选出色素脱除效果最佳的树脂。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衡量树脂脱色效果。结果表明:D318树脂脱除色素的效果最佳,样液质量浓度3mg/mL、树脂用量3g/25mL、pH7、处理3h时D318树脂的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分别为67.32%、85.49%和58.76%。  相似文献   

7.
紫果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脱除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脱色试验,考察几种常见脱色剂和大孔树脂对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常见脱色剂中双氧水氧化法脱色效果最佳,可快速的吸附色素物质,脱色1 h后,脱色率达60%以上。硅胶、硅藻土、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4种脱色剂对西番莲果皮SDF脱色效果不明显,脱色率不高于20%。5种大孔树脂对西番莲果皮SDF的脱色效果差异较大,阴离子树脂D301R的脱色作用最为明显,4 h后脱色率达到稳定,此时的脱色率为60.65%,另外四种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差。在综合考虑脱色率,多糖保留率,蛋白脱除率的基础上,大孔树脂普遍高于常规脱色剂的脱色评价指数(≤50%)。大孔树脂中,阴离子树脂D301R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条件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蚕蛹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化微波法对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202、D113)和大孔吸附树脂(HZ-841、HZ-806、HZ-803)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蚕蛹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传统工艺提取最佳条件:90℃提取3.5h,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3.95%;微波提取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9min,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4.49%。蚕蛹多糖大孔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Z-803树脂、pH4.0、温度45℃。结论:优化之后的微波提取法提取蚕蛹多糖的得率有显著的提高,且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在大孔树脂静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8.56%、62.15%、92.21%,在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9.43%、65.58%、90.56%。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孔树脂对白术粗制多糖进行脱色,通过比较8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效果,筛选出HPD600树脂能较好地脱除多糖色素。进而以白术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PD600树脂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样品浓度25 mg/mL、样品pH6、脱色温度75 ℃、脱色时间6 h时,白术多糖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和回收率可达79.75%和80.31%,表明大孔树脂法可有效地脱除白术多糖色素,为其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茯苓提取粗多糖为原料,考察7种大孔树脂纯化茯苓提取粗多糖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对茯苓提取粗多糖的脱色率与多糖回收率均优于其它种类树脂。通过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结果,得到最佳纯化茯苓提取粗多糖的工艺条件为:配制5.0 mg/m L的茯苓粗多糖提取液,以2 BV/h流速上样至柱体积为7 BV的AB-8型大孔树脂内吸附,随后采用5 BV的50%乙醇溶液,以2 BV/h流速洗脱。通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下,茯苓提取粗多糖的脱色率达到85.2%,多糖回收率为75.4%。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6种大孔吸附树脂和2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银杏果多糖溶液色素脱除的影响,筛选出3种树脂: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1号、D900和非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DA-201C。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果多糖中的色素可能以带负电荷的非极性小分子色素为主,在采用脱色1号树脂,pH值为4.5,温度为25℃,上柱速度为1.5mL/min,上样浓度为选择4 mg/mL,柱容量为2BV的条件下,多糖的脱色率为82.37%,多糖保留率为79.12%,蛋白去除率为88.39%。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研究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及辐射时间的最佳参数。选用AB8、DM130、WXI大孔树脂对仙人掌黄酮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65%、功率550W、辐射时间12s提取效果最佳,AB-8型树脂分离提纯效果最好,吸附率为8481%,解吸率达884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地黄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多糖保留率、脱色率、蛋白质脱除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选择具有较好纯化效果的大孔树脂,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根据响应面试验来优化地黄多糖的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HPD-400和LS-700B型大孔吸附树脂混合纯化地黄多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树脂质量比(HPD-400:LS-700B)为1.20,上样浓度6.0 mg/mL,温度30℃,上样速率1.5 BV/h,上柱体积1.5 BV。纯化后的多糖保留率为90.25%,脱色率为83.15%,蛋白质脱除率79.75%,综合评分为84.97%。本研究得到的纯化工艺适用于地黄多糖纯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树脂脱色法对低聚果糖粗提取液进行脱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液中色素的脱除效果最好.最佳脱色条件:上柱流速2mL/min,吸附温度30℃,低聚果糖浓度1.72%.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脱色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灰树花(Griflola frondosa)胞外粗多糖为原料,以多糖脱色率和保留率为评价指标,用静态吸附法从8种不同树脂中 优选出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并对其脱色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后考察脱色前后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 影响。 结果表明,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为D315,其对灰树花胞外粗多糖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色温度55 ℃、脱色时间420 min、脱 色pH 5.0、粗多糖质量浓度10 mg/mL。 在此最优条件下,灰树花胞外粗多糖的脱色率为90.61%,多糖保留率为78.23%,较优化前分别 提高2.78%、4.12%。 经树脂D315处理后的灰树花胞外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6.
苹果渣果胶树脂吸附静态与动态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XDA-7大孔树脂为吸附剂,研究了苹果渣果胶的脱色工艺.分别探讨了在静态与动态条件下,XDA-7型树脂对苹果渣果胶的吸附脱色能力.实验结果表明:XDA-7树脂对果胶提取液有较好的吸附脱色效果,损失率较低,静态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XDA-7树脂用量14g/100mL(果胶液),pH1.0,温度40℃,时间630min,脱色率为36.17%,损失率为3.70%;动态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速4.5BV/h,处理量2.5BV,上柱液pH1.0,温度35℃,脱色率为61.66%.损失率为3.05%.在最佳动态工艺条件下脱色的果胶提取液经醇沉和冷冻干燥后,其成品色泽符合QB2484-2000标准.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多糖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马齿苋多糖溶液的脱色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AB-8大孔吸附树脂用量、脱色温度和脱色时间3因素3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马齿苋多糖溶液脱色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后,得5mg/mL马齿苋多糖溶液脱色工艺的最佳条件为:AB-8大孔吸附树脂用量为60g/L、脱色时间为207min、脱色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马齿苋多糖溶液脱色率为74.25%。  相似文献   

18.
研究比较HPD100、D101、DM130、AB-8、DA201-C和DA201-C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酱油的脱色率以及脱色后酱油的总酸(TA)、氨基酸态氮(AA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DA201-CⅡ型树脂对酱油脱色率最高,且对TA和AAN影响最小。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试验,得出DA201-CⅡ型树脂对酱油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25 g/100 g酱油、脱色时间2.5 h、摇床转速200 r/min(250 mL三角瓶于恒温振荡箱中)、脱色温度30 ℃,该条件下酱油脱色率可达到86.39%。稳定性试验表明,温度对浅色酱油颜色有显著影响,而光照对酱油颜色影响不大。4 ℃低温保存条件能有效抑制美拉德反应带来的颜色返深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菜籽粕中水溶性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比较了NKA-2、Polyamide、D16、D101、特1号、D4020、D3520、X-5等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菜籽多糖水溶液的脱蛋白和脱色效果。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特1号树脂对菜籽多糖提取液的蛋白和多酚的吸附最多,表明其脱蛋白和脱色效果最好,且多糖的回收率最高,因此特1号树脂最适于菜籽多糖的初步纯化。对于特定的多糖提取液(多糖、蛋白、多酚含量分别为1.59、0.53、0.12mg/mL,pH4.8),在室温(15~20℃),流速1.5BV/h,过特1号树脂柱要使蛋白和多酚达到吸附饱和,需要连续进样20多个柱床体积(BV)。为了充分发挥特1号树脂的吸附性能,工业生产上可考虑采用串柱法。  相似文献   

20.
选择合适的玉竹多糖脱蛋白方法进行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出最优脱蛋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类型的树脂对玉竹多糖的脱色效果,选出最适合玉竹多糖脱色的树脂类型及最优动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法与sevag法联用为最佳的脱蛋白方法,在酶用量0.1 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 h,p H为5的条件下,玉竹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最好,蛋白质脱除率为72.43%,多糖损失率为13.14%;对玉竹多糖脱色效果好的是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1号,上样浓度为4 mg/m L,上样速率为1 m L/min,上样量为2 BV条件下,玉竹多糖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达到80.65%,多糖保留率达到8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