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选择城市污泥作为修复对象,通过添加槐糖脂、鼠李糖脂、皂角苷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与柠檬酸复配溶液,从电流密度、排出液重金属浓度、试验后土体各区域重金属含量等角度,研究添加剂对重金属污染污泥电动修复的增强效果,从添加剂作用机理上进行分析,并从微观层面进行补充解释.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的迁移主要发生在污泥中,排出液重金属浓度很低;阳极区处理效果最好,阴极次之,中部有重金属积聚效应;单独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阳极区对Zn、Cu、Ni、Cd去除率最高的分别是槐糖脂(53.85%)、鼠李糖脂(44.26%)、鼠李糖脂(56.33%)、槐糖脂(34.43%);复配柠檬酸后,阳极重金属去除率相较于单独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普遍可提升0.90%~16.08%,柠檬酸可显著改善中部重金属积聚效应.基于试验结论,在实际工程中对于Zn、Cd含量高的污泥推荐采用槐糖脂或配合使用柠檬酸,而对于Cu、Ni含量高的则推荐鼠李糖脂与柠檬酸的复配溶液.  相似文献   

2.
Fe3+浸出污水污泥中重金属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 ℃,污泥浓度20 g/L条件下,以硫酸铁为萃取剂对两种污泥(W1&W2)进行重金属浸出研究.结果表明,向污泥中投加硫酸铁能导致污泥酸化和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投加量越大,污泥pH值降得越低,重金属的溶出率也越高.向W1中投加按Fe3 计算为1.5 g/L硫酸铁时,其pH值降至3.02,Cd,Cu,Zn溶出率分别可达到82.5%,70.9%和89.0%;向W2中投加4.5 g/L Fe3 ,其pH值降至3.19,Cd,Cu,Zn的溶出率分别可达到80.0%,88.2%和92.1%.在相同pH条件下,Fe3 比硫酸能更有效浸出污泥中重金属;用Fe3 浸提污泥中重金属能达到与生物淋滤法同等的溶出效果,并缩短了反应时间.用Fe3 浸出污泥中重金属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性生物质吸附材料,对去除模拟废水中重金属Cu离子的吸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吸附效果的生物质材料花生壳投加量、反应体系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变量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在Cu离子初始浓度50mg/L、反应体系pH4、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20min、花生壳投放量0.8g/100mL时,对Cu离子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可达90.63%;各因素对吸附模拟废水中重金属Cu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加量.研究表明,花生壳对模拟废水中重金属Cu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但其实际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膨润土及硫化物对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膨润土及硫化物对污泥中重金属进行了稳定化研究,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及浸出毒性实验,研究了两种物质吸附及稳定化污泥中重金属的作用,从而为污泥农用中重金属的处理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减少,可以满足污泥农用标准,重金属不稳定形态含量显著减少。其中,膨润土对重金属Cd、Ni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而硫化物对重金属Zn、Cu和Cd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当加入10%的药剂时,Zn的浸出浓度仅为4.96mg/L,同时污泥中重金属不稳定形态的比例减少了约50%~60%。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来提取紫苏叶总黄酮,通过研究提取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浸提水浴温度等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浸提液为30%的乙醇、料液比1∶40、超声波(80 Hz、200 W)处理70 min、80 ℃水浴温度下提取2次,得到的紫苏叶粗提液总黄酮含量最高,提取率为21.81 mg/g.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山茶花卉中浸提并沉淀得多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包括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得出最佳的浸提条件;然后采用金属离子沉淀方法从该浸提液中沉淀得到多酚物质,考察了金属离子、pH值、不同类型和浓度碱性溶液对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浸提的最佳条件应为:浸提溶液为60%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0min,浸提的料液比为1∶35;2)发现多种金属离子沉淀剂(Al 3+、Fe3+、Zn2+、Mg2+、Ba2+和Ca2+)中Al 3+的沉淀效果最好,且沉淀的最佳pH值为5.5,所得多酚的最终收率为7.1%,纯度为72.47%。研究认为上述方法提取的多酚纯度较好,下一步需扩展研究规模以指导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葛根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4因素,即:乙醇浓度、温度、pH、浸提时间。结果表明:用pH为8,浓度在90%以上的乙醇溶液,在80℃下浸提2h,即可提得93%的葛根总黄酮物质。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新疆菊芋为研究对象,以热水浸提法对菊芋中的菊糖进行提取,并以Ca(OH)2—CO2法对浸提液进行除杂.在热水浸提试验中,以浸提温度、时间和料水比作为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0 ℃、时间50 min、料水比1:30,在此条件下菊糖得率为最高达到77.99%.在除杂试验中,以Ca(OH)2溶液调节的pH值、CO2回调的pH值以及澄清温度作为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除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Ca(OH)2溶液调节pH为10.0,CO2回调pH至6.0,澄清温度为80 ℃,澄清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菊糖的得率为71.21%、透光率为87.36%.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山茶花卉中浸提并沉淀得多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包括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得出最佳的浸提条件;然后采用金属离子沉淀方法从该浸提液中沉淀得到多酚物质,考察了金属离子、pH值、不同类型和浓度碱性溶液对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浸提的最佳条件应为:浸提溶液为60%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0 min,浸提的料液比为1∶35;2)发现多种金属离子沉淀剂(Al3+、Fe3+、Zn2+、Mg2+、Ba2+和Ca2+)中Al3+的沉淀效果最好,且沉淀的最佳pH值为5.5,所得多酚的最终收率为7.1%,纯度为72.47%.研究认为上述方法提取的多酚纯度较好,下一步需扩展研究规模以指导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乙醇浸提因素对魔芋粗粉中三甲胺提取率的影响,以较低的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试验因素,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三甲胺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运用综合评分法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魔芋粗粉中三甲胺提取率最优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30%,浸提时间为4 h,浸提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废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寻找廉价高效的吸附剂是经济地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关键.试验选择活性污泥为吸附剂,考察其对重金属离子Cu2+、Zn2+和Cd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吸附很快,前4 min时的去除率和吸附量上升最快;在常温范围内,温度对活性污泥吸附金属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体系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较为重要;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膨润土及硫化物对污泥中重金属进行了稳定化研究,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及浸出毒性实验,研究了两种物质吸附及稳定化污泥中重金属的作用,从而为污泥农用中重金属的处理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减少,可以满足污泥农用标准,重金属不稳定形态含量显著减少。其中,膨润土对重金属Cd、Ni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而硫化物对重金属Zn、Cu和Cd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当加入10%的药剂时,Zn的浸出浓度仅为4.96mg/L,同时污泥中重金属不稳定形态的比例减少了约50%~60%。  相似文献   

13.
亚麻饼粕中亚麻胶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浸提法从亚麻饼粕中提取亚麻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提取亚麻胶的最佳条件:料液比为1∶125,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洗胶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亚麻胶的提取率可达32.0%.同时,研究了浓度、pH值、温度对亚麻胶溶液粘度及浓度对乳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污泥堆肥对园林植物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显著提高土壤中Zn,Cu和Pb重金属的含量,高羊芧和万寿菊在污泥堆肥施用比例分别为0~10%和0~5%时,植物生物量、株高及总氮、总磷的吸收均随污泥堆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2种植物对Zn均表现出比Cu更强的富集能力,其次是Cr,Ni,而对Cd,Pb的富集能力最低,就不同植物对同种重金属吸收而言,高羊茅对Zn,Cu,Cr和Ni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万寿菊,综合分析认为,高羊茅和万寿菊在污泥堆肥施用比例分别为10%和5%时,对污泥混配土壤中的重金属尤其是Zn和Cu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碱渣对重金属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竞争吸附系数的角度探讨了三种重金属共存时碱渣表面的吸附规律。研究显示,随着体系pH和初始浓度的升高,Cu2+的竞争吸附系数呈下降趋势,Zn2+、Cd2+呈上升趋势;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Cu2+竞争吸附系数呈现升高的趋势,Zn2+、Cd2+的竞争吸附系数则呈现减小的趋势。Zn2+、Cd2+呈现明显的协同吸附作用,而Zn2+、Cd2+与Cu2+则呈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初级污泥、初级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按比例1:1组成的混合污泥进行了好氧消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间歇运行18天,初级污泥和混合污泥TS、TVS的去除率分别为47%、44%和48%、47.8%,可与剩余活性污泥单独消化效果相比,同时研究了SVI.pH、OUR、TTC-DHA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污泥,考察不同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周期为20~25d,COD去除率为70.3%,VSS去除率为55.6%,1kgCOD产气量为0.33m3。污泥混合物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计淋滤实验,分析了不同淋滤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简记PERI)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和Ni的浸出取决于硫粉和硫酸浓度,经过14d的淋滤实验,加硫粉处理后Cu、Pb、Zn、Cr和N...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岛地区电镀污泥理化性质不明确的特性,以青岛地区四个典型工业园区产生的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各电镀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p H、元素组成、晶体组成、重金属全量、重金属浸出毒性、粒径分布等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四种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较高,具备资源化利用的先决条件,并为今后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