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平顶山田庄选煤厂的块原煤、块精煤、块中煤、矸石、末原煤、末精煤和末中煤7种煤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煤中汞在洗选加工过程中的迁移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燃烧温度下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分选,一些无机汞化合物被富集到重产物中;不论是原煤、中煤、精煤或矸石,在250~650℃下,释放出的总汞量最多,且其中的气态单质汞含量高于氧化态汞含量.  相似文献   

2.
东林矿煤中汞的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与AMA254汞分析仪分别测定了重庆东林矿4#和6#主采煤层中的常量元素及汞的含量,研究了该矿煤中汞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赋存特征。研究表明:东林矿4#煤层中汞、总硫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均大于6#层。东林矿原煤中汞的含量范围0.11-3.304μg/g,平均值0.54μg/g,明显高于世界煤中汞,稍低于淮南煤中汞,在中国煤中汞含量的范围之内,是地壳中汞含量的5倍多,呈富集状态。赋存特征分析表明:东林矿煤中汞具有明显的亲硫性,在硅酸盐等无机矿物中分布较少,可能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3.
在屯兰选煤厂原煤筛分浮沉试验的基础上,对各粒度级和各密度级煤中的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汞在煤中的赋存规律,建立了煤中汞含量与密度和灰分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该选煤厂,原煤中汞含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粒度增大也增加,但略有起伏;汞含量与灰分的相关性大,且变化趋势与密度相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昭通氟中毒地区煤和粮食中砷、硒、汞的含量和分布,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系统采集了160个煤、粮食、饮用水等样品,用AFS-82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的砷、硒、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砷含量为8.84 mg/kg.在居民中发现砷含量 89.09 mg/kg的高砷煤.煤中的硒、汞含量较低; 煤层中黄铁矿结核中的硒、汞含量高.中毒区烘烤后的玉米和辣椒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0.7 mg/kg)的砷.烘烤后的辣椒中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硒、汞限量标准,但烘烤后的玉米大多数没有超标;昭通氟中毒区的拌煤黏土大多是高砷土,平均砷含量大于16 mg/kg, 但黏土中硒、汞含量较低.病区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一般低于国家饮用水砷中毒标准,饮用水中硒、汞均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有高砷煤存在,黄铁矿结核和部分亮煤的砷含量高.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存在着高砷介质--烘烤后的高砷玉米和辣椒,氟中毒区烘烤粮食中的砷可能来源于煤和拌煤黏土中的砷.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汪家寨煤矿煤中的汞含量,通过筛分、浮沉实验研究了煤中汞的分布,采用逐级化学提取研究了煤中汞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汪家寨煤矿煤中的汞含量为0.41μg/g,属于高汞煤,煤中的汞具有很高的无机亲和性和亲硫性,汞含量基本上随着灰分和硫分的增大而增大。煤中汞的赋存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为主,不同赋存状态汞含量依次为残渣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IMW的燃烧试验设备研究了4种英国煤中汞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结果表明,残留在飞灰中的汞随飞灰含碳量而增加;相反,经气相排放的汞随飞灰含碳量的降低而增加.检测发现,在给定的飞灰含碳量下,飞灰中的汞随烟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汞形态检测表明,气相中的汞约有80%是以氧化态(Hg2+)形式存在.在所考虑的0.11%~0.44%汞含量范围内,汞和煤中的氯含量无明显关系.除小试研究外,对两种不同的500 MW煤粉锅炉所做的一些测试表明,飞灰中的汞与飞灰含碳量的关系与小试研究结果相同,即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减小和飞灰含碳量的提高,飞灰中的汞增加.  相似文献   

7.
汞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汞的危害、煤中汞的含量与地域分布,重点介绍了汞在煤炭中的赋存状态,以及汞在煤炭洗选过程中脱除的可能性,并指出选煤是降低煤中汞含量,抑制其向环境迁移释放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煤中汞、硫分、灰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  洪秀萍  陈洋 《煤炭技术》2018,(2):326-328
通过采集和测试中国5个省份不同地区的52个煤样品中汞的含量,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煤中汞含量的分布特征。同时选取了其中的39个煤样品,结合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重点分析了煤中汞含量与硫分、灰分的关系。结果表明:52个煤样汞含量0.004 1~2.731 mg/kg,算数平均值0.237 mg/kg,高于全国煤中汞含量0.15 mg/kg,约是世界煤中汞的2.4倍。在高硫煤样品中,煤中汞含量与硫分、灰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2>0.7);而低硫煤中,三者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燃料煤重金属元素在飞灰及炉渣中的分布与富集规律,采集了上海市火电厂、热电厂及化工企业燃煤锅炉的入炉煤、飞灰及炉渣样品,检测了样品中汞、砷、铬、镉、铅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飞灰、炉渣中重金属含量与入炉煤中含量的关系,探讨了其分布机制。结果表明:飞灰中的汞含量比入炉煤中的提高了2~5倍,炉渣中汞含量较低,燃烧过程中煤中汞在飞灰中发生富集;飞灰中砷含量最高可达入炉煤中的10倍,燃烧过程中煤中砷在飞灰中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炉渣与入炉煤中砷含量相当,说明入炉煤中的砷未在炉渣中富集;飞灰中铬含量最高可达入炉煤中的8倍,炉渣中铬含量高于飞灰中,燃烧过程中煤中铬元素在飞灰和炉渣中均有明显的富集作用;飞灰中镉含量最高可达入炉煤中的8倍,炉渣中镉含量可达入炉煤中的10倍以上;飞灰与炉渣中的铅含量显著高于入炉煤,铅在飞灰与炉渣中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同时,测算了上海用煤企业入炉煤、飞灰及炉渣中重金属年产生量与比例,结果表明,汞、砷元素在煤燃烧后,分别有50.0%、61.7%富集到飞灰中,而在炉渣中的含量较低;铬、镉、铅元素在飞灰和炉渣中均有较大程度的富集,入炉煤中的铬、镉、铅元素主要随飞灰排出,随飞灰排出的铬、镉、铅元素分别占入炉煤中总量的76.7%、74.4%、75.1%。飞灰、炉渣是入炉煤中重金属排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ICP-MS对淮南矿区6个井田11煤中7种微量元素(As、Se、Cd、Cr、Pb、Ni、B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对淮南矿区11煤在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及煤质进行了洁净程度评价。研究表明,淮南矿区11煤中Se(7.24)元素在煤中富集;Cr、Cd、Ni元素分散;7种微量元素中,Be、Cr和Ni的含量超过了允许含量限值;11煤中微量元素的潜在污染综合指数为0.255,洁净等级为洁净煤~次洁净煤。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中含汞十分普遍,部分天然气藏汞含量较高、变化范围大。天然气中汞的赋存对油气加工及自然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对国内外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数据统计显示,源岩母质类型决定汞含量,煤型气中汞含量普遍高于油型气汞含量;而部分含油气盆地油型气汞含量较高,这主要与深大断裂的发育、岩浆活动和深部地质过程有关。天然气中汞的成因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成因,并且不同的成因机制决定天然气中汞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突出区域煤层孔隙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论文以淮南矿业集团丁集煤矿突出煤层为试验点,采用压汞试验法对煤层孔隙进行研究,得出孔隙半径不同时,瓦斯赋存状态不同,游离和吸附的瓦斯含量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压容量法对煤样进行吸附试验,并结合工业分析结果,分析煤层瓦斯吸附量,根据丁集煤矿实际情况,考虑温度因素对瓦斯吸附试验的影响,为煤与瓦斯防突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两淮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与煤层气产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显微裂隙分析、压汞孔隙分析及低温氮吸附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两淮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情况.研究发现该区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具有如下特征:① 显微裂隙非常发育,且多以宽度小于5 μm且长度小于300 μm的裂隙为主体;② 孔隙度较小,且孔隙类型中吸附孔(0~100 nm)远比渗流孔(大于100 nm)发育;③ 吸附孔多为连通性较差的一端封闭的平行板毛细孔.这种两极、双峰分布的孔裂隙系统结构,有利于煤层气的聚集,但对煤层气的开采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淮南煤田在地质构造带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针对性,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淮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对淮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动力学特征,以及该构造控制下的煤体结构、瓦斯赋存、构造应力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煤田的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煤田南北两缘,由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于印支-燕山期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向北推覆,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北向南推覆,形成了反向相背倾斜的构造系统。淮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带内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高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物质基础条件,而较高的构造应力及瓦斯压力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动力条件。从逆冲推覆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望峰岗矿"1.5"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分析表明:发生事故的C13煤层内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高,构造应力集中,当主井施工揭开C13煤层时,原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煤与瓦斯大量喷出,导致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煤田火区的精准探测是目前煤田火区探测的发展方向,从传热传质学角度详细阐述了汞迁移机理,建立了半无限大介质和温度影响下汞的迁移方程。介绍了RA-915测汞仪的原理,并使用该仪器在五虎山煤矿10号火区进行了现场测试,对10号火区汞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汞浓度异常区域。测汞法为煤田火区探测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指导煤田火区探测,实现煤田火区高温异常区域的超前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灭煤田火灾火源点。  相似文献   

16.
汞气测量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化探方法,它利用测定土壤中的汞气含量或测定地表气体中的汞气含量以寻找覆盖层以下的隐伏矿体和断裂构造。汞的气体晕穿透力极强,是覆盖区隐伏矿的重要找矿标志。笔者在西藏隆子县拉九区进行壤中气汞气测量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Using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vealed the content of pyrite and the microscopic or sub-microscopic occurrence features of pyrite in coal of Huainan. The samples of this study are from four different mines in Huainan coal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the coal of Huainan is low sulfur coal, but the content of pyrite in Guqiao mine is relatively higher. The occurrence types of pyrite in coal mainly include: strawberry ball pyrites, massive pyrites, tuberculoid pyrite and pyrite filling in cracks or joints. After analysis based on three indicating facies parameters I AA, I S and I R, the reason for the higher level of pyrite component is that the deoxidization of swamp water is stronger, salinity is greater and the hydrodynamic is bad. The strawberry ball pyrites found in Guqiao mostly formed in the syngenesis stage. The spherical raspberry pyrites symbiotic with clay minerals was formed due to the reaction of H2S with Fe in the grid of silicate crystal.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淮南煤中氟元素的赋存形态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煤炭洗选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淮南地区9个矿区18个煤样进行煤中氟元素含量测定。通过数据统计软件SPSS 24.0对煤中氟元素与常量元素、灰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认为氟与灰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呈线性关系;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代表性煤样中氟元素的赋存形态,通过分析谱图可得出淮南矿区煤中氟元素以85%左右的无机氟为主,氟元素以钠的铝盐、碱金属硅盐等形式存在,同时还有约15%的有机氟存在,即淮南矿区煤中氟元素主要赋存于硅铝酸盐等无机矿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