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入选1 673例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合并DPN组(DPN组,n=913)与未合并DPN组(NDPN,n=760),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PN组糖尿病病程、SBP、FINS、HbAlc、Scr等指标明显高于NDPN组(P0.05);2hC-P值明显低于NDPN组(P0.05);DPN组合并DR、合并DN患者明显多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SBP、HbAlc、2hC-P、Scr、合并DR、合并DN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餐后2hC肽、合并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是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有效防治DPN。  相似文献   

2.
李雪霞  李平  雷龙涛 《现代保健》2011,(14):192-1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75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电生理学检查是否具有神经传导异常,分为DPN组与DM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BP)、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肾病(DN)、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DPN组年龄、HbAlc、FBG更高,病程更长,另外吸烟、合并DN和DR的比例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FBG、吸烟、合并DN、合并DR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吸烟、微循环障碍是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戒烟、改善微循环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微量元素硒、锌、镁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5例、DR组47例,同时设对照组42例。所有检测者均测定微量元素硒、锌、镁的浓度。分析病例组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元素硒、锌、镁降低(在NDR组P<0.05,DR组P<0.01),NDR组与DR组比较微量元素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有缺乏微量元素硒、锌、镁的倾向,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者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更低。微量元素的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谱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110例,DR组114例。进行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两组患者间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各项血脂指标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在各项血脂指标中,DR组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高于NDR组,而载脂蛋白A(ApoA)/ApoB低于ND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的发生与Lp(a)水平(OR=1.30,95%CI:1.01~1.67),ApoA/ApoB(OR=0.54,95%CI:0.33~0.87)及病程(OR=1.73,95%CI=1.30~2.30)相关联。结论 Lp(a)及ApoA/ApoB等血脂异常可能是DR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地纠正血脂紊乱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铜蓝蛋白(CER)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受试对象112例,分为3组,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46例;Ⅱ: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Ⅲ: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血清CER进行检测,比较各组血清cER水平. 结果患者Ⅰ、Ⅱ组的血清c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患者血清CER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1). 结论血清CER水平变化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糖尿病人群相关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影响,从而为开展DR的防治工作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收集5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检查情况及其它临床资料。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398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90例,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两组间比较,DR组病程较长,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高于NDR组(P<0.05)。结论:应加强DR防治知识的普及,尤其是病程较长,SBP、DBP、FPG、P2BG和HbA1c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应作为重点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检测及眼底检查或荧光素造影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4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40例。结果 HbA1C水平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高(t=5.310,P0.01),HbA1C水平越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χ2=12.59,P0.05),HbA1C≥7%时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8,P0.05)。结论 HbA1C测定可作为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且将HbA1C控制在7%以下,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极为重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微最元素硒、锌、镁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5例、DR组47例,同时设对照组42例。所有检测者均测定微量元素硒、锌、镁的浓度。分析病例组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元素硒、锌、镁降低(在NDR组P〈0.05,DR组P〈0.01),NDR组与DR组比较微景元素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有缺乏微量元素硒、锌、镁的倾向,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者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更低。微量元素的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双连  高慧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12-13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18例妊娠期糖尿病中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30例、未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88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糖化红蛋白显著高于未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P<0.01),且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越高(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与血中糖基化血红蛋白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237例,统计DR和DN的患病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DR的总患病率为33.0%(3045/9237),在微量白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中,DR患病分别为36.3%(588/1618)、53.7%(1113/2074)和70.7%(1206/1706);DN患病率为58.4%(5398/9237),与糖尿病未合并DR患者及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比较,中度NPDR、重度NPDR及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总蛋白逐渐增加,肌酐清除率逐渐降低(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DR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蛋白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周围神经病变,与DN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蛋白尿、低密度脂蛋白和DR.结论 DR和DN是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二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DR)and diabetic nephropathy(DN)and their correlation. Methods All of 9237 hospitaliz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4 to June 2009 were collected. 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of characteristics of DR and DN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prevalence of DR was 33.0%(3045/9237),and the prevalence of DR in the microalbuminuria, macroproteinuria and macroalbuminuria combined with renal dysfunction patients were 36.3%(588/1618),53.7%(1113/2074)and 70.7%(1206/1706)respectively.The prevalence of DN was 58.4%(5398/9237).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diabetes patients without DR, the levels of micro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in the urine were higher in th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 serious NPDR and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but the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was lower(P< 0.05). According to the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he risk factors of DR included diabetes duration,urinary protein,fibrinog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DN included diabetes duration, HbA1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urinary protein,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DR. Conclusions DR and DN are the chron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he type 2 diabetes and have higher prevalence. There are good correlations between DR and DN.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577例NIDDM患者中高血压的检出率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影响。577例中正常血压(<18.7/12.0kPa)291例,轻度高血压(18.7~21.3/12.0~13.2kPa)122例,中度高血压(21.3~24.0/13.3~14.7kPa)81例,重度高血压组(>24.0/14.7kPa)41例。42例正在服降压药的血压正常者单独分组。高血压组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和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且神经、视网膜和肾脏并发症的程度更严重。重度高血压组的患者中,这三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达到59%、60%和32%。正常眼底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明显低于有视网膜病变组。无神经病变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有神经病变组。高血压组的平均心率、尿白蛋白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而前者心率变异值明显低于后者。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是微血管病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必须加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散瞳后行眼底检查。同日测定血尿素氮、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白蛋白,同时留取8h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DRD公式计算肾功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DN各组之间,DR各期的发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DR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R的损害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排泄率、TC呈正相关(P〈0.01或〈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DR与DN二者的发病有高度正相关性,其损害程度有一定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任佳伟 《现代保健》2014,(25):149-151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诊断箱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本院10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糖尿病足诊断箱进行诊断,根据踝肱指数的差异进行分组,踝肱指数≥1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踝肱指数〈1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一般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糖尿病足诊断箱进行诊断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和病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诊断箱在糖尿病诊断过程中,可早期准确的诊断疾病,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安全,有效,应该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散瞳后行眼底检查.同日测定血尿素氮、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白蛋白,同时留取8h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DRD公式计算肾功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DN各组之间,DR各期的发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DR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R的损害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排泄率、TC呈正相关(P<0.01或<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 DR与DN二者的发病有高度正相关性,其损害程度有一定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的2型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相关性与平行性的关系。方法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DM0)、微量蛋白尿组(DM1)、临床蛋白尿组(DM2),均进行眼底、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尿素氮、肌酐、血脂、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等检查,比较不同组别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与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平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R的发生率在临床蛋白尿组最高,为86.9%,其次是微量蛋白尿组,为57.5%,无白蛋白尿组DR的发生率最低,为16.4%;DN的发生与病程关系密切。结论随着DN的加重,DR的发病率也呈明显增高的趋势,提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但DN与DR之间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DN的发生与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5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II)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CSII)和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和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CSII)均较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相比,胰岛素泵(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郭丽银  王红祥  赵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2-464,4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83人,均详细记录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ALB)等数据,并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细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将糖尿病肾病组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比较这些组白蛋白的水平。[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肾病患者245人,微量白蛋白尿163人,大量蛋白尿75人,无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组与有无周围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和一般老年人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及其与尿微蛋白系列的相互关系。方法:对近2年住院行白内障复明术的病人,顺序选糖尿病和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各50例,测定尿微蛋白系列和各项实验室检测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的尿微蛋白系列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尿β2M高于正常上限者达50%;ALb82%;IgG52%。对照组分别是22%;14%;4%。P值>0.01~0.001。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指标。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交往往合并糖尿病肾损害,早期DN的诊断不但能抓紧在DN的关键时期及时治疗,可望逆转DN进展.也有助于对这部分糖尿病白内障复明术的病员,加强随访观察和治疗,并可作为评定预后的指标。尿微蛋白系列强阳性者视力预后差,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9.
相关指标评价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与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严重程度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人口学数据资料、并发症情况及血生化结果。根据Wagner分级将436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有关指标与足溃疡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436例患者中Wagner1、2、3、4~5级分别为84例(19.3%)、116例(26.6%)、122例(28.0%)、114例(26.1%)。随着溃疡严重程度的增加,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逐渐增高,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浓度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CRP、ESR、尿A/C、感染合并营养不良等与Wagner分级呈正相关,而Hb、Alb、CHO、HLD-C则与足溃疡Wagner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动脉病变、感染和营养不良与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