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皮尔复液预防腹腔粘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皮尔复液灌注腹腔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和腹腔粘连松懈后粘连再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中国本犬 2 4只 ,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和皮尔复组各 12只。每间隔 2周做 1次腹腔手术 ,并观察腹腔粘连情况 ,共观察 4次。生理盐水组和皮尔复组于术毕前分别腹腔灌生理盐水和皮尔复液 2 5ml。结果 皮尔复液腹腔灌注能显著降低腹腔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 (P <0 .0 0 5 )。结论 皮尔复液腹腔灌注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尔复腹腔灌注预防肠粘连的作用. 方法用80只白兔,采用4种不同方法建立腹腔粘连模型,随机在腹腔内灌注皮尔复液或生理盐水,比较粘连发生率. 结果实验动物粘连形成率皮尔复组7/40,对照组36/40(P<0.04). 结论皮尔复液腹腔灌注可以预防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皮尔复腹腔灌注预防肠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尔复腹腔灌注预防肠粘连的作用。方法选80例胆囊切除病人,分急症和择期两组,随机在腹腔内灌注皮尔复液或生理盐水,术后6 h测腹腔液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结果临床tPA平均值择期:皮尔复组为(3.409±6.19)U/ml,对照组为(1.235±0.355)U/ml(P<0.001);急症:皮尔复组为(1.487±0.342)U/ml,对照组为(0.725±0.376)U/ml(P<0.001)。结论皮尔复液腹腔灌注具有减少腹腔渗出、减轻感染、促进腹腔上皮修复和增加tPA的作用,因此可减少腹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腹腔冲洗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死亡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组伤口感染、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与右旋糖酐40冲洗腹腔可以显著降低腹部海水浸泡伤大鼠术后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提高其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家兔54只,随机分为三组,制成肠粘连模型,分别腹腔放置蝮蛇抗栓酶与脂肪乳剂混合液或右旋糖酐,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显示,蝮蛇抗栓酶与脂肪乳剂混合液具有显著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P<0.01),且较右旋糖酐为佳(P<0.05)。  相似文献   

6.
大血藤提取液和右旋糖酐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0%大血藤提取液和6%右旋糖酐70(D_(70))对74条犬行腹腔灌注预防腹腔手术后粘连形成和腹腔粘连松解后粘连再形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均有显著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P<0.001),而大血藤的作用较右旋糖酐更强。  相似文献   

7.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预防大鼠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于腹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制作腹腔粘连模型,rt-PA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给予rt-PA和生理盐水一次性腹腔灌注.术后21d分别处死动物,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rt-PA组的腹腔粘连与NS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此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也表明经rt-PA灌注后减轻了腹腔粘连.结论 rt-PA能够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复方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剖宫产患者腹腔粘连预防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剖宫产后采用浓度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观察组剖宫产后采用复方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冲洗腹腔、盆腔,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过程中药物过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粘连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总粘连发生率为25.00%,2组腹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复方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冲洗腹腔、盆腔效果理想,但是药物过敏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能力.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经过一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乌司他丁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在关腹前腹腔内灌注乌司他丁及生理盐水.术后20d将小鼠处死,观察腹腔内粘连的情况,通过对粘连的程度、位置以及粘连类型的综合评价得出粘连分数.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的平均粘连分数(1.28±0.31)明显低于对照组(2.33±0.47),2~3级粘连发生率(23.3%)比对照组(76.7%)亦有明显减低(P<0.01).无1例小鼠出现腹壁切口疝.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形成,且对伤口愈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几丁糖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几丁糖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于腹腔内浆膜损伤部位分别注入1%乳酸液、32%右旋糖酐-70液和2%几丁糖乳酸液各2 ml,术后14 d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粘连状况.结果 3组粘连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粘连发生率与另2组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C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明显;电镜下C组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能力弱,间皮细胞增生活跃.结论几丁糖可有效降低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和粘连程度,其作用优于右旋糖酐-70,且不影响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张欣 《医学综述》2014,(13):2463-2464
目的比较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与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腔内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保定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腹腔内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组,各32例。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镇痛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操作原则的前提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胶原蛋白与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制作的复合补片和两种生物补片的特点及其应用于污染伤口一期修补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普通犬24 只,体质量16-20kg,在同一只动物上、左、右腹部建立三个污染缺损模型,将3 种补片随机置入同一只犬的3 个腹壁缺损进行修补.将3 种补片分为3 组:PP/ 胶原复合补片组(A 组),猪交联生物补片组(B 组),牛交联生物补片组(C 组).在实验犬的腹壁建立腹壁疝模型后,提取一段小肠,注入1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后回抽,获得污染源,然后对腹腔,切口和补片进行污染,根据分组将5cm×5cm 的补片关闭腹壁缺损.术后90d 处死实验犬,大体观察腹腔脏器粘连情况,切取补片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90d 无实验动物死亡;术后各组均发生了补片网膜粘连.组织学观察,纤维增生情况,炎性反应情况及新生血管情况A 组补片的评分均高于B,C 组补片.结论 在污染环境下,新型PP/ 胶原蛋白复合补片在预防粘连方面同生物补片有相同效果,在炎性反应、纤维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方面均较生物补片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腹壁-盲肠损伤粘连模型并探究改性木葡聚糖(mXG)温敏水凝胶对腹壁-盲肠损伤粘连的防治效果。  方法  选用SD大鼠构建腹壁-盲肠损伤粘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商业化壳聚糖膜对照组(Film)和mXG温敏凝胶组(Hydrogel),每组16只。Hydrogel组,将1 mL 4%(m/V)mXG溶液涂抹至腹壁和盲肠的创面,待凝胶形成(3 min)后关腹;Film组,关腹前将2 cm×3 cm大小的壳聚糖防粘连膜覆盖于腹壁创面;Control组,关腹前将1 mL生理盐水注射于腹壁和盲肠的创面。术后7 d和14 d,开腹检查腹壁与盲肠的粘连情况,采用双盲设计进行粘连评分。取同一部位粘连组织或创面组织,进行HE、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后,进行防粘连效果组织学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情况。另取12只SD大鼠予以造模和mXG温敏水凝胶干预,术后第1周和6周取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使用HE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进行体内毒性评价。  结果  动物模型大体观察发现,Hydrogel组的大鼠基本未发生粘连,Film组发生轻度粘连,Control组发生了严重的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织学镜下观察发现,7 d时Hydrogel组创面恢复良好,未看到变异的组织,有一定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14 d时创面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新生间皮层下仅含有少量胶原纤维的愈合组织;而7 d、14 d,其余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粘连的病理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Hydrogel组TGF-β1和CTGF的阳性表达一致且较其它两组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体内毒性检测发现,使用mXG凝胶的动物在不同时间点各脏器的结构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结论  mXG温敏水凝胶能够在粘连形成的关键时期起到良好的物理隔离作用,有效预防盲肠-腹壁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物降解凝胶膜对创面进行喷涂保护,对照组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关闭腹腔.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动物取样,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术后2周、4周肠壁间可见有少许的粘连带,术后8周肠壁间粘连带消失不见.对照组术后2周可见肠壁间有少许粘连带,术后4周肠壁间可见明显粘连带,术后8周见条索状瘢痕.结论 该生物降解凝胶膜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并有良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赵玉萍  袁远霞 《海南医学》2011,22(10):57-59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在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两次剖宫产都在我院妇产科且初次手术为改良新式剖宫产且资料完整的395例病例,将初次手术关腹前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盆腹腔198例为观察组;未作冲洗的197例为对照组。对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粘连程度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11例,占5.6%,以轻度粘连为主。无严重盆腹腔粘连。对照组盆腹腔粘连37例,占18.8%;其中轻度粘连33例,占16.8%,重度粘连4例,占2.0%。观察组轻度、重度粘连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关腹前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能减轻术后盆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16.
熊先锋 《医学综述》2012,18(6):939-941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生理盐水组。于术毕前半小时A组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 mL),B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mL,术毕即开始进行舒芬太尼PCIA。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d内各时点的镇痛效果;同时记录48 h舒芬总用量以及需哌替啶镇痛患者例数;平均自控镇痛(PC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记录患者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1、2、4、8、12 h VAS评分低于B组;舒芬太尼用量以及PC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A组均少于B组,需哌替啶镇痛的患者数A组亦少于B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PCIA用于上腹部手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术尔泰预防腹盆腔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腹盆腔手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12月腹盆腔手术分为两组,研究组165例疲链内术尔泰冲洗,对照组210例腹腔内甘露醇或高分子右旋糖酐冲洗,前瞻性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1)研究组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P=0.004);(2)研究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5);(3)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4)研究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05);(5)研究组肠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6)研究组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7)研究组粘连梗阻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腹盆腔内术尔泰冲洗是预防腹盆腔手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国产乳酸环丙沙星腹腔灌注防治术后腹腔感染的疗效。方法 用杂种犬48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分为24条,行小肠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术毕观察组单次采用国产环丙沙星注射液腹腔灌注,剂量为2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腹腔灌注。结果 国产服酸环丙沙星腹腔灌注对术后腹腔感染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