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按规定,阿拉伯数字后的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在非普及性科技书刊中,应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 例:2 m,5 d,50 m2,3 A,1 000 m3/s,9.8 m/s2,273 K,100~150 kg,30 Mpa,30多V,35~40 ℃,800余t,等. 在非普及性科技书刊中,非量值情况下也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如:速度的单位为m/s;每mL溶液…等,只要不会引起误解,单位的国际符号可以用于一切使用单位的场合. 对于非物理量的量词前边的数字,一般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整数一至十.例如:1条毛巾,2台电视,3组数据,…….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书刊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单位及其符号的使用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并不少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4类。  相似文献   

3.
问 表示大不确定的量值可以使用单位符号吗? 答 允许。GB3100--1993指出:“单位和词头的符号用于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和产品铭牌等需要明了的地方,也用于叙述性文字中。”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进一步指出:“单位符号可以在一切需要简单明了表示的地方使用,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相似文献   

4.
科技书刊执行《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科技书刊中量的名称及符号、单位符号的书写及使用过程中较常见的一些错误和不规范现象 ,结合《量和单位》系统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问表示大小不确定的量值可以使用单位符号吗? 答允许。GB3100--1993指出:“单位和词头的符号用于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和品铭牌等需要明了的地方,也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在1984年就发布关于在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并规定从1991年1月起不准再使用非法定单位.但非法定单位及不正确使用法定单位的情况在高校学报及其他科技书刊中仍经常可见,本文剖析广东省各高校近年来出版的学报在贯彻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常用计量单位的正确名称和符号与错误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的对比,并给出其换算关系,供作者写稿及编辑改稿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在1984年就发布关于在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并规定从1991年1月起不准再使用非法定单位。但非法定单位及不正确使用法定单位的情况在高校学报及其他科技书刊中经常可见,本文剖析广东省各高校近年来出版的学报在贯彻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常用计量单位的正确名称和符号与错误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的对比,并给出其换算关系,供作者写稿及编辑改稿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航海类书刊量的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航海类书刊同一物理量使用不同的名称和符号或在同一书中同一符号表示不同的物理量以及用英文名称作为量的符号等问题,指出外来语的照搬照用、现有教材非标准量的名称和符号使用几十年,形成顽固的“习惯势力”是其存在的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只有通过加强对国家标准的学习、转变观念、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同时编校人员注意对作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书刊量的符号和名称使用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在编辑加工学报来稿和阅读书刊文章中发现,法定计量单位使用中出现错误或不恰当情况最多的是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的使用。这里列出一些例子以引起读者的注意。1 长度单位的符号例1把千米的符号km错用成Km、KM、KMs. 例2把米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量和单位在科技论文中使用比较广泛,而规范量的名称、符号、量符号下标,量符号的组合运算,单位名称,单位的中文符号,单位的国际符号等是一个相对复杂,但又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如果论文作者没有执行国家标准,随意地书写有关量和单位符号,编辑又没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把关,就会造成以讹传讹的不良现象.符号的规范化、标准化是编辑出版活动最基本特性,是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交流的媒介[1].科技论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执行国家标准,就有助于"量和单位"的标准化,而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量和单位",也是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之一.积极宣传、贯彻国家标准是编辑工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书刊中,把某些英文名词的缩写作为单位符号使用的情况时有所见. 如ppm(parts per million)、pphm(parts per hundred million)、ppb(parts per billion)、ppt(parts per trillion)等. GB3101-93明确指出,不能使用这类缩写. 主要理由是: a. 它们不是量纲一的量的单位的专门名称,更不是单位符号; b. 它们不是专门的数学符号; c. 它们只是一种表示数量份额的英文名词的缩写,而且其中的ppb和ppt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的数值,如不加注释会引起歧义; d. 用它们表示的量的含义仍然不明确,于是需要在其后面附加一些信息,如"m/m""V/V "等,这是不允许的. 这些缩写的原义为: ppm→10-6; pphm→10-8; ppb→10-9(美、法等); ppb→10-12(英、德等); ppt→10-12(美、法等); ppt→10-18(英、德等).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些科技书刊中,经常可见有人将电磁学中的[有功]功率(active power)的单位符号错写作V·A(伏[特]安[培]),将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的单位错写作W(瓦[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这跟电磁学中的"交流"密切相关。在交流电路中,有电阻、电感、电容等负载,因而存在3种性质不同的功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通常纯电阻电路(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当前科技论文中缩写词"DCW"的合理译文及其用法;从该词基本定义出发,指出了当前"DCW"译为"细胞干重"的不合理之处;分析了当前科技论文中缩写词"DCW"的几种不符合编辑规范的误用情况,如以英文缩写代替量符号、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等,并对"DCW"的规范用法提出建议;认为"DCW"较为合理的译名应为"细胞干质量浓度",在图、表和公式中用"ρ(干燥细胞)"量符号来表示;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应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正确使用标准的量名称、量符号及其单位。  相似文献   

14.
《科技资讯》2014,(2):241-241
正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4.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 000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当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中M,P或10n,10-n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和修约规则。5.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字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  相似文献   

15.
《科技资讯》2014,(5):177-177
正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4.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 000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当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中M,P或10n,10-n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和修约规则。5.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字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出现,研究方法、表征手段、检测技术的更新,科技期刊稿件中存在大量使用不规范或错误的量符号和单位符号情况.普遍存在使用废弃的量名称或符号,混淆量的名称、使用错误的符号,量和单位的符号中存在不规范和错误使用正斜体、大小写、角标、汉字形式等.这不仅影响稿件中量的含义表达,也大大影响期刊的规范化和可读性.规范科技期刊稿件中量、单位的符号对于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把化学元素符号当作量符号使用这一类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即使在化学专业书刊中,也比比皆是。例如:“H2:O2=2:1”,这是典型的不规范的表达方式,它的含义也不清楚。该式的规范化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逗号;粗大一点的用于誓辞之末,表示文意的完结,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到了秦代,这种"点"的形状稍有变化,不再写成斜点,而是写成圆点了.到了西汉,点号的使用更为广泛,形体上也有一些变化,有大圆点、中圆点、短顿点、长顿点几种.东汉时期,点号进入了字典和经书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有"、".熹平石经中用圆点为篇号、章号.此后,点号可以用作着重号和灭除号.到了唐代,点号又可用作校对符号.宋明时期,点号还可以有别的用途.到了近代,可用于着重号、句读号等.解放后新中国制定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中有顿点和圆点两种,分别表示顿号和着重号.  相似文献   

19.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量和单位的用法执行GB 3100~3102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1)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的右侧上、下方用上、下标标识.其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角标时用斜体,其他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2)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空出1/4个字长.(3)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讯》2014,(4):73-73
正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4.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 000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当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中M,P或10n,10-n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和修约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