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清 《江西中医药》2003,34(1):38-38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针推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5 2例 ,与常规针灸治疗同类型病例 3 0例对照观察 ,取得显著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 82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5 2例 ,男性 3 6例 ,女性 1 6例 ;年龄在 2 0~ 82岁 ,平均 46岁 ;病程 4小时~ 6年。对照组 3 0例 ,男性1 7例 ,女性 1 3例 ;年龄在 2 2~ 79岁 ,平均 43岁 ,病程 1 2天~ 7年。两组病例 ,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  相似文献   

2.
电针加推拿治疗颈椎病2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笔者自 1 997年开始根据经络的循行走向 ,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在颈项部划出 5条线 ,在线上行电针和推拿治疗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 X线摄片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并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修订的《各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确诊。纳入本治疗的 2 5 6例患者为观察组 ,其中男 78例 ,女 1 78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46.8± 1 2 .5岁 ;病程最短 6d,最长 2 3年 ,平均 85 .0± 2 3.6d;颈型 77例 ,神经根型 5 2例 ,椎动脉型 5 4例 ,交感型 1 1例 ,混合型 62例。将 1 2 0例不…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 ,在临床上采用牵引 ,推拿 ,刮痧 ,封闭 ,小针刀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将其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6 8例颈椎病患者均经X线 ,或CT检查确诊 ,其中男 4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高 75岁 ,最小 2 5岁 ;病程最长 1 5年 ,最短 1周 ;其中神经根型 2 5例 ;椎动脉型 1 0例 ;交感神经型 1 5例 ;脊髓型 5例 ;混合型 1 3例。2 治疗2 .1 牵引推拿  牵引时间约 3 0min ,牵引重量可根据患者耐受而定 ,一般为 1 0kg左右 ,牵引后患者坐位 ,医者立于侧 ,拿肩井 ,按风府 ,天池 ,天宗…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类型。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应用手法配合灯盏花素治疗本病患者共 38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8例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 5例 ;年龄 2 2~ 68岁 ;病程 <6个月者 1 1例 ,6个月~ 2年者 2 3例 ,>2年者 4例 ;临床症状为眩晕者 38例 ,头痛 2 5例 ,胸闷心悸 1 1例 ,呕吐 5例 ,耳鸣 5例 ,失眠及记忆力减退 1 8例 ,颈肩痛 2 7例 ,手麻 9例 ;其中 C2棘突偏歪者 2 5例 ,C3 ~ C7偏歪者 9例。治疗方法颈肩部按揉法 :患者坐位 ,术者在其颈肩部施以按、揉、滚、拿等手法约 5 min,以充分放…  相似文献   

5.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用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本院门诊的 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 ,其中腹针治疗组 40例中男 1 5例 ,女 2 5例 ;年龄 31~ 61岁 ;病程 2个月~ 1 2年 ;临床症状主要为单侧上肢疼痛、麻木、酸困者 2 7例 ,双侧有症状者 1 3例。牵引对照组 40例中男 1 4例 ,女 2 6例 ;年龄 32~ 62岁 ;病程 2个月~ 1 4年 ;单侧有症状者 2 9例 ,双侧者 1 1例。所有病例均经 X线颈椎片及 CT检查 ,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排除颈椎结核、肿瘤、颈椎间盘突出及其他类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6.
彭宏 《中医正骨》2003,15(8):54-5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 ,约占颈椎病的 6 0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8月 ,作者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该型颈椎病 72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2例 ,男 38例 ,女 34例 ;年龄 2 5~ 6 5岁 ,平均 4 5岁 ;病程 2 3天~ 2年 ;有外伤史者 12例 ,原因不明者 2 6例 ;急性发病者 6例 ,慢性发病者 2 8例。 72例均拍摄颈椎X线正侧斜位片 ,8例经CT扫描。排除骨折、结核、肿瘤等疾病。全部病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 .1 治疗前准备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 ,消除其紧张心理 ,测心率、血压 ,并做心电…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旺 《中医研究》2003,16(3):46-47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自 1995年以来 ,作者采用牵引结合电针、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 12 0例 ,并进行了随访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2 0例中 ,男 5 6例 ,女 6 4例。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1 5岁。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8年 ,平均 2年 2个月。1 2 临床分型及诊断所有患者均具有颈椎病临床表现 ,X光片检查 ,发现不同程度的骨赘增生、椎间盘退变及颈椎曲度的改变。部分病人经CT、MRI确诊。按临床分型[1]颈型 (落枕型 ) 17例 ,神经根型 (痹症型 ) 4 6例 ,椎动脉型 (…  相似文献   

8.
以牵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于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6月 ,采用牵引配合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4 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并与单用针刺、推拿治疗的 4 6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92例患者均经X线正位、侧位、两侧斜位片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中颈椎病 (神经根型 )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 6例中 ,男 2 2例 ,女 2 4例 ;年龄2 5~ 6 7岁 ,平均 4 9.3± 5 .8岁 ;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4 .1± 1.7年。对照组 4 6例中 ,男 2 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6~ …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 1 997年 2月~ 2 0 0 1年 1 2月对 1 2 6例颈椎病患者应用手法加服杜仲汤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2 6例中男性 74例 ,女性 5 2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45岁 ;病程 2个月~ 5年。其中颈型 76例 ,神经根型 2 5例 ,椎动脉型 1 5例 ,脊髓型 3例  相似文献   

10.
俞竹青 《光明中医》2004,19(3):20-20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6例患者中,男2 6例,女3 0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 6年。临床分型:神经根型2 2例,椎底脉型15例,交感神经型11例,混合型颈椎病8例。所有病例均以临床症状,体征或CT检查为依据。1 2 治疗标准 根据1992年10月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的脉型、交感型和其它型等6型。中医辨证分为风寒阻络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气血不足证。肝阳上亢证等5型。经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均附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分型。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12.
习医者莫不先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证地本”。及至行医莫不遵“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然临证真正能够明辨阴阳,谈何容易。吾业师曾言:“医者众多,真能辨阴阳者有几?有为医几十年不明阴阳者”。初不以为然,认为师言过偏,自持经言已背育无遗,分明阴阳何难。行医数载,方感师言诚笃,辨阴阳难矣。体会到分辨阴阳难非难,难者深详非者浅。因为疾病的过程是十分复杂性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食、虫、郁、疫疬、七情、劳伤等;病位有表、里、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等;病性有寒、热、温、凉、噪、湿等:病机有虚、实、盛、衰、出、入、升、降、进、退等:更有真热假寒,下虚上实,真寒假热,真虚假实,寒热错杂,宿疾新感等。能从这样复杂的情况和不断变化之中综合,归纳,概括出阴阳属性,需要根基扎实,积累经验,耐心细致,四诊详尽。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神经麻痹 ,亦称面瘫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以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春及夏季 ,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面瘫两类 ,本篇介绍的是以周围性面瘫为主。笔者1 9 75~ 1 999年采用针灸治面瘫数百例 ,现在就资料记载 2 66例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迅速 ,于数小时至 5天内症状可达高峰 ,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可有患侧耳后乳突部疼痛或按痛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面歪斜 ,患侧面部麻木或失去知觉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吹口哨…  相似文献   

14.
腱鞘囊肿是多发病,多发生于腕、踝关节周围,以腕关节为多见.我们以针刺拔罐法,治疗了50例腱鞘囊肿患者,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8岁.腱鞘囊肿最大如红枣,最小如杏核,囊肿高于皮肤,不红,轻按有酸胀的感觉,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 ,并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 ,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后支配的皮肤 ,而产生皮肤损害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 ,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以皮疹和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 ,其中以疼痛为主。所以治疗时自始至终都应以止痛为首要 ,特别是老年人 ,更应以镇痛为治疗的关键 ,本病最易遗留神经痛 ,运用针刺加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可迅速缓解疼痛 ,缩短病程 ,并减少后遗神经痛。我科自 1 9…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同时给予康复新和麦滋林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肠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有效率为7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12月将127例动脉硬化闭塞症(脱疽)脉络瘀热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用自拟中药动脉灵合剂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选用五脏俞穴、神门、三阴交等行复式补泻法,配以火针刺法治疗.结果:经三个疗程治疗,临床痊愈35例(34.0%),好转40例(38.8%),有效40例(20.4%),无效7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本法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有推广作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