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介绍了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技术参数及主要结构,并对转向架的预期性能进行了评估,认为该转向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电焊机》2020,(8)
由于钛合金的焊接特性和高铁转向架焊接结构的复杂性,在焊接过程中如何保证焊接质量和尺寸要求成为钛合金高速列车转向架生产制造的最大难点。尤其是转向架侧梁,作为转向架焊接的重要工序,保证其质量和精度是转向架后续生产的关键。通过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对焊前准备、组对顺序、焊接顺序、焊接参数要求、工装准备、热处理要求等进行有效规定,从而提高钛合金转向架侧梁组成的焊接质量和尺寸要求。转向架侧梁的现场焊接结果表明,焊后焊缝质量满足要求,侧梁尺寸满足转向架构架组对要求。  相似文献   

3.
空气弹簧取代摇枕作为转向架的二系悬挂对客车提速、舒适度等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转向架构架附加气室和空气弹簧的作用,对比分析孟加拉和CW-200K型转向架构架附加气室的结构,简单分析二者焊接工艺的异同点。分析这两种转向架构架附加气室主要的焊接失效部位,指出这两种转向架构架附加气室在结构和焊接工艺方面需要完善和优化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CW-200K型转向架结构特点,柔性生产的特点,以及自动焊技术在该型转向架的应用。同时也展望转向架焊接专家系统的开发及柔性自动化焊接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动车组转向架焊接制造过程中,焊接工艺评定是强制性执行条款,因此,对于动车组转向架焊接工作者来说,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CRH3型车和CRH5型车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为例,结合EN 15085体系相关标准,分析和讨论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意义和一般程序,以及焊接工艺评定的注意事项和评定过程中一些争议问题的解释,结合实际对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焊接工艺评定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无法全面、准确评测转向架刚度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转向架刚度试验台方案.依据试验台的技术特点,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选型合理,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转向架刚度进行测试,为这种新型转向架刚度试验台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分析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公司提供的车辆运行及转向架各试验参数,设计可以模拟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的轻轨车辆转向架综合试验台的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根据转向架综合试验测试参数及测试方法搭建液压回路,运用电液比例技术对液路进行精确控制。阐述试验台液压系统各子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运用AMES im进行加载回路和调速回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满足转向架试验台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孙志鹏  张林儒  李志强 《电焊机》2021,51(2):60-62,69
以动车转向架常用S355J2+N厚板为研究对象,针对转向架构架制造完成后中厚板出现母材缺陷进行焊接修复后的性能研究。制作模拟修复接头并对其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检测,并对修复后的转向架部件进行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试验验证。结果证明,转向架部件焊接修复后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为实际生产中的焊接修复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列车的转向架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与运行安全的关键部件,构架又是其最重要的组成承载部件.因此,研究列车转向架焊接构架残余应力与结构强度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列车转向架构架建立其几何模型、划分网格、设置热源参数,采用ESI焊接专业软件SYSWELD对列车转向架构架结构焊接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为优化工艺措施,调整应用多种焊接顺序工况进行模拟,并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王秀琴  田川  郭旭 《焊接》2011,(7):69-71
NJ3,NJ4型架桥机组是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2007年开始研制开发的铁路辅架设备专用车,该车车体自重较大,约90t、车长30 m,转向架设计为5轴转向架和4轴转向架,其中5轴转向架构架和4轴转向架小底架均为焊接结构,所用板材为Q345B低合金钢材料,板厚在20~40 mm,属中厚板焊接,焊接难度较大.因此,转向架焊接质量是该车制造的关键.为确保焊接构架其焊接接头质量,提高其焊接接头性能,构架进行焊后消应力热处理,热处理后进行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组织分析,确保焊接接头综合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机车车辆的动力学等运行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转向架结构可靠性问题十分突出.转向架结构可靠性问题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性,研究预防转向架结构失效有利于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针对中国提速列车转向架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的结构失效案例,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结构失效的原因,再根据失效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以改善转向架服役条件,提高结构强度,避免结构失效.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相同的载荷和约束条件下,对原结构和优化结构进行应力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证明改进是十分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焊接转向架是否需要热处理,在世界范围内尚有争议。文中结合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出口欧洲某型号转向架的疲劳实验结果、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和制造工艺,对不进行热处理的焊接转向架疲劳强度的影响做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速列车谱系化技术平台及系列车型研制的需求,以特征相似性分析为基础构建了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CAPP系统,实现了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工艺的快速变型设计。该系统首先输入转向架的CAD模型并从模型中提取出设计特征和工艺特征(即装配特征),然后以设计特征和装配特征为基础,将模板项目和实例项目进行相似度分析,得到相似度较高的模板车型,最后在模板的基础上做相应变型,生成新车型转向架的装配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14.
车体和转向架的焊接技术是高铁生产制造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通过策划转向架焊接智能焊接生产线的方案,包含运营管理系统、焊接过程管理系统、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方案探讨,对多维度生产要素进行融合与串联,为动车组转向架智能焊接生产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寒地区铁路运输的发展,高速列车在高寒、风雪、霜冻等恶劣环境中运行面临严峻的考验,不仅会增加铁路系统的运营成本,还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列车底部处于无封闭状态,而且裸露在外的转向架结构又极其复杂,造成在高寒地区运行的列车存在转向架结冰积雪等新问题,目前尚无高效的解决方案。先对列车转向架区域结冰积雪状态、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总结,提出影响结冰积雪状态的主要因素,包括雪粒在气场中的运动情况、转向架底部流场情况和转向架底部压差。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列车防冰雪及解决转向架积雪结冰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随着新材料研发和表面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抗覆冰效果的超疏水表面功能涂层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合已有的金属基体表面降低冰雪附着强度和延缓结冰时间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构造微/纳米粗糙结构及降低材料低表面能的具体方法,探讨了超疏水材料在防冰雪方面的应用,并以此基础提出了转向架防冰雪设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具有熔透性好、焊接热输入小、变形易控制等优点,其在轨道客车转向架中厚板焊接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MAG焊接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钢管产品的结构特点,分析转向架横梁钢管激光电弧复合焊焊缝射线检测工艺难点,采用微焦点棒阳极技术对转向架横梁钢管激光电弧复合焊环焊缝进行周向曝光检测并在试验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焊缝内部各种缺陷,并找出影响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离焦量,研究了微焦点棒阳极射线检测自动化检测技术在转向架横梁钢管中厚板焊缝检测方面的应用,实现了该焊缝的全覆盖,保证了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17.
俞申伟 《电焊机》2004,34(4):29-30
转向架是地铁车辆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制造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最终性能。为在国内制造出国际一流的地铁车辆,配置了焊接机械手系统应用于转向架构架的生产。在此以侧梁机械手焊接为例,对机械手系统、焊接工艺进行描述介绍,对机械手应用于地铁转向架制造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工打磨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横梁非常规焊缝存在劳动强度大、质量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横梁非常规焊缝自动打磨系统,使用恒力控制装置(AFD)以控制打磨压力,使用激光扫描模块以确定焊缝的位置、高度等必要的打磨工艺信息,设计新的打磨刀具以便于机器人能够更好地对燕尾区及环形焊缝实施打磨作业,根据转向架构架横梁非常规焊缝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打磨工艺。通过打磨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横梁非常规焊缝自动打磨系统的优越性以及打磨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介绍焊接机器人采用电弧跟踪技术原理,设计基于电弧跟踪技术的转向架构架焊接机器人焊接工艺,验证不同板厚、不同坡口形式、不同焊接轨迹下焊接机器人进行电弧跟踪的稳定性,获得基于电弧跟踪技术的转向架构架焊接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提升焊接转向架制造工艺装备水平,为今后同类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制造中采用TIG电弧重熔处理工艺,可有效减少焊缝与母材过渡处因几何形状突变造成的应力集中,同时还可消除咬边、刻槽等缺陷,提高转向架构架的抗疲劳性能,进而提高构架的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该项技术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焊接生产上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