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将广泛使用新型自动化开关设备,串接分段器将馈电线段,从技术上讲可以减少故障时间,缩小故障范围,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程度。从经济上考虑,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户的停电损失,增加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电力部门为此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2.
《电力安全技术》2023,(2):71-71
2023-02-01,深圳供电公司在其2023年工作会议上披露,深圳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自愈覆盖率达到“双百分百”,建成了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自愈型智能配电网。故障平均停电时间由以往的2 h降低至不足2 min,相较于传统人工复电平均用时减少98%。  相似文献   

3.
增加供电可靠性的长岛馈线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美国长岛电力公司(LILCO)一个成功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此系统实现了配电网故障自动隔离、非故障段自动恢复供电的功能,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电网可靠性,对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10千伏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着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不断改进工作,改善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提高设备完好水平,加强停电检修管理,增强事故处理能力,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故障停电区域,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  相似文献   

5.
陈浩  林佳  吴桂联 《电工技术》2021,(11):80-81
基于各供电分区供电可靠性指标,将配电网划分为自上而下的低压层、配变层、馈线层3个层次,运用故障遍历法分析配电网在3个层次下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并分层逐级推导出相应的故障平均停电时间的计算公式,综合得出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分析可知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作用显著,但网架结构的不合理性严重制约了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但需考虑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经济成本,且实际工程中通常是分阶段拨款。提出一种考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成本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的动态规划方法,混合使用多种类型配电终端,在架空线安装故障指示器、电压时间型终端、电压电流型终端,在电缆线安装故障指示器、二遥终端和三遥终端,根据自动化终端类型确定故障影响模式。运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从XML文件读取配网数据。以开关为边界划分配电网的区域节点,采用开源的图形库JGraphT存储配网拓扑信息。考虑故障停电情况,以用户年平均故障停电时间为评价供电可靠性的指标,分别建立以可靠性指标为优化目标和以投资总额为优化目标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的动态规划模型。使用建模系统GAMS求解模型,得到配电终端布点优化结果。采用某地区区域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点规划作为算例验证,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基于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的故障指示器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以配电网小电流接地运行方式为背景,建立多分支配电线路上任意故障点所需巡线时间的数学模型,以故障指示器投资运维成本最少为目标,进而减少配电网的停电时间。该方法通过合理配置故障指示器在配电线路上的位置,确保任意故障点被精确定位的时间不大于系统允许带故障运行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供电可靠性。最后,针对江苏某实际10 kV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不同故障点在系统允许带故障运行时间内的精确定位,并有效降低故障指示器的投资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配电终端离线引起停电区间扩大与开关遥控失败导致馈线自动化动作终止等常见问题,详细介绍某城区典型10 kV电缆线路及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控制策略,分析城区配电网典型10 kV电缆线路分别因配电终端离线、开关遥控失败导致的2种故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总结实际经验教训,有效缩短调度员处理此类故障的时间,提高了城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葛启胜  贺瑛  严龙 《大众用电》2014,(12):25-25
<正>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供电公司大规模地开展了对配电网络的改造,应用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提高配电网现有设备的管理水平,改进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1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分析(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与特点。城市配电网通常指10k V及380/220V电压等级的供电网络。其自身建  相似文献   

10.
自愈作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供电的关键功能,实现高可靠性配网快速隔离故障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成为可能。主要介绍在高可靠性配网地区,关键节点全部采用断路器时的配电网自愈功能的实现方式,对配电自动化自愈技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配电网中配置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限制故障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但采用全覆盖式的布点方案会极大程度地加剧电力公司的资金压力。为了合理地配置各类自动化设备,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效能,提出了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多目标优化布点模型。首先,分析了各类设备布点情况与负荷停电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了供电可靠性与停电损失关于设备布点情况的表达式。然后,以各类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费用作为约束,搭建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多目标优化布点模型,并通过数学求解器配合EPSILON约束法对其进行求解,以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供电可靠性以及最小的停电损失。最后,基于IEEE RBTS-BUS4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精确有效地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进行优化布点,并直观地反映供电可靠性与停电损失之间的关系,为电网规划人员提供了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2.
配网自愈是保证配电网可靠、优质供电的关键功能。由于配电终端误报、漏报告警信息等原因,造成自愈成功率低,甚至造成停电范围扩大。自愈能否成功直接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自愈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调度规程要求,提出了高可靠的主站集中式自愈策略,对提升配电自动化自愈成功率具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本文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心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系统包括4G双卡通信、塑料光纤通信、石英光纤通信的特点及其应用,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灵活配置通信网络结构,以提供合理高效的通信系统。然后基于智能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实现功能,结合智能真空断路器与故障定位设备配合使用,高性价比的方案实现故障的隔离和定位从而大大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后重点对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包括其自动化管理平台、功能、组网方式、馈线自动化及主站系统扩展研究,并以10 kV馈线"手拉手"型简单环网结构为例模拟展示馈线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电世界》2015,(5)
<正>配电网自动化是将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及自动化技术集于一体,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和控制,并进行先进的电网优化运行和管理的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缩短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介绍一种基于数字化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智能故障定位系统,及整合多个系统提供的配电网运行信息后构成的简易配电网  相似文献   

15.
结合廊坊供电公司10kV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数据,对影响城市10kV配电网用户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原因分类,提出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城市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量化分析配电自动化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建荣 《供用电》2013,(3):7-10
通过统计厦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以来的系统运行数据,计算遥控操作和故障处理两方面减少的停电时户数,进而得出配电自动化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量化数值,为评估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集中式馈线自动化能实现故障自动定位、自动隔离以及非故障设备区快速恢复供电,有效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开展含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依据馈线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逻辑及其概率失效特性,对供电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负荷区域进行了详细分类,推导了各类负荷区域的停电时间和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和有效性,并比较了不同供电恢复策略和馈线终端配置方案对可靠性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内蒙古电力公司“十二五”县城电网规划,以内蒙古某县为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县级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建设规划方案: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监控管理小系统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通过快速故障定位,自动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对健全区域的供电以及监测配电网运行状况,实现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有助于提升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县级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张世德  李玉山 《电气时代》2001,(9):43-43,4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用电负荷与日俱增,人们在对电力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目前,配电网自动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控制模式: 重合器+分段器模式:由智能化开关检测与隔离故障,保证非故障区自动迅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面积和时间。 用配电终端单元FTU实行SCADA集中控制模式:故障切除和恢复供电依赖智能终端FTU和通信系统。 重合器、分段器等+SCADA实时监控方式。 上述三种模式中,依赖通信的FTU及SCADA的集中控制在技术上较为先进,也符合未来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但这种模式的实现需建立造价较高的可靠的实时通信系统。第三种方式切除故障不依赖通信,可靠性高,但成本也最高。根据我国国情,除一些繁华地区及配电负荷密集区可直接发展SCADA集中控制外,占我国电网大多数的农村电网和中小城市电网应先发展带通信接口的“重合器+分段器”模式,在经济实力增强后可方便地升级到最完善的第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快速复电能力,减少用户故障停电时间,对配电网联络开关自动合闸整定策略进行分析。针对就地控制型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线路,研究联络开关单侧失压自动合闸功能,分析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时联络开关的失压时间,提出了可靠合闸延时和快速合闸延时两种整定策略。快速合闸延时的可靠性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非故障区段的停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