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平 《中州建设》2014,(19):46-48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周榕  文国玮  刘淑英 《规划师》2003,19(11):50-54
小榄镇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典型城镇,其总体规划的修编在城乡一体化原则指导下,通过对全镇域工业和城乡用地布局的调整,形成以集中的城市型主城区和相对分散的城乡一体化的小组团相结合的生态型总体布局,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阻碍小榄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与传统"城镇化"所不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  相似文献   

4.
宫长义 《建筑》2014,(1):40-41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城镇化”认识都固化地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城镇化就是卖地、造房子、建小区,依赖着“土地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城镇化”被片面地放大理解成了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中央适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部署,将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晒为中心,把_十地、资金、房产等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将城市中的金融、商业、餐饮、文化、交通等生活空间建设纳入到城镇化改造中去,必然会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给建筑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美好的预期。  相似文献   

5.
胡亚才 《中州建设》2011,(23):103-104
《新型城镇化引领新辉煌》一文在《河南日报》刊发后,通过对其中重要观点、重要论断的认真研读、精心思考和潜心分析,深受触动和启发。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事业如何乘势而上,以新的态势、新的气势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结合信阳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济源市突出全域城镇化特色,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3.4%,取得了城镇化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也为传统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一、全域统筹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依据。优化城镇化布局,要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导向性作用,以规划引导城镇的优化布局,以规划引领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7.
何雄 《中州建设》2011,(23):26-28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把河南省确定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刚刚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指出,要“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立足基础和实际,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和“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兴和 《中州建设》2011,(23):94-95
在当前全省上下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热潮中,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引领。  相似文献   

9.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从而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指引,指导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城镇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研究以西安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变为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城乡空间组织模式的分析,围绕"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对空间布局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大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威海市围绕“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的目标,以城乡规划编制为先导,以优化环境、保障民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四个副中心城市为骨干、以三条发展带为依托、以十三个重点镇为基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本文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江西省萍乡市为例,研究其在转型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转型产业结构,重视生态文化保护,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逐步降低“进城门槛”,使亿万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改变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城乡二元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结构和布局,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集体采访会上了解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人本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解读与行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最早伴随党的十六大关于"新型工业化"战略而提出,党的十八大则正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关于城镇化现象及其理论机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经济学、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而提出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将逐步降低“进城门槛”,使亿万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改变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城乡二元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结构和布局,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集体采访会上了解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6.
周轶 《福建建筑》2012,(5):27-29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江津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因素,指出以提高城镇化率为目标的城镇化进程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现状。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之一,江津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除了稳步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均衡扩张城镇规模外,还应更加注重城镇化与经济结构相协调、城镇化与社会生活相适应,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千亿工业强区和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战略,走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王国清 《中州建设》2012,(19):29-30
当前,河南史无前例地迎来了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国字头发展机遇,肩负着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的重任。“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和“牛鼻子”是新型城镇化。卢展工书记在河南省九次党代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探索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新型城镇化不仅包涵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涵盖节约集约、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提高民生的重要举措。而要如此,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结合云南宁洱县勐先镇、贵州安龙县万峰湖镇的规划设计,探讨了小城镇建设的地域特色规划思路,希望通过对小城镇山水格局的研究塑造,能使城镇特色得到传承和演进。  相似文献   

19.
一个集合城市,就是一个城镇、城市和非合并城市区的集结。这是西方社会学家对我国由众多城镇形成城镇网络的概括,研究这个集合城市的城镇网络结构,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化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现,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梯度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农民、农村和城镇3个主体视角对当前城镇化模式进行反思,认为其存在农村人口城镇化路径受阻、半城镇化造成资源浪费及城镇服务能力增长与城镇化人口增长非同步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梯度城镇化模式,并论述了实现梯度城镇化的4个阶段及各阶段的实施策略。梯度城镇化的提出有助于缓解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大量涌入城镇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造成的压力;降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成本,使更多城镇边缘区的农民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溢出效益;增加城镇化过程的弹性,增强城镇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