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方法 检测52例未经手术首次放疗的患者在3-DCRT治疗前、结束时、结束第1个月及第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的变化;观察RP的发生率和程度,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得出V20、V30值;分析肺功能指标与RP发生率、V20、V30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 52例患者有49例获得随访,49例患者中剔除2例出现肺内复发或肺转移的患者,共47例纳入最终研究,其中RP18例(38.30%);第3个月,FEV1和DLCO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FVC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FVC、FEV1和DLCO与RP的发生均呈负相关(均P<0.05);另外V20、V30与RP的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NSCLC患者FEV1和DLCO放疗后显著降低,RP患者FVC、FEV1和DLCO均有一定程度降低,V20、V30值越大,RP越严重,可能作为预测RP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剂量体积直方图(DV H )参数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未经手术首次放疗的患者52例,卡氏评分(KPS)大于或等于80分。检测IMRT前、结束时、结束第1、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变化。观察RP发生率和程度,在DV H中得出V20、V30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与RP发生率,V20、V30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有4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4.20%。49例患者中,剔除2例出现肺内复发或肺转移的患者,共47例纳入最终研究。其中RP 18例,RP发生率为38.30%。第3个月,FEV1.0和DLCO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FVC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FVC、FEV1.0和DLCO与RP的发生均呈正相关(r=0.451、0.405、0.635,P<0.05);另外V20、V30与RP的程度呈正相关(r=0.689、0.725,P<0.05)。结论 NSCLC V20、V30值越大,RP越严重,可作为预测RP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孙宇  尹群  孙祝  赵玉魁 《安徽医学》2018,39(8):918-922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1例L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IM-RT组(33例)和3D-CRT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放射性损伤发生率、靶区剂量和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结果 IMRT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3D-CRT组比较(91.89%vs 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的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Ⅲ-Ⅳ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3D-CRT组(6.06%vs 25.00%;3.03%vs 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在靶区的不均匀指数和靶区的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组[(1.04±0.02)vs(1.02±0.02);(0.593±0.03)vs(0.637±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肺的V5、V20和V30数值均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治疗LANSCLC,可获得与3D-CRT相似的临床疗效,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3D-CRT,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但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增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振动反应成像技术(VRI)和预计公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的肺癌患者在术前行肺功能和VRI检查,分别使用VRI的O-Plan软件与传统公式预测术后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术后3个月再次检测肺功能。结果 :6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肺切除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患者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实测值比较,公式法的预测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VRI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VRI预测值与术后肺功能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FEV1的相关系数为0.857,FEV1%pred为0.802,DLCO为0.799,DLCO%pred为0.748。结论 :VRI可以准确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为患者能否安全接受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尿毒症患者38例,分为血液透析组23例与非透析组(对照组)15例。均行肺功能检查,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前及透析结束后2h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2组肺功能水平的差异及透析组透析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透析组与非透析组FVC/预计值(%)、FEV,/预计值(%)、FEV1/1.1VC(%)、PEF/预计值(%)、MMEF/预计值(%)、DLCO/预计值(%)等参数均明显降低,以非透析组尤为明显(P〈0.01);透析组透析后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FEV1/FVC(%)、PEF/预计值(%)、MMEF/预计值(%)、DLEO/预计值(%)等参数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均明显下降,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 μg/9 μg治疗。根据治疗前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和IC占预计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DLCO 及IC均正常组(A组,10例)、DLCO减低且IC正常组(B组,18例)、DLCO正常且IC减低组(C组,22例)、DLCO及IC均减低组(D组,55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进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 各组男性比例、年龄、吸烟指数、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CAT评分高于其他各组;D组急性加重次数多于A组;C组FVC高于其他各组,D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其他各组;D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肺气肿视觉评分高于A组和C组(P<0.05)。各组治疗3个月后FEV1、FVC及CAT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FEV1变化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高于其他各组,D组FEV1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C组FVC变化的绝对值高于其他各组,FVC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和D组;C组CAT评分变化大于B组和D组(P<0.05)。A组和C组出现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各1例,D组出现口腔真菌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可依据DLCO联合IC对COPD进行分型,DLCO正常且IC减低的患者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7.
黄侃  许博 《浙江医学》2023,45(13):1365-137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确诊I期肺癌合并COPD的老年患者75例,均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32例采用肺段切除术(肺段组),43例采用肺叶切除术(肺叶组),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常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和并发症)、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FEV1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预后(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肿瘤位置、平均直径、病理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肺段组术后康复时间短于肺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叶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FEV1%、DL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和1个月肺段组FVC、FEV1、FEV1/FVC、FEV1%和DLCO均明显高于肺叶组,各指标恢复率也明显增加(均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合并COPD有较好的可行性,相较于肺叶切除术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肺功能,1年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基本相当,临床疗效较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FEV3/FVC在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08人分为A、B、C三组,A组FEV1/FVC、FEV3/FVC正常(n=208),B组仅FEV3/FVC下降(n=198),C组FEV1/FVC下降(n=202),观察各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有较高的TLC(96.5±15.3% vs 99.5±18.3%,P<0.01),RV (112.5±32.1% vs 101.3±26.6%,P< 0.01),RV/TLC(115.8±27%vs 101.3±31.3%,P<0.01).有较低的FEV1 (82.4±16.7% vs 90.2±13.5%,P<0.01),IC(98.2±21.5% vs 92.5±31.2%,P<0.01),DLCO (80.7±19.4% vs 73.2±16.8%,P<0.01).B组的年纪则更偏大些(57.2±11.3 vs 61.2±12.5,P<0.01).B组与C组比较,C组有更高的TLC、RV、RV/TLC改变P<0.01),而FEV1、IC、DLCO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FEV3/FVC应在肺功能中常规检查,FEV3/FVC的单独下降可能提示气道早期轻度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稳定期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COPD稳定期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前后FEV、FEV1/FVC%及FEV1%预计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肺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FEV、FEV1/FVC%及FEV1%预计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将舒利迭用于COPD稳定期治疗,患者肺功能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膈肌呼吸训练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鹤壁京立医院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09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综合组(55例)。对照组在放疗后接受常规临床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功能训练,综合组增加膈肌呼吸训练,两组均连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水平,并比较干预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综合组和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综合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水平及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肌呼吸训练能够提升肺癌放疗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剂量学角度比较非均整器(FFF)模式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的不同放疗技术。方法 选取15 例NSCLC 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FFF 模式下适形拉弧(CAT)、三维适 形技术(3D-CRT)及容积弧形动态旋转调强(VMAT)计划。比较3 种计划95%、105% 的处方剂量覆盖 靶区体积百分数(V95%、V105%)、靶区均匀度(HI)、适形度(CI)、最大剂量(Dmax)和平均剂量(Dmean)、 危及器官(OAR)剂量、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CAT 和3D-CRT 计划中的计划靶区(PTV) V95%、CI 低于VMAT 计划(P <0.05),而V105%、HI、Dmax、Dmean 高于VMAT 计划(P <0.05);在患侧肺 V5、V20、V30、V40、Dmean 方面,CAT 和3D-CRT 计划高于VMAT 计划(P <0.05);在患侧肺V20、V30 方面, 3D-CRT 计划高于CAT 计划(P <0.05);在脊髓Dmax,3D-CRT 计划低于CAT 与VMAT 计划(P <0.05); CAT、3D-CRT 计划的MU 低于VMAT 计划(P <0.05)。在治疗时间上CAT 低于3D-CRT,且两者均少于 VMAT(P <0.05)。结论 FFF 模式下3 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靶区CI、HI 及患侧肺保护的VMAT 计划 优于CAT 和3D-CRT 计划,但在执行效率,CAT 和3D-CRT 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对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病理诊断明确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9例分成2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19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加全脑放疗(WBRT4-3D-CRT)20例,3D-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8Gv,总剂量40~60Gy;WBRT4-3D-CRT组:3D-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同前,但总剂量为16~32Gy,在3D-CRT之前WBRT2~3Gv/次,总剂量30~40Gv/3~4w。[结果]3D-CRT和WBRT4-3D-CRT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3%和85%(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2.5个月(P〉0.05)。[结论]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WBRT4-3D-C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疗效而不增加放射损伤的方法。方法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62例行大分割适形放疗,6~8 Gy/次,隔日1次,总剂量48~64 Gy,共6~8次,总疗程2~3周;73例行常规分割放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 Gy,共30~35次,总疗程6~7周。对比观察治疗后1、2年肺内局部病灶控制率、生存率以及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结果放疗后3个月,常规分割放疗组和大分割适形放疗组病灶完全消失率分别为44.9%和77.8%,有效率分别为94.4%和10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2.5%和77.8%(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30.1%和48.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otherapy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radiatio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rom August 1998 to August 1999, 135 patients with NSCLC received radiotherapy, of whom 62 were treated with high-dose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at the total dose of 48 to 64 Gy in 6 to 8 fractions implemented in a course of 2 to 3 weeks, 6 to 8 Gy for each fraction. The other 73 patient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R) at the total dose of 60 to 70 Gy in 30 to 35 fractions completed in 6 to 7 weeks.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ll the cases, and CT-scan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performed once every 3 months after the therapy to assess the local control rate, survival rate, radiation-induced lung and esophageal injuries. RESULTS: Three months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complete remission of the lesions was achieved in 44.9% (CR group) and 77.8% (3D-CRT group) of the cases with the efficacy rates of 94.4% and 100% respectively,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1). The 1- and 2-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2 groups were 42.5% vs 77.8% and 30.1% vs 48.6% respectively, also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1).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lso occurred in the 1- and 2-year local control rates between the 2 groups, but not in the incidences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and esophageal injuries. CONCLUSION: 3D-CRT may yield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than CR does and has comparable safety with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5.
李代挑 《吉林医学》2014,(9):1805-1806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影响。方法:将医院随机选取的7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进行颅内病灶放疗的基础上进行榄香烯注射液的治疗,榄香烯注射液平均每天的量为600 ml。对照组只是采用3D-CRT技术进行颅内病灶的放疗。对两组患者病症的改善率和总有效率进行统计,观察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病症改善率与治疗的总有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MMP-2和-9的下降值明显比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采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具有明显的疗效,对降低血清中MMP中-2和-9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确定PTV外扩数值,与常规三维调强计划(CT—IMRT)进行剂量学比较研究。方法选取15例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肿瘤患者,每周行1次肺部CBCT扫描,每次在放疗前、放疗后分别扫描,得到数据依据二参数法得到三维方向外扩距离,按照外扩距离数据重新勾画靶区并制定计划(CT—IGRT),并与原计划(CT—IMRT)的PTV、双肺、脊髓、心脏的受量、体积进行比较,差异行配对t检验;并依据LymanNTCP模型设计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程序,比较2种计划的肺组织NTCP,差异行非参数wilcoxson检验。结果校正后PTV外扩值较前减小。校正后肺平均剂量减小,2种计划有统计学差异。校正后随双肺受照体积增加,经CBCT校正后NTCP有下降趋势,V5、V10、V20、V30、V40、V50CT-IGRT比CT-IMRT明显减低(P均〈0.05)。结论利用CBCT技术校正后可减小摆位误差,缩小PTV外扩数值,精确PTV外扩距离,减小双肺平均受照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纵隔内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的肺剂量体积比较,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7月治疗的NSCLC术后纵隔行IMRT或3D-CRT放疗病人25例,所有病人均在危及器官(食管、心脏、脊髓)剂量体积相似情况下重新对应设计r3D-CRT或rIMRT计划(共50个计划)。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IMRT与3D-CRT的全肺、对侧肺、同侧肺剂量体积和靶区适形指数(Comfort Index Value,CI值)。结果已完成3D-CRT与重新设计rIMRT计划比较,3D-CRT显著升高对侧肺V5(P=0.010)、V20(P=0.004),同侧肺V20(P=0.003)。已完成IMRT与重新设计r3D-CRT计划比较,IMRT全肺V10(P=0.019)、V20(P=0.002)、V30(P=0.002),平均肺剂量(Mean Lung Dose,MLD;P=0.003),对侧肺V20(P=0.038),同侧肺V20(P=0.000)、V30(P=0.002)等降低显著;IMRT具有更高CI值,提高了靶区适形度(P值分别为0.002,0.001);重新设计的rIMRT比r3D-CRT可应用计划更多(P=0.005)。结论 NSCLC术后纵隔内放疗时IMRT能降低全肺、对侧肺和同侧肺剂量体积,提高靶区适形度,从而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可能性,明显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深圳OUR-XK治疗仪治疗152例肺癌患者,5~8Gy/次,隔日1次,肿瘤靶区总剂量在55~78Gy。结果治疗结束1~6月后复查CT,肿块完全消失(CR)40例(26.3%)、部分缓解(PR)92例(60.5%)、无变化(NC)+进展(PD)20例(13.2%),总有效率86.8%。57例肿瘤体积≤30cm3者有效率为98.25%,95例肿瘤体积>30cm3者有效率为8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近期疗效显著,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这项技术必将在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中全脑照射的作用,分析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对93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中68例先行全脑照射(全脑照射组),然后行局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25例只行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低分割组)。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全脑照射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27%;低分割组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l、2年生存率分别为45%、15%;两组无显著差异性(10g-rank,P=0.502)。全脑照射组与低分割组1年颅脑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7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28)。多因素分析提示颅外活动性病灶(P=0.002)、KPS评分(P=0.034)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照射无生存得益,而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蒋军  张利文  廖珊  黄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1201-1205,12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
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 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 Gy。分别进行
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最小受照剂量、平均受
照剂量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F-IMRT、7F-IMRT和9F-IMRT在靶区适形度方面明显优于
3D-CRT;在危及器官(膀胱V30、V40、V50,小肠V50和直肠V30、V40、V50)保护方面,5F-IMRT、7F-IMRT和9F-IMRT明显优于
3D-CRT,P<0.05。而各IMRT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共面等分IMRT计划无论在靶
区适形度还是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也证实7野或9野IMRT未必较5野获益更多。5野与7、9野的IMRT相
比,在治疗时间及费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